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31)页,1.52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cf060960291bdb9749c4ad663a6c70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2025届高一(下)学月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①酶、②抗体、③结构蛋白、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⑦ATP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B.④⑤⑥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C.⑤⑥⑦都含有C、H、O、N、P等元素
D.②③④⑤⑥⑦在人体内的合成都需要①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详解】A、①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RNA,A错误;B、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物质,B错
误;C、⑤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而⑥核酸、⑦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等,C错误;D、②抗体、③结构蛋白、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⑦ATP在人体内的合成都要有①酶的参与,D正确。故选D。2.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发现丙肝病毒的科学家。丙肝病毒与近年来肆虐的新冠病毒
遗传物质都含有A、U、C、G四种碱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6种小分子B.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虽然不含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高倍显微
镜观察到【答案】A【解析】【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依赖活的宿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病毒的复制方式属于繁殖,自身只提供核酸作为模板,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及酶等均有宿主细胞提供。【详解】A、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A、U、
G、C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A正确;B、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不能独立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进入细胞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D、病毒的个体极小,不能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到,D错误。故选A。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用的受光面积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型,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C.成人体内腹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
著多于心肌细胞,有利于能量供应D.植物成熟的根细胞中含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细胞内充分容
纳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薄膜堆砌而成,扩大了膜面积;液泡是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解】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但是其接收、传递
、转化光能的结构却是其类囊体薄膜,A错误;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有利于能量供应,C错误;D、根尖成熟区细胞含大
液泡,内含细胞液,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正确。故选D。4.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也可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实验材料B.图中乙状态时的洋葱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C.该实验必须在高倍显微镜下操作、观察D.实验结果显示,植物细胞的边界应该是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细胞
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
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
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中,可选用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为材料,外界溶液加入染料,如红墨水,也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B、乙状态时,该细胞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吸水,也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失水,B错误;C、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可
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C错误;D、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D错误。故选A。5.将生长状况良好的人成熟红细胞平均分为三组,在低温下进行物质转运实验。实验开始前向甲组通入大量CO2,乙组加入少量蛋白酶,丙组不做处理(三组细胞的结构均不被破坏),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若三组转
运速率相同,转运物质可能是甘油B.若丙组转运速率显著快于甲乙两组转运物质可能是Ca2+C.若向丙组中通入足量的O2,则该组物质转运速率加快D.若适当升高温度,甲乙丙三组的转运速率都会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详解】A、若三组转运速率相同,说明转运的物质不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因而转运物质可能是甘油,A正确;B、若丙组转运速率显著快于甲乙两组,说明丙组转运物质时需要载体的参与并且消耗能量,属于主
动运输,转运物质可能是Ca2+,B正确;C、人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若向丙组中通入足量的O2,不影响细胞呼吸,则该组物质转运速率不变,C错误;D、依照题意,若适当提高温度,无论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都可能加快,所以甲乙丙三组的转运速率都会加快,D正确。故选C
