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39.659 KB
  • 2024-09-0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试理综生物试题.pdf,共(15)页,239.6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43cfea6dc79c0410b3aaa2197c1bd7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安徽省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开年考理科综合试题巢湖-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中宣城中学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灵璧中学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成分。结构或功能的叙

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的体积变大B.所有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C.真核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核DNA加倍现象D.核糖体和线粒体均参与了唾液淀粉酶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

“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核膜和核仁,不存在细胞核结构,A错误;B、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没有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错误;C、不增殖的真核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核DNA含量不变,

C错误;D、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线粒体能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2.ATP是一种带高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能量的“通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以自由扩散的方式

通过线粒体膜B.ATP水解产生的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可用于ATP的合成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唯一直接能源物质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内生成ATP的途径有光反应和细胞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2-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

~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详解】A、ATP带高度负电荷,因此不能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线粒体膜,A错误;B、ATP水解产生的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可捕获能量再度用于ATP的合成,B正

确;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D、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D错误。故选B。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某双链DNA分子含有胞嘧啶m个,复制n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A.处于分裂间期

的细胞中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B.DNA复制过程中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该DNA复制过程中共消耗(2n-1)m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该DNA复制形成的每个子代DNA分子中均含有m个腺嘌呤【答案】

C【解析】【分析】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

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解】A、间期DNA能进行转录,因此DNA能与RNA聚合酶结合,A错误;B、解旋酶具有解旋功能,其作用的

是氢键,D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B错误;C、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该DNA分子复制n次,共消耗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n-1)m个,C正确;D、由于题干只给出胞嘧啶的数目,而碱基总数未知,因此无法推导出腺嘌呤的数目,D错误。故选C。4.我国科学家利用二

倍体竹子和二倍体水稻杂交,得到F1,F1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最终培育-3-出新品种,命名为“中华竹稻”。下列相关推理合理的是()A.F1幼苗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B.培育“中华竹稻”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

变C.“中华竹稻”自交。所得子代既有竹子,也有水稻D.F1幼苗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单倍体植株【答案】A【解析】【分析】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为单倍体。【详解】A、F1幼苗体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分别是竹子和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A

正确;B、培育“中华竹稻”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多倍体育种的过程,B错误;C、“中华竹稻”自交,子代依然是“中华竹稻”,C错误;D、F1幼苗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分别是竹子和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故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其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属于二倍体,D错误。故选A。5.血液中氧气含量

降低时,肾脏的某些细胞会加速分泌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激素(EPO),红细胞数量增多有利于机体适应低氧环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生活,EPO分泌增加B.EPO及其功能类似物可能是运动比赛的禁药C.EPO参与体液调节,作用的靶细胞

是肾脏细胞D.血氧含量的降低会引起脑干中呼吸中枢的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时,会刺激肾脏的某些细胞会分泌分泌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激素(EPO),该激素会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使得红细胞数目增多,使氧气运输增多,以缓解机体缺氧的状态,这是机体的自我调节性的适应。【详解】A、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致使体内EPO分泌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有利于机体适应低氧环境,A正确;-4-B、运动比赛会导致

机体血氧浓度降低,使用EPO及其功能类似物会增加红细胞数量,进而增强运动员耐受低血氧的能力,提高比赛成绩,B正确;C、EPO作为激素,参与体液调节,其分泌细胞(而非靶细胞)是肾脏细胞,C错误;D、血氧含量的降低是引起脑干中呼吸中枢的有效刺

激,会引起脑干中呼吸中枢的兴奋,D正确。故选C。6.某科研机构对一狭长荒地进行多年跟踪调查,统计其中植物的种类和物种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5101520草本14204534

27灌木510152128乔木0251016A.应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该荒地上某种草本植物的数量进行调查B.调查期间,该荒地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总丰富度在逐年增大C.该群落正在发生次生演替,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D.该荒地上,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在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

【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

数→计算种群密度;(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5-(2)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用的样方面积大;(3)对样方中位于顶点和边线上的个体计数时,采用取相邻两边和这两边的顶点原则

。2、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

解】A、在狭长地段上,调查某种植物的数量,应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调查,A错误;B、第10年和第15年草本、灌木和乔木的总丰富度相等,并非逐年增大,B错误;C、人为因素可能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错误;D、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量在发

生变化,因此该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发生变化,水平结构也将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D。三、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镜面掌是常见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探究其在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后的光合生理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而为镜面掌抗旱生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天数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气孔导度molH20▪m-2▪s-1)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对照4d0.361000.006

8d0.361000.00612d0.361000.00616d0.361000.006干旱胁迫4d0.3950.0048d0.24570.00312d0.12620.002-6-16d0.04780.0015干旱胁迫后复水4d0.

