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72.500 KB
  • 2025-02-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共(12)页,72.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3c5e76264e8d7c2d874696a572be2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邵樊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2020.01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1.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

珍惜这个新起点。这里的“新起点”主要指A.来到了新学校B.认识了新老师C.自身成长的新起点D.结识了新同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进入初中后,面临着新环境、新同学和新老师,但初中生活的新起点更意味着自身成长的新起点,C观点正确,A、B、

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对于青少年的梦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青少年有没有梦想无所谓B.少年的梦想是不切实际的C.梦想是进步和发展的动力D.少年

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答案】C【解析】【详解】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所以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3

.对于“努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②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③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④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2【解析】【详解】本

题考查对努力的认识。努力,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重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方法。②③④说法正确;①中“只要,就”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选C。4.“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我们树立()

A.艰苦奋斗的精神B.终生学习的观念C.珍惜时间的观念D.竞争与合作的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材料“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倡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坚持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明显不符合题意,不能选。故选B。【点睛】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察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5.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①学

会自主学习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③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④照搬成功人士的学习方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学会学习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表明,学会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

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正确答案选B。6.小王同学在参加唱歌比赛前,每天对着镜子反复

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种认识自己的方法是()A.自我观察B.他人评价C.集体舆论D.与他人比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认识自己的途径。题干中小王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采用的方法是3自我观察,

A符合题意。BCD也是认识自己的方法,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19年3月,“夸夸群”流行起来。在群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会受到群内其他成员的夸奖,“没有规则,各种夸,直接夸,随意夸”。对此,我们()A.可依赖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B.须作为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C.不能在这种表扬中迷

失自己D.渴望被夸奖但绝不接受批评【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认识自己的掌握,根据所学,发自内心的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的与朋友、同学交往,从而增进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友谊。“没有

规则,各种夸,直接夸,随意夸”缺乏针对性,对此,我们不能在这种表扬中迷失自己,C符合题意;A错误,不能依赖这种“随意夸”的方式调节情绪;B“唯一”绝对;D错误,在渴望被夸奖的同时也要接受批评,所以正确答案选C。8.马云在世界浙商上海论坛发表的演讲中提

到:“2019年管它好和坏,只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要①激发自己的潜能②接纳和欣赏自己③只看自己的短处④为社会带来福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问考查做更好的自己的相关内容。依据教材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善于改正缺点,做到扬长避

短,善于发掘自身的潜能;我们还要在为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完善自我。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是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表现,说法错误;故选B。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益友当亲,损友当绝”等古语,都在告诫人们A.不要与有缺点的人交朋友B.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友谊4C.要慎重交友,多交益友D.要广交朋友,朋

友越多越好【答案】C【解析】【详解】题文中的两句古语告诉我们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是在告诫人们交友要讲原则,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所以不是朋友越多越好,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善于取长补

短,A观点错误;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友谊的观点太绝对,B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点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朋友丰

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1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句诗说明友谊是()A.一种亲密的关系B.有原则的C.一种心灵的相遇D.平等的、双向的【答案】D【解析】【详解】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意思是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

玉。说明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应相互关怀,相互分担,共同分享,D说法正确。ABC说法正确,但与诗句意思不符,应排除。故选D。11.下列属于友谊特质的是()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一成不变的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

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友谊的特质。根据教材知识,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①③④说法正确;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经历的变化而

变化,②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12.丽丽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总把心事放在肚子里,但有时候她也很想有朋友。为此,我们要对丽丽说5A.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B.建立友谊需要持续行动C.与人交往需要谨慎D.与人交往要尊重他人【答案】A【解析】【详解】此

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建立友谊的认识,根据所学,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会有惊喜,也会有意外,还有一点儿冒险。无论怎样,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题文中丽丽应该认识到建立友谊需要开

放自己,A符合题意,B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所以正确答案选A。1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一网络流行语启示我们A.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爱和友谊B.要珍惜友谊,用心呵护友谊C.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坦诚,毫无保留D.可以随便广交朋友【答案】B【解析】友谊不是一成

