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378.000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石室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共(15)页,378.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c08dc13e139243890eff6062fcc7d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初2021届10月月考化学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

方。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确保师生健康,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采取的保障

措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填写健康申报卡B.用消毒剂对教室消毒C.室内经常开门窗通风D.用额温枪测体温【答案】B【解析】【详解】A、填写健康申报卡,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用消毒剂消毒,发生了蛋白质

的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开窗通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测体温,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2A.B.C.D.【

答案】D【解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图示错误;B、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示错误;C、实验室闻气味采用招气入鼻法,图示错误;D、使用量筒时视线要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图示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下

图说法正确的是()A.外焰温度最低B.小木条b处最先变黑C.用焰心加热D.小木条烧焦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外焰温度最高,错误;3B、b处是内焰,外焰温度最高,小木条a处最先变黑,错误;C、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错误;D、小木条烧焦

生成了新物质木炭,是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N2用于食品防腐B.O2用于医疗急救C.铜做导线D.稀有气体用于灯泡保护气【答案】C【解析】【详解】A、N2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错误;B、O2用于

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支持呼吸,化学性质,错误;C、铜做导线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物理性质,正确;D、稀有气体用于灯泡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错误;故选C。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稀有气体B.矿泉水C.五氧化二磷D.洁净的空气【答案】C【解析】【详解

】A、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五氧化二磷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46.下列

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很多物质都能在氧气燃烧,故氧气可作燃料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很多物质都

能在氧气燃烧,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符合题意;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

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如木炭、硫、铁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空气的成分主要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按体积分数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

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B。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二氧化锰能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

学性质发生改变D.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5【答案】B【解析】【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详解】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二氧化锰能能加快氧化氢的分解,可以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

剂,选项B正确;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选项D错误。故选B。9.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

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纯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C.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会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氮气在低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可以作食品保护气,故A项正确。B、纯净物是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的空气是指没有污染的空气,里面仍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故B项不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C项不正确。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是相对而言的,

不是绝对的,如Xe和F2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反应,故D项不正确。故选A。10.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B.蜡烛燃烧时可能看到黑烟6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D.燃着木条伸入收集的呼出气体中熄灭【答案】C【解析】【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能烧至红

热,会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时,如果空气中的氧气不足,那么,蜡烛里的一部分碳,来不及和氧结合,就先变成了黑的粉末,这些黑色粉末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股的黑烟,正确。C、硫磺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D、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燃着木条伸入收集的呼出气体中熄灭,正确;故选C。1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C.该装置中浓硫酸用于干

燥氧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氧气制取出来后,直接进入浓硫酸干燥,用于铁丝燃烧,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故不符合题意;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可以防止铁丝燃烧的火星,

溅落集气瓶壁或底,将集气瓶炸裂,实验更安全,故不符合题意;7C、浓硫酸具有吸收性,可用于干燥氧气,故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故选D。12.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氧化镁MgO2B.一氧化碳COC.五氧化二磷P2O

5D.氮气N2【答案】A【解析】【详解】A、氧化镁中Mg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而O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正价元素在左边,负价元素在右边,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书写错误;B、根据氧

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书写方法可知,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书写正确。C、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书写方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书写正确。D、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化学式为N2,书写正确。故选:A。13.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其中有错误的实验步骤是A.①B.②C.③D.④

【答案】D【解析】8【详解】A.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防止热的生成物落到瓶底,使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因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为了观察水进入瓶中的体积,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不符合题意;B.②用弹

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胶皮管漏气,不符合题意;C.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减少红磷燃烧放热使气体逸出,减少误差,不符合题意;D.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做法错误,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

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会小于五分之一,符合题意。故选D。14.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KMnO4制O2C.验证O2已集满D.硫在O2中燃烧【答案】A【解析】【详解】A、检査装置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

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B不正确;9C、氧气的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故C不正确;D、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则硫在O2中

燃烧集气瓶底部要加入水,故D不正确。故选A。第II卷(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两个小题,共32分)15.用已学习的化学知识填空(1)请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元素符号或化学符号。钙_______硫_________钾____

