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6 页
  • 大小 527.500 KB
  • 2024-10-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6)页,52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ba1606f6eb12464680c98a4e85838d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学年第二学期温州新力量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A.蚕豆病B.神经性耳聋C.原发性高血压D.21-三体综合征【答案】C【解析】蚕豆病是单基因遗传病,A错误;神经性耳聋是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原发性高血

压是多基因遗传病,C正确;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对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分类的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进行遗传咨询,体检、

对将来患病分析;3、提倡“适龄生育”;4、产前诊断。2.下列人类活动中,与酸雨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煤的大量燃烧B.氟利昂的使用C.工业废水的排放D.外来物种的迁入【答案】A【解析】【分析】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

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这些含酸的微粒随着雨、雪回降到地面就是酸雨,酸雨中所含的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详解】A.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如煤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A正确;B.氟利昂曾用作

冰箱的致冷剂,大量排放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B错误;C.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水体污染,C错误;D.外来物种的迁入会影响生物多样性,D错误。3.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HIV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B.H

IV含两条病毒RNA,是逆转录病毒C.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D.HIV潜伏期1-2年【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

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HIV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A正确;B、HIV含两条病毒RNA,是逆转录病毒,B正确;C、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C正确;D、HIV潜伏期2﹣10年,D错误。故选D

。4.雄性家蚕生命力强,饲料利用效率高,茧丝质量好,育种工作者通过辐射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卵和ZZ卵有所区别。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

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C【解析】由于染色体的缺失、增添、移接、颠倒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根据题干信息,雄性家蚕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C。5.如图表示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B.膜上载体蛋白结合该物质后其形状会发生改变C.该运输方式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D.图示过程可以表示胞吐【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的物质运输有载体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运输方式,从图示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

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详解】A、从图示方形物质可被载体运输,三角形物质不能被载体运输,可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A正确;B、据图分析,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正确;

C、因为图示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C正确;D、图示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6.关于细胞的分化、衰

老、凋亡与癌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细胞的遗传信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C.同一家族个体患相同癌症的概率比较高,因此癌症可遗传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答

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不变。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癌变是指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

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联系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变,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对

生物有积极意义,B错误;C、同一家族个体患相同癌症的概率比较高,这是由于同一家族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相同,癌症不可以遗传,C错误;D、癌症的发生也与人的情绪有关,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D正确。故选D。7.

下图是在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人体内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底物浓度为a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底物浓度为b时,再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C.底物浓度为a时,适当提高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D.底物浓度为b时,适

当提高pH值,反应速率会减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点时反应物浓度是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a点时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A正确;b点时的限制因素是酶的浓度,再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底物浓度为a时,适当提高温度,超过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C错误;底物浓度为b时,适当提髙PH值,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D正确。故选:C。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ATPB.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C.机体内会储存大量ATPD.ATP水解为ADP时,释放一个磷

酸基团并释放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

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详解】A、细胞内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是ATP,A正确;B、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可为吸能反应提供能量,B正确;C、机体内含有少量的ATP,不能大量储存,C错误;D、ATP水解为ADP时,断裂远

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释放一个磷酸基团并释放大量能量,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和机制B.自然选择加速了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

不定向变异积累成定向的变异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而积累【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详解】A.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

重要动力和机制,但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A错误;B.自然选择导致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B正确;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变异使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C错误;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错误。10.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定时所采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材料花生种子切片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豆浆溶液试

剂苏丹Ⅲ溶液碘液本尼迪特试剂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不加热不加热加热加热观察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肉眼观察肉眼观察现象橙黄色溶液变蓝色红黄色沉淀紫色溶液A.AB.BC.CD.D【答案】A【解析】【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

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花生种子中富含有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不需加热,用显微镜观察,A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不需要显微镜观察,B错误;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

,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C错误;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时,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溶液呈紫色,不需加热,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每种化合物鉴定时使用的试剂,反应的颜色,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否

需要加热。11.下列关于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醋化醋杆菌所产生的醋酸可使培养液中醋酸含量高达16%B.泡菜腌制时,间隔一段时间应将坛盖打开,放出CO2C.醋化醋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D.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

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

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

,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A、醋化醋杆菌所产生的醋酸可使培养液中醋酸含量高达13%,A错误;B、参与泡菜制作的乳酸菌在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会释放CO2,B错误;C、醋化醋杆菌属于需氧型生物,在有氧条