。6.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B.酶都是大分子有机物C.加热和加入酶都能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所有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不会在催化后就被降解,A错误;B、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蛋白质和RNA都是大分子有机物,B正
确;C、加热可增加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且酶降低的活化能更显著,C错误;D、酶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是RNA,所有的酶并不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RNA类的酶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D错误。故选B。7.在催化化学反应时,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温下保存酶是因为0℃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降低酶活性B.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选择的反应物不能是淀粉C.蛋白酶能催化多种蛋白质水解,因此蛋白酶不具有专一性D
.加酶洗衣粉能洗净血渍,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详解】A、低温下酶的活性被抑制而空间结构稳定,不会变性失活,所以酶适于低温保存,A错误;B、在酸性条件下
,淀粉会被分解,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时,选择的反应物不能是淀粉,B正确;C、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体现了蛋白酶具有专一性,C错误;D、加酶洗衣粉能洗净血渍,不能体现了酶
具有高效性,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B。8.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放入含有3H标记的亮氨酸的完全培养液中,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3H应标记在亮氨酸
的氨基或羧基上B.细胞核控制着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代谢,但未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C.直接参与上述过程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D.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最早出现放射性的结构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分泌蛋白的合成通过脱水缩合完成,亮氨酸的氨基或羧基上的3H会到脱去的
水中,因而不能标记在亮氨酸的氨基或羧基上,A错误;B、细胞核控制着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代谢,同时核膜也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B错误;C、在上述过程,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上初加工,高尔基体上再加工形成成熟蛋白质,最后运输至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而直接参与
上述过程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膜,C正确;D、培养液中的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进而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故最早出现放射性的结构是细胞膜,D错误。故选C。9.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磷脂酶、蛋白酶、核酸酶等多种酶。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pH约为7。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包裹着衰老线粒体的囊泡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B.与消化道中的水解反应相似,溶酶体内的水解反应也需要消耗ATPC.因溶酶体内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所以当pH为7时,活性最高D.溶酶体膜上可能含有某种载体蛋白,以主动运
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答案】D【解析】【分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能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详解】A、包裹着衰老线粒体的囊泡
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A错误;B、消化道中的水解反应与ATP的水解和产生无关,B错误;C、溶酶体内的pH约为5,活性最高,当pH为7时,酶可能还没有活性,C错误;D、依题意可知,
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pH约为7,溶酶体膜上可能含有某种载体蛋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H+运入溶酶体,使酸性变强,D正确。故选D。10.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
膜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图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若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必定消耗ATPD.构
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能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的蛋白质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
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所以A与B两种蛋白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
,这样才能与脂双层牢固结合,A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一般来说,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B正确;C、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协助的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后者消耗ATP,C错误;D、流动镶嵌构型认为,构成
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D正确。故选C。11.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以蔗糖的形式经筛管不断运出。蔗糖分子利用H+形成的浓度差提供能量,借助蔗糖载体与H+同向跨膜运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叶肉细胞都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等结构B.ATP酶既作为K+、H+的载体,又可以催化ATP的水解C.持续的光合作用使得叶肉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D.蔗糖的跨膜运输没有直接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答案】B【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K+运输到筛管,动力是ATP,属于主动运输;蔗糖运输到筛管,需要蔗糖载体,动力是H+浓度差,也是主动运输。【详解】A、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ATP酶既作为K+、H
