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PDF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705.821 KB
  • 2024-09-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pdf,共(17)页,705.82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7c756a9910aa557e25967be62cdf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宁德一中2023-2024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化学一、单选题(共48分)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火药

在使用时发生爆炸,属于化学反应,故A不选;B.粮食酿酒,利用淀粉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生成乙醇,属于化学反应,故B不选;C.转轮排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D.铁的冶炼过程中,含铁的化合物生成单质铁,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答案选C。2.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

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详解】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故选B。3.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化合反应B.Naz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稀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任何条件下,钠都不能与硫磺反应D.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答案】D

【解析】【详解】A.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得到CaCO3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沉淀生成,B错误;C.钠

具有还原性,硫具有氧化性,加热侯钠与硫生成硫化钠,C错误;D.NaOH具有吸收性,D正确;答案为D。4.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B.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生成FeCl2C.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Cl2有毒,能毒杀

细菌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故A错误;B、氯气的氧化性较强,红热的铁丝在Cl2中剧烈燃烧生成FeCl3,故B错误;C、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Cl2溶于水生产了次氯酸,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

氯水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酸性增强,故D正确;故选D。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2H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常温常压下,1g2H和14g2N的体积相同;③28gCO的体积为2

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正比A.①③④⑥B.②⑤⑥C.⑤⑥D.①⑤⑥【答案】B【解析】【

详解】①标准状况下,2HO不是气体,HCl是气体,它们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不相同,错误;②常温常压下,1g2H和14g2N的物质的量都是0.5mol,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的体积相同,正确;③没有说明物质所处的状态,无法确定CO体积的大小,错误;④

两种物质的量相同,若都是气体,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相同,若不是气体,则体积不一定相同,错误;⑤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正确;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摩

尔质量成正比,正确;综上所述,②⑤⑥正确,故B正确;故选B。6.已知X、Y、Z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2Y=2Z,其中X和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7,若生成的44gZ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则Y的摩尔质量为()A.14g·mol-1B.28g·mol-

1C.32g·mol-1D.56g·mol-1【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Z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设X、Y的摩尔质量分别为8Mg·mol-1和7Mg·mol-1。X+2Y=2Z8M14M88由质量守恒可得:8M+14M=88,解得M=4,则Y的摩尔质量为28g·mol-

1。答案选B。7.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20.1molLBaCl-的溶液中Cl数为0.2ANB.211.2LCO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ANC.常温常压下,222gCO所

含有的分子数为0.5AND.常温下AN个2Cl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答案】C【解析】【详解】A.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氯离子的数目,A错误;B.没有给出气体在标况下的条件,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B错误;C.222gC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AN,C正

确;D.NA个Cl2分子为1mol,常温条件下,不能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D错误;故选C。8.氨基钠(NaNH2)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350~360℃生成氨基钠和氢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钠可能与水反应B.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C.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加热2NaNH2+H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金属钠

可以和无水液氨(NH3)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也有可能和含有氢元素的水发生反应,因此需要控制在无水环境中进行,防止钠与水反应,故A正确;B.由于金属钠在97~100℃熔融,而铁的熔点是1535℃,故B正确;

C.氨基钠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但在生成维生素A的同时有可能也生成了其他物质,因此维生素A中不一定含有钠元素,故C错误;D.根据题意可得,金属钠和氨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Δ2NaNH2+H2↑,故D正确;故选C。9.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胆矾(CuS

O4∙5H2O)配制480mL0.1mol/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该溶液需称取12.0g胆矾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图中仪器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图中未画出的玻璃仪器D.定容后摇匀,

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需要补加少量水以重新达到刻度线【答案】D【解析】【详解】A.配制该溶液需称取胆矾质量m=cV(aq)M=0.1mol/L×0.5L×250g∙mol−1=12.5g,故A错误;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故B错误;C.图中仪器有a、b、c、d四

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两种图中未画出的玻璃仪器即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故C错误;D.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液体进入到瓶塞与容量瓶缝隙处,因此不需要补加少量水以重新达到刻度线,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0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下列问题回答不正确的是()A.B装置的作用干燥CO2B.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

2C.双球干燥管和蚊香的实验现象是: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D.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实验现象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O2中的水蒸气,即干燥CO2,A正确;B.在

