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1 页
  • 大小 1.500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3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doc,共(31)页,1.50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af35cf27b7f0814401d1d920edd41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胆固醇、ATP共有的元素有C、H、O、N、PB.Fe2+存在于血红蛋白的某些氨基酸的R基上C.生物体的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叶绿素

中的镁D.生长素和秋水仙素组成元素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胆固醇属于固醇,只含有C、H、O,磷脂、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可见,磷脂、胆固醇、ATP共有的元素有C、H、O,A错误;B、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在肽链之间,不存在于氨基酸残基的

R基上,B错误;C、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叶绿素中的镁,C错误;D、生长素化学本质是主要是指吲哚乙酸(C10H9O2N),秋水仙素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22H25O6N,可见二者的

组成元素相同,D正确。故选D。2.生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都可通过代谢产生水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ATPC.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2/3,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生活在其中D.

抗旱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高于一般植物【答案】B【解析】【详解】A、线粒体基质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消耗水,A错误;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ATP,B正确;C、细胞外液约占体液的1/3,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生活在其中,C错误;D

、抗旱植物体内细胞液的渗透压较高,自由水含量比其他植物少,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低于一般植物,D错误。故选B。3.酒精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试剂,但使用浓度不一定相同,下面实验中使用酒精的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若没有使用就当作0)正确的是()①脂肪的检测中脂肪染

色后洗去浮色②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③土壤小动物的收集④冲洗用卡诺氏液浸泡后的细胞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②④③①D.②①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ABCD、①脂肪的检测中脂肪染色后洗去浮色,酒精浓度是50%;②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使用无水乙醇;③土壤小动物的收集,酒精浓度是7

0%;④冲洗用卡诺氏液浸泡后的细胞,酒精浓度是95%,ABD正确,C错误。故选C。4.下列真核细胞内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激素与受体的结合B.[H]+O2—→H2O+能量C.[H]的产生D.H2O的生成【答案】B【解析】【详解】A、蛋白质类激素的受体一般在细

胞膜上,固醇类、胺类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A不符合题意;B、[H]+O2—→H2O+能量,该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B符合题意;C、[H]的产生可以发生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类囊体薄膜,C不符合题意;D

、H2O的生成有多种反应,如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于核糖体,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合成的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是单细胞生物的“消化系统”B.ATP合成酶可以通过核孔

进入细胞核C.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D.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内膜,能吸收光能【答案】C【解析】【详解】A、溶酶体内的蛋白酶是在核糖体合成,A错误;B、细胞核内不合成ATP,核孔具有选择性,ATP合成

酶不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C、性激素属于固醇,属于脂质,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C正确;D、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能吸收光能,D错误。故选C。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A.ATP中的“A”表示的是腺苷,氨基酸中的“酸”对应的是R基

B.酶具有高效性,并且一经发挥作用后便会立即失活C.由于加热提高了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D.蛋白质经蛋白酶催化水解后,依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ATP中的“A”表示的是腺苷,氨基酸中的“酸”对应的是羧基,羧基能电离出H+

,A错误;B、酶具有高效性,并且能够反复发挥催化作用,B错误;C、由于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从常态变成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C错误;D、蛋白质经蛋白酶催化水解后,形成多肽和氨基酸,多肽分子含有多个肽键,依然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正确。故选D。7.下图甲表示将小麦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玻璃罩内的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乙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时该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B.图甲中C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D段光合速率不断增大,DE段光合速率减小C.图乙中的B点对应甲中的C、F点D.当温度从25℃升高到30℃时,图乙中的B点将左移【答案】B【解析】【详解】A、图甲中,经过这

一昼夜之后,玻璃罩内CO2浓度降低,则总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总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A正确;B、图甲中C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在C点之前已经开始,CD段的斜率可以反映净光合速率,CD段

净光合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E段接近于直线,净光合速率不变,B错误;C、图乙中的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甲中的C、F点时也是如此,C正确;D、当温度从25℃升高到30℃时,相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

将升高,呼吸作用速率降低,图乙中的B点将左移,D正确。故选B。8.下图甲、乙为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不同B.图甲发生在

