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共(14)页,59.93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ddb4158f6dea0cd1de1647d0c5403f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郡中学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信仰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
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信仰的客体或对象看,信仰可以区分为对美好社会制度的信仰、对理想人生的信仰,也可以区分为宗教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信仰、法律信仰等,但无论哪一种信仰,信仰
的主体归根结底是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阶级、政党、民族、国家都是由自己的每一位成员组成的,阶级、政党、民族、国家的信仰只能在其每一位成员的心目中获得真正的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从阶级、政党、民
族、国家的视域研究信仰,更要从个体、心灵、安身立命方面研究信仰。要把信仰的研究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使命、人的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所信仰的理想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
制度的终极理想只有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上,才能成为人们真正的信仰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
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自由个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的体现。人一旦失去“自由个性”,就失去了能动性而变成了被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就被扭曲。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但并不因此否定个人的需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最尊重人,尊重个人的需要、利益、尊严
和幸福,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看作共产主义的真正目标,“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马克思、恩格斯所强烈反对的恰恰是那些敌视个人需要、贬低个人权利、使人异化的社会制度,是那些打着“集体”的幌子而蔑视个人需要、践踏个人权利的“虚假集体”。信仰的形成离不开
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生活经验对个体具有直接的引导性,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好坏、是非,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价值通过人们的生活经验而内在化。列宁说:“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通过社会生活,人们获得了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和体验,根据
自己的个人经验去理解、把握和构建自己的信仰。只有在生活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信仰和价值标准,才能有坚定的信仰。可见,信仰的形成和巩固离不开信仰主体的自觉性。信仰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灌输的结果,而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
的结果。我们并不否认环境熏陶、外在灌输、风俗习惯、传统影响乃至遗传因素在信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外在因素只有通过内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我们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主客体关系的动态分析来理解和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如果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在信仰
问题上就会出现虚假现象。(摘编自郑永和《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材料二:谈到信仰产生问题,首先得肯定人性,人会生老病死,人有欲望,面对不同情形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人会思考解决问题,人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在这个前提下,信仰可由这几种途径产生:一、对自然界有较深刻的认识,意识到规律的
重要作用,从而肯定、崇拜自然规律,形成信仰;二、把英雄人物或思想伟人升华为信仰;三、由于知识的缺乏,对自然现象及整个自然的无知让人生活在未知中,从而产生恐惧,为了安抚这种恐惧,逐渐创造出神话人物或至善领袖,以此为媒介或对象与未知进行交流来安抚内心,最终形成信仰;四、对未来以及死
亡的迷惑与恐惧,促使人们加以思考,用自认为合理的解释来安抚内心,形成信仰;五、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苦难或仅是生活不如意,用自己的思想塑造出超自然力量或观念逐渐形成信仰;六、对已有信仰的继承学习得来,比如生活遭受重大变故,长期受某种文化熏陶,从已有知识观念中顿悟等。为什么把哲学和信仰放在一起讨论
呢?因为虽然哲学求真,求理,靠理性指导人生;信仰求圣,唯心,靠感性指引生活,但是它们可以殊途同归为人生服务。哲学有助于正确认识、确定信仰;信仰有助于充实哲学内容,开阔哲学思路;哲学和信仰都能帮助规划安排人生。(摘编自李雨田《让信仰和哲学造福所有人》)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3分)()A.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终极理想要成为人们真正的信仰对象,就必须实现每个社会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B.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形式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不容忽视。C.作者指
出信仰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悟,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D.信仰问题上出现虚假现象,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对主客体关系作动态分析,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个体的自由发展,那么或许未来产生的代替旧社会的社会形式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联合体的构想。B.当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得到充分尊重,自由个性就能得到充分发展,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真正目标就能实现。C.个体的生活经验
对信仰形成和巩固有直接影响作用,外在强制性灌输不利于信仰的形成和巩固。D.从信仰产生的途径看,有些产生于自认为有合理解释的信仰是唯心的,不科学的,需要哲学作理性指导。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仰”的一
项是(3分)()A.《离骚》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精神。B.《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C.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勇担重任,多年执着探索,最终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疟疾病人。D.《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4.请综合材