34980.0058d0.32960.004812d0.31850.004516d0.28820.0042(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1)胞间CO2进入叶绿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分析表格数据,干旱胁

迫12d和16d,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是___________(填“气孔因素”或“非气孔因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各组选取等量叶片,用_____________(试剂)提取其中色素,并以_______________法加以分离,可

一定程度上了解干旱胁迫对叶片中色素所造成的影响。【答案】(1).自由扩散(2).非气孔因素(3).干旱胁迫12d和16d,气孔导度上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下降(4).无水乙醇(5).纸层析【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

(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1)气体分子进出二氧化碳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故胞间C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2)分析表格数据,干旱胁迫12d和16d,气孔导度上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却下降,据此可知,干旱胁迫12

d和16d,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从各组选取等量叶片,根据叶绿体色素能够溶解到有机溶剂中的特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其中色素,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而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实现对叶-7-绿体色素的分离,该分离色素的方法为纸层析法,根据实验结果可一定程度上了解干

旱胁迫对叶片中色素所造成的影响。【点睛】分析表中数据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注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加以分析,熟知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8.如图所示为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C和D表示激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示意图

涉及的信号分子有激素和________________。(2)激素C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降低。激素D与激素C有拮抗作用,能够促进糖原_______________。(3)下丘脑

除能控制体温和生物节律外,还可以调节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的平衡。下丘脑内有些神经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能作用于______________(器官),但不能作用于其他器官,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神经递质(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分解(4).水盐和血糖(5).垂体(6).垂体细胞内控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合成的基因表达了,而其他器官内的没有表达【解析】【分析】血糖平衡: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

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

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8-题图分析,根据C、D两种激素的关系可知

,C为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下降;D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详解】(1)图示为血糖平衡示意图,血糖平衡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故该过程中涉及的信号分子有激素和神经递质。(2)激素

C为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使血糖降低。激素D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可见激素D与激素C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表现为拮抗。(3)下丘脑除能控制体温和生物节律外,

下丘脑中还有血糖平衡中枢和水盐平衡中枢,即下丘脑参与调节血糖和水盐平衡。下丘脑内有些神经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能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实现了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因为垂体细胞表面有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故该激素只能在垂体其作用,而不能作用于其他器官,其根本原因是垂体细胞内控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合成的基因表达了,而其他器官内的没有表达。【点睛】结合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正确分析图示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下丘脑在机体中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本题最后一

空是易错空,错因在于忽略了根本原因的含义。9.生态果园是当下悄然兴起的一种养殖模式,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科学配置,以及光、热、水、土、养分等的合理利用而建立的一种以果树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果园生产体系。下图是某生态果园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_____________利用,产生的物质供____________利用。(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该果园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9-(4)该果园中果农在果树开花时期,放置一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

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该实例主要应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答案】(1).分解者(或自身)(2).植物(果树等)(3).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4).该果园的

自我调节能力较强(5).信息传递【解析】【分析】分解者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在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同时释放出

能量供自身利用,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

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经过科学规划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加速了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详解】(1)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把其中含

有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自身生长所需,无机物可以供给植物吸收利用。据此可知,该果园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供分解者(或自身)利用,产生的物质供植物(果树等)利用。(2)与普通果园相比,该果园通过增加使用的环节,充分利用了

废弃物中的能量(充分利用了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3)由于该果园利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使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增加,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因此该果园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尽管从未使用农药,但害虫数量一直较少,没有泛滥成灾。(4)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

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吸引蜜蜂前来采蜜传粉,提高产量。这是合理应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提高产量的实例。【点睛】熟知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及其优势是解答本题的另一

关键!。10.某动物(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的毛色有白色、褐色和黑色,下图为其毛色形成过程。-10-某科研人员将褐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三种毛色个体,其中白色个体有雌性和雄性,黑色个体全为雌性,褐色个体全为雄性。不考

虑突变和X与Y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F1黑色雌性个体与褐色雄性个体相互交配,F2雌性个

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一白色雌性个体,欲判断其基因型,将其与亲本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出现两种毛色个体,则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出现三种毛色个体,则其基因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通过观察后代中_______(填“雌性”或“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AaXBY、AaXbXb(3).13/18(4).aa

XBXB(5).aaXBXb或aaXbXb(6).雄性【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题意显示,褐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

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三种毛色个体,其中白色个体有雌性和雄性,黑色个体全为雌性,褐色个体全为雄性。显然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故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题图可知黑色个体含有的基因是A-B-;褐色个体含有的基因为A-bb、白色个体含有的基因为aa--,再结合题