图丙中的cd段,图乙发生于图丙的ef段C.上图说明基因重组不一定是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D.图丙中ac段,细胞的物质转运效率有所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A、图甲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Ab、aB、ab,图乙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B、ab、aB、ab,A错误;B、图甲正在发生交叉互换

,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在图丙中的cd段,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于图丙的cd段,B错误;C、图甲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导致基因重组,图乙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导致基因重组,上图说明基因重

组不一定是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C正确;D、图丙中ac段,DNA复制,细胞体积稍微增大,细胞的物质转运效率降低,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

发生变化B.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会表达D.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遗传信息传递变难,但细胞核体积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即

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衰老的细胞表现为体积变小,而细胞核的体积变得,癌变的细胞表现为球形,可见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A正确;B、构成机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构成机体的所有细胞中均存在与凋亡有关的基因,

即便是胚胎细胞也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正确;C、原癌基因能维持细胞正常分裂、分化的进程,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分裂,因此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进行正常表达,C错误;D、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基因的表达过程不容易进行,即遗传信息传递变难,同时细胞核表现为体积增大,D正确。

故选C。10.豌豆高茎(D)对矮茎(d)显性。现以杂合高茎豌豆(Dd)为亲本,连续自交5代,F5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矮茎豌豆再自交后F5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分别是()A.15/128,33/64B.15/32,5/7C.31/64,15/32D

.31/64,31/33【答案】D【解析】【详解】杂合高茎豌豆(Dd)为亲本,连续自交5代,则F5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位1/2n=1/32(n=5),纯合高茎所占的比例为1/2×(1-1/32)=31/64,若在连续自交过程中均除去矮茎豌豆再自交则所得到的F5中纯合高茎豌豆所占比例为(2n

-1)/(2n+1)=31/33(n为自交次数,为5),D正确。故选D。11.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或说法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是指杂交后代同时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B.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实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C.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可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一对基因D.两只黑猫(Aa)杂交,产生白猫(aa),不是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答案】D【解析】【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现象,如F1高

茎自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就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B、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使后代有了更大的变异性,而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D、两只黑猫(Aa)杂交,产生白猫(aa),不是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而是亲代产生了两种比例均等的配子,随后经过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a的白猫,D错误。故选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关系B.无籽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不可遗传变异C.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D.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答案】C【解析】【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A错误;B、无籽西瓜的无子性状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进而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导致的,其根本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

,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C正确;D、对于有性别决定的生物来讲,其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但对于没有性别划分的生物来讲,其染色体组中没有性染色体,D错误。故选C。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及种类为AA:Aa:aa=1:2:1B.单倍体含有的染色体组数都是奇数,因此高度不育C.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结构,但一定会改变其数目D.基因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D【解析】【详解】A、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其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为:1AA、1aa、1Aa、1Aa、1Aa、1Aa,因此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4∶1,A错误;B、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的个体,其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未必都是奇数,也未必都高度不育,B错误;C、染色体变异会引起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只是引起了染色体上基因顺序的改变,没有引起基因数目的改变,C错误;D、基因中发

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了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1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雄鹿之间的求偶斗争表现为共同进化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D.自然选择导致的基因频率的

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答案】D【解析】【详解】A、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进而使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A错误;B、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而不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

,B错误;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通过对性状的选择实现了对基因的选择,但不能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因为新基因的产生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进而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D。15.下

列关于翻译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DNA只能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B.tRNA中含多个碱基且存在氢键C.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并开始转录,当其遇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D.翻译过程中,tRNA会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B【解析】【详解】A

、一个DNA中含有多个基因,因而可能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A错误;B、tRNA为单链结构,且由于单链之间形成氢键而成为三叶草结构,即其中含多个碱基且存在氢键,B正确;C、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并开始转录,当其遇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C错误;D、翻译过程中,tRN

A会读取mRNA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之间的碱基序列,而不是全部碱基序列,D错误。故选B。16.下图1和图2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a、b、c分别与图2中的A、B、C代表相同成分B.B的渗透

