吉林省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90.821 KB
  • 2024-10-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共(15)页,90.82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6e3c7c291807723d8fd58c7a41b53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检测(15分)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裨将(pí)摈除(bìn)执拗(miù)锐不可当(dāng)B.菲薄(fěi)蕴藉(jiè)巷道(xiàng)强词夺理(qi

ǎng)C.聒噪(guō)盥洗(guàn)豢养(huàn)喟然长叹(kuì)D.果脯(fǔ)按捺(nà)木讷(nè)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戏谑(xuè)桑梓(zǐ)轻佻(tiǎo)怏怏不乐(yàng)B.僭越(jiàn)纶巾(guān)祛除(

qū)方枘圆凿(ruì)C.蹩脚bié)市侩(kuài)伛偻(yú)靡日不思(mǐ)D.闾里(lǘ)应届(yìng)症结(zhēng)踽踽独行(jǔ)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

上.食埃土②吾师.道也。③吾妻之美.我者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非能水.也⑥不耻.相师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④/②⑤/③⑥C.③④/②⑤/①⑥D.②⑥/①⑤/③④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而.耻学于师③蚓无爪牙之.利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也相同B.两个“而”相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而”不同,两个“之”也不同D.两个“而”不同,两个“之”相同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石魂杨建⑴六爷是村里的能匠,神着哩。山上随意滚下的一块石子,六爷看了,都像遇见宝贝似

的,原本无神的眼睛便慢慢放出光来,那张打满皱纹的脸上,就像菊花瓣一样舒展开来。他近摸摸,远瞧瞧,左量量,右敲敲。不几日,那石头就不是石头了,变成了谁家摆放着的器物——石磨、石磙、石臼、石杵、石猪槽。古朴,粗粝,简陋。⑵六爷人很怪,别家工匠上门,得有酒伺候,

他不喝人家一滴,就开工前,用一小盏酒,恭恭敬敬浇在那块要开凿的石头上。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别家工匠打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好再雇他上门,六爷不这样,人家不小心碰坏一个角,六爷会咕哝你半天。我就

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再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⑶人怪,做出的东西就特别。石臼本是方形或圆形的,六爷却打造成树杈筑鸟窝形状,就是那简陋粗重的石磙,六爷也会在两头刻上飞禽走兽。只是这些雕刻的线条太粗糙,造型也粗劣,在我看来有点不伦

不类。有一回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⑷六爷因有了这一门手艺,村上无论长幼,见着都会打心眼儿里敬着叫声“六爷”,那时候村里

人穷,家用的器物,尽是木匠做的,篾匠打的,石匠凿的。六爷的活儿,一年到头就满满的了。再忙,六爷也不会为赶工把活儿做粗了,我每回看到他,他都是满身尘土,石雕般的脸上滚着大颗的汗珠,不紧不慢地凿着,磨着。那姿势,

曾经让我很是着迷。⑸村主任看六爷手头活儿多,忙不过来,就劝他收个徒弟,六爷也不想让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就收了一个。那徒弟脑门活络,在入了门道那会儿,东家里来了一个看风水的先生,六爷的徒弟看那风水先生耍耍嘴皮子就来钱,

就问风水先生收不收徒弟呀,第二天,六爷就让徒弟收拾东西走人了。⑹六爷从此再也没有收过徒弟。手上凿出这么多的石具,他已经很知足。村人们一边捣臼一边拉呱儿的场景,会让六爷露出孩子般的笑。六爷从十八岁开始学艺,锤子凿子的跟了他五十年,没停歇过一天

。就是到了花锤举不高钢钎拿不住的岁数,也没有歇手的打算。只是,六爷觉得请他的东家越来越少了,他凿的东西越来越没用场了,村里丢弃的石具也越来越多了。“你六爷是不是不中用了?”六爷抬起无神呆滞的双眼,这样问我,有好多次。⑺那时,我常常看到六爷站在石

