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4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242.5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精准解析】.doc,共(16)页,242.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748c2b82806007f8ec8f19d563c76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黑山中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

有十几个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C符合题意。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国家逐步走向统一,而不是弱肉强食、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适者生存,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不可一世的秦

王朝自统一全国至最后灭亡,仅延续了15年时间。导致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是A.官吏因循守旧B.统治极其残暴C.连年自然灾害D.少数民族入侵【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时期,秦朝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

加残暴、任意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秦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秦朝最终被推翻,由此可知,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的暴政,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导致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

除。3.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刺史制度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可以得出,所述应该为汉代的察举制,故D正确;A

项是监察制度,排除;B项是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4.高一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明显错误的是A.《浅议商代的政治制度》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D.《试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答案】D【解析】【详解】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清朝仿照明朝制度,也没有设置丞相岗位,故选择D项;夏商时期已经建立

了一套行政管理制度,故A项不符合;西周周武王实行分封制,故B项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实行三生六部制,故C项不符合题意。5.在古代雅典,因为控辩双方的言辞差别,陪审法庭会判处无辜的人有罪;也会因恻隐之心或辩护人的雄辩而把事实上的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A.辩词在法庭具

有决定作用B.陪审法庭的辩论忽视事实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失【答案】C【解析】古代雅典程序上看上去是公正的,但“判处无辜的人有罪”等字眼足以证明结果是非常不公正的,即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陪审

法庭的辩论也是重视事实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也不缺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6.伏尔泰说:“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被称为一国的君父。”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男性社会地位高B

.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C.传统道德影响大D.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家庭的父子关系与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具有共通之处,国家就是扩大了的家庭,皇帝就是大家长,因此“帝王被称是一国的君父”,B项正确;“文官被

称为父母官”与男性社会地位高无关,排除A;传统道德主要体现在家庭层面的“儿女孝敬父亲”,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排除D。所以选B点睛:理解材料的两层意思:一是家庭层面关系,二是国家层面关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7.梭伦在其诗

歌中写到:“黑,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梭伦的诗吟诵的是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D.废除债务奴隶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文字“

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可知梭伦吟诵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故选D;梭伦改革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排除A;财产等级制度是按财产多少将全体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排除C

;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排除C。8.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A.《王位继承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答案】B【解析】A是英国颁布的一部法律,排除;材料反映了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的标志是《

十二铜表法》的问世,故本题选B。CD与法律适用范围有关,公民法指适用于罗马公民法律,万民法是适用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排除CD。9.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都极力维护奴隶制C.都特别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答案】B【解析】从

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希腊和罗马当时都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他们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法律都是从维护奴隶主利益的,都是在维护奴隶制度,所以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都是维护奴隶制,故本题选B。A中人人平等不符合事实;C和D说法绝对

。10.表:英国各行业收入情况(单位:万英镑)时间农林渔牧业工矿建筑业商业运输业地产房租1688年19309905602501831年79501171059002200上表呈现的经济状况的变化,导致英国()A.进行议会制改革B.加强干预经济C.加强海外掠夺D.进行产业革命【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根据表中数据,与1688年相比,1831年英国国民经济结构中工矿建筑业和商业运输业、地产房租等产值的增长速度最快。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开展了工业

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呼吁实施议会改革,扩大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英国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对经济不干预,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英国从1688-1831年期间农林渔牧也、工矿建筑

业、商业运输业等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导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呼吁进行议会制改革,与对外加强掠夺无关,故C选项错误;英国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D选项错误。11.“‘共和国总统……由

参、众两院选举产生’字样的修正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被通过了。共和制就是这样被勉强承认的。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材料中的“修正案”指的是A.《1787年宪法》B.《人权宣言》C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C【解析】法国总统是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故此规定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故C正确;美国总统是间接选出,故A错误;B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文献;德国皇帝世袭,故D错误。12.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