+的载体协助两种物种运输,又可以催化ATP的水解,B正确;C、细胞中ATP与ADP处于动态平衡中,一般而言,叶肉细胞中ATP的合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同,C错误;D、蔗糖的跨膜运输没有直接消耗ATP,但依赖H+浓度差产生的能量(根据H+从筛管向叶肉
细胞运输需要消耗ATP也可判断叶肉细胞内H+多),依然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B。12.亲核蛋白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可通过其中的一段特殊氨基酸序列NLS(进核定位信号)与相应的受体蛋白识别,并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在受体
蛋白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核孔结合后进入细胞核,该过程消耗细胞中的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与DNA合成相关的酶中可能具有NLS氨基酸序列B.真核细胞的DNA分子可结合NLS氨基酸序列通过核孔来到细胞质中C.细胞呼吸抑制剂会影响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过程D.N
LS氨基酸序列功能缺陷的亲核蛋白会在细胞质中积累【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文,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NLS的协助,且需要ATP提供能量。【详解】A、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与DNA合成相关的酶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因此这些酶可能
具有NLS氨基酸序列,A正确;B、NLS氨基酸序列可引导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DNA不会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B错误;C、细胞呼吸抑制剂会影响ATP的合成,从而影响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过程,C正确;D、NLS氨基酸序列功能缺陷的亲核蛋白无法进入细胞核,从而会在细胞质中
积累,D正确。故选B。13.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破伤风芽孢杆菌在无氧环境中难以长时间生存、被铁钉扎伤应及时就医B.微创手术后用氧气置换用于增大腹腔空间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慢跑和游泳等有氧运动能避免肌肉细胞因
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D.污水净化池底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
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
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型微生物,能够在无氧的环境中长期生存,A错误;B、氧气可以抑制厌氧型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创手术后用氧
气置换用于增大腹腔空间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抑制厌氧菌的繁殖,B正确;C、有氧运动能避免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肌肉酸痛,C正确;D、增加水体溶解氧,促进微生物有氧呼吸,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D正确。故选A。14.物质进出某生物细胞膜时有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式,■、▲、●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X离子的转运过程B.短时无氧情况下b类型的转运过程将暂时停止C.c类型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该细胞可能是萤火虫发光
器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无需能量和载体蛋白;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无需能量;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详解】A、图中显示,a类型中Y离子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于X离子的转运过程,A正确;B、b
类型的转运过程为主动运输,短时无氧情况下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因此短时无氧情况下b类型的转运过程不会暂时停止,B错误;C、由图可知,c类型中物质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光能,故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D、萤火虫发光器细胞没有光合色素不能利用光
能,故该细胞不可能是萤火虫发光器细胞,D错误。故选A。15.如图所示为初始时的渗透装置,烧杯内盛有清水,液面高度为a,漏斗盛有0.3g/ml蔗糖溶液,液面高度为b,液面高度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
面差为观测指标,错误的是()A.达到渗透平衡时m增大B.达到渗透平衡时仍有水分子穿过半透膜C.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D.将蔗糖溶液换为0.3g/ml淀粉溶液结果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
浓度差,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蔗糖分子分子不能通过,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相同时间内浓度低的一边往浓度高的一边运动的水分子更多,使浓度高的一边液面不断升高,当浓度差产生的力和高出的液面的重力相等时就形成二力平衡,
水分子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液面不再升高,此时液面高的一侧浓度大。【详解】A、蔗糖溶液的浓度高于清水,因此蔗糖溶液中的液面会升高,当浓度差产生的力和高出的液面的重力相等时,达到渗透平衡,此时m增大(因为b增大)
,A正确;B、达到渗透平衡时仍有水分子穿过半透膜,此时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数相等,B正确;C、因为液面高度差会产生重力,所以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相等,且液面高的一侧浓度大,C正确;D、淀粉是多糖,分子质量远大于蔗糖,则相同的质量浓度下,
淀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更小,所以若将蔗糖溶液换为0.3g/ml淀粉溶液,m会减小,D错误。故选D。16.下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另两条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和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保存该酶的最佳条件为
