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4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初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docx,共(4)页,227.58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54079d7cdd72f8e5a7210a35c8dfc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论语>十二章》1.《〈论语〉十二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十二则》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
借鉴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表示我们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
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论语》中表明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
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0.《论语十二章》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12.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1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不义之财不可取”,“富贵不能淫”)的句
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4.《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5.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
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6.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17.哪怕是个普通人必须有志向而不可轻易改变(劝诫我们不要玩物丧志
的句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8.“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9.《<论语>十二章》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告诉我们正人君子不屑于不义之
财,无道德底线得来的富贵终将化为泡影。(二)《诫子书》诸葛亮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中,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
德规范来要求儿子的句子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中,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其心态的句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句
让我们懂得在淡泊宁静中才会坚定志向进而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道理。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句来论述学习、成才、立志三者的关系。6.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方可有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8.《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9.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0.诸葛《诫子
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2.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13.阐述“学”“志”“才”之间关系的句子是: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14.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安贫
乐道、内心澄澈方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15.表现急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三)《狼》蔳松龄1.《狼》中写屠户归途中遇到狼的情形的句子是: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狼》中写屠户初遇狼的行为的句子是:屠惧,投以骨。3.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狼不敢前,耽耽相向。5.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
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狼》中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狼》中屠户再投给狼骨头,狼的反应是: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8.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9.《狼》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10.《狼》中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的句子是: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1.《狼》中写屠户与狼的斗争有了转机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2.《狼》中屠户看狼一直尾随其后,因惧怕前后受敌,他采取的办
法是: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13.《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朝讽,对人的机智勇敢的赞美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
哉?止增笑耳。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