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习题 课时规范练35地质灾害 Word版含解析.docx,共(6)页,1.17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72b73a7795cfadee1808f4978bcbc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规范练35地质灾害下图所示区域1900年以来发生8级以上地震达7次,大地震破裂形成的各种断层张裂缝、地貌断错遗迹等至今仍保持完整、清晰可见,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遗迹。该地区素有“地震博物馆”之称。据此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该地()A.陡崖崩塌,滚石遍
布,埋没草地B.产生滑坡,阻断交通,阻塞河谷,形成堰塞湖C.产生地裂缝,导致地下水变化,使草木枯死D.在断陷盆地发育水草丰美、土壤肥沃的土地2.该地地震遗迹保存完好得益于()A.板块张裂,断裂发育,地壳运动活跃B.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侵蚀作用较弱C.岩性坚硬,抗外力侵蚀作用能力较强D.生态环境脆弱,人类生产活动破坏大江苏省宁镇低山丘陵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图1为镇江市润州区2003—2017年突发
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降雨量关系图,图2为该地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梅雨时期降雨量关系图。据此完成3~5题。图1图23.该区域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降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A.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B.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C.与梅雨期降雨量呈正相关D.与梅雨期降雨量呈负相
关4.该区域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较大B.降水分配均匀C.温差较大D.植被稀疏5.减少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的有效做法是()A.有序组织人口向丘陵迁移B.鼓励依山临水建设别墅C.实施私家汽车的限行制度D.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2023·山东菏泽二模)黄土高原地区的地面沉降、塌陷、崩
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互相转化,协同发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下图)。据此完成6~7题。6.图示黄土地质灾害演化的先后顺序一般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7.除水作用明显外,黄土地
质灾害链的突出特征是()A.季节性B.无序性C.复杂多变D.规模衰减(2023·江苏常州一模)极端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沟坡上频繁发生,影响流域的产流产沙过程。下图为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某区域(范围较小)模拟两次降水(a、b)后测得的产沙率随时间变化的
折线图,其中一次降水引发了浅层滑坡。据此完成8~9题。8.该区域两次模拟降水()A.a为第一次降水,滑坡前植被减沙效果明显B.a为第二次降水,滑坡后植被减沙效果降低C.b为第一次降水,滑坡后植被减沙效果降低D.b为第二次降水,滑坡前植被减沙效果明显9.浅层滑坡发生后,导致产
沙率变化的原因有()①滑坡后土壤裸露面积增大②地表受侵蚀后坡度增大③地表径流增强,挟沙能力上升④滑坡深度大,下渗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2023·山东济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则克台河位于新疆
伊犁地区阿吾拉勒山南坡,是伊犁河上游支流。则克台河流域内山体覆盖有5~30米厚的黄土层,受地形地质条件和气候影响,流域内多发黄土滑坡(图1)。研究表明,该地黄土层地表裂隙多在春季发育,地表裂隙发育又是发生黄土滑坡的重要诱因。图2为
该地黄土滑坡发生前期山坡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注:潜蚀是指水流沿土层的垂直节理、裂隙发生的侵蚀作用。图2(1)说出该区域黄土滑坡分布的海拔和坡向特征。(2)说明该地黄土土层地表裂隙多在春季发育的自然原因。(3)简述该地黄土滑坡
的发生机制。错题题号易错要语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35地质灾害1~2.1.A2.C解析第1题,题干设问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而不是长期影响。地震发生时岩层破碎,陡坡岩层沿着断裂面崩塌下来,滚石遍布,埋没坡底的草地,A正确;B、C、D均为远期影响,不符合题意。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地区,并不是板块张裂地带,A错误;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但风力侵蚀较强,B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岩石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分布较少,人