不变的,与朋友同行的路,有时并不平坦,我们要珍惜友谊,对友谊精心呵护,A观点太绝对,B观点正确;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坦诚,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C观点错误;交友需要讲原则,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而不能随便交朋友,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14.随着微信

、QQ、微博等聊天工具的普及,人们喜欢在网上交友。这是因为网上交往①没有任何责任、压力和约束②超越时空限制,拓展了朋友圈③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的特点④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

考查对网络交往的积极影响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6的特点,超越时空限制,拓展了朋友圈,减少了我们的压力,所以②③说法正确;网络交往也有约束,①说法错误;④不是人们喜欢网络交往的原因,与题不符;故选C。15.在第30个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其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体现了教师应具备A.理想信念B.道德情操C.扎实学识D.仁爱之心【答案】C【解析】【详解】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

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题文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体现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识,C说法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16.某教

育网站针对“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的对联,征集最佳横批你认为下面最应入选的是()A.舐犊情深B.妙手回春C.如诗如画D.吾爱吾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题文中“三尺讲台”体现的教师的工

作,所以最佳横批是吾爱吾师,D观点正确;舐犊情深体现的是母子情深;妙手回春强调的是医生的医术高明;如诗如画形容风景优美,A、B、C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17.“我的家在江苏省扬州市……”,家是①地域——甜蜜温暖的避

风港②住所——身心的寄居之所③亲情——心灵停靠的港湾④仅由血缘关系结合的组织7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家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

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所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选A。18.家庭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解决亲子冲突最好的方式是A.顺从心理B.逃避方法C.互动沟通D.逆反心理【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而不能才有逃避的方法或者产生反感,这样只能加深矛盾,BD观点错误,C观点正确;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我们不能一

味顺从,A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19.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主要说明了A.生命是十分短暂B.生命可以循回往复C.生命充满勃勃生机的D.生命是不可逆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的生命的正确认识。题文中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是不可逆的,我

们应珍爱生命,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在时间的长河中,生命是短暂的,A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景象展现自己的活力,C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点睛: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

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820.“家风家训”的传承、家谱的延续,本质上仍是生命之链的接续。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家谱体现了生命的传承和接续②家谱说明了人类生命不断发展③每个人的生命仅是“我”的生命④家谱体现了血脉的传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了人类的生命是不断发展的,而家谱则体现了这种生命的传承和接续,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的说法错误,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所以本题选择B。【点睛】解答选择题时我们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要

注意认真审题。首先要审题干,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其次要审题肢,通常采用排除法。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选项,要看所给观点和题文材料意思是否相关,虽然观点正确,如果不合题意也应排除。21.近年来,

青少年熬夜打游戏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但有些学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仍然通宵打游戏。你给这些学生的建议是①爱护身体,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②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养护精神,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④养护精神,积极参与有益的文化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

解】爱护身体,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应该一味地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①说法错误,②说法正确;养护精神,应该培养高雅情趣、丰富假期文化生活,不需要完全拒绝与学习无关的活动,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基本定位是理解型题目,

主要陈述了许多同学假日生活空虚的相关内容。在题目中,“猝死”“通宵打游戏”等是解题的关键是所在,根据题目可知,解答此题要从生活情趣入手。922.火灾无情,直接威胁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火

灾约4万起,死伤数千人。假如有一天我们身陷火海,正确的逃生方法有背向烟火方向逃离如果消防通道充满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尽量往楼层上面跑④乘坐普通电梯逃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

生对自我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朝烟火的反方向逃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其中③④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23.下列做法中属于正确对待挫折的是()A.个别学生生活无目标,整日得过且过B.张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C.王某考试

发挥失常,他很丧气从此一蹶不振D.李某埋怨父母下岗,赌气不理他们【答案】B【解析】【详解】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面对挫折,要勇于担当,以乐观的态度克服困难,在逆境中愈挫愈奋,才会逐渐磨练出坚强意志。B中的张某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战胜挫折是正确的,符合题意