器旁,那些有的被置于阴暗的旮旯儿,任灰尘飞落,有的被弃于屋檐甚至露天处,凭风吹日晒,他时而深情抚触,时而愣愣发呆。好些年过去,六爷都这个样子。⑻那一年,村里开始有古董贩子走动,有人竟盯上六爷凿的那些笨家伙

,有的人家还真拿它卖了钱。这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六爷知道有人在卖他凿的石器,跳也似的扛上把锄头,横立村口,怒目圆睁,就是不放古董贩子出村,弄得买卖两家都下不了台。我看了这架势,就劝六爷:“六爷,让他们拉走吧!好歹也有人当宝贝疙瘩藏着,总比让人敲了当墙脚石好呀!”六爷这才极

不情愿地挪开身子。⑼随着最后一件石器被运出村去,六爷就大病一场,躺在床上半月起不了身。我六奶奶抹着泪说:“这老头,这关怕是挺不过去了!”⑽病了多天的六爷,忽一日猛地从床上一弹而起,搬出他那已经锈迹斑斑的钎锤,上了南山石场。我六奶奶满脸惊慌:“这老头莫非是石魂

附身了?”村里人也惊奇不解:“六爷这是要干啥去呀?”⑾几天后,我上山来到石场里,看到六爷正在夕阳的余晖下,神情肃穆地挥锤凿石。他那躬身举锤凿石的姿势,在余晖里投下个硕大而凝重的身影。我在远处默默地看了

好一会儿,我想,如果能把六爷这个造型凝固下来,那也是一件绝好的石艺品啊!⑿十天以后,大伙儿没见到他下山来,上山寻找时,见到六爷安然地伏倒在他那尊石雕上。⒀我是在后来才看到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未到

跟前,我就被那尊石雕惊住了,六爷雕刻的,正是我那天看到的,他在夕阳余晖下,心无旁骛挥锤雕出的造型!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石魂”虽然语言简洁,但震

撼读者心灵。一个“石”字表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魂”字则体现了主人公醉心于石艺的献身精神。B.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位传统匠人的典型形象,生动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独特神韵。C.小说中以别的工匠与六爷进行对比,别的工匠得有酒伺候,且打的家什巴不得人家少用几年,但六爷完

全相反,从而衬托了六爷的高尚品质。D.小说中写“我”多次与六爷进行对话,但他对“我”所说的话总是不予理会,这体现了六爷的个性古怪偏执,令人难以亲近。7.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8.小说的结尾意

蕴丰富,试结合全文进行探究。(6分)三、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迪字复古,深厚有器局。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兖州。代归,会唃厮啰[注]叛,帝忧关中,召对长春殿,进右谏议大夫。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

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又言:“陛下东封时,敕所过毋伐木除道,即驿舍或州治为行宫,裁令加涂塈而已。及幸汾、毫,土木之役,过往时几百倍。今蝗旱之灾,殆天意所以儆陛下也。”帝深然之。他日,又召对龙图阁...,徐谓迪曰:“曹玮在秦州,屡请益兵,未及遣,遽辞州事,第怯耳。谁可代玮者

?”迪对曰:“玮知厮欲入寇,且窥关中,故请益兵为备,非怯也。且玮有谋略,诸将皆非其比,何可代?今关右兵多,可分兵赴玮。”未久,唃厮啰果犯边。复召迪问曰:“玮此举胜乎?”对曰:“必胜。”居数日,奏至,果大胜。帝曰:“卿何以知

玮必胜?”迪曰:“唃厮啰兵远来使谍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以激怒玮玮勒兵不动坐待敌至是以逸待劳也臣用此知其胜”帝益重之,自是欲大用矣。除太子太傅,迪辞以太宗..时未尝立保傅,止兼太子宾客。寇准罢,帝欲相迪,迪固辞。初,真宗不豫,寇准议皇太子总军国事

,迪赞其策,丁谓以为不便,迪力争不已,自此不协。谓又欲引林特为枢密副使,迪进曰“宰相丁谓罔上弄权,私林特而嫉寇准。特子杀人,事寝不治,准无罪罢斥,臣愿与谓俱罢,付御史台劾正”。帝怒,出迪知郓州。谓败,起为秘书监。

