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70.628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x,共(9)页,70.628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2649f49a9d66acfdd44ec50212395e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试卷说明: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分数为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将东

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作比较,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信仰B.地理环境C.民族心理D.文化素养2.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妇女B.外邦人C.公民D.奴隶3.导致人类由迁徙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关键原因是A.使用天然火B.使用打制石器C.懂得人工取火D.出现原始农耕4.

比较雅典民主制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与联系,以下认识错误的是A.前者是直接民主,后者是间接民主B.雅典民主为后来西方政治提供了思想渊源C.两者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D.后者民主比前者要广泛和完善5.有法学家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罗马帝国时期(3世纪后)的法律是A.习惯法B.公民法C.自然法D.万民法6.有人评价屋大维说“他找到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A.罗马城址是屋大维发现的,富丽堂皇的罗马城也是屋大维修筑的B.屋大维凭借武力攻占

了罗马古城,用大理石代替了砖瓦结构的建筑C.肯定了屋大维结束罗马数十年内乱,确立了帝国体制并带来了繁荣D.屋大维夺取政权以后,出于独裁统治需要把罗马城建成了军事要塞7.“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

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材料旨在说明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8.从“兴起于伊朗高原”“继承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度”“君权神授”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马其顿帝国

的统治B.罗马帝国的兴衰C.波斯帝国的强大D.雅典的民主政治9.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A.使罗马帝国进

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10.在希腊哲学里,也有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农人历书》版本中的

劝导词与希西阿德的《田功农时》惊人地相似。这表明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的源头B.两河流域文化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影响广泛C.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D.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11.中世纪时,西欧的很多城市掀起了自治斗争,主要斗争的对象有①教会②世俗封建主③资产阶

级④市民阶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2.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B.市民为争取自治权均采取了起义的方式C.市民阶级形成,后来从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D.西欧城市的

市民阶级比中国古代城市市民阶级强大13.大学是人类文明的标杆之一。阅读下列“大学兴起”的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A.骑士文学B.世俗教育C.经院哲学D.行会组织14.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种“自由”根源于A.城市人文气息浓厚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C.文艺复兴解放

思想D.城市不受国王管辖15.中古时期的欧洲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于这一制度表述有误的是A.封臣忠诚封君,封君保护封臣B.封臣为封君提供兵役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可

为封君16.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从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

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17.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奥斯曼帝国18.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贡献的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A.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后世产

生深远影响B.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尊严C.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宣扬对人类的博爱D.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19.《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由此不能判定A.《一千零一夜》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

生活B.阿拉伯文化是对古代世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C.阿拉伯帝国疆域一度相当广阔D.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20.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为“凿空”。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B.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C

.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D.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21.历史也会出现错觉和失误。如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因哥伦布的错误判断而永远的错了下来。阿拉伯数字是西欧人对什么文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A.中国数字B.印度数字C.埃及数字D.希腊数字22.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

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到屠杀。这段材料反映了,殖民入侵给玛雅文明造成的后果是A.经济衰退B.文化浩劫C.国家分裂D.民族灭亡23.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原住民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

址”出土的文物,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A.创造了最发达的文明B.商业贸易超过农业C.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D.绘画艺术高度发达24.在17世纪海外贸易中扮

演主要角色,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25.到15世纪80年代,欧洲“几乎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地球被大洋环绕”。证实了这一理论的是A.迪亚士船队B.达伽马船队C.哥伦布船队D.麦哲伦

船队26.西班牙人在1513年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格在过去能买一整头羊;一磅蜡或油的价格顶得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后果是A.商业中心发生转移B.商品种类急剧增长C.资产阶级获益匪浅D.各国

联系日益紧密27.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A.资本B.劳动力C.世界市场D.资源28.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

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族。”这是因为意大利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率先开辟了新航路C.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D.最先开展宗教改革29.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

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30.伏尔泰在其《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D.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第II卷材料题二、材料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

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

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保罗·富尔《文艺复兴》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

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12分)(2)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与材料三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内

涵?(8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

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

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一银”对流。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从此,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世界扩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各国既要注意保卫自己的经济安全,又要抓

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另外,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中外历史纲要》(下)(2019年12月第1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

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影响。(8分)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4月月考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2345678910BCDCDCBCDD11121314

151617181920ABBBDAACDB21222324252627282930BBCCDCCCDC31.(1)“纱幕”指的是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4分);人文主义思想(4分);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分)(2)观点: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三认为文艺

复兴是“精神的新生”。(4分)内涵:前者认为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后者认为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4分)32.(1)历史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以澳门为中心的国际贸易提升了中国商品的知名度;美洲盛产金银;巨额利润的刺激;

葡、西等欧洲国家及其殖民地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和互补性;欧洲对东方商品的市场需求;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商业发达。(12分,每点2分,答对6点即满分)(2)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8分,

答对一点3分,答对两点6分,答对三点8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