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4.933 K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docx,共(9)页,44.93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f5b60b268b35d652dc13833bf9f4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和应用1.按要求填空。(1)浴乎沂,______________,咏而归。(2)为国以礼,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4)_

_____________,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5)至今商女,时时犹唱,______________。2.按要求选择。(1)小方同学想搜集一些古人名言来指导自己待人接物,以下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A

.敬人者人恒敬之,恶人者人恒恶之。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知识就如同棋子一样,它必须借助于思想的头脑才能生动起来,在

整个棋盘上获得生命,从而发挥创造性。也就是说,被知识充斥的文化散文必然“多实塞而少空灵”,必然使作品失了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①然而,当前的许多中国散文家或对此理解不够,或缺乏思想的穿透力②还有,知识的过于堆积和充塞,使得文化散文密不透风,缺乏灵

动与活力③这样的散文当然难有长久的生命力④知识也颇似木材,它只有在思想之火的点燃下方能产生光与热⑤所以,他们往往费尽心思地旁征博引,却难以有深刻的思想风骨A.④②①③⑤B.④①⑤③②C.①④②⑤③D.①⑤③④②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玩梗”

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南帆①什么是“梗”?这是一个什么“梗”?两种询问方式立即显示出询问者语言身份的差异。一种询问来自网络语言外部,询问者不得其门而入,网络领域的奇特方言如同令人困惑的屏障;另一种询问发生于网络语言内部,询问者已经熟

悉“梗”制造的表意方式。②所谓“梗”,可能是一个________。比如夏洛特烦恼是一个“梗”;考试不理想时,一首凉凉送给自己是一个“梗”;《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是一个“梗”;“萧敬腾去沙漠下雨”也是一个“梗”……③许多时候,网络语言成为划分一个文化部落的标记。网络空间的

流行语如同一套特殊的服饰,网络语言共同体热衷于维护某种独特的风格。某些场合,一个擅长穿插网络用语的人,有助于塑造自己的“接地气”或者“亲民”形象,必须及时向这个庞大的文化部落示好。因此,“梗”是众多叙述之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这些桥段或者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强烈的喜剧效果,笑的声音滚

雪球一般地扩大。④“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这很快令人想到一个熟悉的概念:典故。相对固定的含义与后续表述的反复征引,“梗”在很大程度上近似“典故”之义。赋诗行文,引经据典——引用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唤起相近

的联想、既定的气氛或者佐证某种观念,典故充当了古今作者交换思想的语言中转站。《文心雕龙》所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典故的引用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络绎不绝的典故显示出作者的渊博与活跃的视野,不同文本之间的典故穿插形成特殊的“互文”关系。典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

的隔阂,而重新将相距遥远的文本联结在一起。⑤“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从经典、字典、典籍、典礼,到典范、典雅、典藏、典型,“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因此,典故不仅指传统典籍之中的人

物、故事,而且,相当多的典故提供了众所周知的正面榜样与价值观念,或者包含一个失败的案例以及沉痛的教训。换言之,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是隐含了文化传统内

部的深刻对话。⑥相对地说,“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梗”可以提供一种谈资,一种助兴的点缀,一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绝大多数“梗”无法尾随经典纳入文化传统,典故则成为文化观念的传承或者启迪。相对

于“梗”的嬉皮笑脸,典故则更显得一本正经。比如一个主播的口头禅“芜湖,起飞”,或者来自表情包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等,很难想象这些“梗”可能世代相传,演变为严肃的典故。而另一方面,诸如“刻舟求剑”“投鼠忌器”这些典故就似乎缺乏“梗”所具有的玩笑气息,因此,许多“梗”

不可能获得典故的待遇,正如更多的典故不可能行使“梗”的功能。尽管没有正式的规定,但目前多数人仍然觉得悲剧乃至正剧的桥段均不宜成为“梗”。⑦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但是,典故与“梗”的孵化语境远为不同。典故来自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引用者多为饱学之

士。引用不仅证明某些思想观念赢得的普遍认可,同时表现出引用者拥有广博的学识。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人曾经将过多的典故铺陈比拟为“祭獭”。总之,典故如同一个个扣子钉

在众多文本连缀而成的文化谱系之中。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大众的语言狂欢成为“造梗”的基本动力,笑声是孵化“梗”的必要添加剂。眉飞色舞的复述,别出心裁的误读,无事生非的重点阐释,夸张的自嘲或者装傻、卖萌,这些策略广泛

掺杂于后续的引用之中,有助于“梗”的集聚与成熟。⑧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某些人“造梗”的目的是提高点击率,获取更多的流量,另一些人“造梗”的目的是带动某种商标,一个著名的“梗”肯定有助

于商标的广泛传播。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评论梗”“弹幕梗”“身高梗”“撞脸梗”层出不穷。其实,许多“梗”仿佛远非那么有趣,只是一个小小的语言转折而已。⑨当下,我们

又该如何正视以“梗”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上一代人的批评和贬损很难收效,他们似乎与来自网络空间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时区,彼此之间的兴趣、价值判断乃至表述和笑点相距甚远,来自