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实现了从“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到“共和派的共和国”的转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复辟势力的消失B.国际环境的变化

C.工业革命的推进D.解决问题手段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代资产阶级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故答案为C。ABD是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但是都不是根本原因,排除。13.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

;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A.英国、日本——原生型B.德国、美国——感应型C.法国、美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感应型【答案】D【解析】【详

解】据材料原生型、次生型、感应型三种模式现代化的描述,英、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最终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民主政体,德国也是通过内部的资本主义发展与统一战争走上现代化,应属于原生型现代化模式;中、日均是在

封建王朝领导下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属于感应型现代化模式;而美国作为殖民地,其诸多政治传统均有英国的影响,属于次生型现代化模式;D正确;A、B、C错误。14.1906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出现

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是A.《九国公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司法主权开

始遭到破坏是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英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犯罪而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政府无权过问,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所谓“裁判”。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

误,《九国公约》是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9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国际合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都不是出现这一情况的最初依据,B、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5.太平天国运动中,最

能反映时代潮流的是A.创立拜上帝教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永安建制D.颁布《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解题时紧扣材料中“最能反映时代潮流”等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时代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而创立拜上帝教、《天朝田亩制度》、永安建制均不属于发展资本主义,而《资政新篇》是中

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故ABC项排除,D项正确。【点晴】紧扣题干中“题眼”,即关键词——“最能反映时代潮流”,然后结合备选项回顾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据此解题即可。16.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

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渗透,传统的社会体系发生了动摇,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义和团运动A.遭受到了列强的镇压B.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改变C.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是列强侵略加剧的产物【答案】D【解析】从材料“19世纪末的中国”“由

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可以看出,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爆发,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并没有涉及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群众基础,故ABC

项错误。点睛:材料“19世纪末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传教士)渗透”“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然后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即可。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

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本质意义A.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B.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C.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实行内阁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主权在民”,本质意义在于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君主

专制,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本题没有规定具体的三权,无法得出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B项不符合题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目的,不是客观上的本质作用与意义,C项错误;实行内阁政治是具体的政治体制,不是本质意义,D项错误。【点睛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肯定了主权在民,否定了主权在君的合法性。18.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B.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C.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答案】A【解

析】试题分析:中国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而非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中国民主革命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因此选A。考点:五四运动点评: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

一起。(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才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民主革命胜利后还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19.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领事裁判权③划定“使馆界”④在通商口岸设厂A.①③④

②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详解】协定关税是在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取得的,领事裁判权是在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获得的,划定“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规定,在通商口岸设厂是日本在1895年《马

关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因此正确排列顺序是①②④③,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C、D项。20.1896年,一位法国记者在《德国制造》一文中指出:“看看你们的周围,各位衣服布料是德国织的,甚至你现在看这篇报道的纸张也是德国生产的,即使你

想烧掉这张报纸,你手拿的火柴也是德国制造的。”其意在说明此时期A.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B.德国生产技术已经超越了法国C.法国市场已被德国的商品占据D.法德经济利益冲突已显而易见【答案】D【解析】【详解】法国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其最初目的是扩大产

品的出口,结果却导致了此时德国物品的大量涌入,说明法德经济利益冲突已显现,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德国生产技术与法国的比较,无法退出“德国生产技术已经超越了法国”排除B;C反映的是材料的现象,不是实质,

排除。21.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最担心安全问题的国家之一,它四处寻找盟友,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法国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欧洲霸权B.对付苏联

C.防御德国D.与英国争夺中欧【答案】C【解析】法德一直是历史宿敌,法国主动与英美缔结防御条约的努力失败之后,转向与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结盟,显然是联合他国共同对抗德国,C正确;法国此时欧洲霸权已经丧失,A错误;法国直接目的是对抗德国,B错误;与

英国争夺中欧不是法国直接目的,D错误。22.美苏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是A.核武器B.海军C.洲际导弹D.陆军【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军备竞赛有常规竞赛、核竞赛,其中重中之重是核武器,美苏双方拥有世界核弹头库存总数的

