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PDF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238 MB
  • 2024-09-2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pdf,共(6)页,2.2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1ab442655c6937a5e93e5e0e7f8c46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答案第1页(共5页)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第一次考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CACACACABCADD1.D解析:本题材料主要研究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政治人物的主张和举措,这些举措打击了贵族

政治,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出现和发展,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思想领域的融合趋向凸显,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一些诸侯国的改革主张,无法反映国家统一已是大势所趋,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新兴地主

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治民权和土地所有权逐渐融合,而不是分离,故C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著名政治人物的主张或举措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试题让学生认识到,先秦血缘政治

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的发展特点,感受政治文明的进步。2.B解析:本题题干主要研究的是汉武帝通过机构改革,强化对全国盐铁等资源的掌控。其目的之一是通过控制经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汉武帝设置大司农时,

盐铁等已经属于少府所管,盐铁官营政策已经出台,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汉武帝的这一做法本质是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大司农加强盐铁等经济控制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

生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历史解释)。让学生了解到,在古代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手段是多样的,认识到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重要特征。3.C解析:本题的题干主要研究的是唐代利用绘画来褒崇勋德,其功能与儒家六经相同,说明唐代利用绘画来强化社会教化,故

C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反映当时注重钟鼎图文的传承,故A项错误;唐代思想领域是“三教并立”逐渐走向“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家独尊局面尚未恢复,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唐文化的“创新”,故D项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从唐政府重视绘画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让学生通过试题,了解唐代绘画的社会教化的功能。4.A解析:从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正心诚意的大胆创新”

和“孜孜不倦的实验”可知,宋代瓷器的制作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宋代制瓷技术是在继承前代制瓷技术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并未颠覆传统制瓷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制瓷技术传承的封闭性,故C项错误;D项与题干的逻辑关系错误,故D项错误。【命题

意图】本题从宋代瓷器制作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宋代理学对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唯物史观)。使学生深刻体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掌握唯物史观分析方法。5.C解析:本题主旨是明代通过茶马贸易扩大了

明朝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域,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故C项正确;题干只是说茶马贸易形成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疆界,并不是扩大了明朝的疆域范围,故A项错误;B、D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明朝茶马贸易切

入,考查明文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试题让学生认识到明代茶马贸易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和民历史答案第2页(共5页)族认同,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6.A解析:材料说明晚清地方督抚私自设立地方金融机构,这一做法意味着

清朝中央集权遇到了挑战,中央政府权力出现了下移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研究的是地方政府私设金融机构,无法反映B项内容,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题干,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晚清地方政府私设金融税收机构切入,旨在考查

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通过本题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等反抗斗争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7.C解析:题干研究的是杜亚泉和陈独秀在争论如何对待东西方文化,他们的争论

,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人们对东西方文化的全面、辩证的认识,助推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方向发展,故C项正确;A项内容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未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知识分子就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故D项错误。【命题

意图】本题从杜亚泉与陈独秀的争论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新文化运动以及杜亚泉和陈独秀的争论,使学生认识到在多种思想碰撞交流中,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8.A解

析:题干主要研究的是,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发行“工”字银元被许多人认可并使用,这有助于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力,故A项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是在1935年,故C项错误;根据地的措施有利于缓解国民政府的封锁,但没有摆脱国民政府封

锁,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井冈山“工”字银元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及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通过本题让学生了解在国共对峙时期,井冈山银元的发行和使用,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封锁,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力。9.

C解析:通过看地图的图示和作战路线,可知该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抗战信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壮大了人民民主力量的声威,故C项正确;在百团大战之前,敌后战场就已经成为抗战前线,故A项错误;当

时抗日战争尚未转入反攻,故B项错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是太原会战,而不是百团大战,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地图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以及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通过本题让学生了解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全

国抗战信心的动摇,百团大战极大地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信心;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壮大了人民军队的声威。10.A解析:本题主要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网络的建设,其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新中国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构

建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电影网络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并非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故B项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1956年后,当时尚未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

。【命题意图】本题从新中国初期电影网络的构建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通过本题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对推动新中国意识形态建构、巩固政权作用巨大。11.