网络空间的语言狂欢节犹如意义不明的喧哗。⑩稍稍意外的是,来自网络的各种文化愈来愈强盛,似乎也在谋求一种“正典”的形式,并且力图验明正身,步入学术殿堂,赢得一席显赫的住置。一旦时机成熟,亚文化也将迅速放弃无厘头风格,转而遵循学院设置的学科模式,网络流传的“梗百科”显然承袭

了辞典的编纂。学术界已经察觉这个迹象,许多学院正在将网络文化纳入正式课程,并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选自《探索与争鸣》2021.9,有删改)4.填入第②段画线处最不贴切一项是()A.巧妙回复B.成语故事C.谐音混搭D.角色形象5.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梗”作为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热衷于维护

其独特的风格。B.“梗”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一定的喜剧效果。C.许多人认为“梗”在悲剧乃至正剧的段子中不太适宜。D.“梗”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6.以下对“典故”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所有的“典

”都包含着普遍肯定的标准和法则。B.所有过往人物、故事都有可能充当典故,它们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C.典故来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即对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D.典故具有被频繁引用的特征,在日常口语中广泛

传播。7.以下本文论述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的的的A.本文围绕“梗”,按照“概念特征—来源与形成—内容风格—如何正视”的顺序展开阐述。B.在阐释“什么是梗”这一对象的核心概念时,以列举生活常见现象的方式,让读者在普通场景中易于理解和接受。C.本文按照人们认知事物规律来展开阐述,论述由表

及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D.在论述事物特征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梗”与“典故”的区别。8.不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一项是()A.典故被引用既证明其得到普通认可,也表现引用者的学识。B.饱学之士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所以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C.“造梗”需要大众的语言

狂欢,没有笑声就无法产生梗。D.年轻人往往追求某些语言游戏的乐趣,而出现了各种“梗”。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玩笑莫泊桑①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

: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②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杂。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

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③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

是针对我的,小心。”④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

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突然熄灭,使我陷

入一片黑暗之中。”⑤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

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的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

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找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⑥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

,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

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

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⑦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9.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来讲述“一个我经历的玩笑”,使用第一人称的最大好处是_____。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

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B.“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

玩笑。C.“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D.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11.下列对于小说结尾的理解,最不恰当

的一项是()A.“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思考。B.“我”之所以笑话的原因在于我开过别人玩笑却又怕被人开玩笑,以及我敏感多疑和胆小谨慎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无关。C.从小说情节看,这场

笑话的出现的确与“关窗”“挪床”的措施有直接关系,这样写符合情节的内在逻辑。D.小说结尾这样写,表现了“我”在这样病态社会中心理被扭曲的程度,以及不能觉醒、难以自拔的可的悲。12.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颇具匠心,请结合全文,从两个方面赏析本文在情节设置上的艺

术性。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移居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①此理:这种生活乐趣。将:岂。②纪:经营料理。

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作者所处的年代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B.“相思则披衣”句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C.“言笑无厌时”句写与家人谈笑从无厌倦。D.“无为忽去兹”表达作者对此生活的喜爱。14.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A.慷概豪迈B.清丽朦胧C.平淡自然D.清淡空

灵15.结合整首作品,评析“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两句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

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6.本文选自《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体裁)史书。17.解释下列加点字。(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吾其.还也()(3)共.其乏困()(4)朝济.而夕设版()1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晋军函陵”中的“军”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为肥甘..不足于口与B.鼓.瑟希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D.南.取汉中19.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B

.不吾知也C.然则一羽之不举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划线句。21.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楮亭记[明]袁中道①①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

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②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③,嗅之狂酲④,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⑤之用;以为不材,则

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缯,可以颒⑥面,其用亦甚夥⑦。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②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冷冷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⑧一台。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

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而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⑨之哉?日将九锡⑩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选自《珂雪斋集》)注释:①袁中道,明代文学家,主张“性灵说”。②枳:停留。③商丘之木:《庄子·人间世》中“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④酲:指喝醉神志不清。⑤枅栌:指方木。⑥颒:洗脸。⑦夥:多。⑧樾:树荫。⑨宥:通“侑”,酬答。⑩九锡: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

虚词是()A.哉B.也C.焉D.耳23.下列有关“楮树”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楮树成荫较早,所以在亭旁种植它。B.楮树的子可以用来绘染,它并非无用之材。C.楮树叶有手掌那样大小,树荫可以遮蔽整个亭台。D.作者日日陶醉于楮树的树荫

之中,对其钟爱有加。24.对作者提到“商丘之木”用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及《宥老楮》诗,意在说明楮树之有用,为进一步赞美张本。B.作者以为楮木虽不能与松柏桃李媲美,但也不像商丘之木于人无用。C.作者用“商丘之木”的典故强调材之有用无用是随具

体情况而定的。D.作者借“商丘之木”的典故,为后文进一步阐述楮木的作用做铺垫。25.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鉴赏第②段画线句。26.依据第①段中对楮树“界于材与不材之间”的论述,推测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三、写作27.网络社会中,“掐架”是

微博和论坛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各方网友有不同观点时会展开激烈的“骂战”。人们对“掐架”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