料内容,概括“信仰”这一概念的要点。(4分)5.材料一第2段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在论证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牵风记(节选)徐怀中“野政文工团”(晋冀鲁
豫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吹起了口哨。报幕人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
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进行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有!”“有!”台下齐声揭露。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
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俩反串日本兵。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
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请等一下!请
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
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齐
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欢迎欢迎!请到台
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啊哟!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中的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回应:“七弦为益友,
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好!”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
。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抛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的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
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
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那天独立第九团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含义,令战史
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地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
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
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民众运动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读书,你半路把人给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
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跟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有删改)文本二:《文汇报》:2017年您回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
学系荣誉教室,在“新春第一课”上谈到,军事题材从来都是主旋律作品的富矿,但一些小说在主题构思、素材组织、思想提炼上,囿于命题式书写,未必能提升艺术高度,能解释下这个观点吗?徐怀中: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
此沦为套路。军事文学写英雄豪情,也写人之常情,还要写在特殊环境下人性的特殊表现。不光是反映炮火连天、硝烟纷飞,普通基层官兵的日常工作生活,军人的坚守和本色,乃至人性的至纯和脆弱,都可以写。(节选自《徐
怀中谈军事题材创作》,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战士的发难,团长的训斥,老乡们的感叹,都为后面女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场及演奏蓄势,情节跌宕起伏。B.小说善于塑造性格复杂
的人物形象,如汪可逾主动请求弹奏古琴,但她的技艺其实“尚不娴熟”,表现出她积极主动但缺少自知之明。C.小说中对汪可逾演奏的音乐的描写很有特色,如“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等,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她演奏的精彩。D.画横
线的句子一方面交代小说的故事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转到讲述严峻的战争局势。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角,导致战士们对节
目失去兴致,在台下起哄乱喊。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战士中的巨大影响力。C.老人们对汪可逾的演奏记忆犹新,而对当年战斗中的细节记忆模糊,说明他们当时对战事习以为常。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果断拒绝汪可逾参军,显示了其
军人气质,也暗示出军情紧急。8.根据文本一的内容,可以看出齐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根据文本二中徐怀中的观点,你认为《牵风记》为何要写一次差点夭折的慰问演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35分)(一)文
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
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
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
,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
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日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威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
居辐掠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韫掠车中可诸奏事。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阁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
,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
使者/始皇崩/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
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原来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后
来借用为对帝王的敬称。B.会稽,中国古代郡名,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今一般为绍兴的别称。C.崩,古代指帝王和王后去世,也叫“驾崩”,而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D.太子,是我国封建时代帝王法定继承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来借指太子。★12.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方