B解析:本题材料主要研究的是雅典对法律的重视,从时间上看是在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繁荣以后出现的现象。从材料可知,雅典对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助于增强雅典公民的责任意识,减少权力的滥用,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一部分立法权转

移到立法委员会,这对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削弱,故A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化,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以后逐渐衰落,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雅典对法律的修改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时空观以及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

识的能力(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让学生认识雅典政治文明发展中重视法制建设的特征,体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12.C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美国是邦联体制,中央权力较弱,地方权力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历史答案第3页(共5页)现了材料所说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将邦联体

制改为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A项内容与题干所反映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时间,当时美国尚未实行三权分立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国会的政治地位发生了动摇,故D项错误。【命题意

图】本题从马萨诸塞起义切入,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时空观以及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让学生认识美国独立后邦联体制的弊端,认识到1787年宪法制定的必要性。13.A解析:材料主要研究的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大量颁布圈地法令,规范圈地运动,同时圈地数

量大增,推动了农业变革,这反映了英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故A项正确;B项内容和题干的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政府逐步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工业革命时期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圈地运动切入,旨在考查

和培养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后圈地运动法令大量颁布,圈占土地数量增加,本质上反映了英国生产力的提高。14.D解析:材料主要研究的是苏联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城乡关系矛盾

问题,苏联政府最终采用行政命令和计划方式处理这一矛盾并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故D项正确;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可以用来研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但不能说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意义,故B项错误;农业全盘集体化出现在1929年

,当时尚未出现,故C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苏联工农业产品价格切入,考查利用时空观、唯物史观以及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让学生认识城乡关系以及经

济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新经济政策的继续实行,让学生多角度分析新经济政策被废除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15.D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亚投行的建立,体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影响力提高,冲击了传统欧美国家关系

,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故D项正确;图片内容寓意是亚投行冲击了美欧关系,材料不能体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加强,A项内容与寓意不符,故A项错误;西方阵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分化趋势,故B项错误;发

展中国家在二战后初期就已登上了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命题意图】本题从加入亚投行漫画切入,旨在考查和培养学生利用时空观和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1

6.答案:(1)北京地处北塞“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不利于危难时刻转危为安;北京是边防重地,政府疲于应对外来进攻,不利于礼乐政教的有效建设;经济重心在南方,北京作为都城,需要大量的粮食以及财政的转运,造成了江南之民疲于运输物资,政府大量资金用于河

道建设,财政负担沉重。(9分,每点3分)(2)金陵是六朝古都以及明朝初期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建都历史和都城基础;金陵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这两个南方重要经济区的纽带;军事战略位置重要,进可北上淮河流域,退可凭借长江天险防守。(3分,答

出任意一点即可)解析:在解答第(1)问时,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有效信息如“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上下精神敝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以及“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缴纳粮食等物资),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将其概括下来即可;在解答第(2)问时,学

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进行补充,只要符合事实,逻辑关系得当即可得分。【命题意图】本题从黄宗羲对明朝迁都的认识切入,考查学生利用唯物史观以及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以及史料实证能力。本题以明清政治、经济、

思想等知识为依托,强化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17.答案:示例经济理论的调整和实践影响经济的发展(2分)20世纪初,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将资本主义经济推

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1933年,罗斯福上任美国总统,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经济得到复苏。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凯恩斯主义,其核心是通过国家干预历史答案第4页(共5页)保

证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在实践上印证了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性。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国家财政赤字增大,通货膨胀迹象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面对严重“滞涨”问题,凯恩斯主义失灵。在这

种情况下,西方国家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在减少国家干预的同时,加大国防和高科技的投入,降低税率,减少国家开支,平衡预算等措施,实现了经济恢复和发展。(10分)总之,社会经济发展丰富了经济理论,经济理论的调整和实践影响经济活动。(1分)解析:解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试题的要求,可以选择一组或几组信息进行阐述,在阐释时围绕“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核心内容论述。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经济理论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一时

期自由主义较为兴盛,而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开拓本国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经

