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70.538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共(5)页,170.53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edde692f736d1b1c2511e1bb6e9296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下期半期高2019级政治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在抗击疫情大决战中,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用诗歌、绘画、音乐、小品等各种艺术形式积极投身抗疫主题的文艺创作,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极大地缓解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鼓舞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士气。这表明()①文艺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②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能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决定人的文化素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谷文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共产党人的楷模、“100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2020年3月13日,谷文

昌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举行。这一做法()①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②表明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③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④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在过去的几年,知识付费爆发式增长,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付费用户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知识付费现象及其发展趋势()①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监管③倒逼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④促

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0年7月25日晚,作为“广州欢迎您”系列活动的子活动,“粤韵广州塔—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在广州塔二层移动平台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12月26日,逢周六晚面向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计划推出23场精彩演出,届时将

邀请文艺大家和名师名团轮番登台献艺。“名家周末大舞台”的演出旨在()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广州文化硬实力③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发展大众文化④助力岭南文化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铸造广州文化旅游新品牌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5.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拼经济、拼管理”到“拼文化”的阶段,城市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呈现出“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新格局。如果你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可用到的论据最合适的一项是()A.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城市文化B.文化对城市发展具有核心决定作用C.文化是影响城市综合实力的长期战略性因素D.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6.在牛耕文化底蕴深厚

的中国,作为家畜“主力”的牛,一直以来都是勤奋与奉献精神的代表。2021年,生肖牛年,发行《辛丑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如图),第一枚描绘了雄壮有力、一往无前的奔牛形象,第二枚描绘了大牛与小牛舔犊情深的温馨画面。该套邮票()①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②展现脚踏

实地、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③传递家庭兴旺和谐、团圆美满的美好祝福④促进中华文化在交融互鉴中发展繁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纪念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落幕不到一个月,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又如约而至。这些活动

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文创形态和模式,使“故宫”这一文化IP日益活起来。这说明要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就必须()①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文化发展②进行文化创新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③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确保文化得以创新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A.①③B.①

④C.②③D.②④8.2019年9月,以增进中蒙两国人民友谊、让更多蒙古国民众了解中国丰富多彩文化为宗旨的“中国西藏·扎西德勒”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乌兰巴托举行。两国以文化为载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携手推动两国关系良性发展。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各美其美要求认同各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②美人之美要求尊重各世界民族的优秀文化③美美与共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各种性质文化的发展④携手推动可以依托大众传媒,推动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十五个文化遗产日,各地的博物馆、剧院、部分政府部门、学校等,都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

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旨在()①增加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②继承传统文化财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③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保存民族的历史文脉④全面继承历史文化,展现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世界上有20

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

流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③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④具有包容胸怀,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

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

和睦相处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面对新冠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为拯救生命不怕牺牲、逆行而上;科技工作者为研发

疫苗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武汉人民为顾全大局不畏疫魔,坚守封城;全国人民为战胜疫情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这体现了()①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③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沮国的最

深厚感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

,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4.什么

是“学”?让我们从古老的汉字说起(见下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学”了。到了金文和小篆,基本已具备“学”的字形结构。“学”的上面有两只手,手里拿的是“爻”,“爻”是算筹,是一种算算数的教学工具。再下面是“子”,谁来学习?当然是小朋友!在“子”的上面,还有一个类似房屋的形状,一般认为它

代表古代教室。由此可见()①“学”字的演变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学”字在融汇多种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形体简化③“学”的字形结构是对学习这一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④“学”的构字内涵表明学习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由此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①体现了世界各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凝聚着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③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④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民族智慧在战争中的

结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1938年11月,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经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便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组诗

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后经冼星海谱曲,至今传唱不绝,鼓舞着华夏儿女不畏艰险,砥砺奋进。《黄河大合唱》()①传播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②强大的号召力可以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的社会实践③创作灵感取决于作曲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艺