久之,改户部尚书。请老..,以太子太傅致仕。薨,年七十七。赠司空,谥.文定。(节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注】唃斯啰,清人译作嘉勒斯赉,唃斯啰政权的创建者。原名欺南凌温,吐蕃王朝赞普后裔,宋代青唐吐蕃首领。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唃厮啰兵远来使谍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以激怒玮/玮勒兵不动/坐待敌至/是以逸待劳也/臣用此知其胜/B.唃厮啰兵远来使谍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以激怒玮/玮勒兵不动/坐待敌/至是以逸待劳也/臣用此知其胜/C.唃厮啰兵远来/使谍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激怒玮/玮勒兵不

动/坐待敌至/是以逸待劳也/臣用此知其胜/D.唃厮啰兵远来/使谍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以激怒玮玮勒兵不动/坐待敌/至是以逸待劳也/臣用此知其胜/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龙图阁,跟文中提及的“长春殿”一样,都是帝王闲暇时召见心腹近臣聊解心事、私下决议人事任免的场所。B.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多为“太宗”。C.请老,古代官吏供职到一定年龄后请

求退休的一种说法。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乞身、告老、移病、致仕等。D.谥,人死之后,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人对历史人物进行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用以褒贬善恶。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迪心忧百姓,敢于直言进谏。面对连年蝗旱灾害,李迪提出打开内藏库赈

济灾民,同时直言指出蝗旱灾害是上天对皇帝大兴土木的惩戒。B.李迪熟知军务,能够预知战局。李迪了解秦州军务,赞赏守将曹玮有谋略。后来敌军进犯秦州,李迪预言曹玮必胜,捷报传来,果如其言。C.李迪谦恭有节,数辞高官要职

。皇帝想任用其为太子太傅,以太宗时未曾设立太保太傅为由推辞。皇帝想任用其为宰相,他也坚决推辞。D.李迪爱憎分明,敢同权臣相斗。李迪认为宰相丁谓欺骗皇帝玩弄权术,偏袒林特而嫉恨寇准。因此请求与丁谓一同罢免,交由御史台审查。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曹玮在秦州,屡请益兵,未及遣,遽辞州事,第怯耳。(6分)(2)迪赞其策,丁谓以为不便,迪力争不已,自此不协。(6分)(二)课内文言文翻译(5分)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三)古代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

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4.下列各项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B.“春蚕食叶响回廊”,

生动贴切地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C.词人以“桃花浪”比喻春闱,用“桂子香”比喻秋闱,写词人期盼廓之先通过春闱,再通过秋闱。D.下阕最后两句与一般送别诗词情感不同,表达了对廓之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福。15.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

赏析。(6分)(四)默写填空(8分)16.名篇名句默写(1)还顾望旧乡,。(《涉江采芙蓉》)(2),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3),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鹊桥仙》)(5),潦倒新停

浊酒杯。(《登高》)(6),只是朱颜改。(《虞美人》)(7)荀子的《劝学》中,“,”两句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意思相近。(《劝学》)(8)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所描述的

现象一样。(《师说》)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有人说,杜甫是悲伤的,但是谁又会想到,年轻时的杜甫也曾是,酒入豪肠,提笔如神,不逊李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壮志。他幻想用双手打造一幅盛唐美景。但当贬谪的消息传来,理想。但只要还

有一丝希望,他永远不会放弃对这个世界的眷恋。即使自己身遭不幸,却仍能收起悲已之伤,对友人写下“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的恳切劝告。但当现实向他一次次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渐行渐远,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杜甫对自己的评价是:“为人性僻耽

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被排挤在朝廷之外的杜甫,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杜甫有一根敏感的神经,这是杜甫与其他诗人的不同,巨大的落差非但没有使他像李白那样,反而使他更加清醒,他用最真实辛辣的语言,拨开现实的云里雾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在艰难的路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他的魄力,他的悲壮,融化在诗中,他并不想成为一个诗人,但为了不在历史的洪流中,他无奈以笔作桨,奋力向前划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血气方刚泯灭风花雪月湮没B.