___氯_________铜_________汞______水__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__二氧化硫____________氢气______(2)粮食酿酒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变化(填“化

学”或“物理”);氖气常用作彩灯的保护气,这是由于氖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决定的。(3)在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A、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B、倾

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C、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D、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____。(4)怎样验证酒精灯燃烧会生成水:将一个________的小烧杯罩在酒精燃烧的火焰上方,

若烧杯内有________产生,则说明燃烧会生成水。【答案】(1).Ca(2).S(3).K(4).Cl(5).Cu(6).Hg(7).H2O(8).CO2(9).SO2(10).H2(11).化学(12).稳定(不活泼)(13).损坏试管(14).腐蚀

标签(15).污染试剂(16).实际体积偏小/有误差等合理解释均可(17).干冷(18).水雾【解析】【详解】(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钙:Ca;硫:S;钾:K;氯:Cl;铜:Cu;汞:Hg;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2;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氢气的化学式为:H2;10(2)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氖气可作保护气,是因为氖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3)A、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会损坏试管;B、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残留的液体流下

会腐蚀标签;C、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D、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会使实际体积偏小;(4)将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酒精燃烧的火焰上方,若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则说明燃烧会生成水。16.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

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请填空:(1)A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图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4)A图发生的化

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5)B图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防止集气瓶炸裂(

3).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5).硫磺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7).铁丝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发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解析】11【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所以集气瓶里加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

生成灼热的四氧化三铁,所以集气瓶里加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故答案为:防止集气瓶炸裂。(3)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答案为: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A图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实验现象:硫磺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B图发生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三、实验题(本题包括两个小题,共26分)17.班上小组实验时,小墨小组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

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_______作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不

变。选择D装置收集O2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欲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装置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选择C装置收集O2,应从________(填“e”

或“f”)端导管通入。(4)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了操作安全,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C”或“D”)装置收集氧气。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插入集气瓶中;在该实验中火柴的作12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酒精灯(2).长颈漏斗(3).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4).催化(5).化学性质(6).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7).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8).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9).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

化锰+氧气(10).分解(1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12).e(13).D(14).火柴快燃尽时(15).引燃铁丝【解析】【详解】(1)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长颈漏斗;(2)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且试管

口没有棉花,用A装置制取氧气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择D装置即排水法收集O2的

优点: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用A装置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装置进行的改进: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

解反应。(3)B装置为固液反应型,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选择C装置收集O2,应从e端导管通入。(4)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了操作安全,需要氧气较为纯净,因此最好选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即选用D装置收集氧

气。铁的着火点较高,不易引燃,实验时,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这根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18.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初三年级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已知铜粉在加热

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B实验操作简单,能快速得到实验结果C生成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

和氧气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小组实验】13(1)图一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__________。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

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各答一点即可)(3)图二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A铜粉堆积在玻璃管底部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

活塞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铜粉的替代物,用图一或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物质只与氧气反应以及____________(任答一点)。【答案】(1).CD(2).红磷+氧

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将导管放入水中,用热帕子捂住集气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难溶于水(5).不可燃,不助燃(6).B(7).生成物为非气体(任答一点)【解析】【详解】经典赏析:A、汞蒸气有

毒,会污染空气,故实验过程中存在污染,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不符合题意;C、生成物氧化汞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符合题意。故选CD;小组实验:(1)图1中

发生的反应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14+→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热帕子捂住集气瓶,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红磷燃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燃烧,说明剩余气

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当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时,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性,难溶于水不需要化学变化便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3)A、铜粉堆

积在玻璃管底部,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较少,不能充分反应,应平铺在玻璃管内,不符合题意;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使铜粉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符合题意;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会导致铜粉与氧气不能充分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4)若要寻找红磷或铜粉的替

代物,用图一或图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首先该替代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非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无法用该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5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

)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

练)。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钱老师QQ:537008204曹老师QQ:713000635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