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5教学教案:1.2 应用举例 (2) Word版含解析.doc,共(6)页,353.000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f11ee3d2fcadc013c6d4938b87585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应用举例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学校课名《应用举例》教师姓名学科(版本)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5章节1.2学时1课时年级高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巧妙的
设置问题情境,顺利地引入新课。其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情境引入——数学建模——小组探究——通法归纳——反馈训练”的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多媒体、图形观察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掌握解法,要鼓励学生讨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三、学习者分析学习《应用举例》之前,已经掌握了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方法,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数学基础较好,思维活跃,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由浅入深地来学习解三角形的应用这一课时的教学计划,同时通过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合实际,利用测量工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决生活中的三角形测量问
题,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教学难点: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五、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1.[设置情境]如何测量上两侧两点间的距离?2.[复习旧知]复习提问什么是正
弦定理、余弦定理?3.实际问题中的相关术语(1)仰角;(2)俯角;(3)视角;Ⅱ.讲授新课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例题讲解]问题1:如何测定河两岸两点A、B间
的距离?小组交流:汇报方法[例1]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问题2:如何测定河对岸
两点A、B间的距离?【探究任务二】如何测定河对岸两点A、B间的距离?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讲解小组交流:汇报方法[例2]要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选取相距3km的C、D两点,并且测得∠ACB=75°,∠BCD=45
°,∠ADC=30°,∠ADB=45°,求A、B之间的距离.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讲解[例3](2018广州模拟)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m,则
河流的宽度BC等于()A.240(3+1)mB.180(2-1)mC.120(3-1)mD.30(3+1)m【探究任务三】如何测定山两边A、B间的距离?小组交流:汇报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讲解问题4:如何测定旗杆的高度?小组交流:汇报方法[例4]如图所示,D
,C,B三点在地面的同一条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求A点离地面的高度AB.问题5:如何测定山顶A的高度?【探究任务五】如何测定底部不可达物体的高度?小组交流:汇报方法[例5](2017河南郑州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
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为α,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为β.已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h,求山高CD.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课后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1.2应用举例一、测量距离问题二、测量高度问题1.两点可视一点可到达1.底部可达2.两点可视都不可到达2.底部
不可到达3.两点不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