。A是缺乏进取心的表现。C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表现。D是不体谅父母的表现。故选B。24.“一朝上岛,一生卫国”,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和他的妻子,辛苦坚守祖国的小岛“开山岛”32年,58岁时用生命兑现这一朴实的诺言。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他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B.他不珍惜自己的生命C.只有付出生命的奉献才是伟大的D.他没有关注自己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依据题文描述,王继才和他的妻子,辛苦坚守祖国的小岛10“开山岛”32年

,用生命兑现朴实的诺言。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A说法正确;BCD的说法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故选A。25.“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普通人通过自己的认真、坚持,也可以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B.平凡与伟大并没

有不可逾越的鸿沟C.当个体生命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时,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D.普通人很难对国家、社会有重大的创造和贡献【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在平凡中创造伟大。普通人通过自己的认真、坚持,也

可以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通过自己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将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从平凡中创造伟大,ABC观点正确。D错误,普通人也可以对国家、社会有重大的创造和贡献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6分,27题9分,28题10分)26.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华夏民族辉煌的历史,同时不少诗词中也蕴含着《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句体现的课本知识

不经一番寒彻苦,怎得梅花扑鼻香。例:生活难免有挫折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矣。生命是②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做更好的自己要③自知者明④(1)请完成以上表格。(2)进入初中阶段后,我们怎样学会学习?11【答案】

(1)①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生命也是短暂的。③做更好的自己要要扬长避短④正确认识自己(2)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解析】【详解】(1)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突出的是孝,体现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矣,突出了生命的特点,突出了生命的短暂。③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

材矣,突出了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体现了扬长避短。④自知者明突出了认识自己,体现了要正确认识自己。(2)本题考查怎样学会学习。依据教材知识点,从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等角度来回答。【点睛】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及设问,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围绕孝亲敬长、生命的特点、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学习等知识点作答。27.“微信”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之一,一女子微信摇来“斯文”哥,相约见面后竞被抢走手机。(1)该女子缺少什么意识?(2)有人认为:“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结识网友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

处。”请你辨析这个观点。【答案】(1)自我保护意识(2)①观点正确网上交友的优点好处:①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往的平台。②可以在网上收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③它超越了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缺点坏处:①互联网有时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

之门。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③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解析】【详解】(1)网络交往有利也有弊,该女子与网友见面导致财务受损,是因为缺少自我保护意识。(2)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辩证

分析问题的能力。“结识网友对我们有好处,也有坏处。”的观点认识了网络交往的两面性,是正确的。依据教材知识,理由从网上交友的好处,即提供交往的平台,在网上收集学习资料,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等方面来回答。网上交友的弊端从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

12之门;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等方面来回答。28.某校七年级学生以“珍爱生命保障安全”为主题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造成中小学生安全容易受到侵害的自身因素有: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耐挫能力不强、交友不慎、法律意识淡

薄、前期有不良行为等。请你参与下列主题探究活动。(1)[活动一:我调查]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上述资料?(2)[活动二:我发布]为保护学生安全,我校也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请你向同学们介绍2例。(3)[活动三:我分享]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战胜挫折,争取耐挫能力,发现、挖掘生

命的力量?(4)[活动四:我宣传]请你写出一条关于“珍爱生命”的宣传标语【答案】(1)问卷调查、上网查询、走访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查阅报刊杂志等。(2)在楼道设置消防栓,完善消防设施;在楼道上张贴警示语,提醒学生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利用班会课加强对学

生的安全教育;举行消防逃生演练;经常召开法制报告会,增强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等等。(3)①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不排斥借助

外力,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④学会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P109(答出三点即得分)(4)失去生命就等于失去整个世界,珍爱生命就等于拥有整个世界。【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获得资料

的方式,属于开放性试题。从问卷调查、上网查询、走访有关部门或相关人员、查阅报刊杂志等方面回答。(2)本题考查学校保护学生安全举措。结合学校实际,从在楼道设置消防栓,完善消防设施,在楼道上张贴警示语,利用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举行消防逃生演练,

召开法制报告会等方面回答。(3)本题考查发现、挖掘生命的力量。依据教材知识,从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等方面来回答。(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写出一条关于“珍爱生命”的宣传标语。开放性

试题,标语能体现珍爱生命要求即可。【点睛】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珍爱生命、应对挫折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综合作答。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