风流倜傥泯灭风花雪月淹没C.血气方刚幻灭醉生梦死湮没D.风流倜傥幻灭醉生梦死淹没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B.“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D.“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19.文

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泼以冷水,那个豪放的杜甫渐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B.但当现实向他一次次泼以冷水,那个豪放的杜甫渐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

。C.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渐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D.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渐行渐远,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找不到自已的坐标。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我国古代家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地说有两个方面,①。居家主要是教育家人孝悌、勤俭和读书等。②,在历代家训中,孝悌被看作是人伦大节,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勤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如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历代家训还十分注重教育子女读书做人,大多数家训都认为教孩子读书,不仅是为了寻求上达之路,③。如曾国藩就要儿子读书,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处世就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追

求、行为以及与人相处,古人讲求的立志、择友和忍让等处世之道是值得我们借鉴的。21.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20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

代表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①将改为;

②将改为;③将改为;④将改为。五、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慣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观照了自我。——林清玄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材

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辽源五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基础知识检测(15分)1.C2.B

3.B4.C5.A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6.D项,“表现了六爷个性偏执、难以亲近的性格特点”错误。结合“我问:‘六爷,您自己咋不喝呀?’六爷不理睬我”“我就说:‘六爷,人家用坏了,不正好使您的手艺嘛!’六爷还是不理睬”“我看着看着就咕哝了一句:‘凿上

这些玩意有何用,再怎么着,它也只是舂米磨浆呀。’六爷斜瞥了我一眼,嘴上依旧不说什么,不拿正眼瞧我”等分析,主要是表现了六爷高贵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7.⑴“我”是小说的线索,通过“我”将六爷给人凿石、痛心石器被弃被卖、为自己凿石像等情节串联起来

,使情节集中紧凑。⑵“我”是六爷人生际遇的的见证者,“我”的叙述增强了小说故事情节的真实性。⑶“我”的见闻、感受,烘托六爷精湛的技艺和淳朴高尚的品质,凸显了六爷对石艺的痴迷和献身精神,深化小说的主旨。8.⑴小说结尾通过写“我”看到六爷雕刻的自我形象时的震撼,来表现

对六爷毕生追求石刻艺术的敬佩之情。⑵小说结尾六爷那件尚未完成的石雕的心无旁骛挥锤雕凿的造型,正是六爷对石艺喜爱甚至痴迷的表现,凸显六爷对石刻艺术的执著。⑶结尾未完成的石雕体现作者对传承传统工艺的呼唤,同

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化小说的主旨。三、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9.C。本题,“唃厮啰兵远来”句意是:唃厮哕兵远道而来。主语是“唃厮啰兵”,谓语是“远来”。语句完整,单独成句,所以应在“

远来”后停顿,这样就排除A、B项。“以某日下秦州会食”句意是:要在某日一天内攻下秦州聚餐。其中“会食”是说攻下秦州聚餐,所以“下秦州会食”中间不能断开,这样就排除D项。断句后,要疏通语意,语意流畅,合乎原文意思才是正确。10.A。A项,句中对“闲暇时

召见心腹近臣聊解心事、私下决议人事任免的场所”的功能解说有错。从文中内容可以推断,“闲暇”“私下”等解说不合实情。11.A。A项,“打开内藏库赈济灾民”错,原文为“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意思是李迪打开内藏府来解决国家

开支,从而宽减赋税,并非直接赈济灾民。12.(1)曹玮在秦州,多次请求增加兵力,还没有派遣,就急忙请辞秦州职务,只是胆怯罢了。(2)李迪赞同他的建议,丁谓认为不合适,李迪据理力争不停,从此二人不和。第一句关键点:“屡”,屡次,多次;“益兵”,增加兵力;“遽”,急忙;“第”,只是。

