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本对应练6.10 劝 学 含解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83.000 KB
  • 2024-1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本对应练6.10 劝 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本对应练6.10 劝 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本对应练6.10 劝 学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文本对应练6.10 劝 学 含解析.doc,共(6)页,83.0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51be25360db1586dff3311f8e23f5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文本对应练(十七)[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A项,“知”同“智”。B项,“生”同“性”。D项,“有”同“又”。]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A项,“日”,名词作状语。B项,“上”“下”,名词作状语。C项,“水”,名词作动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全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②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⑤C[①古今义都指“上到高处”。②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③古今义都指“极短的时间,片刻”。④古今义都指“风和雨”。⑤古义:寄居,存

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取之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不复挺者.,使之然也C.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A项,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从。B项,用在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面,指人或事物/语气词,引出原因、解释等。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D项,兼词,相当于“于此”/语气词,相

当于“啊”。]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甚矣,汝之不惠D.马之千里者D[D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主谓倒装句。]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又引申为“众人之论”。B.“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如本课“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

君子”即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C.“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D.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引申为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的距离、数量极少等。C[C项,“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等”错。“赤兔”“的卢”都只是古代名马的名字,并非千里

马的别称。]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__”印证了这句话。(3)孔子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两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学不可以已(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一)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二)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学记..》)(三)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

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

暖而惰裁衣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B.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C.父兄不可常

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D.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C[“父兄不可常依”与“乡国不可常保”是对称结构,中间应断开,排除A、B两项;“无人庇荫”是没有人来庇

护之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金,古代金属的通称,本文指的是金属制的刀斧等。C.《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D.《颜氏家训》是唐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D[《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创作的家训。]10.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则材料中,作者首先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继而论述了学习在提高

人的素质等方面有重大意义。B.第(二)则材料中,作者提倡在求学时,要做“善学者”和“善问者”,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C.第(三)则材料中,作者强调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技艺就是读书。广泛涉猎书籍可以助世人安身立命。D.这三则材料围绕“学习”的话题,从不同角度

进行了阐发。只有第(一)则材料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D[D项,“只有第(一)则材料使用了比喻和对比论证”错误,第(一)则材料中只使用了比喻论证。第(二)则材料有比喻和对比论证。]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译文: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1)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圆圈)。(2)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3)即使不能增强道德操行,敦促劝励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

借此自谋生计。12.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学习能够提高自

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善于提问,善于回答问题,学习效果会更好;要明白读书的价值。【参考译文】(一)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水所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君子广

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二)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效果加倍,学生又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勤而效果减半,学生又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好比攻伐坚硬的木材,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

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关节处,等到时间一长,木材就脱落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好比撞钟,用小的力气敲打,钟声就小,用大的力气敲打,钟声就大。从容不迫地敲打,钟声就渐渐止息;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正与此相反。这都是推进学习的方法。

(三)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操行,敦促劝励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自谋生计。父亲兄长是不能长期依靠的,家乡邦国不能常保无事,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资助你时,就应该自己设法了。俗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各种技艺中最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

事,无过于读书。世人不管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又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一样。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5781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