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有关C.若图1所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b中Ⅱ端比Ⅰ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1所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I端比Ⅱ端胰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高【答案】C【解析】【详解】A、图1中的a、b、c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分别

对应与图2中的B组织液、A血浆、和C淋巴液,A错误;B、B代表组织液,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组织液渗透压应该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因为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B错误;C、若图1所示方框为肝脏

,则饱饭后血糖含量上升,血糖在肝脏部位变成肝糖原,而后血糖含量下降,因此图1b中Ⅱ端(静脉端)比Ⅰ端(动脉端)葡萄糖含量低,C正确;D、若图1所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血糖含量上升,会刺激胰岛B细胞

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因此图1b中I端比Ⅱ端胰胰岛素含量低、葡萄糖含量高,D错误。故选C。17.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A.布氏田鼠在寒冷环境下通过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实现BAT细胞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B.某小鼠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引起甲亢,该病在免疫学上属于自身免疫病C.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其受体位于细胞内D.

UCP-1增加产热的机理可能是抑制ATP的合成,从而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了热能【答案】C【解析】【详解】A、据图,寒冷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BAT细胞,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同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A正确;B、小鼠

产生的抗体和自身的物质结合,是自身免疫病,B正确;C、据图,传出神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BAT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去甲肾上腺素是神经递质,其受体位于BAT细胞的细胞膜上,C错误;D、据图,UCP-1作用于线粒体,促进线粒体产热,使有氧呼吸二、三阶段分解有机物释放的化学

能全部变成热能,抑制ATP的合成,D正确。故选C。18.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免疫系统以其具有的防卫功能来杀死癌变细胞C.切除胸腺的小鼠,细胞免疫彻底消失,体液免疫也会受影响D.接种过疫苗的人再次接触该病原体时,

浆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答案】C【解析】【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多种细胞都可以产生溶菌酶,A错误;B、免疫系统以其具有的防卫功能来杀死侵入机体的外界病原体,B错误;C、切除胸腺的小鼠,体内缺乏

T细胞,细胞免疫彻底消失,体液免疫也会受影响,C正确;D、接种过疫苗的人再次接触该病原体时,记忆细胞的周期会缩短,D错误。故选C。19.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的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

种群数量变化时,应设置多组对照实验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的调查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数量时,调查期间部分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偏大D.调查森林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易辨认的单子叶草本植物采用样方法去调查【答案】C【解析】【详解】A、

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为前后自身对照实验,因此不需要设置多组对照实验,A错误;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采用的调查方法为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数量时,调查期间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重捕的个体中被标记的

个体数减少,根据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调查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偏大,C正确;D、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和蔓生的,叶脉一般呈条形或披针形,从地上部分难以辨

别是一株还是多株,因此不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C。2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可能是动物,B不包括植物B.图中的字母D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C.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

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D.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E→D大量加大,而D→A大量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A、C代表分解者,可能是动物,如蜣螂,B代表消费者,可以包括寄生生活的

植物,A错误;B、D表示大气中的CO2库,由于夏季光合作用强,吸收二氧化碳多,因此其含量在夏季低于冬季,B正确;C、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即为生长型生物群落,即此时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的量大于所有

生物的呼吸消耗,即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C正确;D、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即E→D大量加大,而D→A(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量)大量减少,D正确。故选A。21.若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

NO2)两侧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₆H₁₄N2O2)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多肽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氨基中B.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C.苯丙氨酸的R基为—C7H7,赖氨酸的R基为—C4H10D.该四十九肽

含有第22、49号位两个赖氨酸【答案】B【解析】【详解】A、多肽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肽键(-CO-NH-)中,A错误;B、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可知第17、31、32位的氨基酸是苯

丙氨酸,共水解5个肽键,需要5个H2O参与反应(加入5个O),最终脱去3个苯丙氨酸(减去6个O),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B正确;C、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C2H4O2NR),苯丙氨酸的

R基为—C7H7,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C错误;D、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₆H₁₄N2O2)氨基端的肽键,该四十九肽含有第22、23、49号位三个赖氨酸,D错误。故选B。22.下图1为将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