第二句关键点:“赞其策”,赞同他的建议;“以为不便”,认为不合适;“已”,停止;“不协”,不和。参考译文:李迪,字复古,为人厚重,有才识度量。参加科举为进士第一名,授官担任将作监丞,兖州通判。交职回朝,恰逢唃厮哕反叛,皇帝

担忧关中形势,召他在长春殿应对,提拔他担任右谏议大夫。(后)调任陕西都转运使,入朝担任翰林学士。当时连年蝗旱灾害,(皇帝)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李迪请求打开内藏库来解决国家费用,从而使赋敛宽松,百姓不再劳苦了。又说道:“陛下东封泰山时,敕令沿途各

地不要砍伐树木修筑道路,就把驿站或州署治所当作行宫,只下令加以粉饰罢了。等到驾临汾州、亳州,兴建土木的工役,超过以往几百倍。如今发生蝗旱之灾,大概是天意用来惩戒陛下的。”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对。后来,又召他龙图阁应对,(皇帝)缓缓地对李迪

说:“曹玮在秦州,多次请求增加兵力,还没有派遣,就急忙请辞秦州职务,只是胆怯罢了。谁可以代替曹玮?”李迪回答说:“曹玮知道唃厮哕想要入侵并且窥视关中,所以请求增加兵力作为防备,不是因为胆怯。并且曹玮有谋略,诸将都比不上他,怎么可

以代替呢?现在关右士兵数量多,可以分些兵力增援曹玮。”没过多久,唃厮哆果然侵略边境。(皇帝)又召李迪问道:“曹玮这次行动能胜利吗?”(李迪)国答道:“必定取胜。”过了几天,奏报送到,果然大胜。皇帝说:“你怎么知道一定曹玮

能取胜?”李迪说:“唃厮哕兵远道而来,派遣间谍声称要在某日一天内攻下秦州聚餐,想要以此激怒曹玮。曹玮按兵不动,坐等敌兵到来,这是以逸待劳。我因此知道他会取胜。”皇帝更加看重李迪,从此想要重用他。皇帝任命他担任太子太傅,李迪以太宗时未曾设立太保太傅为由推辞了,只是兼任了太子宾客

。寇准罢相后,皇帝想要李迪担任宰相,李迪坚决推辞。当初,宋真宗身体不适,寇准建议皇太子总领军国大事李迪赞同他的建议,丁谓认为不合适,李迪据理力争不停,从此二人不和。丁谓又想要引荐林特担任枢密副使,李迪进言说:“宰相丁谓欺骗皇上,玩弄权术,偏袒林特而嫉恨寇准。林特的儿子杀人,此事被搁置不处

理,寇准无罪却遭罢斥,我希望和丁谓一同被罢免,交付御史台审理。”皇帝发怒,命李迪离京担任郓州知州。丁谓倒台后,(李迪)被起用担任秘书监。过了很久,改任户部尚书。请求告老还乡,以太子太傅身份退休。去世时,享年七十七岁。赠爵司空,谥号文定。。(二)课内文言文翻译(5分)13.宾语前置,或(有的),不(

通否),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四个采分点(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14.答案:C(错在“先通过春闱,再通过秋闱”,应调换顺序)15.答案:(1)虚实相生。上阕,“白苎新袍入嫩凉”实写送别的季节——初秋、天气环境——微凉、被送者的衣着——白苎新袍;“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

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春闱的结果,虚实结合。(2)比喻。“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用比喻的手法实写廓之携书剑登程的情景,实中有虚,以虚喻实,喻体“鹏北海,凤朝阳”意境豪迈雄壮,充满对廓之的鼓励;“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

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虚实相生。(3)用典。“禹门”“桃花浪““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青云”都用了典故。(四)默写(8分)16.(1)长路漫浩浩(2)暧暧远人

村(3)熊咆龙吟殷岩泉(4)银汉迢迢暗度(5)艰难苦恨繁霜鬓(6)雕栏玉砌应犹在(7)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8)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四.语言运用(19分)17.C: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风流倜傥: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幻灭:希望、理想等像幻境一样地消失。泯灭:消灭;消失。醉生梦死: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风花雪月: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亦指爱情之事或