等,他都出了不少力。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设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祝贺,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没有正式确立太子,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4分)(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4分)14.世人认为“斯极忠”,太史公则不以为然,请分析太史公的态度并阐明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江楼晚望杜牧湖山翠欲结蒙笼①,汗漫②谁游夕照中。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波摇珠树③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注】①蒙笼:草木
茂盛。②汗漫:广远无涯。③珠树:神话传说中的仙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句写湖光山色,青翠欲滴,山上葱茏,草木与水中倒影成一个整体。B.颔联写燕知社日、鹰识秋风,意在表明人生在世,应知出仕和隐退之道。C.第五句写江水的波涛拍打着金
陵古城墙,金陵城上的古树已有千寻之高。D.第六句化用秦始皇凿山断金陵王气的典故,意在表明金陵险要不复存在。16.诗的标题是“江楼晚望”,尾联又说“不欲登楼”,二者之间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2)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如玉镜美玉一般的湖面广阔而邈远,上面只有词人一叶细小的扁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
的文字,完成18~20题。酷夏,心不静,气不顺,①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外,唯靠读书静心。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京、厦、广、沪四地而作。用时竟达十四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一个读透古书的人,
写起拟古之作,可谓②。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③。《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表现“隐”与“退”的是《采薇》: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
;《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八十六年的、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
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句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请加以修改,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意。(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盲盒让人迷恋,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惊喜。但是,①。盲盒消费浪潮之下,存在
涉嫌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有地方消保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10件不同品牌的玩具盲盒产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8件有安全隐患,存在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真可谓怀着“拆开有惊喜”的期待,②。盲盒营销击中了猎奇心态、攀比心理等人之“软肋”。不可预
见性让人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盲盒诱惑大家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刺激非理性重复购买;人们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因商家故意降低产品抽中概率,被不断刺激,过度消费……盲盒营销的商品,很多时候不是“真
需要”,只是“超想要”。连一些成年人都无法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作出理智消费选择,更何况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懵懂无知,③。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含标点...)。(6分)22.请以“人们”为开头,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之与后面一句一起构成排比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五、写作(本题共1小题,60分)23.根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60分)翻开《红楼
梦》,你可以读黛玉,读她的高傲绝对,读她的孤独感伤;可以读史湘云或探春,读她们的大方气度,读她们的乐观态度;可以读刘姥姥,读她的悲酸质朴,读她的知恩图报;还可以读贾瑞或薛蟠,读人性的悲悯,读被包容的卑微。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人物,成就
了不朽的《红楼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请结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经历或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长郡中学2023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
文参考答案1.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2段可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未来的理想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而非“最重要的核心内容”。C项,“作者指出……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错误。根据材料一第3
段可知,提出“大多数人是根据实际生活得出自己的信念的”这一观点的是列宁,而不是作者。D项,说法太过绝对且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3段可知,“过分夸大外在灌输的作用”是“信仰问题出现虚假现象”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不能倒推。)2.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说法错误。选项推断不当,由材料一第2段“‘自由个性’是人的主体性最充分的体现”和“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看作共产主义的真正目标”可知,“人的主体性在社会得到充分尊重”,不是后面两个结论的充分条件,无法推出后面两个结论。)3
.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不属于“信仰”。根据材料一第1段可知信仰“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属于一种欲望。)4.①根
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②其主体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③其形成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的结果;④其产生的前提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倾向。(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一第1段从信仰的定义、对象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可得出:信仰从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
活和社会活动,信仰的主体归根结底是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由材料一第3段“信仰的形成和巩固离不开信仰主体的自觉性。信仰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灌输的结果,而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的结果”分析可知,信仰的形成是主体全身心的体悟和价值整合的结果。由材料二第1段“谈到信仰产生问题,首先得