E点和H点B.乙、丙曲线分别表示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C.A点和B点对应的酶分子的活力相同D.I点后的该蛋白酶仍能使双缩脲试剂变色【答案】A【解析】【分析】曲线甲: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B点
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量和酶的活性。判断曲线甲和乙: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不会失活,pH过低或过高酶都会失活,因此乙曲线代
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详解】A、酶的保存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即H点和D点,A错误;B、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不会失活,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pH过低或过高酶都会失活,
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B正确;C、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因而A点和B点对应的酶分子的活力相同,C正确;D、I点后的该蛋白酶虽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但肽键没被破坏,仍能使双缩脲试剂变成
紫色,D正确。故选A。17.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在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设置不同温度和不同加工时间的实验组若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30℃40℃50℃60℃
70℃1h10.910.910.98.38.32h10.910.910.98.36.53h10.98.36.55.05.0A.加入蜂蜜的量属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应保持相同且适宜B.相同温度不同加工时间的组别间形成前后自身对照C.实验结论为加工
温度较高、加工时间较长都会影响蜂蜜中淀粉酶的活性D.为排除淀粉自身分解带来的影响,应用等量蒸馏水替换蜂蜜设置对照组【答案】B【解析】【分析】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
改变,使酶永久性失活。【详解】A、本实验探究的是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而加入蜂蜜的量属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应保持相同且适宜,A正确;B、前后自身对照是在时间上形成同组实验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立对照实验,B错误;C、由
表格可知,实验结论为随着加工温度升高、加工时间延长都会影响蜂蜜中淀粉酶的活性,C正确;D、为排除“淀粉自身不稳定而自发分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带来的影响,应用等量蒸馏水替换蜂蜜设置对照组,D正确。故选B
。18.32P是31P的放射性同位素,科学家将标记的32P注入活的肝脏细胞内,随后迅速分离细胞内的某种物质,测定其放射性,该物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①处为碱基,且该碱基为RNA所特有B.该物质可脱下⑤号磷酸
基团,该基团可以携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C.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总是与吸能反应相关联D.32P出现在该分子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不相等【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表示腺嘌呤,②表示核糖,③④⑤表示磷酸基团。【详解
】A、该物质①处为腺嘌呤碱基,DNA和RNA都可含腺嘌呤碱基,A错误;B、该物质为ATP,可脱下⑤号磷酸基团,该磷酸基团可以携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B正确;C、④和⑤之间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即ATP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与放能反应相关联,C正确;D、32P在该分子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
不等(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磷酸基团更容易脱离),在⑤中出现的概率最大,D正确。故选A。19.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能在肌酸激酶催化下将自身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中来合成。研究者对蛙的肌肉组织进行短暂电刺激,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肌肉组织用
肌酸激酶阻断剂,阻止酶发挥作用)肌肉收缩前后ATP和ADP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磷酸腺苷对照组/实验组/收缩前收缩后收缩前收缩后ATP1.301.301.300.75ADP0.600.600.600.95的A.对照组的肌肉细胞收缩过程中不消耗ATPB.实验
组中的肌肉组织细胞中有ATP分解但无ATP合成C.实验组中的肌肉组织中ATP的消耗速率大于合成速率D.实验组数据表明部分生命活动利用了靠近腺苷的磷酸键【答案】C【解析】【分析】1、ATP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3、在生物体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详解】A、对照组肌肉收缩也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ADP和ATP相互转化是机体维持能量供应的机制,所以实验组中的肌肉组织细胞中有ATP分
解也有ATP合成,B错误;C、实验组ATP在收缩前后,ATP减少了1.3-0.75=0.55个单位,而ADP增加0.95-0.6=0.3个单位,说明了实验组中的肌肉组织中ATP的消耗速率大于合成速率,C正确;D、肌肉组织用肌酸激酶阻断剂处理后,ATP的
合成减少了,说明部分生命活动利用了磷酸肌酸的能量,D错误。故选C。20.“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会被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原成灰绿色”,某生物研究小组利用该实验原理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装置如图。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A、D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是便于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B.D装置中的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也变色,可能是剩余的葡萄糖导致的C.将B、E试管中的清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黄变绿再变蓝D.增加A装置中酵母菌的数量,可以提高酒精的最大产量【答案】B的【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详解】A、A、D装置中注