的变化,图2为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绘制的4种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B.细胞对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的通透性不相同C.图2中③也可表示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D.将图2中②④曲线补充完整,曲线④的起点不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

答案】A【解析】【详解】A、图1中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为负值,说明细胞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没有死亡,A错误;B、细胞在甲溶液中只存在细胞失水,说明细胞对溶质不能吸收,而细胞在乙溶液中存在先失水再吸水的变化过程,说明细胞可吸收其溶质,

因此可说明细胞对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的通透性不相同,B正确;C、图2中③表示该运输方式与氧气浓度无关,即表示与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无关,但无氧呼吸也能产生ATP,因此该曲线也可表示主动运输的运输速率,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某

些离子,C正确;D、物质浓度为0时,反应速率为0,因此将图2中②曲线补充完整,起点应该从0点开始;而由于无氧呼吸也能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因此氧气浓度为0时,也能进行主动运输,故曲线④的起点不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D正确。故选A。23.下图1是验证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两套装置的培养

条件一致(不考虑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图2是不同氧气浓度对酵母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O2浓度对应图2中H点时,则图一中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液滴向右移B.若图1中装置1和装置2的液滴都向左移,说明呼

吸底物中可能混入了脂肪C.当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向右移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若图2中YZ:ZX=4:1,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1/13【答案】C【解析】【详解】A、若O2浓度对应图2中H点时,此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氧气的吸

收量,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图一中装置1中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液滴向右移,A正确;B、若图1中装置1向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也向左移动是,说明消耗的氧气量对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则可能是装置2的呼吸底物中可能混入了脂肪,B正确;C、若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则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有

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向右移时,说明进行了无氧呼吸,即此时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储存在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中,C错误;D、若图2中YZ∶ZX=4∶1,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是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4倍,若有氧呼吸产

生的二氧化碳为x,则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x,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和葡萄糖的比例关系可知,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x/6,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2x,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总消耗量的/

x/6(x/6+2x)=1/13,D正确。故选C。24.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利用密闭玻璃容器探究光照强度对水稻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甲乙两图是在温度

、CO2浓度均适宜的条件下测量绘制的相关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B.图甲中,b为该细胞光的补偿点,而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单位时间内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C.据图乙曲线分析,给植株光照时间共有13hD.图乙中

有光照且光照强度一定保持不变的时间段有CD段和EF段【答案】C【详解】A、图甲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绿体不产生O2,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A错误;B、图甲中,b点时O2产

生总量和CO2的释放量相等,此时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不是该细胞光的补偿点,而光照强度为d时,O2产生总量是8,呼吸作用速率是6,该细胞单位时间内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B错误;C、据图乙,纵坐标O2释放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AB、GH段呈直线只有呼吸作用,B

G段既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则光照时间是14-1=13h,C正确;D、CD段和EF段呈直线,表示净光合速率不变,但呼吸作用速率随着O2浓度在改变,此时光照强度在改变,D错误。故选C。25.经32P充分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

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全被32P标记,则该精原细胞一定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若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两次有丝分裂,则最后形成的子

细胞至少有1/2被32P标记C.不管进行的是一次减数分裂还是两次有丝分裂,最终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只能是0~n之间D.若子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被标记,则期间一定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B【详解】A、若两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全被3

2P标记,则该精原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一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也有可能是两次有丝分裂,A错误;B、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在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后,细胞中每个DNA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在

第二次有丝分裂间期,DNA经过复制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被标记,三条脱氧核苷酸链未被标记,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所有被标记的DNA移向细胞的一极,所有未被标记的DNA移向细胞的另一极,最后形成的子细胞有一半未被标记,

另一半所有的DNA都会被标记,至少有1/2被32P标记,B正确;C、如果进行的是有丝分裂,那么最终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最多可能是2n,C错误;D、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分裂,若子细胞中有n条染色体被标记,也有可能是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B。26.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EE都患病,

Ee有50%患病,ee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表现正常,但都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双方父母也都表现正常,双方母亲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A.2/3B.1/6C.1/3D.1/4【答案】D【详解】ABCD、双方