济理论的产生和影响等角度进行阐述即可。【命题意图】本题从世界近现代史涉及的主要经济理论切入,考查和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利用史料和所学知识,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认识(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本题考查世界近代经济史知识,涉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任选一段或

综合思考回答。18.答案:(1)特点:受三民主义影响;随形势变化不断调整;能体现历史学科育人目标;重视培养学生使命感。(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2)趋势:由单一的课程模式向着必修与选修的多样化、选择性、层

次性课程模式发展;从偏重政治制度史向均衡设置高中历史课程方向发展;教学目标清晰,重视多层次能力培养,着眼于国家和社会需要,也兼顾学生个体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历史课程建设,推动历史教学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文精神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应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意识形态因素

。(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在解答第(1)问时,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示的关键信息如“在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指导下”“关注当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历史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体

现了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即可。在回答第(2)问时,学生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关键信息如“将高中历史课程重新划分为必修与选修,形成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大幅减少了政治制度史的比重,增加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也较容易理解的经济、文化、科技史

”等内容,可以概括出20世纪90年代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发展趋势。在分析意义时,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根据所学知识和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人文等角度思考,即可得到答案。在回答第(3)问时,需根据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多角度总结即可。【命题意图】本题从近现代中国历史教育课

标切入,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不同时期历史教育的课标(大纲)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近现代中国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引领下,利用史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19.答案:(1)问题:一级行政

区数量众多,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增加了政府负担。(2分)方法:重视地方官的聘用和升迁管理,重用德才兼备的人担任地方刺史;将全国划为十道监察区,设置采访使,以加强监察地方政府。(4分,每点2分)(2)基本理顺了地方行政区划,强化了吏治管理,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减少了行政

经费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分,每点2分)解析:在解答第(1)问时,学生根据材料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如“权置州郡颇多”“不仅增加唐王朝经济负担,而且不易管理”等归纳概括即可;再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如

“划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域”“依照‘六条’进行监察”“作为升降废置的参考”等信息概括,即可找出唐初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回答第(2)问时,要在唯物史历史答案第5页(共5页)观指导下,利用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多角度分析。【命题意图】本题从唐初行政改

革切入,考查古代地方行政改革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史主干知识或核心特征掌握程度,让学生从提供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相关知识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强化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能力考查和落实。20.答案:(1)欧洲历次战争特别是一战惨痛

的教训,迫使欧洲人探寻保证欧洲持久和平的具体方案;一战削弱了欧洲实力,改变了世界格局,欧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受到美国冲击;有识之士的思考和探索努力。(6分,每点2分)(2)体现了人们要求和平的愿望,一定程度

促进了各国政府对欧洲联合的认同;促进欧洲政治家在欧洲框架内思考解决自身安全和发展问题;为二战后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6分,每点2分)解析:在解答第(1)问时,学生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根据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思考,例如“一战的规模、血腥程度及造成的损失,都远远超乎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同时一战也带来了世界格局的结构性转变和欧洲人危机意识”即可总结分析出“泛欧”运动出现的背景。在回答第(2)问时,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泛欧”运动所涉及的相关角

度分析,例如从欧洲政治家、民众等角度分析其影响。【命题意图】本题从“泛欧”运动切入,考查一战后欧洲人解决欧洲战乱,实现长远和平的努力探索。旨在考查一战对欧洲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同时加强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学科素养的能力考查和落实。2

1.答案:(1)不顾危险,完成军工生产任务,支援解放战争;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革,为先进机器设备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技术和文化的传、帮、带制度,促进了技术交流和整体水平提高。(6分,每点2分)(2)新生人民政权的成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工作积

极性极大提高;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推动;工人阶级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真抓实干的敬业精神的推动。(6分,每点2分)解析:在解答第(1)问时,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解答,例如“奋不顾身地完成了一批军工生产任务”“哪里有先进

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就到哪里学习取经”“建立了技术和文化的传、帮、带制度”等信息概括。在解答第(2)问时,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根据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人文等角度进行思考即可。【命题意图】本题从马恒昌小组切入,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工匠精神,旨在考查学生利用史料提

取有效信息,结合利用唯物史观和相关知识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工匠精神,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同时加强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能力考查和落实。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