射器的作用是便于取等量样液用于检测,不能直接往锥形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验,A错误;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结合题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会被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原成灰绿色”可知,D装置中的培养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也变色,可能是剩余的葡
萄糖导致的,B正确;C、二氧化碳遇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因此将B、D试管中的清水换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C错误;D、增加A装置中酵母菌的数量,无法提高酒精的最大产量,增加A
装置中葡萄糖溶液浓度,可以提高酒精的最大产量,D错误。故选B。21.将一株绿色植物放入一个密闭的三角瓶中,如图甲所示,在瓶口放置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计算机,以检测一段时间瓶中CO2浓度的变化。根据实验所测数据绘
制曲线图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将装置甲放置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植株的呼吸速率B.将装置甲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测得植物的光合速率C.25分钟后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可通过增加装置中CO2的含量,促使植株继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在白天有光照时叶片既
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详解】A、将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绿色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此时测得数值表示的是呼吸作用速率,A正确;B、将装置甲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测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B错误;C、25分钟后
CO2浓度不变,则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正确;D、欲使该植物能够继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在装置中增加CO2的含量,D正确。故选B。22.下图为小麦根呼吸作用的图,若呼吸底物仅为葡萄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E点后细胞的净光合大于0B.若AB=BC,则
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2C.C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最有利于果蔬的储存D.C点时细胞无氧呼吸的强度最弱【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探究的是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小麦根的呼吸作用的变化情况。E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
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阴影部分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详解】A、E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吸收量,E点后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并且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若AB=BC,即有氧呼吸产生
的CO2量等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B错误;C、依照题图可知,C点时CO2的释放量最少,说明此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最低,因而C点对应的氧气浓度最有利于果蔬
的储存,C正确;D、根据图中信息,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C点时细胞无氧呼吸的强度并不是最弱的,D错误。故选C。23.如图是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正常光照和强光照下某种植物等量叶片中的光合色素,然后用层
析液进行纸层析得到的结果(I、Ⅱ、Ⅲ、IV为色素条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研磨中若加入的二氧化硅过少,可能会导致色素条带颜色变浅B.若植物缺Mg元素或N元素,都会导致Ⅲ、IV色素条带变窄C.I
、Ⅱ色素带的色素能吸收红光,并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D.与正常光照下相比,该植物强光照下叶片会发黄【答案】B【解析】【分析】色素提取和分离的主要步骤为:研磨、过滤、画滤液细线、纸层析分离。【详解】A、实验研磨操作中若加入的二氧化硅过少,
使研磨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色素条带颜色变浅,A正确;B、Mg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缺乏会导致Ⅲ、IV色素条带变窄,N是大量元素,缺乏会使四种色素条带都变窄,B错误;C、I、Ⅱ色素带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能吸收红光,并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C正确;D、由题图推知,与正常光照下相比,该植物强光照下类
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叶片会变黄,D正确。故选B。24.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光下,若给含叶绿体的叶片提取液(淡绿色)提供特定的可与氢离子结合的氢受体2,6-D(一种墨绿色染料,接受氢离子并被还原后呈无色),在无CO2时
进行光照,可观察到提取液由墨绿色变为淡绿色,并释放出O2;但放在暗处,则试管中的液体仍为墨绿色,且无O2的释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和推论错误的是()A.该实验不能证明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完全来自H2O的光解B.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合成
了H+和O2C.实验过程中,给A组提供14CO2,可能会检测到(14CH2O)的生成D.该实验还可以证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合成糖类的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题图分析,A组光照和无二氧化碳条件下,叶绿体产
生了氧气,且提取液的颜色由墨绿色变成了淡绿色,说明叶绿体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氢离子和氧气,且氢离子与氢受体2,6-D结合;B组黑暗条件下,没有氧气释放,溶液仍然为墨绿色,说明叶绿体黑暗条件下不能产生氢离子和氧气。【详解】A、该实验说明了光照条件
下释放了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A正确;B、该实验证明了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内产生了还原性物质(氢离子)和氧气,B正确;C、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若给A组提供14CO2等物质,可能会检测到(14CH2O)的生成,C正确;D