父母表现正常,都有一个患病的弟弟,双方母亲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可知患病弟弟的基因型是Ee,母亲的基因型是ee,父亲的基因型都是Ee,则夫妇双方的基因型都是1/2Ee、1/2ee,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1/2Ee(丈夫)×1

/2Ee(妻子):1/2×1/2×1/4、1/2×1/2×1/2×1/2;1/2Ee(丈夫)×1/2ee(妻子):1/2×1/2×1/2×1/2;1/2ee(丈夫)×1/2Ee(妻子):1/2×1/2×1/2×1/2;合计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4,ABC错误,D正确。

故选D。2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疾病B.通过基因检测可判断胎儿是否患白化病C.遗传病患者至少含有一个致病基因D.近亲结婚生育的婴儿患隐

性遗传病的风险增加【答案】C【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即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A正确;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可通过基因检测做出诊断,B正确;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

常引起的疾病,其不含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症患者不含有致病基因,C错误;D、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亲从含有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几率增大,因而生育的婴儿患隐性遗传病的风险增加,D正确。故选C。28.某高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

、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为探究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数量及相互关系。科研人员选择一红花植株和一白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6:1,挑选出F1中的红花植株自交,F2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27:36:1(相关基因分别用A/a、B/b、C

/c……表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该花色形状的等位基因至少有3对,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上述所得F2中的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19种C.上述所得F1中的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D.F1中红花植株自交所得F2的粉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6【答案】B【详解】A、根据F2表型为红花:粉

红花:白花=27:36:1可知,该比例由(3:1):(3:1):(3:1)的变化而来,花色至少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B、F2由F1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自交而来,自交后代A_B_C_为红花,aabbcc为白花,其余基因型(A_B_cc、A_bbC_、A_bbcc、a

aB_C_、aaB_cc、aabbC_)均为粉红花,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4+4+2+2+2=18种,B错误;C、由F1表现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6:1,是(1:1)(1:1)(1:1)的变化而来,因此亲本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白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cc,F1中的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有6种基因型,C正确;D、F2粉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F2粉红花植株所占份额为36,纯合子各基因型各占l份,因此F2粉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6/36=1/6,D正确。故选B。29.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的籽粒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基因A控制籽粒为紫色,基因a控制籽粒为

黄色,基因B只对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使籽粒呈现白色。籽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利用黄色籽粒和紫色籽粒长成的植株进行两次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亲代F1表型F1自交,所得F2表型及比例一黄色×紫色全

为白色紫色:黄色:白色=6:4:6二全为紫色紫色:黄色:白色=10:4:2A.亲本的基因型只能分别是aaBB、AAbbB.让第一组F2中的紫色和黄色杂交,则子代黄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5C.对F1植株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能稳定遗

传的个体D.从第二组结果来看,应是环境改变导致AaBb个体变成紫色【答案】D【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紫色玉米的基因型为:AA__、Aabb;黄色玉米的基因型为:aa__;白色玉米的基因型为:AaB_。第一组的亲代表现型为黄色×紫

色,而F1表现型全为白色,基因型为AaBb,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可能分别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A错误;B、第一组F2中的紫色籽粒个体为AA__:Aabb=2:1,AA__中AABB:AABb:AAbb=1:2:1,黄色籽粒个体为aa__,其中aaBB:aaBb:

aabb=1:2:1,两者杂交得到黄色籽粒个体所占比例为1/3Aabb(紫色)×aa__(黄色)=1/3×1/2aa__=1/6aa__(黄色);两者杂交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所占比例为: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24,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

24,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24,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24,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24,Aabb×aabb得到紫色籽粒个体概率为1/24,6个概率相加,可得两者杂交得到紫色籽粒个体的比例为1/4,因此子代中紫

色籽粒个体与黄色籽粒个体的比例为1/4:1/6=3:2,B错误;C、对F1植株产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后得到单倍体幼苗,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C错误;D、从第二组结果来看,由于籽粒的颜色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应是环境改变导致AaBb

