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docx,共(9)页,464.72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31fbc3e486d6f6786d8c28837394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
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3三体个体的形成可能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有关B.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1或2条Y染色体C.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D.同
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有关2.如图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进行两次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粒分裂,则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B.若甲为精原细胞,则丙可能是精细胞,也可能是第二极体C.若丙为精
细胞,则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纺锤体出现D.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乙细胞不存在X染色体3.芍药体细胞染色体一般为2n=10,是我国的传统花卉,科研人员对新品种芍药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一个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四个花粉粒
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图③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C.图⑤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D.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③①②④4.下图为某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
细胞可以表示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B.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核DNA数∶染色体数=1∶1C.丙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EEFF和eeff5.蝗虫为二倍体生物,其中雄蝗虫2N=23(22+X
),精子中有11条或12条染色体,雌蝗虫2N=24(22+XX)。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性蝗虫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B.雌性蝗虫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为12C.蝗虫子代的性别由亲本
雌性蝗虫的卵细胞决定D.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2个四分体6.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
在细胞的同一极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D.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7.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
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A.ZAZA×ZAWB.ZAZA×ZaWC.ZAZa×ZAWD.ZaZa×ZAW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8.果蝇的红眼
和白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3∶1B.5∶3C.13∶3D.7∶19.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
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可判断朱红眼基因为隐性基因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
XAXaD.预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型比例是1∶1∶1∶110.在番茄中,圆形果(R)对卵圆形果(r)为显性,单一花序(E)对复状花序(e)为显性。对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株数为单一花序圆形果22株、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复状花序卵圆形果20株
。据此判断,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是()1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二者存在如图所示的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男性和女性均有患者
,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控制该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Ⅰ区段上的隐性基因C.该病的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的病症表现完全相同D.父亲正常的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育患病儿子的概率为25%1
2.下列关于配子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DdDD、d、d减数第一次分裂BAaBbAaB、AaB、b、b减数第二次分裂CXaYXaY、XaY减数第一次分裂DAaXBXbAAXBXb、XBXb、a、a减数第二次分裂13.如图为甲、乙两种分
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不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1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C.若Ⅲ3与Ⅲ4近亲结婚,生育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6D.Ⅲ5与一正常
男性结婚,生育的甲乙两病兼患的孩子一定是男孩14.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草原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致死基因为
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型B.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型C.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D.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
隐性性状占6/7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5.果蝇的眼型和体色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若位于性染色体上,则不考虑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某研究小组随机选取一只灰
体正常眼雌果蝇与一只黄体正常眼雄果蝇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如表。表现型灰体正常眼雌性黄体正常眼雌性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状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状眼雄性数量43814665721
921973据表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B.等位基因A/a、B/b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D.F2中雌性无棒状眼的原因是含Xa的雄配子致死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某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不小心将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标号1)和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固定装片(标号2)混在一起,他欲借助显微镜进行区分。下列相关叙述中错
