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讲析与提高专题10.3 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860.577 KB
  • 2025-03-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讲析与提高专题10.3  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讲析与提高专题10.3  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讲析与提高专题10.3  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讲析与提高专题10.3 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doc,共(12)页,860.57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bfe2ed426c3c7b88e67cfbfa0af2c2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0.3浮力单元提升检测卷(解析版)(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较大;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的压强较大;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解析】(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试管受到的浮力

:F甲=F乙,故A错。(2)F浮=G排=m排g,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3)F浮=ρ水V排g,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V乙,F甲=F乙,ρ甲<ρ乙,p=ρgh,放入试管后液面等高,所以烧杯底部所受压强:p甲<p乙,故C正确。(4)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差,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因为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D错。故选C。2.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

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和救生圈没入水中,处于悬浮状态;B.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解析】假设救生圈浸没在水中,则救生圈所受到的浮力为:F

浮力=ρgV排=1.0×103kg/m3×10N/kg×0.06m3=600N;G=G人+G圈=450N+50N=500N<F浮力;并且人在水里也受到水的浮力,也排开一部分水,所以,人和救生圈漂浮,人和圈可以部分露出水面。2故选B。3.

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轻轻放到水面,静止之后,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球>F碗B.F球<F碗C.F球=F碗D

.F球≥F碗【解析】因为实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所以实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球<G;因为碗状橡皮泥漂浮在水面,所以碗状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碗=G;由此可得:F球<F碗。故选B。4.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

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³kg/m³,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A.悬浮,1.0×10³kg/m³B.漂浮,0.95×10³kg/m³C.下沉,1.2×10³kg/m³

D.漂浮,0.90×10³kg/m³【解析】若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悬浮,浮力等于重力,64g<76g,所以物体在酒精中一定下沉;若物体在水中下沉,则在酒精中一定下沉;由题意知,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精=m排酒精g=64×10-3kg×10N/kg=0.64N,

根据F浮酒精=ρ酒精gV排酒精,得3433108.0/10/108.064.0mkgNmkgNgFVV−====酒精浮酒精酒精排物;排开水的体积35333-106.7/100.11076mmkgkgmV−===水排水

排水。因为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排开酒精的体积,所以在水中漂浮。因为漂浮,所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排开水的重力),则m物=m排水=76g=0.076kg;3334-/1095.0108.0076.0mkgmkgVm===物物物。故选B。5.如图所示,木块漂浮在

水面上,当把密度为7.9×103kg/m3的铁块A放在木块上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若把与A体积相等的合金块B悬挂在这个木块下方,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入水中(细线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则合金块的密度是()。A.6.9

×103kg/m3B.7.9×103kg/m3C.8.9×103kg/m3D.9.9×103kg/m33【解析】当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时,有:(mA+m木)g=F浮;(ρAvA+ρ木v木)g=ρ水gv木ρAvA+ρ木v木=ρ水v木﹣﹣﹣﹣﹣

﹣①的那个合金块B和木块都全部浸入水中时,有:(mB+m木)g=F浮′;(ρBvB+ρ木v木)g=ρ水g(v木+vB),ρBvB+ρ木v木=ρ水(v木+vB)﹣﹣﹣﹣﹣②②减去①可得:ρBvB﹣ρAvA=ρ水vB,因为vA=vB所以ρB﹣ρA=ρ水ρB=7.9×103kg/m3+1×103kg/m

3=8.9×103kg/m3。故选C。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将材料相同的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a球体积大于b球体积;静止时,a球漂浮在液面上,b球悬浮在液体中,a、b两球受到的浮力

分别为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解析】由题意可知,a、b两球材料相同,故它们密度相同,a球体积大,a球受到的重力大于b球受到的重力;两球分别漂浮、

悬浮在液体中,它们受到的重力与其受到的浮力是平衡力,故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烧杯相同,故没有a、b两球时,甲乙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分别为:SmSVh甲甲甲==,SmSVh乙乙乙==;它们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乙甲甲甲pSm

gghp===。放入a、b两球后,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故甲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答案】D。7.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

大后不变【解析】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由于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减小,而液体的密度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故选B。8.“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

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①、②、③,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4关系中正确的是()。A、①偏干,②正常,③偏湿B、①偏干,②偏湿,③正常C、①偏湿,②偏干,③正