肯定人性,人会生老病死,人有欲望,面对不同情形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人会思考解决问题,人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分析可知,信仰产生的前提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倾向。5.①突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人们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条件;②为上下文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
,使论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③使行文衔接自然,论证层次清晰。(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答给3分,三点给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第2段可知,马克思“曾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内容上看,马克思把人类社
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目的是突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形成与每个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密切联系。从结构上看,为上文论述“未来的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和下文论述“马克思主义……把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看作共产主义的真正目标
……”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使论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同时使行文衔接自然,论证层次清晰。6.B(本题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每一个选项,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由此定位到小说中的相应位置,抓住其中的情节、
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分析时注意结合语境。B项,“但缺少自知之明”表述错误。小说写汪可逾技艺尚不娴熟的内容出现在倒数第6段,联系上下文可知,老人们对当年战斗的一些细节都记忆模糊了,对汪可逾所演奏的几支古琴曲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故写汪可逾技艺尚不
娴熟,可以进一步凸显她演奏的精彩,富有感染力,并不是表现汪可逾缺少自知之明。)7.C(本题考查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选项表述的要点,将其与小说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对,判断选项正误。C项,“说明他们当时对战事习以为常”表述错误。根据小说
倒数第6段的内容可知,小说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汪可逾演奏效果的不同寻常,富有感染力。)8.①长于治军。他一出场,就让乱糟糟的慰问现场迅速发生了变化;他治理的九团军纪严明,行动迅速。(2分)②雷厉风行。慰问演出出现混乱时,他
直接命令演出取消;用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他甩掉汪可逾。(2分)③学识渊博。他精通音乐,一眼就认出了女学生的琴为宋代古琴;他精通诗文,能随口吟诵出与当下情景相匹配的诗。(2分)(其他如“保护群众”等角度,只要紧密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考点】本题考
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首先要在文本一中找出直接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内容;然后结合其他人物对这一人物的评价性的句子进行具体分析。【解析】根据“前面几排观
众端端正正坐好了……齐竟这才开始队前训话”“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转眼之间……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可知,齐竞一出场就让乱糟糟的慰问现场迅速发生
了变化,他治理的九团军纪严明,行动迅速,将士和观众的反应侧面表现了齐竞长于治军。根据“齐竟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等可知,齐竞看到乱糟糟的慰
问现场,训话后直接命令取消演出,他用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他甩掉汪可逾。这几处语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直接表现了齐竞的雷厉风行。根据“‘啊哟!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中的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可知,齐竞一眼便认
出了女学生的琴为宋代古琴且随口就吟出了与古琴相关的诗句,表现出他学识渊博,精通诗文、音乐。9.①对女主人公汪可逾演奏古琴的情景进行详细描绘,塑造了她纯真可爱的美好形象,讴歌生命的纯真与美好;(2分)②慰问演出是在战火纷飞中进行的,汪可逾所演奏的美好音乐与残酷的战争环境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揭示了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主旨;(2分)③一面写战火纷飞、电报讯号往返交错的战争局势,一面写吟诵诗句、弹奏古琴的慰问演出,虚实结合,使小说在写实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气息,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2分)【考点】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
和创作意图。【思路】解答本题,首先要在文本二中筛选出徐怀中的观点:我们的战争文学,当然要写金戈铁马,要写血与火的考验,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沦为套路。然后结合文本一对演出的具体描写,归纳作答。【解析】从塑造人物角度,根据“女学生也
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回应”“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洪亮一如铜钟”可知,小说描写了一个纯真美好、多才多艺的女学生形象,展现了生命的纯真与美好。从表现主旨角度,根据“离开舞台一段距离……陶醉不已”可知,汪可逾所演奏的美好音乐与残
酷的战争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主旨。从艺术效果角度,“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陶醉不已”是实写,“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
……传向四方”是虚写,小说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现实的残酷中营造浪漫气息,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10.D(“沙丘”作“至”的宾语,其间不要断开,可排除A、C两项;“曰”提示后文,其后要断开,排除A、B两项。)11.C(“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错误,大夫去
世称“卒”。)12.C(是李斯设酒宴,百官向丞相敬酒祝贺,不是向李由祝贺。)13.(1)丞相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论,就上书给皇帝。(关键词“谬”“绌”“辞”“乃”各1分)(2)我李斯原是上蔡
的平民,里巷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关键词“闾巷”“黔首”“驽下”“擢”各1分)14.惋惜与批判。(1分)李斯能力突出,通晓儒家六艺,不致力于辅佐皇帝弥补过失,而是阿谀奉承,曲意附和(1分);听信
赵高之言,篡改诏书,废扶苏立胡亥,天下叛乱之后,才想起直言劝谏。(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依据译文,简要归纳即可得出答案。15.D(“金陵险要不复存在”错误。第六句化用秦始皇凿山断王气的典故,意思