个体变成紫色,使表型及比例和一组不同,D正确。故选D。30.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B.翻译过程中需要3种RNA参与C.tRNA比mRNA大得多,其羟基端是结合氨基酸的部位D.同一细胞中两种RNA

的合成不可能同时发生【答案】B【详解】A、基因中的碱基改变会导致基因结构改变,所以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A错误;B、翻译过程中,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运输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结构,B正确;C、一般情况下,m

RNA比tRNA大,C错误;D、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故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D错误。故选B。31.下图1为神经系统两个轴突末梢连在一根神经纤维上的结构,当兴奋沿轴突向下传递时,两个轴突末梢分别释放神经递质a和b,从而引起离子x、y流向神经纤维内,最后

,在神经纤维膜内的A、B、C、D处测得膜电位情况如图2和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兴奋性递质,b是抑制性递质B.离子x是阴离子,离子y是阳离子C.①运输离子x不需要能量,④运输离子y需要能量D.递质a和b的释放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答案】A【详解】AB、根据分析,递

质a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A、B发生发了去极化过程,所以x是阳离子,a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当递质b与突触后膜结合,突触后膜保持静息电位,所以y是阴离子,b是抑制性神经递质,A正确,B错误;C、xy这些离子都是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所以协助扩散,C错误;D、递质a和b的释

放是胞吐作用,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A。32.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或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测得电位变化为丙图所示曲线图B.按图甲电极连接方式只能测定动作电位,不能

测静息电位C.图乙应是一个电极安放在膜外,一个电极安放在膜内,且以膜外电极为参照测得的结果D.图乙中bc段时,该处膜内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外【答案】D【详解】A、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a点和b点会先后产生兴奋,指针会发生两侧方向相反的偏转,形成丙图所示曲线图,A正确;B、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

的膜电位,图甲的两个导线都接在了膜外,不能测量静息电位,B正确;C、图乙中测得了静息电位,因此应是一个电极安放在膜外,一个电极安放在膜内,由于静息电位为负值,因此是以膜外规定为0电位做为参照测得的结果,C正确;D、图乙中bc段是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形成动

作电位的过程,该处膜内钠离子浓度低于膜外,D错误。故选D。33.如图表示某种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细胞膜()A.结构A→B→C的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而④则为负反馈调节B.过程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C.③过程不需要解旋酶参与D.图示说明性激素直接参与了合成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答案】C【详解】A、结构A→B→C的调节方式是下丘脑通过控制垂体控制性腺分泌性激素,属于分级调节,A错误;B、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③过程是转录

,D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解旋,不需要解旋酶,C正确;D、性激素只能起调节作用,不能直接参与合成蛋白质,D错误。故选C。3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过程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性状的结果B.植物根的向地性和

茎的向光性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常生长的植物,除了激素调节外,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组的表达,进而调节生命活动D.生长素需要在光照的条件下合成【答案】C【详解】A、生长素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所以它的合成不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A错误;B、植

物根的向地性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而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都是促进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C、正常生长的植物,除了激素调节外,环境因子的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组的表达,如光照、温度、重力等都影响基因组的表达,进而调节生命活

动,C正确;D、生长素的合成和光照的条件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C。35.下图为某养殖池塘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图解,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从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C.大闸蟹排出的尿液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

cD.若对该池塘的营养结构进行优化,可提高从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详解】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与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之和,A错误;B、由于大闸蟹的同化量是在消耗植物和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的基

础上获得的,因此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2)/a×100%,B错误;C、图中大闸蟹的同化量为c,大闸蟹排出的尿液中的有机物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即属于c,C正确;D、若对该池塘的营养结构进行优化,不能提高从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但可以提高池塘空间、资源的利用率,D错误。故选C。二

、简答题36.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部分代谢途径如图1所示,其中C3-Ⅱ(丙糖磷酸)最终会转化成蔗糖和淀粉,其具体合成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

糖磷酸运到细胞质基质的同时可将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且这种转运严格遵循1:1的反向交换原则,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叶绿体中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蛋白质与核酸结合形成的结构,叶绿体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是____。(2)在光照不变