类活动较少,对地震遗迹的破坏作用较少,D错误。3~5.3.C4.A5.D解析第3题,由图1可知,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与对应年份年降雨量不具有相关性,A、B错误;由图2可知,2003—2017年突发地质灾害年度总量的升降与梅雨期降雨量基本一致,梅雨期降雨量较多的年份突发地质灾害也
较多,呈正相关,C正确、D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是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A正确;降水集中多暴雨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B错误;温度变化对地质灾害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稀疏会导致地质灾
害增加,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第5题,该区域是低山丘陵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地质灾害严重。人口向丘陵迁移,人地矛盾更突出,会加剧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地质灾害会加重,A错误;依山临水建设的别墅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更大,灾害发生时损失更大,B错误;实施私家汽车的限行制度
与减少该区域地质灾害损失关系不大,C错误;该地低山丘陵广布,平原面积较小,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D正确。6~7.6.D7.C解析第6题,水源型黄土地质灾害链实质就是黄土湿陷、地面沉降、塌陷、崩塌及滑坡等灾害逐步转化,
同时土体状态从连续介质近似固态状发展到固液两相近似液态状的同源灾害链。从土体状态的变化出发,其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连续固体、变形体、破裂体、散体、流体五种宏观土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其中,连续固体指自然地貌下的土体原始形态,此状
态下黄土界面也发育,但处于紧闭未松动状态;变形体指水沿黄土界面下渗,松动了界面,到黄土塌陷发生前的土体架空状态,即图②所示;破裂体指黄土界面开裂后,坡体发生整体变形,但黄土结构体还未分离斜坡母体的土体分离状态,即图①所示;散体指黄土结构体彻底脱离斜坡母体到形成黄土崩滑的土体溃散状
态,即图④所示;流体指崩滑或松散堆积物转化成泥流时的土体流动状态,即图③所示。综上所述,D正确。第7题,由材料可知,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地质灾害链普遍存在,某种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其他类型灾害相继或滞后发生,黄土沉降、塌陷、崩
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黄土地区互相转化,协同发生,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复杂的黄土地质灾害链;灾害链演化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其链生演化过程具有周期性和时效性,但不是突出特征,A错误、C正确;由上题可知,黄土地质灾害演化有先后
顺序,B错误;黄土地质灾害链既有放大效应也有衰减效应,D错误。8~9.8.A9.D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在第70分钟滑坡前,产沙率较低,说明a为第一次降水,滑坡前植被减沙效果明显,滑坡后产沙率迅速上升,A正确、B错误;b曲线总体产沙率
较高,说明b曲线为滑坡后的降水(第二次降水),峰值被滑坡体破坏,减沙效果降低,C、D错误。第9题,裸露的滑坡面和滑移路径区域,成为重要的侵蚀产沙区域,①正确;径流率的上升,提高了径流的挟沙能力,③正确;地表受侵
蚀后滑坡体主要堆积在小区域下部,坡度降低,②错误;浅层滑坡深度较小,④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10.答案(1)多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或1800米以上少);阴坡数量相对较多。(2)春季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形成裂隙;春季昼夜温差大,裂
隙中的积水夜间冻结、膨胀,白天融化,反复的冻融使裂隙增大。(3)春季潜蚀、冻融作用强,山坡裂隙持续发育至岩土界面;融水、雨水等沿裂隙进入岩土界面,岩土界面处土体含水率大增,形成软弱滑动面;在重力作用下黄土沿软弱面滑动形成滑坡。解
析第(1)题,据图可知,滑坡多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或1800米以上少);大部分位于山地北坡,即阴坡数量相对较多。第(2)题,则克台河流域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形成裂隙;春季降水少,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裂隙中的积水夜间冻结、膨胀,
白天融化,反复的冻融使裂隙增大。第(3)题,春季积雪融化,融水下渗过程中黄土层发生潜蚀,再加上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山坡裂隙持续发育至岩土界面;据图2可知,融水、雨水等沿裂隙进入岩土界面,岩土界面处土体含水率大增,形成软弱滑动面,并且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黄土沿软弱
面滑动形成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