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题型05 生物体内废物的排出(解析版)-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1).doc,共(13)页,3.170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e942e3d00a893e61fd1ece8d156eb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题型05生物体内废物的排出【要点提炼】呼吸: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人在平静呼吸时,吸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反之,呼气动作的原理可以
归纳为: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舒张,引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上升,肺泡内的气体呼出体外。小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引起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及原理:三、
气体的交换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氧。体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从“浓度高”到“浓度低”直到平衡为止。四、呼吸的全过程:(1)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实现);(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扩散作用);(3)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4)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扩散作用)。五、其他方面1.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2.呼吸频率: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次/分);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排泄:一.排泄1.排
泄的概念: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呼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排泄的途径:排汗:水、无机盐、尿素排尿:水、无机盐、尿素(主要途径)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肾单位: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小球肾小体肾单位肾小管三.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一)尿液的形成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3.比较血液、
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肾小囊成份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血液√√√√√√血浆×√√√√√原尿××√√√√尿液×××√√√(二)尿的排出尿液→肾盂→输尿管→膀胱(暂存)→尿道→体外【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
误的是()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B.肋间外肌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答案】B【解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
、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2.关于人体呼吸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C.呼吸道仅由一层细胞构成D.经过呼吸道的处理,空气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答案】C【解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
能力是有限的,A正确;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B正确;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C错误;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D正确。3.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
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AB段,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增大B.在AB段,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张C.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下降D.在BC段,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腔的容积缩小【答案】C【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
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
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
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因此在BC段,膈肌舒张,膈肌上升,可见C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肺泡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B.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C.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D.肺泡壁由软骨支撑【答案】D【解
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肺泡,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5.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鼻→咽→喉→气
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C.人工呼吸是帮助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溺水时主要影响的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D【解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称为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的,故A正确;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由上而下的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后,在肺泡里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故B正
确;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
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故C正确,D错误。故选D。6.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答案】A【解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
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此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7.下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B.乙表
示吸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C.甲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D.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甲是模拟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而乙图是模拟吸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因此
B正确;ACD错误。8.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
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
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
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正确。9.气体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依赖于()A.气体的扩散作用B.呼吸运动C.呼吸作用D.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A【解析】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
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气体在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
气体交换都依赖于气体扩散作用。故选A。10.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
.[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答案】D【解析】A、2是出球小动脉,里面流动的是动脉血,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A错误;B、6内流动的是静脉血,血液流经肾单位后,经过肾单位的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能够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但是不能将二氧化碳排出,因此,[6]内流动的血样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和代谢废物减少,B错误;C、4是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
质,C错误;D、5是肾小管,能进行重吸收作用,可以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到血液中,D正确。11.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结构名称分别是()A.血液肾小球B.原尿肾小囊C.原尿肾小管D.尿液肾小管【
答案】C【解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
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12.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的先后经过()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B.输尿管→
肾脏→膀胱→尿道C.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D.尿道→输尿管→肾脏→膀胱【答案】A【解析】人体的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
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13.下列人体代谢终产物中,能从皮肤、尿液、呼吸系统三条途径都能排出的是()A.尿素B.二氧化碳C.水D.无机盐【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
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
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皮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它们共同排出的废物是水。14.肾是人体的“血液净化器”,肾单位中,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类型分别为()A.动脉血、静脉血和静脉血B.动脉血、动脉血和静脉血C
.静脉血、动脉血和静脉血D.动脉血、动脉血和动脉血【答案】B【解析】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仍然是动脉血。当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管周围形成毛细血管网时,由于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在此发生交换,变成了静脉血,然后汇集到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所以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液的类型分别为动脉血、动脉血和静脉血。15.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AB段可能是肾脏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AB处可能是组织处毛细血管C.若Y表示尿素的浓度,则C处可能是上腔静脉D.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则A
B段可能是小肠【答案】A【解析】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血液流经肾脏尿素含量降低,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AB段不可能是肾脏,A错误;据图示可知: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B是组织
处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增多,B正确;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减少,血液流经除肾脏外的组织器官时尿素含量增加,经过体循环尿素
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C正确;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所以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多,则AB段可能是小肠,D正确。16.从肾
小囊中、肾小管的末端抽取的液体,分别是()A.血液和原尿B.原尿和尿液C.原尿和血液D.血液和尿液【答案】B【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
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从肾小管流出的液体
是尿液。17.下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
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
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故呼吸作用越旺盛,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越低。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故选A二、非选择题18.如图为人体内肺部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1)外包丰富的毛细血管,仅有
一层上皮细胞围成的③,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是________.(2)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________的含量减少,再经________(血管)流回心脏.(3)空气中的氧气是通过图中标号________过程进入血液的.(4)
人吸气时,③的容积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肺泡(2).二氧化碳(3).肺静脉(4).①(5).增大【解析】题图是肺的结构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图,①表示氧气的交换、②表示二氧化碳的交换,③是肺泡,④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1)肺
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量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经过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3)当血液从肺动脉流入肺后,肺泡里的氧气经①过程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经②进入肺泡,因此肺泡与
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就使静脉血变成了含氧量高的动脉血。再由肺静脉运回左心房,最终在组织细胞被利用。(4)人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
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19.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A]________系统中,最主要的
呼吸器官是________;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大部分氧气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主要由红细胞运输氧气。(2)食物中的淀粉在[B]消化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发挥作用的消化酶是______________。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通过①________过程进入C系统。(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_______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答案】(1).呼吸(2).肺(3).血红蛋白(4).口腔(5).唾液淀粉酶(6).
吸收(7).滤过(8).肾小管【解析】观察图示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食
物中的淀粉在消化系统中的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消化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口腔。麦芽糖在小肠内被肠液、胰液、胆汁等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C循环系统,被人体利用。(3)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
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余下的代谢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体外。20.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成分血浆中(g/100mL)原尿中(g/100mL)尿液中(g/100mL)尿素0.030.031.8尿酸0.0040.0040.05葡萄糖0.100.100无机盐0.900.90<0.90
蛋白质8.000(1)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g/100mL,而原尿中的蛋白质为0,这说明血浆中大分子物质蛋白质不能经过_____到原尿中.(2)原尿中的尿素含量为0.03g/100mL,而尿液中为1.8g/100mL,这是由于原尿中大部分_____,
使尿液中尿素浓度增加.(3)尿液中的无机盐略少于原尿,这说明_____.(4)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为0.1g/100mL,而尿液中为0,这说明_____.(5)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_____病变引起的.【答案】(1).肾小球毛细血
管和肾小囊内壁过滤(2).水被肾小管重吸收(3).原尿中的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4).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5).肾小球【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
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1)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g/100mL
,而原尿中的蛋白质为0,这说明血浆中大分子物质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原尿中。(2)原尿中的尿素含量为0.03g/100mL,而尿液中为1.8g/100mL,这是由于原尿中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使尿液中尿素浓度增加。(3)尿液中的无机盐略少于原尿,
这说明原尿中的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4)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为0.1g/100mL,而尿液中为0,这说明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5)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
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说明肾小球病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