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详解(广东专用)专题05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205 MB
  • 2025-03-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详解(广东专用)专题05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详解(广东专用)专题05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详解(广东专用)专题05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5年(2016-2020)中考1年模拟物理试题分项详解(广东专用)专题05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doc,共(18)页,1.205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d97c9350425506391494d435ab75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05内能及其应用1.(2020广东省)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1).2(2).不变(3).增加【解析】【详解】[1]由图甲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物质此时的温度是为2℃。[2][3]由图乙可知,2-6min时段内,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即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内能增加。2.(2020广东省)为了“探究水满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kg水进行实验。(1)如题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C909294969899999999(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为提高水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2这种做法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4)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

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34.210Jkgc=水℃]【答案】(1).自下而上(2).(3).99(

4).不可行(5).31.6810【解析】【详解】(1)[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故应固定酒精灯的位置,再固定烧杯的位置,最后调整温度计的位置,故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自下而上。(2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描出水在相应时段内的温度,最后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3)[3]由液体沸腾时的特点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9℃。[4]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和气压有关,与火力大小无关,故为提高水

的沸点,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不可行。(4)[5]因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则酒精灯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为()()334.210Jkg0.2kg96941.6810JQcmt==−=水水水放℃℃

℃3则从第5min起1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3J1.6810。3.(2019广东省)某汽油机工作过程有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如图为_______冲程工作示意图,活塞向______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在这个

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答案】(1).压缩(2).上(3).内能【解析】【详解】由图知,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活塞有向上标志,所以该图为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工作示意图,压缩冲程对应活塞是向上运动的,此时燃料混合物被压缩,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料混合物的内能。4

.(2019广东省)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如图所示,可燃冰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

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可燃冰的生成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低温,可燃冰在0~10℃时生成,超过20℃便会分解,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左右;其次是高压,可燃冰在0℃时,只需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可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此高

压容易保证;最后是充足的气源,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丰富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产生充足的气源。在温度、压强、气源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就会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个标准大气压取1×105Pa,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c水=4.2×103J/(k

g·℃),甲烷的热值取4.2×107J/m3](1)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2)若要在0℃的海底生成可燃冰,海水的深度至少要_________m。(3)如图所示,海底上有一块体积为100m3且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的可燃冰A,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_______N。

4(4)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其中的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在标准大气压下,至少可以将质量为______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答案】(1).甲烷和水(2).290(3).0(4).8.2×103【解析】【详解】(1)由短文知,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和水;(2)若要在0℃的海底生

成可燃冰,需要海水产生29个标准大气压,即海水的压强为:p=29×1×105Pa=2.9×106Pa;由pgh=得需要的海水的深度为:6332.910Pa290m110kg/m10N/kgphg===;(3)由于可燃冰A的底部与海底紧密相连,所以

海水对其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故可燃冰A受到的浮力为0N;(4)由短文知,1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可见,0.5m3的可燃冰分解后,至少可以分解出甲烷为:0.5

×164×0.8m3=65.6m3,这些甲烷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QqV=放,由QQ=吸放得cmtqV=水,即733334.210J/m65.6mm8.210kg4.210J/(kg)(10020)qVct===−水℃℃℃。5.(2019深圳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就越大B.内燃机用水做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在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详解】A.燃料的热值是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与

实际燃烧情况无关,5故A错误;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与质量相等其它物质相比,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适合作为内燃机的冷却液,故B正确;C.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音调不同,相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故C错误;D.噪声监测

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等级,不能减弱,故D错误.6.(2019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

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答案】D【解析】【详解】A.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分子动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可见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所以两物体温度相同,其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因为内能是指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所以

分子动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就大,故B错误;C.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只能说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而温度并非决定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C错误;D.扩散现象是指

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在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故D正确.7.(2019广州市)(1)完全燃烧1.4g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烧0.7g酒精释放热量的_____倍.0.7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2

.1x104J.这些热量全部被1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50℃;完全燃烧1.4g酒精释放的热量全部被200g的液体A吸收,液体的温度升高了△t=_____℃(不考虑散热).(2)现用图所示装置加热200g的液体A,燃烧了1.4g酒精,液体升高的温度小于△t,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这个结果?______6【答案】(1).2(2).50(3).酒精没有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液体A边吸收热量边蒸发带走了热量等【解析】【详解】(1)根据Q=qm,在热值一定的情况下