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错误;D、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B

.lmol葡萄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约产生30mol的ATPC.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细胞呼吸【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反应阶段,第一

阶段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学生还要熟知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详解】A、细胞呼吸过程是酶促反应,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lmol葡萄糖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约产生30mol的ATP(有的资料认

为是38mol,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取值范围不同),B正确;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呼吸,C正确;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D。13.科学研究发现,雄激素不应症患者的Y染色体上决定睾丸发育的SRY基因正

常,但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激素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B.雄激素不应症患者体内雄激素含量很低C.雄激素受体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D.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

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雄性激素属于脂质,雄性激素受体属于蛋白质.雄性激素只有被其受体识别后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

雄性激素受体合成受阻,从而使雄性激素不能发挥调节作用而患“雄性激素不应症”。【详解】A、雄性激素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生长,A正确;B、“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是由于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体内雄性激素没有受体识别,而不是雄性激素含量很低,B错误;C、雄性激素受

体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正确;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所以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B。1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在减小B.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没有核仁的细胞就没有核糖体C.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都需线粒体参与D.光照下,叶肉细胞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淀粉

【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原生质体不断吸水,所以细胞液浓度在减小,A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但是有核糖体,B错误;好氧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叶肉细胞合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15.人体膝反射的反射弧结

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Ⅰ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答

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详解】神经元乙的细胞体位于脊

髓,而大脑皮层可调控脊髓的活动,因此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A项正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舒张,B项错误;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所引起的伸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C项正确;I、Ⅱ和Ⅲ分别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不同点,因兴奋在神经纤

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所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则可在Ⅱ处和Ⅲ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16.洋葱根尖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示意图如下,对应于图中a、b染色体所处的两个连续的时期为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时期分别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B.①时期,与纺锤丝相连的一对中心

体分开C.②时期,核遗传物质加倍为完全相同的两套D.秋水仙素处理使细胞中染色体停留于a状态【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分裂期按时间依次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出现纺锤丝、染色体,核仁、核膜消失;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

;后期时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向两极运动;末期时纺锤丝消失,染色体变为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细胞质分裂到两个子细胞。【详解】图中a、b染色体所处的两个连续的时期为①、②,由①到②的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所以①、②时期分别为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A正确;中心体是动物细

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器,洋葱不是低等植物,不含中心体,B错误;核遗传物质加倍为完全相同的两套是在进入细胞分裂中期之前的间期,由于DNA的复制而加倍,C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后使细胞中染色体停留于b状态,出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错误。故选A。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D

NA连接酶能将两碱基间形成的氢键连接起来B.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D.土壤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与农杆菌质粒重组,然后将重组DNA分子

导入植物受体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

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A、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粘性末端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成磷酸二酯键,而不是将碱基对连接起来,A错误;B、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之一,B正确;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

能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D、土壤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与农杆菌质粒重组,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细胞,再让农杆菌去侵染植物细胞,D错误。故选B。18.糖元沉积病Ⅰ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

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元沉积病Ⅰ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糖元沉积病Ⅰ型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元沉积病Ⅰ型女儿的可能性是A.1/12B.1/8C.1/6D.1/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元沉积病Ⅰ型的女儿

和一个正常的儿子,据此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设致病基因为a,则双亲均为Aa,他们的正常的儿子为1/3AA、2/3Aa,据此分析。【详解】若这个儿子(1/3AA、2/3Aa)与一个糖元沉积病Ⅰ型携带者的女性即Aa结婚,则子代为aa的概率为2

/3×1/4=1/6,因此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元沉积病Ⅰ型女儿的可能性是1/6×1/2=1/12,A正确。19.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

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答案】C【解析】该细胞分裂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两项均正确;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项错误、D项正确。20.在双子

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研究发现,弯钩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而形成。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ACC可能影

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

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详解】A、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B、据图可知,与对照

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正确;C、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D、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

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正确。故选C。21.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环丙沙星:抑制

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③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④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B.除青霉素外,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C.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tRNA最多

有64种D.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为DNA复制的过程、b为转录、c为RNA自我复制、d为翻译、e为逆转录的过程,据此分析解答问题。【详解】A、a过程表示DNA的复制,其需要的酶有DNA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环丙沙星抑制细胞DNA解旋酶的活