误的是()A.可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区分两种装片B.若细胞内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均不相同,可能是标号2中处于后期或末期的细胞C.若观察到四分体,且有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了部分片段,则为标号1中的
细胞D.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会出现在标号1和2的部分细胞中17.下图Ⅰ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Ⅱ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②⑤两个时期B.图Ⅰ中只有③
⑦时期的染色体数始终与核DNA数相等C.图Ⅱ中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图Ⅱ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18.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已知果蝇的眼色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如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科学家发现果蝇和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表所示:性
染色体组成XXXXYXXY果蝇的性别♀♀♂♂人的性别♀♂♀♂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F1中无论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B.F2的表型和比例说明控制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摩尔根等人让F2中的雌果蝇和纯合红眼
雄果蝇杂交去进一步验证D.Y染色体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果蝇的性别决定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9.“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
先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并能和母鸡交配。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公鸡,与一只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子代中,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B.变性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不变C.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鸡不能成活D.非芦花的基因型种类比
芦花的多20.果蝇控制A性状和B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果蝇的Y染色体上且位置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细胞,其三条性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可移向细胞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个体
为可育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个体为可育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X和YY的个体胚胎致死。为确定果蝇A性状和B性状的相对显隐性,研究者将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与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获得数量众多的F1。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F1的雌雄比例为1∶1B.A性状和B性状在F1的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C.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则A性状是显性性状D.若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3∶2,则B性状是显性性状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1分)如图甲表示某雄性动物(
2n=8)体内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图乙为该动物某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阶段物质含量或结构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的是,各个细胞类型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
是,若类型Ⅰ、Ⅱ、Ⅲ、Ⅳ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种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其中有个四分体,它对应图甲中类型的细胞。(3)若丙图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则图乙细胞处于图丙曲线的段(用字母表示),其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22.(8分
)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在对果蝇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几个实验。已知果蝇灰身(A)和黑身(a)基因、长翅(B)和残翅(b)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实验一:选择一只黑身长翅果蝇和一只灰身残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代出现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
残翅、黑身长翅,且比例为1∶1∶1∶1。实验二:两只杂合长刚毛果蝇交配,在子代的雌蝇和雄蝇中长刚毛与短刚毛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实验三: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子代雄蝇均为白眼,雌蝇均为红眼。(1)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
色体上的研究方法是。(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①仅根据实验一,(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
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②根据实验二,可以判断出控制长刚毛与短刚毛的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根据实验三,可以判断出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进而可以此为依据,判断以上两对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3.(10分)如
图为甲(A/a)、乙(B/b)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且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由遗传系谱图可判断甲病为遗传病,理由是。(2)乙病为遗传病。Ⅱ8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Ⅱ9的基因型为。(3)Ⅱ5和Ⅱ6生一个只患一种遗
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为。(4)Ⅲ14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于Ⅰ中的;只考虑乙病,如果Ⅲ13和一个正常男性结婚,为后代健康考虑,应选择生(填“男”或“女”)孩。24.(12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上。(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3)子代表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杂合子占。(4)将F1中灰身直毛雌蝇与黑身分叉毛雄蝇交配,得到F2,F2中表型为黑身分叉
毛的果蝇占。25.(14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果蝇有两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灰体和黄体、长翅和残翅。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和残翅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小明同学用一只灰体长翅雌
果蝇和一只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为灰体长翅雌∶灰体残翅雌∶灰体长翅雄∶灰体残翅雄∶黄体长翅雄∶黄体残翅雄=6∶2∶3∶1∶3∶1。回答下列问题:(1)由子代表型及比例可知,为显性性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2)小明同学认为,控制灰体和