术修养④因富含奋斗精神等爱国元素而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等主旋律影片以鲜明的主题、丰厚的内容、浓郁的情感讲述中国故事,赢得广泛的喝彩和共鸣,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材料启示我们,开展文艺创作要()A.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贴近大众精神生活B.以市场化推动文艺作品质量的提高C.选择现实题材以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D.用统一的形式与风格反映社会生活18.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在某乡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又富了口袋。由此可见()A.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B.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C.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D.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19.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抬头。针对这种情况,某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文明、节俭、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日渐形成。这表明()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各种落后文化②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③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2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改革带来的希望在心底里流淌、在劳动中萌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在希望的田野上点燃,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由此诞生。如今,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歌已凝结成标示时代巨变的音乐符号,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发进取。这表明()①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②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讴歌人民、讴歌劳动③激情与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回应

时代要求又能引领时代方向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1.只要“锦鲤附身”,人生就可以“躺赢”。这种认识与下列世界观相一致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存在就是被感知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22.漫画《“突击式”脱贫》主要讽刺了()①脱离客观实

际的形式主义现象②违背客观规律的急功冒进现象③否认规律能改变的现象④夸大客观条件制约作用的现象A.①②B.①③B.②③D.②④23.从发现不明肺炎到新型冠状病毒认定再到疫苗研发,人类是在与病毒共舞中逐

步加深对病毒的认知的。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认识推动实践的前进与发展C.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24.“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除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改革

先锋”最美奋斗者”外,2020年,钟南山的荣誉簿上又添一枚共和国勋章。“身着白衣,心有缎锦”,这位年过八旬的医者,至今仍在一线出诊与新冠病毒作斗争,面对满满的赞誉,他谦逊依旧,“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钟南山的事迹启示我们()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②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作出价值选择③机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三届全国人

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了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长期实践形成的民

事法律规范,高度重视“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将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对弱者利益的保护,将诚信确立为民法基本原则……在体系结构上,民法典通过使人格权、侵权责任独立成编,贡献出一个崭新的民法典编纂结构;在立法技术上,民法典详细规

定权益保护、平等、意思自治等8项基本原则,这些都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的《民法典》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2分)(2)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当代中学

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请写出两条具体性建议。每条不超过20字。(4分)2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丢掉了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运用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的

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成为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理解。(15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梁家河,曾经是中国延安一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凝练和诞生了“人民情怀

,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的梁家河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梁家河精神是对“民为邦本”“自强不息”“大公无私”等中华传统璀璨精神因子的时代性继承,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的领

袖在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显现出超越时空的极大价值,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梁家河精神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12分)28.(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12月3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浙江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

产)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工作指引的发布,意味着浙江正式探索个人破产制度。浙江个人破产法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通过附条件的债务免除、诚信财产申报、合理确定'生活必需品'以实现破产制度中豁免财产的制

度目的等途径,在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个人破产的制度因素。"该《指引》的出台立即引发热议。民营企业家们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他们认为万一创业失败负债累累也不必东躲西藏,不必背负"老赖"的名号。然而,另一部分社会大众也担忧,即债务人会不会故意转移财产,

损害债权人权益呢?认真研读《指引》后,你会发现破产并不便宜。债务的免除是有条件的,如自人民法院受理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申请之日起至程序终结之日或者债务人行为考察期满之日止,债务人不得有以下消费行为∶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

机商务舱、头等舱、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G字头高速动车组旅客列车二等及其他动车组一等以上座位;在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消费;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等。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

析《指引》出台引发各方热议的原因。(9分)凤鸣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半期高2019级政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BBBC6~10CDBCD11~15CBCBB16~20AABAD21~24BAAC二、非选择题25.(16分)(1)①文化是

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②我国的《民法典》将“习惯”“公序良俗”“人本主义”“诚信”等写入其中,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了中华历史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4分

)③同时,我国的《民法典》充分反映了时代特征,致力于解决时代问题,能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出中国智慧,神益于推动人类法治文明。(4分)(2)答案示例: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收看法治类节目。(4分)26.(15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

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②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保持创新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和创

造力的精神源泉。④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成为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⑤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升综合国力,激发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27.(12分)①梁家河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②梁家河精神蕴含着爱国主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人民情怀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的价值准则是一致的。③二者作为优秀文化,都能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促进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或能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8.(9分)①价值

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的差异,影响了人们对《指引》出台的热议。②价值判断与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所站立场不同等等,会影响人们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由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

同的价值评价,《指引》的出台会引发社会各方的热议。(每点3分,共6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