性,即可抑制a过程;b过程表示DNA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即可抑制b过程,A正确;B、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无作用,而其他抗菌药物分别抑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C、过程d表示翻译过程,涉及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密

码子有64种,但是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所以携带氨基酸的tRNA最多有61种,C错误;D、e过程表示由单链的RNA得到双链DNA分子,属于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正确。故选C。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输入能

量B.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太阳能的1%~2%转化为化学能贮存下来C.蜣螂以羊的粪便为食,说明羊同化的能量有部分流入蜣螂D.每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未利用

等4个去向【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详解】A、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由人工输入能量或生产者通过光合作

用(化能合成作用)从外界固定能量,A错误;B、植物只能把照射到植物体上太阳能的1%~2%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B正确;C、屎壳郎以羊的粪便为食,羊的粪便所含的能量不是羊同化的能量,应该属于羊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D、最高营养级所同化的

能量没有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故选B。23.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都要加热处理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C.④的结果只有S型细菌或R型细菌一种菌落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R型细菌两种菌落【答

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要加热处理②不需加热,A错误;③只需将蛋白质、DNA、RNA等提取物与R菌共同培养,B错误;②③④的结果为只有R型一种菌落或有S、R两种菌落,①④结果有S、R两种菌落,C错误,D正确。【

点睛】学生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理解不清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过程及结果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24.如图为研究者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后,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是出

生率和死亡率B.N2最可能代表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该坐标曲线图反映了存在着正反馈调节机制D.可判断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分别为N2和P2【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模型是用曲线表示构建的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鸭种群数量在P2处上下波动,蝗虫种群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蝗虫种群K值为N2,鸭种群K值为P2。【详解】A、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其它因素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B、蝗虫种群数量在N2处上

下波动,所以蝗虫种群K值为N2,B正确;C、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错误;D、分析该模型,鸭种群数量在P2处上下波动,蝗虫种群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

,所以猎物蝗虫种群K值为N2,捕食者鸭种群K值为P2,D正确。故选C。25.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图示为两个家庭的系谱图,本家庭中的成员均不携带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图甲中3和4为双胞胎。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图中4与10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B.若甲中

的3、4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C.若乙中的4携带致病基因,则8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或4个致病基因D.若乙中的4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甲的4与乙的8婚配,所生孩子完全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答案】D【解析】【详解】A、分析乙图II3和II4没有乙病,而其儿子有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乙图中4号和10号个体没有病但其父亲都有病,无论是哪种隐性遗传病,他们均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相同,A错误;B、甲图中双亲都没有病,而5号个体有

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果3、4为异卵双生,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1/3+2/3×2/3=5/9,B错误;C、如果乙中的4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8有1/3是纯合

子,2/3是该病携带者,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或0个致病基因,C错误;D、若乙中的4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甲的4有1/3AAXBY,2/3AaXBY与乙的8即1/2AAXBXB、1/2AAXBXb婚配,所生孩子

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3×1/2=2/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2×1/2=3/4,那么完全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3/4=1/2,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某小型湖泊中的食物网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中所示生物关系,田螺也可以泥土中的腐殖质为食物,这说明田螺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3)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

中最先快速增加的是_____。(4)该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分别为表水层、_____、静水层和底泥层。若干年后,该湖泊可能逐渐演替为森林,通常在此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整个

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5)在该湖泊中的黑鱼,缺乏天敌,其种群增长方式是_____增长,其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其余部分_________。【答案】(1).消费者和分解者(2).浮游植物和水草固定的太阳能(3).浮游植物(4).斜温层(5).大于(6).逻辑斯蒂(S型增长)(7).

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题图:图中浮游植物和水草属于生产者,其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1)田螺可以取食浮游植物和水草,也可以泥土中

的腐殖质为食物,因此其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2)图中生产者有浮游植物和水草两个种群,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浮游植物和水草固定的太阳能。(3)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加的是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即浮游植物。(4)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分别为表水层、斜温层、

静水层和底泥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生物分布,这体现了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群落在正常演替过程中整个生态系统有有机物的积累,故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即生产者固定的CO2的量大于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5)在该湖泊中的黑鱼,由于缺乏天敌,环境资源有限,其种群增长方式是逻辑斯蒂增长;黑鱼同

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其余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点睛】生产者固定的CO2和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的关系,是本题的一个难点。学生需认识到,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是有一定程度积累的

,据此分析二者关系。27.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图1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图2为三倍体西瓜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叶片的Pn先后