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18.B:A项表现了诗人的忧民情怀;B项表现的是辅佐君主,改变社会的远大志向;C项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D项表现的是国家

动乱的担忧。19.A:原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次次”状语位置不对;二是“豪放渐行渐远”,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两句顺序不当。20.(1)居家和处世(2)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

3)更要成为君子21.(1)“莅临”改为“参加”;(2)“忝列”改为“荣列”;(3)“不吝赐教”改为“竭诚服务”;(4)“惠赠”改为“敬赠”。注:“莅临”,含有敬辞的书面语,多用于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适用对象不当。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就是“

有愧于排列在那中间”。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不吝赐教: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结合“我们”分析,不合语境。惠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谦不当,应该改为“敬赠”。五.作文(60分)23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

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本题材料由两段名言组成。顾城的诗句意在强调让窗子给我们带来光明;林清玄的语段从“心如窗”“心如镜”两个比喻角度形象阐释了观照世界和观照自我的意义,而“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是观点句,意在强调一个人“内心”“心态”的重

要性。写作时应由窗子和镜子的特征出发,立意可以百花齐放、各呈异态,写“窗子”可以观照世界,开阔视野;写“镜子”可以照见人生的缺憾,察己正身;可以洞见历史的正误,明路前行;可以俯瞰社会的伤疤,疗伤治病等等。

从写作实践看,可以直抒胸臆,流畅明达地表述人生态度、社会观点、历史见解;也可以含蓄委婉地讲述故事、描写细节,以此来呈现生活进程中的点点滴滴对自身前行的影响或人生的启示。参考立意:1.心如明镜;2.给心

灵开一扇窗;3.你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4.打开心窗,坦然面对世界。结构示例:《面对世界的心》,议论文文体。开篇以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引入,亮明观点:拥有一颗明亮的心,就拥有一个明亮的世界。正文部分首先论述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

的是窗;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然后分析窗或镜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再指明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世界。结尾呼吁“把心窗打开,坦然面对世界吧”,收束全文。【答案】面对世界的心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

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和尚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那么--拥有一颗明亮的心,就拥有一个明亮的世界。顾城说:“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

;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心的领域很小很小,世界很大很大,世界很大很大,心的领域很小很小。面对外面,用窗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面对自我,用镜才能看见自己的缺点。我们常伫立窗前,面对纷绕的花花世界,我们总是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事物,感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何等的幸福,睁大双

眼细致观察,我们用的是放大了的窗口。而回到屋里时,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用的是挑剔的心态,无论什么细小的不雅都逃不出我们的眼晴,一块晒斑,一个黑痣,甚至是我们的皮肤与休型。面对自己,感叹岁月的无情,于是烦恼不请自到,殊不知,哀愁是受传染

的,你的一个不自然的苦笑,都会影响一天的心情,你把自己缩在笔墨中,硬要找出十个理由来,证明自己就是跟不上形势,赶不上潮流,越来越觉得自己成了老太太,于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还美其名世界摈弃我,而不是我容不下世界。其实,窗或镜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是大的,那世界也就小了,什么都在你的

视野之内,看什么都那么近,任何事物经过你的面前时,你都能坦然面对。你的心大了,房间也就自然大了,你的心明亮了,世界就明亮了。你的心如镜,就看见自我;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浅笑,给自己的,柔美的动作,给自己的。生活多美妙,你就多美

妙,世界就多美妙。淡泊明志,安详致远,是我们面对世界的心态。用平时心做事,用平时心为人,用平时心生存,这样面对世界的心一定是恬静的;有多少人面对世界时,其实不用心,而是用有色眼镜,所以才有了说不出的悲哀;有多少人面对世界上的不公时,选择的是逃避与躲闪,所以才会有麻木的

灵魂与无动于衷的看客。朋友,把心窗打开,坦然面对世界吧,阳光普照的大地正张开双臂欢迎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