97%,故A项正确;海军和陆军是常规军事力量,故BD错误;洲际导弹属于核武器,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三位一体中两极的重要条件,故C项错误。23.下图是二战结束前夕英国的一幅漫画《今天感觉好些了吗?》,图中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头缠绷带、受

了伤的地球。下列对该漫画主旨解读最准确的是A.承载了民众医治战争创伤、进行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望B.肯定了英美苏三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贡献C.预见了美苏由战时合作到战后争霸世界的国际格局D.反思了核武使用后的环境灾难,倡导生态环保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

由漫画设定的时间和标题分析,世界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地球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美苏英三国对地球的探视,承载了世界民众想要医治战争创伤、进行战后重建的美好愿望,故选A。漫画的主角是地球,而不是美苏英三国,B项描述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漫画中三国关注的对象是

一致的,没有说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分歧点,故并没有预见美苏由战时合作到战后争霸世界的国际格局,排除C;漫画中的地球受伤的原因在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是核武器的使用,另外核武器也只有美国对日本使用过,英国和苏联在二战中并未使用,排除D。24.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

共同命运有关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疾病蔓延、资源枯竭、生态平衡、粮食匮乏、毒品泛滥等,极大地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其中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①和平问题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③发展问题④资源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

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全球性”问题。①和平问题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②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只在局部地区存在;③发展问题是全球都要面临的问题;④资源问题只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20世纪的和平

与战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理解25.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的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中东战争D.美苏争霸【答案】B【解析】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起因是美国发动侵越战争,故B正确。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本题共3道小题

,第26题16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

大规模的“封藩建卫”。——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美]杰里·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等资料整理材料二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1)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李斯主张推行郡县

制的历史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在任免官吏上的突出特点。(3)据材料三指出元初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

】(1)原因:疆域辽阔;地方叛乱。(2)依据:诸侯争霸,地方割据。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3)变化:行省制度。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详解】(1)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

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西周疆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体现的是疆域辽阔;“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体现的是地方出现叛乱。(2)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可从材料信息“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得

出。“特点”一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解答时需要注意设问限定词“在任免官吏方面的特点”,本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答出。(3)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变化”一问可有材料“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的信息推断出。“意

义”一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来解答。(4)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回答“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首先要结合三则材料中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的演变来考虑,这一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权力逐渐减、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的趋势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摘自《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材料二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

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撒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材料三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材料四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

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

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3)现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4)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

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变化:清政府由抗击列强的侵略到与列强勾结,再到完全被驯化。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趋汇流;民

主革命必须将反帝反封建相结合;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材料内容中的时间来分析提取信息。材料内容中提供的

“当前局势”的时间是1840年,所以答案很容易得出。有关于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扩张程度的含义,即是可以从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入手来分析即可。(2)第二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材料二的内容,然后再对此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材料中的“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撒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内容是外国人帮助中国的反动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第三问,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在甲午战争后被列强瓜分的时局图,

所以它反映的现状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说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本题的解决可以依据图上的瓜分信息来归纳。(4)第四问,有关于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问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中

国人民反抗的积极影响是什么。瓦德西的话意思是中国不可能成为列强的殖民地。有关于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的问题,可以结合八国联军侵华后签定的《辛丑条约》的影响来分析即可。有关于其结果怎样的问题,即是《辛丑条约》的影响,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5)第五问,有关于指出清政府

与列强关系的变化的问题,首先需要正确的归纳出清政府与列强在不同时期的关系的表现,需要正确的分期,然后再总结出现答案。有关于对此的认识的问题,需要在前一问题答案的基础上来回答,同时需要结合后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史实来分析归纳并阐述即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历程及认识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

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

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

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得

出太平洋战争爆发;根据“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得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根据“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

意义:根据所学,从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等方面概括。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