是说金陵的山虽有万仞高,但空有天险,王气已收,一片空寂。)16.不矛盾。(1分)①诗人日晚登楼,极目所见,湖山苍翠一色,因无人同游而顿生孤独之感。②金陵城高万仞,然而却一片空寂,诗人感慨人事代谢,昔日繁盛不再。③尾联“不欲
登楼”,正话反说,本不想登楼怀古,怕引起伤感之情。然而眼前所见之景,夕阳一落而不见,飞鸿一去而不返,自然引发了无限悲愁。(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只表态没有分析不给分)17.(1)莫春者春服既成(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解析】注意“莫”
“既”“庶”“鉴”“顷”“着”的正确写法。(每空1分,错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18.示例:①心浮气躁②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垂手可得、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水到渠成、得心应手)③爱不释手(爱不忍释、叹为观止)(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亦可得分)19.《补天》篇,契合着他欲补苍天
的志向;《理水》篇,践行了他务实趋真的精神;《采薇》篇,表现了他对“隐”与“退”的思考;《铸剑》篇,饱含着他对威权的轻蔑与挑战。(每句1分)20.比喻,(1分)构成:将阅读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感受比作在酷热的天气里吹空调。(1分)效果:①
与开头“酷夏,心不静,气不顺……唯靠读书静心”相呼应。(1分)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的冷峻和深远给予浮躁的自己精神上的镇静与愉悦。(1分)21.示例:①不能无视盲盒营销的副作用②得到的却是无法预料的惊恐③根本无法抵挡盲盒的诱惑(每处2分)【解析】①处,前文说到“下一个会是什么惊喜”,由
转折连词“但是”可知,此处应是和“惊喜”相反的内容;又根据后文“存在涉嫌虚假宣传、到手商品与宣传不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可知,此处应填写“不能无视盲盒营销的副作用”一类的句子。②处,根据前文抽检的结果——80%的玩具有质
量问题,“存在造成儿童呼吸道堵塞进而导致窒息的风险”,以及“真可谓怀着‘拆开有惊喜’的期待”可知,此处应填写“得到的却是无法预料的惊恐”一类的句子。③处,根据前文“连一些成年人都无法基于自身经济能力、消费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作出理智消费选择”可知,许多成年人都无法抵御盲
盒的诱惑,那么对于“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未成年人,就应是“根本无法抵挡盲盒的诱惑”。22.人们因盲盒的不可预见性感到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1分)因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的诱惑,非理性重复购买;(1分)因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1分)(如
有其他表述,只要句式相对整齐,表意通畅也可以得分)【解析】本题要求“以‘人们’为开头”改写句子,首先要让“人们”作为主语,放在句子的最前面。然后分析整个句子,“感觉新鲜刺激,想要满足好奇心”“非理性重复购买”“不由得深陷其中”是“人们”购买盲盒导致的三种结果;而“不可预见
性”“拿到隐藏款、集齐全系列”“迎合‘流行趋势’,跟风购买”是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可以作为句子的原因状语。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按照排比句的格式,以“人们”为开头,变换句子即可。23.题意解析:材料以《红楼梦》
里的人物类型分析为导语,有林黛玉自身个性的对立统一,也有林黛玉与探春、湘云的比照,有刘姥姥的地位遭际与个人品性的对比,还有女性正面形象与贾瑞或薛蟠的对比,特别是作者对所有人物形象的包容及悲悯,引导中学生结合当代先锋人物,成为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要能结合名著阅读过程中的体悟,要
对材料或《红楼梦》中相关人物的品质进行思辨,体现对立统一、一分为二、整体与部分等二元思辨思想。审题立意过程中,学生应该避免以下不足:①将文章写成人物解析,全面分析该角色的优缺点;②不能联系现实,只局限于材料来谈,写作
素材不够;③未能进行权衡选择,找到“应该”拥有的品质。评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差文章要尽可能打低分,好文章要尽可能打高分,拉大差距。立意示例:①做人要有风骨(黛玉角度);②大度乐观,青春精彩(探春、湘云角度);③知恩图报,做
时代新人(刘姥姥角度);④要有包容精神和悲悯情怀。联系《红楼梦》中的其他人物,符合材料内容和含义导向,关联现实即可。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
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威武盛德。齐人淳于越进谏说:“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在朝中您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事情不效远古而能长久的,我没有听说过。现在周青臣等人又当面阿谀奉承以加重
您的错误,不是忠臣。”始皇把这种议论交给丞相李斯处理。丞相认为他的说法是荒谬的,废黜了他的言论,就上书给皇帝,说:“我请求下令,凡藏有《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言论文章的,一律清除。”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
议,没收了《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来使百姓愚昧无知,使天下人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前朝廷。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秦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这些措施,李
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都娶了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泰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哎呀!我听荀卿
说过‘事情禁忌过分’。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里巷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驽钝低下,于是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为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秦始皇巡
行出游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兼理符节玺令等事,都随同前往。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始皇,始皇派他到上郡监督军队,蒙恬做将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这一年七月,
秦始皇到达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下诏给公子扶苏说:“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
子,所以保守秘密,把始皇的尸体安放在韫辕车里,百官奏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复百官上奏的事。太史公说:李斯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能够游走于诸侯之间,后来入关侍奉秦国,趁机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最终成就帝业,李斯位居三公之列,可以说是很受尊敬重用了。李斯通晓儒家
六艺的宗旨,却不致力于修明政治来帮助皇帝弥补过失,而是依仗自己显贵的地位,阿谀奉承,曲意附和,推行严厉的刑罚和法律,听信赵高的奸计邪说,废掉长子扶苏而改立庶子胡亥为太子。等到各地诸侯纷纷起来叛乱,李斯这才想要直言劝谏,这不是太晚了吗!人们都认为李斯竭尽忠诚,最后反而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
情的真实面目,就与世俗有了不同的看法。不是这样的话,李斯的功绩可以和周公、召公并列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