常D、①偏湿,②正常,③偏干【解析】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由图可知,如果记号线①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即所受的浮力最大,即F浮大=G大=G盆+G土+G水;如果记号线③与水面重叠,则花盆排开水的体积最小,即所受的浮力最小,即F浮=G小=G盆+G土+G'

水,由于F浮大>F浮小,即G水>G'水;记号线①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最大,记号线③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最少,记号线②与水面重叠时,表示盆中含水正常,故ABC不正确,D正确。故选D。9.2016年

9月,三峡升船机投入使用,如图所示,升船机能将船只从下游以“坐电梯”的方式抬升至上游;船只在下游驶入钢箱,抬升机构把钢箱匀速竖直托举至上游,抬升大小不同的船只时,钢箱内水深均相等,则抬升机构托举刚箱的力()。【解析】三次船都漂浮,因此F浮=G船=G排液,因为钢箱内的水深均相等,所以三次水

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因为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即F=G,所以三次抬升机托举钢箱力一样大,故A正确。故选A。10.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

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5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

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解析】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

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沉浮的。故选B。11.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

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栓一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解析】(1)由p=FS可得,图乙比图甲中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1=△p1S=8

0Pa×100×10-4m2=0.8N,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铝球受到的浮力和铝球对水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1=G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铝球受到的浮力:F浮=G排=0.8N,由F浮=ρgV排可知,铝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2F浮

=2×0.8N=1.6N,故A错误。(2)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图丙比图甲中对桌面增加的压强:6△p=△p1+△p2=80Pa+460Pa=540Pa,图丙比图甲中对桌面增加的压力:△F2=△pS=540Pa×100×10-4m2=5.4N,铝块的

重力:G铝=△F2=5.4N,由G=mg可得,铝球的质量:m铝=G铝g=5.4N/(10N/kg)=0.54kg=540g,由ρ=mV可得,铝球的体积:V铝=m铝/ρ铝=540g/(2.7g/cm3)=200cm3,故B错误。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铝=G铝-F浮′=5.4N-1.6

N=3.8N,故C错误。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液体的密度:ρ液=F浮′gV排=F浮′gV铝=1.6N×10N/kg×20×10−6m3=0.8×103kg/m3=0.8g/cm3,故D正确。故选D。12.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

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解析】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

,合理的实验顺序是: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故选D。13.

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盛水的杯子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7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解析】由图可知,三个杯子中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因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盛水的杯子中时,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所以,三个实心金属球的体积关系为V甲>V乙>V丙,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三实心金属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由F浮=ρgV排可知,三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因三个实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所以,由F压=G﹣F浮=mg﹣F浮可知,甲、乙、

丙对杯子底部压力大小关系为:F压甲<F压乙<F压丙,即丙最大。故选C。14.下列关于压强、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该物体将上浮【解析】A、压强的定义是指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浮力是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压强增大与浮力

无关;故本选项说法错误。B、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由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SFp=可知压强

与液体的深度无关,题中没有指明是固体压强还是液体压强,故本选项错误.D、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物体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不同,因此液体对物体产生的一个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不相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故

选D。8二、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27分)15.(12分)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1)如图甲,物体重N;(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N;(3)

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解析】(1)由甲图可知,物体重是4.2N;(2)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

.2N,故物体所受浮力应为:4.2N-3.2N=1N;(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C、D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

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答案】(1)4.2;(2)1;(3)液体密度;(4)C、D。16.(9分)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_

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

所受重力的大小。9【解析】(1)验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需要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由图示实验可知,实验遗漏的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实验时,先测出空桶的重力,然后测出物体的重力,再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

F示得出受到的浮力,最后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因此合理的实验步骤是:d、a、b、c。(2)由实验过程可知,物体浸没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Fa-Fb,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Fc-Fd,如果满足:Fa-Fb=Fc-Fd,可以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故答案为:(1)测量空桶的重力;d、a、b、c;(2)Fa-Fb=Fc-Fd。17.(6分)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的圆柱形

物体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容器内的液面升高了7.5cm,如图乙所示,此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物体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1。然后,将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h2,物体

A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3。已知F1与F2之差为7.2N,F2与F3之比为5:8,h1为3cm,h2为5cm。不计绳重,g取10N/kg。则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kg/m3。【解析】(1)V

A=80cm2×7.5cm=600cm3,则物体A的高度为:cmcmcmSVhAAA106060023===;因为物体在空气中静止时,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1,又因为F1与F2之差为7.2N,因此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7.2N;即7.2N=ρ液gVA7.