的前提下,若突然降低外界CO2浓度,短时间内X的浓度会________,C3-Ⅱ通过叶绿体膜运送到细胞质中转变成果糖,然后和______合成蔗糖,运出叶肉细胞。(3)据图2可知,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升

高时,淀粉的含量会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4)叶片的有机物输出越多越快,其光合速率越快。若将一株植物的果实去除,则去除的果实越多,其光合速率就_________,两片相邻的叶片,若一片遮光

,则另一片叶子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答案】(1)①.存在②.基粒(类囊体薄膜)(2)①.升高②.葡萄糖(3)降低(4)①.越慢②.加快【小问1详解】叶绿体中DNA转录时,RNA聚合酶和DNA结合,存在蛋白质与核酸结合的结构。叶绿体的基粒的类囊体薄膜叠在一

起,能增大叶绿体内的膜面积。【小问2详解】据图1,CO2和X反应生成C3-Ⅰ,若突然降低CO2浓度,短时间内X浓度上升。果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蔗糖水解后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则果糖和葡萄糖合成为蔗糖。【小问3详解】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升高时,磷酸转运体(TPT)运入叶绿体的

无机磷酸(Pi)的量上升,运出叶绿体的丙糖磷酸的量也上升,叶绿体内丙糖磷酸→ADPG→淀粉的反应量会减少。【小问4详解】若将一株植物的果实去除,则去除的果实越多,叶片的有机物输出越慢,光合速率越慢。两片相邻的叶片,若一片遮光,另一片叶子的有机物会运到遮光叶片,另一片叶子的

光合速率上升。37.下图1为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某器官中细胞分裂的图像,图2是其中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含量变化,图3是其中某细胞中基因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器官是_________,

图1中乙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对应图2中的_______段。(2)正常情况下,图1甲中的“?”为________(填基因),若丙中B所在的染色体为Y染色体,则白色染色体是______染色体。(3)图3中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若图3是因为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产生

的,则该细胞最终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答案】(1)①.睾丸或卵巢②.4③.E2F2(2)①.a②.常(3)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MI后期和MII后期)②.AB、aB、Ab或AB、Ab、ab【小问1详解】从甲到乙发生了有丝分裂,从甲到

丙发生了减数分裂,动物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是睾丸或卵巢。乙中每4条染色体形态相同,有4个染色体组。图2中A2B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C2D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E2F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丙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

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2中的E2F2阶段。【小问2详解】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所在的染色体和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则“?”是a基因。若丙中B所在的染色体为Y染色体,则白色染色体与B所在的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因此白色染色体是常染色体。【小问3详解】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

是A、a基因,最可能是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也是A、a基因,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a和Aa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时A和a分离。若图3是因为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产生的,则图3的基因型是AAAaBBb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AaBB、AAbb或

Aabb、AABB,可能得到的配子是AB、aB、Ab或AB、Ab、ab。38.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

紫花植株,用射线处理其受精卵后,产生了大量种子(F1)(丢失整条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形成种子),全部播种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________,上图说明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关系是______。(2)亲本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此种植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3)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不考虑除上述基因外的其他基因的影响)可能有①_______;②___________。(4)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

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与A、B基因不在同源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答案】(1)①.液泡②.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

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①.AAbb②.3(3)①.射线处理后受精卵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含A基因的片段缺失②.射线处理后受精卵中一条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成了a。(4)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3∶6∶3∶52【解析】【小

问1详解】题中显示,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决定花和果实颜色的色素位于液泡中,据此可推测,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在液泡中,上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

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小问2详解】结合图示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b,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粉红色花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白色花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__,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aa__)的花粉授给紫花(A_bb)植株,用射线处理其受精卵后,产生了大量种子,全

部播种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红花(A_Bb),根据子代中几乎均为红花可知,亲本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aaBB;此种植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为aaBB、aaBb和aabb。【小问3详解】结合题(2)可知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

、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射线的照射发生了变异,进而产生了白花植株,又知丢失整条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形成种子,据此可推出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可能有①射线处理后受精卵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含A基因的片段缺