黄体的这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如果是前者,上述亲代中灰体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是。(3)现有纯合的灰体雌雄果蝇和黄体雌雄果蝇,小明同学要利用这些果蝇通过一次杂交了解该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帮他写出杂交
的实验思路,并对结果进行预期和分析。实验思路:。结果的预期和分析:①如果子代中,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②如果子代中,则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答案与解析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
答题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C2.A3.A4.B5.A6.C7.D8.C9.D10.A11.D12.C13.B14.D15.D16.BD17.BD18.ABD19.ABC20.ABC1.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一对13号同源染色体
没有分离,会产生含有2条13号染色体的异常配子,由该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就是13三体个体,A正确。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之后便分别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的Y染色体可能是0或1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时,由于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会形成2条Y染色体,B正确。同一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相同,C错误。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随机性是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2.A若两次分裂均出现着丝粒分裂,则图中两次分裂均表示有丝分
裂,甲、乙、丙染色体数相同,A正确;若甲为精原细胞,则丙可能是精细胞,不可能是第二极体,B错误;若丙为精细胞,则这两次分裂属于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有纺锤体出现,C错误;该动物为雄性,若在第一次分裂中出现四分体,则这两次分裂属于减数分裂,乙细胞有可能存在X染色体,D错误。3.A图①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A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芍药体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故图③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图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
期,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⑤③①②④,D正确。4.B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是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A错误;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核DNA数∶染色体数=1∶1,B正确;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联会,所以细胞中没有四分体,C错误;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都是EeFf,
D错误。5.A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产生两个与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的子细胞,雌性蝗虫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为24,B错误;蝗虫子代的性别由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主要取决于雄性蝗虫的精子,C错误;雄蝗虫2N=23
(22+X),其中22条染色体能形成四分体,故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11个四分体,D错误。6.C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C错误。7.D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
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皮肤特征区分雌雄,A不符合题意;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无法根据皮肤特征区分雌雄,B不符合题意;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Za、ZAW、ZaW,即
后代雄性幼虫的皮肤都是不透明的,雌性幼虫皮肤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无法根据皮肤特征区分不透明的后代的雌雄,C不符合题意;ZaZa×ZAW组合后代的基因型是ZAZa、ZaW,即后代幼虫皮肤透明的全是雌性,皮肤不透明的全是雄性,可依据幼
虫皮肤特征区分雌雄,D符合题意。8.C假设眼色基因用B/b表示。由“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红眼雄果蝇基因型是XBY,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
Y=1∶1∶1∶1。子一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3/4XB、1/4Xb,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1/4XB、1/4Xb、2/4Y,二者自由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3/16XBXB、4/16XBXb、6/16XBY、1/16XbXb、2/16
XbY,则红眼∶白眼=13∶3。9.D根据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全为暗红眼,可知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A正确。亲本果蝇都是纯种,反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可推出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正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的基因型为XAXA、亲本朱红眼♂
的基因型为XaY,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XAXa;反交实验中,亲本暗红眼♂的基因型为XAY、亲本朱红眼♀的基因型为XaXa,则子代中雌性基因型为XAXa,C正确。正交实验中,朱红眼♂(XaY)×暗红眼♀(XAXA
),F1的基因型为XAXa、XAY,XAXa与XA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故后代中暗红眼雌性∶暗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2∶1∶1,D错误。10.A根据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
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株数为单一花序圆形果22株、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复状花序卵圆形果20株可知,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株的基因型为EeRr,但测交子代四种表型的比例不能近似转化为1∶1∶1∶1,说明两对基因最
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R、e连锁在一起,r、E连锁在一起,出现单一花序圆形果、复状花序卵圆形果是染色体互换的结果。11.D由“男性和女性均有患者,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是位于Ⅰ区段上的显性基因,A、B错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之一
是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例如女性患者中的杂合子病症比纯合子轻,C错误。父亲正常(XaY)的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生育患病儿子(XAY)的概率为25%,D正确。12.C基因型为
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DD、d、d,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D基因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A、a没有分
