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2月线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1.409 M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2月线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2月线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2月线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2月线上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共(18)页,1.40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d8a880fab6059d66be2cf2a8f169a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级线上考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已知核反

应方程23490Th→23491Pa+X+ΔE(ΔE为释放出的核能,X为新生成粒子),23490Th的半衰期为T,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3491Pa核比23490Th核多一个中子B.23490Th的比结合能为234EC.X粒

子是电子,此核反应为衰变D.0N个23490Th经2T时间因发生上述核反应而放出的核能为014NE(0N数值很大)【答案】C【解析】【详解】A.23491Pa核比23490Th核多一个质子,A错误;B.比结合能是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释放的核能与核子数之比,而不是衰变释放的核能与核子

数之比,B错误;C.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以判断X为电子,题述核反应为β衰变,C正确;D.经过2T时间,N0个23490Th还剩122N0=14N0个没有衰变,则有N0-14N0=34N0个发生了衰变,故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为34N0ΔE,D错误.2.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存式现代电

车在中国宁波基地下线,没有传统无轨电车的“辫子”,没有尾气排放,乘客上下车的30秒内可充满电并行驶5公里以上,刹车和下坡时可把80%的刹车能量转化成电能回收储存再使用,如图为使用“3V,12000F”石墨

烯纳米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电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容器的容量为36000A·hB.电容器放电,电量逐渐减少到0,电容不变C.电容器放电,电量逐渐减少到0,电压不变D.若30s能充满,则充电平均电流为3600A【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电容器的充放电。【详解】A.该电容器最

大容纳电荷量为:Q=CU=12000×3C=36000C故A错误;BC.电容器的电容与电量和电压无关,在充放电时电容不变,电容器放电,电量逐渐减小到0,电压逐渐减小为0,故B正确,C错误;D.若30s能充满,

则充电平均电流为:36000A1200A30QIt故D错误。故选B。3.两颗行星12,ss相距遥远,各自有一系列卫星绕各自的行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卫星的线速度的平方与其轨道半径间关系的21vr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的1s、2s实线部分,由图像可知()A.

可以比较两行星的质量大小B.不能比较两行星的密度大小C.不能比较两星球表面处的加速度大小D.在行星2s上将相同的卫星发射出去,需更大的发射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卫星绕行星运动,设行星质量M,卫星质量m,轨道半径r,则22vMmmGrr,21vGM

r,知斜率kGM,所以12MM,A正确;B.由图像知两行星半径相等,由343MR知12,B错误;C.在行星表面质量为m的物体有2MmmaGR,可判断加速度大小,C错误;D.当卫星绕行星表面运行,发射速度最小,由22vMmmGRR知GMvR,

∴12vv,D错误.4.建筑工地上,常釆用塔吊将材料搬运上高处,在某次搬运物体的过程中,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用电动机通过轻质绳由静止向上吊起,其电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如图所示,则下面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关系的at图像,机械

能与上升高度关系的Eh图像,物体运动的轨迹yx图像,在竖直方向速度与时间关系的vt图像,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D.由题意知:竖直方向上,在10~t时间内,物体有1Pmgmav,故a随v增大而减小,当0a时做匀速,在21~tt时间内,物体有2

Pmgmav,a随v减小而减小,当0a时,再次匀速,故A错误;故D正确,C.10~t时间内的加速阶段合力竖直向上,21~tt时间内的减速阶段,合力竖直向下,与速度有夹角,且合力应指向轨迹内侧,故C错误;B.机械能改

变量EFh,其斜率为绳子拉力,且为变力,故B错误.5.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固定在A点.先将一电荷量也为+q的点电荷Q1从无穷远处(电势为0)移到C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

再将Q1从C点沿CB移到B点并固定.最后将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Q2从无穷远处移到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Q1移入之前,C点的电势为WqB.Q1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0C.Q2从无穷远

处移到C点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做的功为2WD.Q2在移到C点后的电势能为-4W【答案】ABD【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C点的电势为pCEWqq故A正确;B.由于B、C两点到A点(q)的距离相等,所以B、C两点的

电势相等,所以1Q从C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总功为0,故B正确;C.由于B、C两点的电势相等,所以当在B点固定1Q后,C点的电势为2Wq,所以2Q从无穷远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2204WWqUqWq故C错误

;D.由于C点的电势为2Wq,所以电势能为p4EW故D正确.6.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光滑足够长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1kgAm,2kgBm,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k,C为固定挡板,当A在受到沿斜面向下,14NF

的力作用下处于静止,且弹簧弹性势能212pEkx(x为形变量),当撤去外力后,物体上升至最高处时,B恰好脱离挡板C,g取210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上升位移为0.12mB.物体A运动中最大速度时弹簧处于原长C

.弹簧处于原长时,物体A动能为0.8JD.物体A向上运动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答案】CD【解析】【详解】A.当14NF作用于A静止时,对A物体:1sinAkxFmg,弹簧压缩量10.2mx,当B恰要脱离挡板C时,对B物体,2gsinBkxm,弹簧压缩量2