双球干燥管内CO2与Na2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B正确;C.在双球干燥管内CO2与Na2O2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产生的Na2CO3使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反应产生的O2有助燃性,能够使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

剧烈,C正确;D.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Na2O和CO2反应生成Na2CO3,无O2生成,在CO2环境,蚊香逐渐熄灭,故实验现象不相同,D错误;故答案为D。11.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滴入盐酸前

,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B.装置①、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C.必须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反应结束时,应再通入空气将装置②中CO2转移到装置③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图,实验原理为: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

用足量Ba(OH)2溶液吸收,通过测量装置③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计算纯碱的纯度。【详解】A、为了排除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对CO2测量的影响,滴入盐酸前,应将装置中含有CO2的空气排尽,A项正确;B、装置①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的空气中

的CO2,防止空气中CO2进入装置③中,装置④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③中,B项正确;C、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反应产生的CO2中混有HCl,若在装置②、③间添加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HCl与NaHC

O3反应产生CO2,使得测得的CO2偏大,测得纯碱的纯度偏大,C项错误;D、为了保证测量的CO2的准确性,反应结束,应继续通入除去CO2的空气将滞留在装置②中CO2全部转移到装置③中,D项正确;答案选C。12.84消毒液的主要成份是

NaCl和NaClO。实验小组同学围绕“84消毒液能否与医用酒精发生反应”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现象①分别取40mL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均匀,并测量溶液温度变化溶液温度由20℃升高至23℃,并产生大量气泡,略有刺激性气味,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②分别取40mL医用酒精和蒸馏

水混合均匀,水浴至2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③分别取40mL84消毒液和蒸馏水混合均匀,水浴至2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略有刺激性气味④分别取40mL84消毒液、40mL医用酒精和少量白醋,混合均匀产生大量气泡,有强烈地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为淡黄色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由①②可知,①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与

酒精挥发无关B.由①③可知,①中刺激性气味的产生可能与酒精无关C.由①②③可推断,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后,溶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由①④可推断,酸性条件有利于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①中

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溶液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气泡,而②中医用酒精和蒸馏水混合均匀,水浴至相同温度,却无明显现象,说明①产生的气体不是乙醇蒸气,证明①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与酒精挥发无关,A正确;B.①中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均匀,

溶液温度升高,并产生大量气泡,略有刺激性气味,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③中84消毒液和蒸馏水混合均匀并水浴至相同温度,产生的现象除无气泡外,其余与①相同,①中刺激性气味的产生可能与酒精无关,B正确;C.医用酒精和蒸馏水混合

,溶液无明显现象;84消毒液和蒸馏水混合,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略有刺激性气味;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溶液温度升高,并产生大量气泡,略有刺激性气味,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混合后,溶液中发生了化

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C正确;D.酸性条件下84消毒液中的NaCl、NaClO会反应产生Cl2从溶液中逸出,不能说明酸性条件有利于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发生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D。二、实验题(共52分)13.室

温下,某同学进行2CO与22NaO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2CO①A装置为2CO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B中的试剂是_______,C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2)按照如图装置图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①先组装

仪器,并检查好气密性,再用注射器1抽取100mL纯净的2CO,将其连接在1K处,注射器2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2K处,具支U形管中装入足量的22NaO粉末与玻璃珠。②打开止水夹1K、2K,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③实验时,具支U形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3)实验结束后,当注射器1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70mL,则相同条件下反应消耗2CO的体积是_______。(4)已知:过氧化钙(2CaO)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是优良的供氧剂,化学性质与22NaO类似。实验探究: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①进

行实验:取适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变成红色,说明生成了2CaOH,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3CaCO,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变质,可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

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你是否认同上述方案,理由是_______。【答案】(1)①.CaCO3+2H+=Ca2++CO2↑+H2O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③.干燥CO2(2)①.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②.