2N=ρ液×10N/kg×600×10-6m3,ρ液=1.2×103kg/m3。(2)②如图乙,当物体A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时,以其底面所在平面为参考面,设其位置为e,那么在提出物体A时,在位置e以下的部分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因此不做

考虑;10那么当物体A提起h2时,位置e以上的总体积保持不变,若设物体提起h2时,物体A在液面上的部分高度为xcm,那么以这个总体积不变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S容器•(hA+h1)=SA•x+S容器•(hA+h2-x),即:80cm2×(10cm+3cm)=60cm2×x+80

cm2×(10cm+5cm-x),解得:x=8;那么此时,物体A浸入液体中的高度为:h=10cm-8cm=2cm。③已知:完全浸没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与提升高度h2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3的比值为5:8,得:(F1-F浮):(F1-ρ液gV排)=

5:8,即:(ρAgSAhA-ρ液gSAhA):(ρAgSAhA-ρ液gSAh)=5:8,解得:37=A,3333/108.2/102.137mkgmkg==液。故答案为:1.2×103;2.8×103。三、计算题(共31

分)18.(12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防力量也在加强,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已正式交接。根据某航母的主要参数值列式计算:(g=10N/kg,ρ海水=1.03×103kg/m3)主要参数值航母总质量(包括舰载飞机)6×107kg每架舰载飞机的质量5150kg每

架舰载飞机与甲板的总接触面积5000cm2航母正常航行速度54km/h航母以正常航行速度行驶时所受阻力3.6×108N(1)求每架舰载飞机对甲板的压强;(2)求航母所受的总重力和浮力的大小;(3)若航母以正常航行速度匀速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540km.求此过程中航母牵引力的功率;(4)

若其中一架舰载飞机起飞后,求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少了多少?【解析】(1)舰载飞机对甲板的压:F=G1=m1g=5150kg×10N/kg=5.15×104N,舰载飞机对甲板的压强:p===1.03×105Pa。11(2)航母总

重力:G2=m2g=6×107kg×10N/kg=6×108N,因为漂浮,所以F浮=G2=6×108N。(3)因为航母在匀速行驶,根据二力平衡可得:F牵=f=3.6×108N,牵引力的功率:P=F牵v=3.6×108N/kg×m/s=5.4×109W。(4)舰载飞机起飞前后,

航母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F浮1=G2-G1=ρ液gV排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V=V排-V排1=-===5m3。答:(1)每架舰载飞机对甲板的压强为1.03×105Pa;(2)航母的总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均为6×108N;(3)航母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

功率为5.4×109W;(4)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少了5m3。19.(9分)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求:(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解析】(1)零件所受的浮力F浮=G﹣F示=7.4N﹣6.6N=0.8N,(2)把零件浸没在油中,由F浮=ρ油gV排得:1×10﹣4m3;(3)金属零件的质量,金属零件的密度;答:(1)零件受到的浮力为0.8N;(2

)金属零件的体积为1×10﹣4m3;(3)该金属零件的密度为7.4×103kg/m3。20.(10分)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着一个底面积为40

cm2,高为8cm的金属柱,当金属柱从液面上方逐渐浸入液体中直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柱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圆筒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g=10N/kg)求:(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多少?12(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析】解:(1)由图象知,当h=0时,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圆柱体的重力,所以G=10N;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即当h1=h=×8cm=4c

m时的拉力F1=6N;所以F浮1=G﹣F1=10N﹣6N=4N;(2)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1=S物h1=40cm2×4cm=160cm3=1.6×10﹣4m3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2.5×103kg/m3;(3)由ρ=得液体的质量:m液=ρ液V液=2

.5×103kg/m3×100×10﹣4m2×0.16m=4kg,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G总=(m容器+m液)g=(0.4kg+4kg)×10N/kg=44N,当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液体中时,对地面的压力:F=G总+F浮1=44N+4N=

48N,p===4.8×103Pa。答:(1)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受到液体的浮力是4N;(2)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是2.5×103kg/m3;(3)当金属柱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4.8×103Pa。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