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基因型为Xa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XaY、XaY,说明X、Y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AXBXb、
XBXb、a、a,说明XB、Xb没有分离,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A、A也没有分离,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13.B据图分析,Ⅰ1和Ⅰ2均不患甲病,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儿子
Ⅱ1,因此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Ⅰ2不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均不患乙病,却生出了患乙病的女儿Ⅱ3,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伴X染色体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可知,Ⅲ1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Ⅱ2,Ⅰ4不患甲病
,则Ⅱ2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3,B错误。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Ⅲ2患乙病,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Bb,而Ⅲ3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1/3BB、2/3Bb;由于Ⅱ4患乙病,则Ⅲ4基因型为Bb;Ⅲ3与Ⅲ4结
婚,生育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C正确。已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5不患甲病,可能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Ⅲ5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Bb,其与正常男性婚配,一定不会生出患甲病的女孩,若所生孩子两病兼患,则一定是男孩,D正确。14.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雌雄
草原野兔数量比为2∶1,说明有一半的雄兔死于某一基因纯合。由于控制草原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Y或XBXb×XBY。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1种表型,A错误;若致死基因
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2种表型,B错误;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雌性XBXB和XBXb、雄性XBY)随机交配,F2雌兔只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都是显性个体,C错误;如果致死基因是B,则F1草原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XbY,让
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草原野兔的基因型有(3/4×1/2=3/8)XbXb、(1/4×1/2=1/8)XBXb和(3/4×1/2=3/8)XbY,则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D正确。15.D就眼型而言,F2中雌性均为正常眼,而雄性中正常眼∶棒状眼=(657+21
9)∶(219+73)=3∶1,说明眼型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F2中灰体与黄体的比例在雌性群体中为438∶146=3∶1,在雄性群体中为(657+219)∶(219+7
3)=3∶1,说明灰体为显性性状,且控制体色的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眼型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眼对棒状眼为显性,控制体色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对黄体为显性,则亲本灰
体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_XAX-,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又因为F1全为灰体,则亲本基因型为BBXAX-、bbXAY,若母本基因型为BBXAXA,则F1基因型为BbXAXA、BbXAY,F2
中不会出现棒状眼个体,与题意不符,则母本基因型为BBXAXa,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C错误;雌性棒状眼的基因型为XaXa,由于F2中有雄性棒状眼(XaY),说明含Xa的雌配子正常,所以F2中雌性无棒状眼的原因是含Xa的雄配子致死,D正
确。16.BD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等现象,但存在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的时期,因此可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区分两种装片,A正确;若细胞内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均不
相同,说明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则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可能是标号1中的细胞,B错误;出现四分体且有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了部分片段的时期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即标号1中的细胞,C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的后期,不会出现在标号2的细胞中,D错误。17.BD图Ⅰ中m表示有丝分裂过程,n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Ⅰ中的②⑥两个时期,A错误;图Ⅱ中be(不包括e对应的时刻)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Ⅱ中e之后染色体数目恢复,之后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推知e表示受精作用,D正确。18.ABD验证可以采用测交实验,即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而F2中的雌果蝇均为红眼,存在纯合子和杂合子,不能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去进一步验证基因在性染色体上,C错误。从果蝇和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表可以看出,只要具有Y染色体,无论X染
色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体的条数有多少,人都表现为男性,说明Y染色体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果蝇来说,即使有Y染色体,XXY型个体却表现为雌性,而没有Y染色体的X型个体却表现为雄性,说明Y染色体对果蝇的性别决定没有
决定性的影响,D正确。19.ABC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后的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其与正常母鸡ZW交配,后代为:Z(♂)W(♂)Z(♀)ZZ(公鸡)ZW(母鸡)W(♀)ZW(母鸡)WW(致死)所
以后代的雌雄性别比例是2∶1。性反转后的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仍然为ZW,与正常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杂交,其后代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其中一条Z染色体来自非芦花变性公鸡,另一条Z染色体来自芦花母鸡,说明其为杂合子
,而其表型为芦花公鸡,因此可判断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A正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性反转只是表型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所以变性公鸡的性染色体还是ZW,B正确;由分析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
WW的鸡不能成活,C正确;假设由B/b表示这对等位基因,则芦花鸡的基因型有ZBW、ZBZB、ZBZb,非芦花鸡的基因型有ZbW、ZbZb,故非芦花的基因型种类比芦花的少,D错误。20.ABC正常的具有A性状的雄果蝇基因型为XY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YA=1∶1),性染