2CO2+2Na2O2=2Na2CO3+O2(3)60mL(4)①.22222CaO+2HO=2Ca(OH)+O②.否,因为2CaO与稀盐酸也能反应放出O2,也有气泡生成【解析】【小问1详解】①碳酸钙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则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2++CO2↑+H2O;②这种方法制得的CO2中会混有HCl,所以B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HCl,C中试剂用来干燥CO2;故答案为:CaCO3+2H+=Ca2++CO2↑+H2O;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干燥CO2。【小问2详解】打开止水夹K1、K2,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二氧化

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减少,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实验时,具支U形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Na2O2=2Na2CO3+O2,故答案为: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2CO2+2Na2O2=2Na2CO3+O2。【小问3详解】根据反应2CO2+2Na2O2=2Na2C

O3+O2,可知气体减少的量为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一半,当注射器1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70mL,即反应中气体体积减少100mL-70mL=30mL,故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为60mL,故答案为

:60mL。【小问4详解】根据信息可知反应物为2CaO和H2O,生成物为2CaOH和O2,所以反应为:22222CaO+2HO=2Ca(OH)+O;根据题意可知2CaO化学性质与22NaO类似,推测与稀盐酸也能反应放出O2,所以不能通

过气泡生成来判断是否变质,故答案为:否,因为2CaO与稀盐酸也能反应放出O2,也有气泡生成。14.Na2O的制取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完成:Na+NaNO3Na2O+N2↑(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配平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Na+_____NaNO3_____Na

2O+_____N2↑___。(2)制取Na2O时,由于设备密封性不好而进入了少量空气,导致制得的Na2O产品中含有Na2O2杂质。现有Na2O产品mg(假设只含有Na2O2杂质),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试样中Na2O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图:该Na2O产品中Na2O

的质量分数为___。(3)某同学欲配制0.10mol•L-1NaOH溶液470mL,有以下仪器:药匙、100mL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①除上述仪器之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②经计算,本实验用托盘天平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g。③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

__。A.移液时有液体流到容量瓶外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没做任何处理将溶液装入试剂瓶D.溶液未经冷却转移到容量瓶中E.称量时,砝码生锈了F.称量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称量纸上称量【答案】(1)10Na+2NaNO36Na2O+N2↑(2)8

0%(3)①.烧杯和500mL容量瓶②.2.0③.BDE【解析】【小问1详解】已知反应中Na由0价转化为+价,NaNO3中的N为+5价转化为N2中的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原则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最小公倍数法,可对该反应配平如下,10Na+2NaNO36

Na2O+N2↑,故答案为:10Na+2NaNO36Na2O+N2↑;【小问2详解】7.75g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到过氧化钠,冷却称量固体质量9.35g,灼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O2灼烧2Na2O2

,质量增加为反应的氧气质量,氧气物质的量=9.35g-7.75g32g/mol=0.05mol,则原样品中氧化钠为0.1mol,质量分数=-10.1mol×62g•mol7.75g×100%=80%,故答案为:80%。【小问3详解】①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有:天平

、100mL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除上述仪器之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烧杯和500mL容量瓶;②经计算,本实验用托盘天平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0.5L×0.10mol

•L-1×40g·mol-1=2.0g,故答案为:2.0;③A.移液时有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导致溶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小,A不合题意;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符合题意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没做任何处理将溶液装入试剂瓶,此操作正确,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不合题意;D.溶液未经冷却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符合题意;E.称量时,砝码生

锈了,导致溶质的量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大,E符合题意;F.称量固体时,由于NaOH已潮解且易腐蚀,故将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称量纸上称量,导致溶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F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DE。15.实验室有化学纯的浓硫酸,其

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下图:硫酸化学纯(CP)(500mL)品名:硫酸化学式:24HSO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31.84gcm质量分数:98%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需要480mL0.50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浓硫酸_______mL。(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_

______(填写代号),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a.烧杯b.量筒c.胶头滴管d.漏斗e.托盘天平(3)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4)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

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B.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仍残留有蒸馏水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5)用锌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211.2LH,则消耗锌的质量为_____

__g。【答案】(1)13.6(2)①.ef②.500mL容量瓶、玻璃棒(3)CBDFAE(4)AB(5)32.5g【解析】【分析】本题是一定浓度硫酸的配置的实验题,具体过程为,配制溶液时,需要计算、称量取、稀释、冷却、转移

、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所以必须用到的仪器①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胶头滴管及500ml的容量瓶,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1.84100098%mol/L=18.