、该实验只能证明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氧气和氢离子,无法证明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合成糖类的场所,D错误。故选D。25.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A.②、③将光能转变成了活跃的化学能B.其他条件不变,g的量瞬时减少,短时内d、f减少C.将H2O物质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在CO2中可检测到18OD.④、⑤、⑥过程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答案】ABCD【解析】【分析
】图中a为光合色素,b代表氧气,c代表ATP,d代表ADP,e为NADPH,f为NADP+,g为二氧化碳。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②表示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来形成ATP的过程,③表示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④表
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⑤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⑥表示暗反应过程中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详解】A、②表示ATP的合成,③表示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H+与NADP+结合,形成NADPH,故②、③将光能转变成了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B、g为二氧化碳,d代表ADP,f
为NADP+,若CO2的量瞬时减少,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量减少,C3的还原减慢,ATP和NADPH的消耗减少,剩余量增多,短时内ADP、NADP+减少,B正确;C、将H2O物质用18O标记,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故一段时间后在CO2中可
检测到18O,C正确;D、④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⑤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⑥表示暗反应过程中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④、⑤、⑥过程都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正确。故选ABCD。26.下图为某植株在较低CO2浓度下,O2吸收量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
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点为该植物该状态下的光饱和点B.b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O2C.若缺Mg,整条曲线将向上移动D.若适当提高CO2的浓度,d点将向下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曲线反映的是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的影响,纵坐标表示氧气的吸收量,b点时的净光合速率为0,此时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点时的光照强度为0,纵坐标对应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已经达到光饱和点。【详解】A、c点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A错误;B、b点表示光补偿点,
即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等可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进行细胞呼吸,因此,b点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少于释放的氧气,B错误;C、若缺Mg,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b点右移,整条曲线将向上移动,C正确;D、若适当提高CO2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强,d点将向上移动,D错误。故选C。27.将一盆栽植物从茎基部剪为冠部和根部两段。将其冠部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在其根部上端则套止一个弯曲
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使装置二水分上升的生理活动主要是根部发生渗透作用产生向上的推力B.若将装置一置于在晴朗高温的夏日,随温度升高水银柱液面上升速率变慢C.装置二中细胞可在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线粒体中产生ATP,共给生命活动D.向装置二浇NH4NO3溶液,水银柱下降0.5mm后停止,此时细胞可能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水分子从浓度低
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蒸腾作用是植物体水往高处流的拉力,根部发生渗透作用产生向上的推力是实验二水分上升的动力。【详解】A、直接促使装置二水分上升的生理活动主要是根部发生渗透作用产生向上的推力即根压,A正确;B、若将装置
一置于在晴朗高温的夏日,随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减弱,根部发生渗透作用产生向上的推力减弱,水银柱液面上升速率变慢,B正确;C、装置二中细胞是根细胞,不含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D、向装置二浇NH4NO3溶液,水银柱下降,说明此NH4NO3溶液较高,
根细胞失水,下降0.5mm后停止,此时细胞可能死亡,D正确。故选C。28.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形成+4NH。科研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植物感知该种信号后发生了如下图
2所示的生理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该植物施加含+4NH肥料会导致土壤碱化B.随着铜离子浓度升高,脲酶活性下降C.应在40~60℃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D.施用适量的-3NO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缓解土壤酸
化能力【答案】A【解析】【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的能。【详解】A、由图2可知,对该植物施加含NH+4的肥料,植物会通过根系释
放H+到土壤中,使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A错误;B、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产生的铵根离子减少,说明脲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C、脲酶在50℃时活性最高,所以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40~60℃。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应在40~