0.12mx,物体A上升位移120.32mxxx,故A错误,B.物体A运动速度最大时,处于平衡位置:sinAkxmg,弹簧仍处于压缩,故B错误;C.当物体A运动至弹簧处于原长时,由能量守恒:2111sin2Ak

kxEmgx,∴0.8JkE,故C正确;D.物体A上升中先加速再减速,故先重后失重,故D正确.7.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两端,轻杆可绕水平光滑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现将该杆静置于水平方向,放手后两球开始运动,已知两

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大小始终相同的阻力作用,则从开始运动到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B球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B球重力势能的增加C.重力和空气阻力对A球做功的代数和等于它的动能增加D.A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B球

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答案】BD【解析】【详解】据题,两球在运动过程都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空气阻力做负功,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可知,B球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B球重力势能的增加,故B正确.重力、空气阻力和杆的弹力对A球

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知重力、杆的弹力和空气阻力对A球做功代数和等于它的动能增加,故C错误.从开始运动到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A球运动的路程大于B球运动的路程,而两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等于空气阻力大小和路程的税

种,所以A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大于B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掌握常见的功能关系,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分析动能的变化,知道空气阻力做功与路程有关.8.如图所示,空间存

在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场强度大小为3mgEq,且电场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在电磁场的空间中有一足够长的固定粗糙绝缘杆,与电场正方向成60º夹角且处于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

套在绝缘杆上.若给小球一沿杆向下的初速度v0,小球恰好做匀速运动.已知小球电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初速度为x50,{90yxyB.若小球的初速度为3mgqB,小球将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C.若小球的初速度为mgqB,小球将做

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D.若小球的初速度为mgqB,则运动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3222mg2qB【答案】ACD【解析】【详解】A.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电场力的大小:33mgFqEqmgq=,由于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

右,二者垂直,合力:22()2GFFFmgmg==,由几何关系可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杆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不会对小球做功,而洛伦兹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垂直,所以也不会对小球做功.所以,当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可能存在摩擦力

,没有摩擦力,说明小球与杆之间就没有支持力的作用,则洛伦兹力大小与重力、电场力的合力相等,方向相反.所以qv0B=2mg.所以02mgvqB.故A正确;B.若小球的初速度为3mgqB,则洛伦兹力:f=qv0B=3mg>FG+F,则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小球还受到杆的垂直于杆向下的支持力,则摩

擦力:f=μFN.小球将做减速运动;随速度的减小,洛伦兹力减小,则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减小,小球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当速度减小到2mgqB时,小球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若小球的初速度为mgqB,则洛伦兹力:f

=qv0B=mg<FG+F,则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小球还受到杆的垂直于杆向上的支持力,而摩擦力:f=μFN.小球将做减速运动;随速度的减小,洛伦兹力减小,则支持力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小球的加速度增大,所以小球将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故C正确;D.若小球的初速度为mgqB,

球将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运动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小球的动能,所以322022122mgWmvqB.故D错误.故选ACD.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9.某同学做“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保持小车(含遮光条)质量M不变

,改变所挂重物质量多次进行实验,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开始运动,AB间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cm;(2)实验中认为小车所受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测出多组重物

质量m和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作出v2-m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3)在满足条件________的情况下,v2-m图象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此时图象的斜率k的表达式为

k=________(用题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答案】(1).1.050(2).1(3).m≪M(4).2gLM【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详解】(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10100.05

10.501.050dmmmmmmcm=+=(2)根据本实验原理和动能定理有212mgLfLMv,整理得:222gLfLvmMM;则v2-m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由题图丙可知v2=0时,m=0.1kg,由220gLfLmMM,解得

:1?fmgN==.(3)根据模型的实际受力分析,由功能关系有21()2mgLfLMmv,则v2与m的函数关系为222mfLvgLMmMm,即v2与m不是线性关系.只有满足m≪M,函数关系才变为222gLfLvmM

M,v2-m图象是线性变化的,说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图线的斜率2gLkM.10.某课外实验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一灵敏电流表改装为温度计.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灵敏电流表(量程为1.0mA,内阻为300Ω),学生电源(

输出电压为U=2.0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0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3000Ω),单刀双掷开关,用防水绝缘材料包裹的热敏电阻RT,导线若干.已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2.5t-15(Ω),实验步骤如下:a.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b.为

不烧坏灵敏电流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整到a端;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c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灵敏电流表指针指在________(选填“中央刻线”或“满刻线”)位置,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使滑片P________(选填“位置不变”、“置于a端”或“置于b端”);c.在容器

中倒入适量热水,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d端,随着热水温度的下降,记录若干个灵敏电流表的示数;d.根据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计算出各个电流对应的温度,重新制作灵敏电流表的刻度盘,改装成温度计.(1)为使改装的温度计的量程足够大,将实验步

骤b补充完整.(2)根据实验过程,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R1”或“R2”).(3)灵敏电流表的电流I与热水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I=________(A),该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4)重新制作后的灵敏电流表的刻度盘的特点是低温

刻度在刻度盘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刻度盘上的刻度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答案】(1).满刻线(2).位置不变(3).R2(4).22.51985t(5).6(6).右(7).