4mol/L98;在实验室中没有规格是480mL的容量瓶,由于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因此应该选择5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500mL0.50mol/L稀硫酸,由于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500mL0.5

0mol/L=13.6mL18.4mol/L;【小问2详解】配制溶液时,需要计算、称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所以必须用到的仪器①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胶头滴管及500ml的容量瓶,故不需要的仪器是e;还缺少的玻璃仪

器是500mL容量瓶、玻璃棒;【小问3详解】配制溶液时,需要计算、称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等,故正确的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为:CBDFAE;【小问4详解】A.所加的水偏多,浓度偏低,A正确;B.导致溶质损失,浓度偏低,B

正确;C.容量瓶最后定容时需要加蒸馏水,故留有蒸馏水,不影响浓度,C错误;D.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蒸馏水加入量较少,浓度偏高,D错误;故选AB;【小问5详解】标况下I1.2LH2物质的量为mV11.2Ln===0.5molV22.4L/mol,结合反应式Zn+H2SO4=ZnSO4

+H2↑,Zn与H2的比例关系为1:1,因此参加反应的Zn也是0.5mol,则消耗Zn的质量m=nM=0.5mol×65g/mol=32.5g。16.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收集氯气,并进行氯水中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2Cl。装置Ⅰ中发生如下反应:2222ΔMnO+4HClMnCl+Cl+2HO(浓)。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2)装置Ⅱ中溶液a为饱和食盐水,作用为_______。(3)收集2Cl。装置Ⅲ中气体应该从集气瓶的_______(选“m

”或“n”)口进入。(4)氯水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①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2HO,制得氯水。氯水呈黄绿色是由于其中含有_______;2Cl与2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4CCl,可制得2Cl的4CCl溶液(2Cl可溶于4CCl,且不与4CCl反应)。取稀盐酸、新

制氯水、2Cl的4CCl溶液,分别滴在三张红色纸条上,可观察到_______现象,证明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作用。③若要模拟工业制备漂白粉,装置Ⅳ中试剂b为_______,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④验证氯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将装置Ⅳ广口瓶中的氯水转移至三颈

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瓶中(如图2),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若能够证明氯水中HClO在光照下发生了分解反应,则图3中纵坐标可以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填字母)。(注:酸性溶液中,+

cH越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据此数据,可分析得到HClO在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a.氯水的pHb.氢离子的浓度c.氯离子的浓度d.氧气的体积分数e.溶液的颜色【答案】(1)分液漏斗(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3)n(4)①.2Cl②.22Cl+

HO=HCl+HClO③.滴有新制氯水的红纸褪色,其他两种不使红纸褪色(或只有新制的氯水使红纸褪色)④.石灰乳⑤.222222Ca(OH)+2Cl=CaCl+Ca(ClO)+2HO⑥.bcd⑦.22HClOHCl+O光照【解析】【分析】装置I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氯气,由于盐酸易挥发,混有HCl杂质气体,经装置II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经过装置III的浓硫酸干燥氯气,再通入装置IV探究氯气的性质,最后用NaOH溶液除去尾气中的有毒氯气,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由图

可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小问2详解】食盐水抑制Cl2的溶解,HCl极易溶于水,则利用饱和食盐水洗气,故其作用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小问3详解】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排气法收集氯气应选择向上排气法,应长进短出,故应从n口进入,故答案为:

n;【小问4详解】①氯气微溶于水,溶液中存在氯气,且颜色是黄绿色,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Cl2+H2O=HCl+HClO;②若装置IV中试剂b为CCl4,可制得Cl2的CCl4溶液(Cl2可溶于CCl4,且不与

CCl4反应)。取稀盐酸、新制氯水、Cl2的CCl4溶液,分别滴在三张红色纸条上,可观察到滴有新制氯水的红纸褪色,其他两种不使红纸褪色,证明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作用,故答案为:滴有新制氯水的红纸褪色,其他两

种不使红纸褪色;③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以制备漂白粉,相应的方程式为:222222Ca(OH)+2Cl=CaCl+Ca(ClO)+2HO;④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光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2HClOHCl+

O光照,生成强酸盐酸,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a错误;b.根据a的分析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光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2HClOHCl+O光照,生成强酸盐酸,溶液酸性增强,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故b正确;c.光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2

HClO2HCl+O光照,生成强电解质HCl,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故c正确;d.次氯酸光照分解生成氧气,所以溶液中氧气的浓度增大,装置内气体混合物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bcd;由选项c分析可知,HClO在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HClO

HCl+O光照。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