60℃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探究脲酶的最适温度,C正确;D、分析图2可知,施用适量的NO-3可与土壤中的H+结合运输到根细胞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植物缓解土壤酸化能力,D正确。故选A。29.下图为光反应示意图,PSI和PSII分别是光系统I和光系统Ⅱ,是叶绿素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能
吸收利用光能进行电子的传递,PQ、Cytbf、PC是相关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能将H+运输到类囊体腔中。ATP合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囊体薄膜上的ATP合酶,既能合成ATP,又能转运质子B.AT
P合成酶中CF1为亲水部分CF0为疏水部分C.光反应的产物有ATP、NADPH、O2D.光反应过程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NADPH【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水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腔内,该过程产生
的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的作用与NADP+、H+结合形成NADPH。ATP合成酶由CF0和CF1两部分组成,在进行H+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同时催化ATP的合成,运输到叶绿体基质中的H+可与NADP+结合形成NA
DPH,H+还能通过PQ运输回到类囊体腔内。【详解】A、由图可知,类囊体薄膜上的ATP合酶,既能合成ATP,又能转运质子(H+),A正确;B、由图可知,ATP合成酶中CF1位于叶绿体基质中,CF0位于类囊体膜上,说明CF1为亲水部分CF0为疏水部分,B正确;C、该图为光反应示意图,由图
可知,光反应的产物有ATP、NADPH、O2,C正确;D、由图可知,光反应过程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H2O,最终受体是NADPH,D错误。故选D。30.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IH)能够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cAMP表示环化腺苷一磷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信号分子X是酶A的激活剂,可直接激活酶AB.酶A可催化ATP水解,并脱下两个磷酸基团C.由图可知,cAMP的直接作用是使酶P活化D.GnIH可使cAMP的生成量减少,进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
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共同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详解】A、信号分子X与S1蛋白结合后,G1蛋白激活酶A,因而信号分子X是酶A的激活剂,可直接激活酶A,A正确B、由题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
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B正确;C、由图可知,cAMP的直接作用是使R和酶P分离,从而使酶P活化,C错误;D、由图可知,GnIH可使酶A的活性受到抑制,使cAMP的生成量减少,进而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31.鲍鱼(一般指鲍属)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中国古
称“鳆”。鲍属动物的足部肌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海味中的珍品。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碘、铁、镁、硒、维生素E,而且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也不含反式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1)鲍鱼细胞内含有的以上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
:__________。鲍鱼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有__________种,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场所与细胞核中的__________结构有关。(2)鲍鱼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__________态。(3)鲍鱼以红
藻、褐藻(低等植物)为食,有时还以伞藻为食。与鲍鱼相比伞藻不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有:__________。【答案】(1)①.碘、铁、硒②.21③.核仁(2)固(3)系统【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
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小问1详解】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碘、铁、镁、硒、维生素E,而且饱
和脂肪酸含量低,也不含反式脂肪,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为C、H、O、N,维生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主为C、H、O,生物体内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所以鲍鱼细胞内含有的以上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有碘、铁、硒;鲍鱼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氨基酸有21种;合成这些蛋白质的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小问2详解】由于饱和脂肪酸分子紧密程度更高,分子相互作用力大,导致整体更稳定,因此熔点更高,所以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呈固态。【小问3详解】鲍鱼为动物,伞藻为植物,与动物相比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没有
系统。32.乳糖不耐受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是指有些人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常常引起腹泻,其原因与乳糖酶分泌量不足有关,故又称乳糖酶缺乏症。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活细胞中合成乳糖酶需要原料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乳糖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
______。乳糖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__。(2)图1为乳糖酶作用机理,图2是温度对乳糖酶催化效率的影响特点。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C、D可分别表示为___
__________。(3)据图2可知,乳糖酶最适催化温度是_____________℃,若从70℃降温至最适催化温度__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恢复最高活性。【答案】(1)①.②.内质网、高尔基体③.胞吐(2)①.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②.葡萄糖和半乳糖(3)①.
