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 2022 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pdf,共(7)页,777.00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6e3e56218942f01c3e409cf183b14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次月考历史第1页(共6页)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高2022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1年11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
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留存,以备评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B.学术观点的分歧C.政治立场的不同D.生活态度的差异2.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
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B.维护经济特权C.辨别大宗小宗D.追求政治利益3.右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明
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
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5.蠲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除“偏灾赈蠲外,凡逋负(拖欠赋税)之在民者,与银谷食种之贷而未收者,遇国家庆典,或巡幸,或军兴,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
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第三次月考历史第2页(共6页)6.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A.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B.城市化进程
拓展城市公共空间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7.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
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没有得到广泛社会支持D
.缺乏充分思想动员8.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ABCD9.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
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B.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
重要因素第三次月考历史第3页(共6页)10.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11.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
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B.祭司
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2.15世纪,意大利兴办了一种寄宿学校,学校的学生以贵族子弟为主,也招收并资助有才华的贫苦学生,男女同校。教学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教会法规、数学、几何、历史、音
乐、体操、舞蹈、游泳等。这表明意大利A.建立了近代化教育制度B.科技革命与社会进步相互影响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思想解放与教育变革相互促进13.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
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
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15.1960年,
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A.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C.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第
三次月考历史第4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
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材料二宋人笔下涌现出
诸多的“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
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6分)17.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大事记(部分)1983年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原则,把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与贸易、投资相结合。1984年首次提出“智力援助”,帮助非洲国家培养、培训经济发展急需
的各类人才。1995年决定对外援助主要采取优惠贷款、合资合作和无偿援助三种方式。鼓励中国企业与受援国企业合资、合作经营。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除提供物资和现汇援助,还派遣医疗队、救援队。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中国向美方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2008年为促进实现联
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宣布在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免债、零关税待遇等领域采取广泛的对外援助。——据杨枝煌、杨南龙《中国特色对外援助70年的基本图景及其优化建议》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对外援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援助的重大意义。(9分)第三次月考历史第5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纪晚期,西
方科技发展出现了诸多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都开始建立科学技术实验室。1873年,德国创立“国立物理研究所”,三年后美国爱迪生实验室成立,它们都采用了集体攻关形式开展研究。同时,各国纷纷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培养科研人才和技术人
才。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到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已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素》等材料二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
“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
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新趋势。(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科学研究主体变化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研究的认识。(4分)第三次月考历史第6页(共6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小王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
成如下学习笔记:观点◆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顾炎武◆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材料◆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
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
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
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微,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
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
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