色体组成为XXY的具有B性状的雌果蝇基因型为XXY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XYB∶XX∶YB=2∶2∶1∶1),两者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如表。2X2XYBXXYBX2XX(雌性)2XXYB(B性状雌性)XXX(致死)XYB
(B性状雄性)YA2XYA(A性状雄性)2XYAYB(雄性)XXYA(A性状雌性)YAYB(致死)根据分析,F1中雌雄性别比例为1∶1,A性状和B性状在F1的雌雄果蝇中都可能出现,A、B正确。如果A性状为显性性状,则XYA
YB个体表现A性状,因此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4∶1;如果B性状为显性性状,则XYAYB个体表现B性状,因此雄性后代表现为A性状∶B性状=2∶3,C正确,D错误。21.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②ⅡⅠ→Ⅱ→Ⅲ→Ⅰ→Ⅳ(2分)(2)减数
分裂Ⅱ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0Ⅲ(2分)(3)bc(2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解析(1)分析图甲:染色单体数目可能为0,则②代表染色单体;核DNA数∶染色体数可能为2∶1,则①代表染色体,③代表核DNA分子。Ⅰ可
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Ⅱ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Ⅳ代表精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类型Ⅱ的细胞;若类型Ⅰ、Ⅱ、Ⅲ、Ⅳ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四种类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Ⅰ→Ⅱ→Ⅲ→Ⅰ→Ⅳ。(2)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
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图甲中类型Ⅲ的细胞。(3)若丙图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图乙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处于图丙曲线的bc段;cd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由2变成1,说
明此时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2.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假说—演绎法(2)①不能无论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结果都相同,子代均会出现题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3分)②常X遵循解析(2)
①实验一中,一只黑身长翅果蝇和一只灰身残翅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子代出现灰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且比例为1∶1∶1∶1,说明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无论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
体上,子代均会出现题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故不能仅根据实验一结果判断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实验二中两只杂合长刚毛果蝇交配,在子代的雌蝇和雄蝇中长刚毛与短刚
毛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长刚毛与短刚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均为杂合子;实验三中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子代雄蝇均为白眼,雌蝇均为红眼,表型和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以上分析,可判断以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姓名班级考号密○封○装○订○线密○封○装○订○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3.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1)常染色体隐性父母(Ⅰ1和Ⅰ2)均正常,生出Ⅱ7为女性患者,所以该病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位于常染色
体上(2分)(2)伴X染色体隐性母亲(或Ⅰ2)AAXBXb(3)3/8(4)Ⅰ2和Ⅰ3(2分)女解析(1)分析题图,双亲(Ⅰ1、Ⅰ2或Ⅱ5、Ⅱ6)不患甲病,但是生出了患甲病的女儿,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于甲、乙两种病中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是
伴性遗传病,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8患乙病,则其母亲和女儿应该均为患者,与事实不符,据此可确定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8为患乙病的男性,其X染色体来自他的母亲,因此,其乙病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Ⅰ2。Ⅱ9表现正常,但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
,又知Ⅱ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因此可确定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3)Ⅱ5正常但Ⅲ11患甲病,因此Ⅱ5的基因型为AaXBY;Ⅲ11患甲病,Ⅱ6基因型一定为Aa,Ⅰ1患乙病,Ⅱ6基因型一定为XBXb,因此Ⅱ6的基因型为AaXBXb,若只考虑甲病,二者婚配生出患病孩子
的概率为1/4,若只考虑乙病,二者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综合考虑Ⅱ5和Ⅱ6生一个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3/4+3/4×1/4=3/8。(4)Ⅲ14的乙病致病基因一个来自Ⅱ8,一个来自Ⅱ9,Ⅱ8的Xb来自Ⅰ
2,由于Ⅰ4不患乙病,Ⅱ9的Xb来自Ⅰ3;关于乙病,Ⅱ8的基因型为XbY,Ⅱ9的基因型为XBXb,则Ⅲ13的基因型为XBXb,其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XBY),生出的女儿均正常,而生出的男孩正常的概率为50%,则为后代健康考虑
,应选择生女孩。24.答案(每空2分)(1)常染色体X染色体(2)BbXFXfBbXFY(3)5/6(4)1/12解析(1)(2)(3)分析表格: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均为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对黑身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均
为Bb;子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XFY、XFXf。综上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则子代灰身直毛的雌蝇(B_XFX-)中纯合子(BBXFXF)占1/3×1/2=1/
6,则杂合子占1-1/6=5/6。(4)子一代的灰身直毛雌蝇(13BB、23Bb,12XFXF、12XFXf)与黑身分叉毛雄蝇(bbXfY)交配,单独分析:1/3BB、2/3Bb与bb杂交,子代黑身的比例为2/3×1/2=1
/3;1/2XFXF、1/2XFXf和XfY杂交,子代分叉毛的比例为1/2×1/2=1/4,综合可知,F2中黑身分叉毛果蝇的比例为1/3×1/4=1/12。25.答案(每空2分)(1)灰体、长翅遵循控制灰体与黄体
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子代表现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黄体长翅∶黄体残翅=9∶3∶3∶1)(2)BbXAY(3)选择纯合的灰体雄果蝇与黄体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①雄果蝇全为黄体,雌果
蝇全为灰体②雌雄果蝇全为灰体解析(1)采用逐对分析法可知亲本都是灰体长翅,子代中灰体∶黄体=3∶1,长翅∶残翅=3∶1,所以灰体、长翅是显性性状。由于子代中雌性都是灰体,雄性有黄体和灰体,可以判断体色与
性别相关,控制灰体与黄体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子代中无论雌雄,均为长翅∶残翅=3∶1,故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假如控制灰体和黄体的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且灰体、长翅是显性性状,则亲代中灰体长翅雄果蝇的基
因型是BbX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