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x,共(8)页,193.64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a05f0724609388fe086ce7e2ae076fd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2.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试卷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文言文阅读理解。(共35分)(一)(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偃虹堤
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
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
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
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
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
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①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
岳州知州。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有所记愿:希望B.覆溺之虞.虞:料想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常:曾经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A.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而不逾时以.成B.问其作而.名者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C.吾滕侯之所为.也为.其民捍患兴利D.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予发书按图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4.下列理
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D
.《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5.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二)(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
蠡、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②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
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③子张【1】,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2】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
,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厚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④君于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师,命之
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⑤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
下王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3】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取材于《吕氏春秋·尊师》)注释:【1】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
卢参、禽滑黎等,皆为人名。【2】驵(zǎng),市场经纪人。【3】齿:排列。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言不若爽.爽:明白、明智B.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显:有名声地位C.王公大人从而
礼.之礼:以礼相待D.吾何足以称.哉称:称赞、赞扬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使其.耳可以闻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D.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竭诚则.胡越为一体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学,其闻不若聋(如果)不学习,人耳朵能听见还不如耳聋(听不见)B.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教海)一定尽心竭力来发扬光大C.为人臣弗令
而忠矣作臣子的不必命令(他)忠诚D.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这是用来表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做法)啊9.请把第②段中画曲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10.“师法”,指老师传授的学问和技艺。下面【
甲】【乙】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因对待“师法”态度的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仕途经历。请结合选文第④段中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两则材料的看法。【甲】诸儒荐(张)禹,有诏太子太傅萧望之问。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选自《汉书·匡张孔马
传》)【乙】(孟)喜举孝廉为郎,为丞相掾。博士缺,众人荐喜,上闻喜改师法,遂不用喜。(选自《汉书·儒林传》)二、(共12分)11.《论语》阅读与理解。A组:①子曰:“__________,鲜矣仁。”(《论语·学而》)②子曰:“__________,无求生以
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B组:①子曰:“君子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②子曰:“君子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以上是《论语》中有关“仁”
和“君子”两组语录,横线处均是耳熟能详的成语,请根据原文将其填写完整,并结合两组语录简析孔子对“仁”和“君子”分别有怎样的思考。三、(共10分)12.古诗文默写。(1)《邶风·静女》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
_”,巧妙点题,突出了男主人公爱恋心上人的主旨。(2)生活总会触动人生感慨:涉江采芙蓉,诗人情有所系,写道“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对酒当歌,鲍照心有所感,写道“____________,举杯断绝
歌《路难》”。(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描写月光清澈无边,又暗含鱼雁不能传递音讯之意。(4)我们可以用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去日苦多”感慨时光短
暂;也要用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两句,提醒自己时不我待,不要虚度光阴。(5)《屈原列传》中的“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_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一句,概括了屈原
的人格风采和悲惨境遇。(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7)《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四
、古诗阅读理解。(共9分)六、诗歌鉴赏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①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的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①许浑,晚唐
诗人,久居江苏镇江。②汀洲,水中沙洲,江南地区常见。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C.颈
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14.本诗开篇即言“愁”,结合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五、现代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绝唱严阵(1)我每次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
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
,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
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5)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
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
最美的呢?(8)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的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
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
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9)“留得残荷
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
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高尚的凄美。(10)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
凄风苦雨的绝唱。(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生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12)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13)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选自《人民日
报》,有改动)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在于它不迎合季节,是一池没有绿叶没有红花的枯梗残荷。B.作者很善于细节描写,例如文中画线语句通过对碧荷上水露的描写,产生了集静态美与动态美于一体的效果。C.第(7)段无疑
而问,自然过渡,既水到渠成引出作者以为最美的荷花,又引发读者的阅读的兴趣。D.作者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是因为这里的荷花有警醒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民族历史耻辱的意义。16.作者最爱十月的残荷,为什么要从春夏的荷花写起?17.从第(8)段看,
作者笔下的荷花的神奇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8.文章题目为“绝唱”,请根据文意,理解“绝唱”的含义。六、语言运用与写作。(共65分)语言基础运用。(5分)1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①择业观是青年人价值观
和人生观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风向标...。②从倾向选择传统岗位,到主动选择“新职业”;从留在大城市,到走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从更在乎体面与安逸,到更看重奋斗的幸福……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朝气与锐气。③听从内心呼吁..,勇敢追求梦想,将自身进步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
,是这一代青年鲜明的青春底色。④当然,未来还需要整个社会进一步构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氛围,营造尊重个性选择、多元选择的文化环境。⑤唯如此,在当代青年选择职业道路的过程中,才能赢得成就更多人生的机会。(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
中“风向标”应该改为“试金石”。B.句②中的“及”不能删去。C.句③中的“呼吁”应该改为“召唤”。D.句③和句④不能互换位置。(2)句⑤中的画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要求:保留原有信息,将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卡上。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
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20.微写作,按要求作答。有研究发现,针对同一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的学习效果保有率是不同的(见下图)。请根据此图反映出的规律,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为同学们提出学习改进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具体、切实
,150字左右。21.微写作。北京市西城区有很多名人故居或其它的历史遗迹。请写一段文字,介绍其中的一处。要求:内容充实,语言简明,条理清晰。22.在你读过作家中,总有一个作家是自己心仪的,请以“致××”为题(如“致鲁迅”),给他(她)写一首小诗,或给他(她)写
一段抒情文字,150字左右。23.作文。的的“磨”既有磨擦、磨合的意思,也有研磨、打磨的意思,还有磨练、磨砺的意思。有时候,“磨”能带来精致;有时候,“磨”代表一种慢生活;有时候,“磨”意味着没有效率……请以“磨”为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