干信息中杂交后代中黑色个体全为雌性,褐色个体全为雄性,可推测亲本褐色雌性基因型为A-XbXb,黑色雄性的基因型为A-XBY,再结合后代中有白色个体出现,最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详解】(1)图示中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是AaXBY、AaXbXb,F1黑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2/3Aa、1/3AA)XBXb,褐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2/3Aa、1/3

AA)XbY,二者相互交配,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11-比例为(1/9+4/9)×1/2=5/18,则杂合子占1-5/18=13/18。(3)现有一白色雌性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aa(XBXB、XBXb、XbXb),欲判断其基因型,将其与亲本雄

性个体(AaXBY)交配,若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XBXB,则后代出现白色和褐色两种毛色个体;若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则后代出现白色、褐色和黑色三种毛色个体,可进一步观察后代中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后代雄性有三种表现型

则其本白色的基因型为aaXBXb,若后代雄性有两种表现型,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点睛】结合题干信息以及亲本的性状表现,确定部分基因型,再通过子代的表现型进一步确定亲本的基因型是解答遗传题的常规思路,

学会利用分离定律分对计算和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猕猴桃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猕猴桃醋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上佳的调味品

。制作猕猴桃酒和醋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选用猕猴桃作原料,用清水冲洗去杂质,在破碎机内破碎成浆状,并向其中加入0.1~0.3%的果胶酶,在50-60℃的温度下保持1小时。第二步:在果浆中加入5%的酵母糖液(含糖8.5%),搅拌混合,进行前发酵,时间约5~6天。第

三步:当发酵中果浆的残糖降至1%时,进行压榨分离,浆汁液转入后发酵。添加一定量的砂糖,经30~50天后,进行分离。第四步:在猕猴桃酒液中加入8~10%的醋酸菌菌种,发酵20天左右即醋酸发酵结束。回答下列问题。(1)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

酵母菌与醋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从代谢的角度分析,酵母菌与醋酸菌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向果浆中加入0.1~0.3%的果胶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猕猴桃酒发

酵的过程中装置先通氧后密封,通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猕猴桃酒液中添加适量葡萄糖,则醋酸菌将猕猴桃酒液中乙醇间接转化成乙酸的速率______

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答案】(1).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醋酸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12-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醋酸菌属于需氧型(3).分解果肉中的果胶,使发酵液澄清,提

高果肉利用率(4).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增加酵母菌的数量(5).创造无氧环境,以便于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6).下降【解析】【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罪与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在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2、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

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人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

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C。【详解】(1)酵母菌是真核、兼性厌氧生物,醋酸菌是原核、需氧型生物,故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酵母菌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醋酸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从代谢的角度分

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醋酸菌属于需氧型。(2)果胶酶能分解果肉中的果胶,使发酵液澄清,提高果肉利用率,因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向果浆中加入0.1~0.3%的果胶酶。(3)在猕猴桃酒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装置先通氧后密封

,通氧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快速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过密封创造无氧环境,以便于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产生酒精。(4)由分析可知,当向猕猴桃酒液中添加适量葡萄糖,此时醋酸菌会直接

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同时醋酸菌对猕猴桃酒液中乙醇的利用率会下降,即利用酒精间接转化成乙酸的速率下降。【点睛】熟知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理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操作要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我国科学家从长白猪胎儿皮

肤中分离出成纤维细胞,通过体外培养,然后将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并培育出转基因克隆猪。请回答下列问题。-13-(1)科学家依据_______原理,应用PCR技术______水母荧光蛋白基因。(2)为确保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须在水母荧

光蛋白基因的______添加启动子。(3)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时,会出现接触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然后继续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将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成纤维细胞,但其不能直接发育成猪。请

以转基因成纤维细胞为材料,设计培育转基因克隆猪的一种简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NA双链复制(2).扩增(3).首端(4).抑制(5).分瓶培养(6).将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的细

胞核导入去核卵母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解析】【分析】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原理:DNA双链复制。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

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这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详解】(1)由分析可知,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应用PCR技术可以实现扩增水母荧光蛋白基因的目的。(2)因为启动子是位于基因首端的一段特殊结构的DN

A片段,所以,为确保水母荧光蛋白基因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须在水母荧光蛋白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3)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时,培养的细胞会出现贴壁生长、接触抑制的现象,为解决接触抑制的问题,可用胰蛋白酶(或

胶原蛋白酶)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然后继续分瓶培养。(4)要获得含水母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猪,现在已经获得了转基因成纤维细胞,接下来需要将转基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设法促进重组细胞的核质融合,并进行体外培养获得早期胚胎,然后通过胚胎移植将早期胚胎

转入同期发情的受体猪的子宫内完成转基因猪的培育过程。【点睛】熟知PCR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呈现的特征以及培养过程也是解答本题的必备知识。-14--15-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