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闯关导练(统考版):专练8 常见天气系统.docx,共(5)页,725.16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c6313c68a2557670f22a020ea1b8c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练8常见天气系统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20·江苏卷,5~6]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A.①B.②C.③D.④2.此时①地最可能()A.暴雨倾盆水难
排B.细雨蒙蒙衣难干C.烈日炎炎似火烧D.黄沙满天车难行[2020·东北名校联考]温带气旋是出现在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压系统,其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因受热量和水汽的综合作用会不断移动。北极地区以南生成并向
北移动进入极区的温带气旋,其活动轨迹夏季集中在陆地上,冬季则集中在海上,对中低纬度地区物质和热量向极地输送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北极地区大气、海洋和海冰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下图为1979~2014年在中纬度地区生成并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各季节向北移动纬距图。
据此完成3~5题。3.图示温带气旋经过地区最易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风和、日丽B.高温、暴雨C.大风、降水D.寒冷、晴朗4.①④季节温带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盛行风5.向北越过70°N的温带气旋数量持续
增加会使北极地区()A.空气湿度降低B.太阳辐射增强C.冰川厚度降低D.动植物数量减少6.[2020·新高考山东卷,17(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
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
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专练8常见天气系统1~2.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断,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根据图示等压线的递变规律,
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部,吹偏西风,A错;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部,吹偏北风,B错;③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吹偏南风,C对;④地位于1005百帕等压线上,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当地应吹偏北风,D错。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图示时刻,亚欧大陆大
部分地区气压较太平洋低,因而判断该季节为夏季。结合经纬度和海陆分布可判断,①地位于孟加拉湾北部沿岸,其附近低压中心的气压值很低,应为强烈的飓风,①地可能出现暴雨倾盆水难排现象,故选A。答案:1.C2.A3~5.解析:第3题,温带气旋属于低压系统,移动过程中常带来大风、雨雪天气,因此A、
D错,C对;高温、暴雨主要出现在低纬度地区,故B选项错误。故选C。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温带气旋在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损失热量和水汽,如果所经地区热量和水汽充足,则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反之,则向北移动距离较近。冬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活动轨迹集中在海洋上,海洋温暖湿润,能持续为温
带气旋补充热量和水汽,且洋面摩擦力较小,故温带气旋向北移动距离较远,对应①;夏季,进入北极的温带气旋移动轨迹集中在陆地上,与海洋相比,陆地南北温差大,且湿度较低,温带气旋在移动过程中热量和水汽难以得到补充,且摩擦力较
大,因此移动距离较短,故④对应夏季。①④季节气旋向北移动纬距差别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第5题,结合材料可知,气旋能为北极地区带来热量和水分,加速冰川融化,提高空气的湿润程度,削弱太阳辐射;北极地区气候变得暖湿,动植物数量可能
会增加,但北极熊等原始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原始物种数量减少,故无法判断北极地区动植物数量是否会增多。答案:3.C4.B5.C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暖锋绘制,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地形对干
线形成的影响。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第(1)题,首先根据风向变化最大的地点找到锋线的位置,再根据左冷锋、右暖锋,北半球锋面旋转方向为逆时针,用冷、暖锋符号画出即可。注意冷、暖锋符号要分别画成实心的三角、半圆。第(2)题,该题需要从干线两侧干、湿气团的运动
状况来分析。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第(3)题,从背景材料可知,干线附近的气团来自太平洋、墨西哥湾。结合北美地形分布可知,西部有南北向的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湿气团受山脉阻挡,在山脉西侧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脉
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湿度减小。北美中部为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答案:(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
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2)干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干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3)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
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
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