40②.不能【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小问1详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乳糖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蛋白质
合成与分泌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乳糖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小问2详解】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的进行;乳糖为二塘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形成。【小问3详解】分析图2,40℃时酶的活性最高,所以乳
糖酶最适催化温度是40℃;70℃时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降温至最适催化温度不能恢复最高活性。33.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图3表示一株猕猴桃叶
片细胞内C3相对含量在一天24小时内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降解。(2)图1中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的_____________
干扰。反应室中若适当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3)图2中不同时间段曲线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15~20min,每分钟果肉细胞放出的氧气为:______mmol/mL,若在2
0min后停止光照,可推测20~25min曲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填“正值”“负值”或“零”)。(4)图3中,从______点开始合成有机物,G点C3含量极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答案】(1)CaCO3(2)①.溶解氧②.增大后稳定(3)①.0②.负值(4)①.B②.光照过
强导致气孔关闭,缺少CO2,因此不能转化为C3化合物,而C3化合物却可以继续被还原为有机物【解析】【分析】分析图2:图中1-15min氧气浓度增加,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15~20min氧气浓度不变,细胞呼吸速
率等于光合速率。【小问1详解】为防止叶绿素分解,可以加入CaCO3。【小问2详解】实验是通过氧电极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图1中NaHCO3分解可产生CO2,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即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
是增大后稳定。【小问3详解】从图2中看出15-20min,O2浓度是不变的,所以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放氧速率为0,若在20min后停止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O2,因此O2浓
度降低,斜率为负值。【小问4详解】叶片细胞内C3化合物相对含量在B点开始下降,即开始被光反应的产物还原,所以图中从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G点为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此时会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缺少CO2,因此不能转化为C
3化合物,而C3化合物却可以继续被还原为有机物,因此导致C3化合物的含量极少。34.土壤盐化是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其跟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耐盐植物根细胞参
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结构示意图。(1)图示体现了耐盐植物根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该特点依赖于细胞膜的结构,根细胞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2)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借助通道蛋白HKT1以____________方式
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从而影响植物生长。与此同时,根细胞会借助Ca2+调节Na+、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_、
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另外,一部分离子被运入液泡内,通过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促进根细胞吸水。(3)图示中的各结构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
_______上的H+-ATP泵逆浓度转运H+来维持的。根据植物抗盐胁迫的机制,提出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增产的措施____________。【答案】(1)①.选择透过性②.磷脂双分子层(2)①.协助扩散②.抑制③.激活(3)①.液泡膜②.
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或增施钙肥【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为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pH均为5.5,细胞质基质中H+含量比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低,H+运输到细胞膜外和液泡内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小问1详解】依照题图可知,细胞膜有选择地吸收离
子,其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顺浓度梯度借助通道蛋白HKT1进入根部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蛋白质合成受影响是由于Na+大量进入细胞,K+进入细胞受抑制,导致细胞中N
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而引起,HKT1能协助Na+进入细胞,AKT1能协助K+进入细胞,要使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则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抑制HKT1运输Na+,激活AKT1运输K+,使细胞中Na+、K+的比例恢复正常。另外,一部分离子被运入液泡内,
通过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促进根细胞吸水。【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耐盐植物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pH为7.5,而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pH均为5.5,细胞质基质中H+含量比细胞膜外和液泡膜内低,要维持浓度差,则主要由位于液泡膜上的H+-ATP泵以主动运输方式将H+
转运到液泡来维持的;根据植物抗盐胁迫的机制,农业生产上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增产的措施有:①通过灌溉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促进植物吸水,②增施钙肥,避免高盐胁迫抑制植物生长,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的增产。35.DonalParsons和他的同事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内膜、外膜及其
他组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将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____________。a.DNAb.丙酮酸c.染色质(体)d.ATPe.核苷酸f.RNA(2)线粒体内膜上的F
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各部分结构与合成ATP的关系,请在图示实验基础上和含有ADP、Pi等适宜条件下,完善下列实验设计方案:项目对照组实验组自变量①组①②组②③组③因变量ATP合成量实验结果预期④组能合成ATP,
其余组不能合成ATP,说明含F1颗粒的内膜小泡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①②组能合成ATP,其余组不能合成ATP,说明含F0颗粒的内膜小泡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答案】(1)①.差速离心法
②.abdef(2)①.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②.含F0颗粒的内膜小泡③.含F1颗粒的内膜小泡④.①③【解析】【分析】图示了线粒体的结构和组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分别在线粒体的基质与内膜上进行.设计对照试验要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注意控制无关变量。【小问1详解】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原料有丙酮酸,氧气,水,ADP和磷酸,产物有ATP,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核苷酸,故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abdef。【小问2详解】获得更多资
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