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和_____。在9:00~17:00时,该植株有机物的积累量最多的是_____时;(2)图2中,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填序号)。①酶的合②某些物

质的运输③H2O裂解释放O2;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RuBP的含量会_____。(3)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与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在细胞质中合成

,转运到甲内后,组装的场所_____(填“相同”或“不同”)。(4)深秋时节,甲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5)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在乙的内膜上转移到_____中。【答案】(1).CO2浓度(2).光照强度(3).17:00(4).①②(5

).减少(6).不同(7).深秋光照减弱,气温变低,酶活性降低,叶绿素的合成速度变慢或停止(8).ATP【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1分析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到正午由于出现午休现象,光合速率下降,然后上升,直到下午,光照减弱,

净光合速率又逐渐下降;图2为两种重要的细胞器:甲叶绿体和乙线粒体之间的气体与能量转换关系。【详解】(1)图1中,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下降是因为“光合午休”,叶片部分气孔关闭,导致叶肉细胞间CO2浓度降低,暗反应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第二次降低时因为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导致

光合作用减弱;在9:00﹣17:00时间段中,由于Pn总是大于零的,故该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17:00。(2)图2中,乙是线粒体,其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故可用于①酶的合成,②某些物质的运输,而③H2O裂解释放O2可以产生ATP

,故选①②。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原的减少,短时间内RuBP的含量会减少。(3)由于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在甲(叶绿体)发育形成的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与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

定的酶)在细胞质中合成,转运到叶绿体内后,组装的场所不同;(4)深秋气候变冷后,甲(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需要适宜的温度,深秋光照减弱,气温变低,酶活性降低,导致叶绿素的

合成减慢或停止;(5)由图2可知,叶绿体中过多的还原能可在乙(线粒体)内膜上转移到ATP中。【点睛】此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从图形中去思考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特

别注意的是在正午时,绿色植物的“午休”现象也在图象中得到体现。28.果蝇的红眼与朱砂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

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F1F2雌雄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全红眼全朱砂眼请回答:(1)A、a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______性。(2)亲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2杂合雌蝇共有_

____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4)写出由杂合红雄蝇与白眼雌蝇杂交得到下一代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常(2).显(3).AAXBY(4).4(5).2/3(6).红眼、朱砂眼和白眼(7).4:3:1(8).【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后代雌雄遗传情况不同,说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

有关,说明控制眼色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影响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而白眼雌蝇的后代雄果蝇全为朱砂眼,没有白眼,说明等位基因A、a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而应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红眼对朱砂眼为显性。一

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雄蝇都为朱砂眼说明亲代白眼雌蝇只含朱砂眼基因不含红眼基因;F1雌蝇都为红眼说明亲代雄果蝇含的是红眼基因,且红眼对朱砂眼为显性。(2)根据第一问的分析可知,亲本关于红眼和朱砂眼的基因型为X

BY、XbXb。又因F1没有白眼,可知白眼是某种色素的合成受aa影响所致,且双亲关于A、a的基因型为白眼雌蝇aa、红眼雄蝇AA,故亲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白眼雌蝇为aaXbXb。则F1为AaXBXb(雌)、AaXbY(雄),F1随机

交配得F2,利用乘法原理可以计算出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AA、Aa、aa)×2(XBXb、XbXb)=6种,其中杂合子有4种(四种杂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数量之比分别为1:2:

1:2),因此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2/3。(3)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与F1相同,所以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红眼、朱砂眼和白眼,其比例仍是4

:3:1。(4)遗传图解为:【点睛】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可以根据相应的性状是否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如果和性别相关联,则该基因就位于性染色体上。学生还要学会灵活依据子代的表现型推出亲代的基因型。

29.(一)请回答利用枯草杆菌生产α­淀粉酶及酶固定化实验的有关问题:(1)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是_____。一般通过_____两种手段实现。筛选出的菌株在发酵生产之前还需利用_________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2)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α­淀粉

酶固定在_____的介质上成为固定化酶。(3)实验过程涉及两次蒸馏水洗涤反应柱的操作,所用的蒸馏水体积为装填体积的_____,第二次洗涤的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酶处理工艺流程时,除考虑固定化酶的活性和用量、酶反应的温度

、pH、作用时间等环境因素外,还需考虑的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反应柱下端接取少量流出液进行KI-I2溶液颜色测试,结果未呈现红色。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解释一定错误的是_____。A.反应柱中没有α­淀粉酶被固定B.