,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跟其质量成正比,所以完全燃烧1.4g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烧0.7g酒精释放热量的2倍;设0.7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1,吸收热量的液体A的质量为m1,升高的温度为△t1,则有1A11Qcmt=①;设完全燃烧1.4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Q2,吸收热量液体A的质

量为m2,则有2A2Qcmt=②;由题意及上面分析知,Q2=2Q1,m2=2m1,则②:①即2A21A11QcmtQcmt=得111tt=即150tt==℃;(2)实际燃烧1.4g酒精,液体A升高的温度小于△t,原因可能有:酒精没有完全燃烧、酒精燃烧放出的热

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液体A边吸收热量边蒸发带走了热量等.8.(2018广东省)如图所示,加热-40oC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

变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答案】D【解析】7A.如图,BC段吸热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要不断吸热,故B错误;C.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但沸腾要不断吸

热,所以内能是增大的,故C错误;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根据=cQmt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重点是晶体的熔化特征和比热容的知识,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且液体沸腾时温度也是不变的,也要不断的吸收

热量,牢记这些特点.9.(2018广东省)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_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答案】(1).原子(2).扩散(3).引力【解

析】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是由于分子不停运动而形成的扩散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即露珠接触后自动合二为一,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点睛:重点是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处于不停

的无规律热运动之中,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的斥力.10(2018广东省)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70N热传递B.70N做

功C.700N热传递D.700N做功【答案】D【解析】70kg的消防员受到的重力为:870kg10N/kg=700NGmg==,当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受力平衡,摩擦力与重力相等,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为:700NfG=

=;人克服重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手心发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故D正确.点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

11.(2018深圳市)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升高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A、蒸粽子时,锅里不断

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说法错误;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闻到阵阵香气,这是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C、当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错误;D、蒸粽子主要是通

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白气”的形成.12.(2017深圳市)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C、热

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热传递,比热容的概念,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分子的运动13..(2017广东省)常见的物

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选填“大”或“小”)。【答案】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动理

论的内容是: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通常情况下,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14.(2017广东省)“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

何残渣,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选填“清洁”或“污染”);1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J热量,这些热量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甲烷的热值q甲烷=4.2×107J/m3,c水=4.2×103J/(kg·℃)]【答案

】清洁4.2×107125【解析】试题分析:“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所以“可燃冰”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甲烷的热值q甲烷=4.2×107J/m3,1m3甲烷完全燃烧能产生4.2×107J热量,kgCC)(

kgJJm12580/102.4102.437=•=。【考点定位】能源,热量的相关计算。1015.(2017广州市)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004080C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答案】C【解析】考点:内能影响因素分子热运动。16.(2017广州市)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01C,吸收热量如图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

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B.B.甲的比热容与乙的大C.甲的温度升高01C,需吸收2000J的热量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01C,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11考点:比热容大小。17.(2016广东省)如题5图所示,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

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煤气燃烧充分,它的热值越大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来源:学。科。网]D、烧水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煤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某种燃料的热值是固

定不变的;烧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BD错误,C正确,选C。【考点定位】能量的转化,内能的改变方式18.(2016广东省)如题11图所示,图A、B、C、D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图E、F是演示实验的

示意图。C图是冲程,与它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图。(后两空选填字母)12【答案】做功;F;B【解析】试题分析:ABCD分别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F原理相同;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填B。【考点定位】热机的冲程及能量的转化19.(2016广东揭阳)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冰熔化时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增加[来源:学科网ZXXK]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

热量越多D.只要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来源:Z,xx,k.Co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B正确,D错误;热量热传递过

程中转移内能多少的量度,不能说含有,故C错;应选B。【考点定位】温度;热量;内能20.(2016广东揭阳)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能使100kg的水温度由室温升高5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答案】可再生;2.1×107【解析】13试题分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水吸收的热量为Q=cmΔt=4.2×103J/(kg·℃)×100kg×50℃=2.1×107J。【考点定位】新能源;热量的计算21.(201

6广东河源)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材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下面那项是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答案】C【考点定位】与密度有关的物理

现象22.(2016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是利用电能做功的机械B.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源:学§科§网Z§X§X§K]C.内燃机在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随着技术的进步,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0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内