不均匀【解析】【分析】本题创新性地考查了电表的改装及其改装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详解】(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灵敏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刻线位置,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使滑片P位置不变.(2)由于灵敏电流表的内阻只有300Ω,所以当灵敏电

流表达到满偏时,有gUIRR,将U=2.0V,Rg=300Ω及I=1.0×10-3A代入可得R=1700Ω,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2.(3)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以后的实验中保持不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和电流表的内阻之和为2000Ω.当开关掷于d端时,有()2000TUI

AR,又因为RT=2.5t-15(Ω),代入并整理可得2()2.51985IAt,当电流表达到满偏时,此时测量的温度为该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最低温度,将I=1.0×10-3A代入上式可得t=6℃.(4)由2()2.51985IAt可知,电流随温度不是均匀变化的,刻度盘

上的刻度不均匀;温度越低,电流越大,指针越向右偏,低温刻度应在刻度盘的右侧.1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4Am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2

Bm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12/vms.求(1)A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

的大小;(2)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3)A的上表面长度l;【答案】(1)22.5m/s(2)1m/s(3)0.45m【解析】【详解】(1)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a①代入数据解得a=2.5m/s2②(2

)对A、B碰撞后共同运动t=0.6s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mA+mB)v-(mA+mB)v1③代入数据解得v1=1m/s④(3)设A、B发生碰撞前,A的速度为vA,对A、B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

vA=(mA+mB)v1⑤A从开始运动到与B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有Fl=12mAv⑥由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l=0.45m.12.如图所示,P1Q1P2Q2和M1N1M2N2为水平放置的两足够长的平行导轨,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0.4T的匀强磁场

中,P1Q1与M1N1间的距离为L1=1.0m,P2Q2与M2N2间的距离为L2=0.5m,两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质量均为m=0.2kg的两金属棒ab、cd放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已知两金属棒位于两导轨间部

分的电阻均为R=1.0Ω;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且与导轨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1)在t=0时刻,用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向右拉金属棒cd,使其从静止开始沿导轨

以a=5.0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金属棒cd运动多长时间金属棒ab开始运动?(2)若用一个适当的水平外力F0(未知)向右拉金属棒cd,使其速度达到v2=20m/s后沿导轨匀速运动,此时金属棒ab也

恰好以恒定速度沿导轨运动,求金属棒ab沿导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金属棒cd匀速运动时水平外力F0的功率;(3)当金属棒ab运动到导轨Q1N1位置时刚好碰到障碍物而停止运动,并将作用在金属棒cd上的水平外力改为F1=0.4N,

此时金属棒cd的速度变为v0=30m/s,经过一段时间金属棒cd停止运动,求金属棒ab停止运动后金属棒cd运动的距离.【答案】(1)2s(2)v1=5m/s12W(3)225m【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动量的综合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详解】(1)设金

属棒cd运动t时间金属棒ab开始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此时金属棒cd的速度v=at金属棒cd产生的电动势E2=BL2v则通过整个回路的电流22222EBLatIRR金属棒ab所受安培力2121212ABLLatFBILR=金属棒ab刚要开始运动的临界条件为FA1=μmg联立解得

21222mgRtsBLLa(2)设金属棒cd以速度v2=20m/s沿导轨匀速运动时,金属棒ab沿导轨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BL2v2-BL1v1此时通过回路的电

流2211()22BLvLvEIRR金属棒ab所受安培力2122111()2ABLLvLvFBILmgR解得v1=5m/s以金属棒cd为研究对象,则有020.6?FmgBLIN=+=水平外力F0的功率为P0=F0v2=12W(3)对于金属棒cd根

据动量定理得120()0FmgBLItmv设金属棒ab停止运动后金属棒cd运动的距离为x,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2ΦBLxEtt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2EIR联立解得:022232252mvRxmBL(二)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

常数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E.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DE【解析】【详解】水的摩尔质量除以水分子的质量等于出阿伏加德罗常数,选项A正确;微粒越小,撞击的不平衡就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明显;而颗粒大的物体不易产生布朗运动,故B错误;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r>10-9m)减

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选项D正确;根据PV/T=C可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选项E正确;故选ADE.14.如图所示,内径

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在温度为7℃的环境中,左侧管上端开口,并用轻质活塞封闭有长l1=14cm的理想气体,右侧管上端封闭,管上部有长l2=24cm的理想气体,左右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若把该装置移至温度恒为27℃的房间中(

依然竖直放置),大气压强恒为p0=76cmHg.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分别求活塞再次平衡时左、右两侧管中气体的长度.【答案】15cm25cm【解析】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再次平衡时左侧管中气体的长度为l′,左侧管做等压变化,则有'11'VVTT其中V

1=14S,T=280K,T′=300K,V′2=l′1S解得l′1=15cm设平衡时右侧管气体长度增加x,则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0202()(2)()'phlSphxlxSTT其中p0=76cmHg,h=6cmHg解得x=1cm所以活塞平衡时右侧管中气体的

长度为25cm.点睛:本题要能用静力学观点分析各处压强的关系.要注意研究过程中哪些量不变,哪些量变化,选择合适的气体实验定律解决问题.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90171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