失,进而产生了不含A基因的种子,萌发后表现为白花;②射线处理后受精卵中一条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成了a,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小问4详解】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发生了一次显性突变(相关基因用D/d表示),突变基因的产

物可以抑制A基因的功能,但对a、B、b无影响。若假设正确,则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AaBb,该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比例为3/4D_____+(1/4×1/4)ddaa__(白花)、(1/4×3/4×1/4)ddA_bb(紫花)、(1/4×3/4×1/2)ddA

_Bb(红花)、(1/4×3/4×1/4)ddA_BB(粉红色),可见,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3/64∶3/32∶3/64∶13/16=3∶6∶3∶52。.39.下图1为吞噬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吞噬

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信号分子VEGF-C的表达。VEGFR-3形成反馈环路,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图2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

模式图,请回答问题。(1)图1中VEGFR-3本质是___,图1中的细胞在图2中对应是细胞___。(2)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症反应、败血症,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___,从

而抑制NF-kB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3)伤口处往往会化脓,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死亡留下的“尸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的现象,属于___。(4)图2中物质I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5)图2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当

病菌再次入侵时,该细胞可由___分化而成。【答案】(1)①.蛋白质(或糖蛋白)②.A(2)TLR4内吞(3)细胞凋亡(4)①.淋巴因子②.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5)①.细胞D②.B细胞和记忆B细胞(或细胞C和记忆B细

胞)【小问1详解】图1中VEGFR-3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糖蛋白),图1中的细胞为吞噬细胞起作用的过程,对应与图2中对应是细胞A,吞噬细胞能摄取呼、加工和呈递抗原。【小问2详解】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引起过度炎

症反应、败血症,结合图示可以推测,在VEGF-C的刺激下,通过活化PI3K-Akt1通路,促进TLR4内吞,从而抑制NF-kB活性,进而抑制了炎症反应,降低败血症的发生。【小问3详解】伤口处往往会化脓,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死亡留下的“尸体”,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后会发生死亡的现象,该现象

的发生是正常免疫反应的结果,对机体是有积极意义的,属细胞凋亡。【小问4详解】图2中物质I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该物质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增强免疫反应。【小问5详解】图2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即图中的细胞D,当病菌再次入侵时,会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会分泌出大量抗体,因而二次免疫表现出反应迅速、剧烈的特点,即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可由记忆细胞分裂分化而成,当然依然可由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产生。40.下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

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兔子种群的λ值(λ=当年的种群数量/上一年的种群数量)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存在______条食物链,若蛇的食物1/4来自鼠,3/4来自青蛙,且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从生

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蛇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消耗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2)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_的同化量,C表示______的能量。(3)图丙中,当兔子的种群数量小于8

0只时,兔子的种群数量呈“_______”型增长,当兔子的种群数量为80~150(不包括150)只时,种群数量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现有两个兔子种群a、b的初始数量分别为80和180只,则最终这两个兔子种群数量a______b(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4)农民经常在地里除草、除虫,这体现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是______。【答案】(1)①.4②.16000(2)①.草②.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3)①.J②.增加③.等于(4)可以帮

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小问1详解】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若蛇种群增加的能量是80kJ,则通过草→鼠→蛇这条食物链消耗的草的能量是80×1/4÷20%÷10%=1000k

J,通过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消耗的草的能量是80×3/4÷20%÷20%÷10%=15000kJ,共消耗草是16000kJ。【小问2详解】图乙中的A是鼠的粪便流向分解者,鼠的粪便中的能量是草的同化量,B表示鼠的同化量,C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小问3详解】丙中,当兔子的种群

数量小于80只时,λ=2.0,则兔子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当兔子的种群数量为80~150(不包括150)只时,λ>1,种群数量增加。a种群从80只增长到150只后,λ<1,兔子数量开始减少,而150只时,λ=1,最终是150只。b种群的初始数量是180只,λ<1,最终的数量也是150只。【小

问4详解】农民经常在地里除草、除虫,除草使农作物获得更多资源,如空间、阳光、无机盐等,叶片面积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增大;除虫能减少虫吃掉植物的量。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

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