燃机是利用内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械,选项A不符合题意;内燃机做功冲程把内能转换成机械能,选项B符合题意;内燃机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换成内能,选项C不符合题意;不论技术如何进步,内燃机总有损耗,故内燃机的效率总小于100%。D选项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4考点:内燃机23.(2016广州市)图8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9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A.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2℃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

比乙杯多D.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D考点:温度、比热容24.(2020年福建省福清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线上教学))课余时间,小明进行了下列的实验:(1)如图(a)所示,用丝绸摩擦气球后,发现气球温度升高了,则气球的内能_____,这个

过程中,他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气球的内能。(2)如图(b)所示,将两只用丝绸摩擦过的气球悬挂起来并相互靠近,发现两只气球会相互_____(选15填“吸引”或“排斥”),这是因为两只气球在摩擦后带上了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3)如图(c)所示,在铁架台上挂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甲和乙,由图可知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然后他在甲温度计下包上一团酒精浸过的棉花,一段时间后,会发现_____(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较低。【答案】(1).增大(2).做功(3).排斥(4).同种(5).28(6).甲【解析】知道影响内能的因素和改变内能的方法,理解电荷间的

作用规律,会读取温度计的示数,理解汽化吸热。可解答此题。(1)[1][2]用丝绸摩擦气球后,发现气球温度升高了,则气球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了气球的内能。(2)[3][4]两只用丝绸摩擦过

的气球带有同种电荷,悬挂起来并相互靠近,发现两只气球会相互排斥。(3)[5]图c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图可知乙温度计的示数为28℃。[6]甲温度计下包上一团酒精浸过的棉花,一段时间后,由于酒精汽化(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故甲温度计示数较低。25.(2020年山西省晋中

市平遥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玻璃吸热管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当太阳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能把太阳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内能,将管内的水加热.向光一侧的水被加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而向上流动;背光一

侧的水由于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向下流动,形成冷热水循环,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玻璃吸热管具有吸热保温作用.向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注入50kg的水,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溫从10℃升高到50℃.水的比热容是4.2

×103J/(kg·℃).(1)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改变水的内能.跟燃气热水器相比,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2)这段时间该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

J.16(3)如果这段时间(5h)该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是2.8×107J,则这段时间该热水器的效率是____________.若该热水器集热器面积为2m2,则每平方米该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的

功率为__________W(保留整数).【答案】(1).热传递(2).节能环保(3).8.4×106(4).30%(5).778【解析】(1)[1]当太阳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传递给管内的水,

即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使水的内能增大;[2]根据题意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是节能环保;(2)[3]水吸收的热量是:()3604.210J/(kg)50kg50108.410JQcmtt=−=−=吸℃(℃℃).(3)[4]这段时间

内该热水器的效率是:678.410J30%'2.810JQQ===吸吸;[5]该热水器收集太阳能的功率是:732.810J1.55610W5h53600s'QWPt===吸,则每平方米该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的功率是:3111.55610W778W22PP===.26.(202

0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小曦用高压锅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锅煲汤更快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相似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B【解析】A、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大小有关,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高压锅煲汤更快就是因为液面上方的压强大,液体的沸点高,故A正确;B、正在沸腾的鸡汤,温度虽然不变,但不断吸收热量,所以其

内能增加,故B错误;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故C正确;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烟雾”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2020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坐在电

脑前上网课的小明能闻到厨房里菜的香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分子_____。【答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小明能闻到厨房里菜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727.(2020年海南省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如

图是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小伟所佩戴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关于佩戴口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口罩内能提高温度杀死冠状病毒B.阻拦佩戴者直接吸入飞沫里的病毒C.阻拦病毒分子运动进入口鼻D.降低体温防止病毒分子扩散【答案】B【解析】A.新冠病毒在56℃下加热30min才能灭活,佩戴口罩时

无法实现,故A错误;B.唾液、飞沫等可能带有病毒,而口罩是防止人吸入唾液、飞沫等来防止病毒,故B正确;CD.病毒不是分子,说法错误,故CD错误。故选B。28.(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下列四个实验中,其能量转化方式与图示汽油机对应

冲程类似的是A.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B.滚摆向下运动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答案】A【解析】图示中汽油机是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方式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电火花发生器点火后将盒盖顶出,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B.滚摆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18为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C.向下压缩空气引火仪,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能量转化方式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灯加热杯中冷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