流速过快,淀粉未被水解C.接取的流出液是蒸馏水D.流速过慢,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二)请回答与“泡菜的腌制”实验有关的问题:(1)用胡萝卜等根菜类蔬菜制作泡菜,用_____浸泡1分钟,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____,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基本过程

是将蔬菜、盐水、糖、白酒等放入洗净的菜坛中,混合均匀,坛口加盖后用_____封好。加入的白酒,既可作为调味剂,增加醇香感,还具有_________的作用。(2)腌制泡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和_________。在发

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会使________菌受到抑制。为分离某种美味泡菜汁中的乳酸菌作为菌种,可将稀释后的泡菜汁接种到平面培养基上,立即将培养皿_____(A.正放于无氧培养箱B.正放于有氧培养箱C.倒置于无

氧培养箱D.倒置于有氧培养箱)中培养。【答案】(1).单菌落分离(2).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3).液体(4).非水溶性(5).10倍(6).残留的淀粉溶液(7).固定化的方法(8).固定化的介质(9).D

(10).开水(11).果胶酶(12).水(13).抑制杂菌生长(14).假丝酵母(15).不耐酸(16).C【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

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

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一)(1)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是:单菌落分离。一般通过划线分离和(稀释)涂布分离两种手段实现。扩大培养所需菌株应该用液体培养基。(2)用于固定化酶的介质应该是非水溶性的,这样便于

回收酶。(3)实验过程中涉及两次蒸馏水洗涤反应柱的操作,所用的蒸馏水体积为装填体积的10倍,第二次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残留的淀粉溶液。(4)在建立和优化固定化酶处理工艺流程时,除考虑固定化酶的活性和用量、酶反应的温度、pH、作用时间等环境因素外,还需考虑固定化的方法和固定化的介质。(5)淀粉溶

液经酶柱后的流出液,加人KI-I2溶液后呈红色,表明淀粉被水解成糊精,若结果未呈现红色,原因可能是流速过慢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二)(1)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泡1分钟,可抑制某些微生物产生果胶酶,从而使成品泡菜口感较脆。参

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因此坛口加盖后用水封好。加入的白酒,既可作为调味剂,增加醇香感,还具有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2)腌制泡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和假丝酵母。在发酵中期,乳酸菌大量繁殖,使

发酵液PH下降,会使不耐酸菌受到抑制。由于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应该将培养皿倒置于无氧培养箱中培养。【点睛】本题考查固定化酶技术和泡菜的腌制。要求学生熟知固定化酶技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理解好泡菜制作的原理。30.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分析与

讨论和结果预测。(1)为探究胰岛素对提高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展开了下列研究。实验材料:卡氏瓶、肝细胞、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生理盐水、葡萄糖测定仪、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说明:肝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增殖)①实验分组:A组: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

水;B组:肝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C组: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生理盐水;D组:_____。②在实验思路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前,先要用_____处理细胞培养产物。③预测实验结果可推测添加胰岛素能提高细

胞克隆形成率的原因是_____。(2)研究发现,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引发高血糖,二甲双胍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血糖症状。①欲以小鼠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及作用效果,应选择若干只健康小鼠和_____的小鼠进行分组

实验。②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③若某患者的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则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将_____正常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案】(1).肝癌细胞+含葡

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2).胰蛋白酶(3).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4).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5).(6).高于(7).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为了研究胰岛素

对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即探究胰岛素对动物细胞摄取葡萄糖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故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胰岛素,因变量是葡萄糖浓度和细胞数目,另外实验设计要遵循等量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据此答题。【详解】(1

)①为探究胰岛素对提高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根据对照原则,实验分为A、B、C、D四组,其中D组的处理为:肝癌细胞+含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胰岛素。②由于胰蛋白酶能使细胞间的蛋白质水解,从而使细胞离散,所以在实验思路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

数肝癌细胞和肝细胞前,先要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培养产物。③预测实验结果:由于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所以可推测添加胰岛素能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2)①欲以小鼠为材料研究二甲双胍的作用及作用效果,应选择若干只健康小鼠和

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的小鼠进行分组实验。②预测实验结果:可用坐标曲线图表示。③若某患者的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则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其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将高于正常人。【点睛】解答本题学生应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自变

量和因变量,然后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设计实验步骤。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