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城南庄》-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7.555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城南庄》-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城南庄》-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城南庄》-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城南庄》-2020年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复习限时小测(上海专用).docx,共(5)页,27.55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91900db9eb1628a11cc996655d3ab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初三古诗文复习(24)----《岳阳楼记》《题都成南庄》作答时间:2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

洋洋者矣。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长烟一.空()②山

岳潜形.()③此乐何极.()④宠辱偕.忘()⑤至若春和景.明()⑥把.酒临风()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⑧先.天下之忧而忧()⑨微.斯人()(二)句子翻译1.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3.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6.微斯人,吾谁与归?(三)常识和内容理解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在文中指“”与“

”,这两种人的特点,用第③段的词语概括就是“”与“”(4分)3.文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2想感情。(要求写出两点)4.《岳阳楼记》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

仁人的情。迁客骚人的情是:;古仁人的情是。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②两个排比段,一暗一明,一悲一喜,表达两种人的览物之情。B.第③段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主旨。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劝勉滕

子京,也表明自己与古仁人同道。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B.写“春和景明”之景是为了反衬“喜洋洋”的心情。C.作者与“古仁人”都有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D.

“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出作者极悲观的情绪。7.下列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古仁人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B.古仁人做官不是为君主分忧。C.要先让天下人无忧后让天下人快乐。D.希望滕子京能效仿古仁人先忧后乐

。二.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解释词语①人面:②笑:2.诗中写到的时间有两个,即_和_;中的形象也有两个,即__和;表达的感情是_。3.诗中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两句是:。4.下

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去年偶遇的具体时间和地点。B.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相映成辉的人面桃花图。C.第三句叙述了寻找“人面”去向的迷茫。D.第四句表现了诗人对桃花少女的一往情深。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去年今日的情景,一派欢快、美好。B.“桃花依旧笑春风”是今年今日的情景,却透出惆怅、无奈。C.“人面不知何处去”是全诗情感更替转换的关键。D.“桃花依旧笑春风”表明诗人始终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A.前面两句忆去年寻春偶遇的美好和难忘。B.后面两句写今年重寻不遇的无奈和惆怅。3C.全诗用“去年”和“今日”的映照时比。D.整首诗以“人面”“春风”为写作线索。24.《岳阳楼记》《题都成南庄》(答卷)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

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长烟一.空(全)②山岳潜形.(形状,形迹)③此乐何极.(极点,尽头)④宠辱偕.忘(一起)⑤至若春和景.明(阳光)⑥把.酒临风(持,执)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之前)⑨微.斯人(如果没有)(二)句子翻译1.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举目一片萧条冷落,不禁感到悲凉到极点了。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经探求琢磨过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不因外物好

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他们在朝廷做官就为黎民百姓担忧。5.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6.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三

)常识和内容理解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2.“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在文中指“感极而悲者”与“其喜洋洋者”,这两种人的特点,用第③段的词语概括就是“以物喜”与“以己悲”(4分)3.文中“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仰慕,对朋友的规劝(知音难觅的孤独)4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出两点)4.《岳阳楼记》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迁客骚人的情是: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的情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第①②两个排比段,一暗一明,一悲

一喜,表达两种人的览物之情。(都是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B.第③段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主旨。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劝勉滕子京,也表明自己与古仁人同道。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

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6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前两段流露出作者“悲”和“喜”两种不同的感情。(不是作者,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B.写“春和景明”之景是为了反衬“喜洋洋”的心情。(不是反衬,是情景交融,更好地表现喜

洋洋”的心情)C.作者与“古仁人”都有相同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D.“微斯人,吾谁与归?”流露出作者极悲观的情绪。(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感情)7.下列对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古仁人没有喜悦也没有忧愁

。B.古仁人做官不是为君主分忧。C.要先让天下人无忧后让天下人快乐。D.希望滕子京能效仿古仁人先忧后乐。二.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

旧笑春风。1.解释词语①人面:一个姑娘的脸②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2.诗中写到的时间有两个,即去年_和_今日;中的形象也有两个,即_人面_和桃花_;表达的感情是_桃花依旧,佳人不再的失落、失望。3.诗中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人面不

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第一句交代去年偶遇的具体时间和地点。B.第二句描绘了一幅相映成辉的人面桃花图。C.第三句叙述了寻找“人面”去向的迷茫。(诗中没有交代)D.第四句表现了诗人对桃花少女的一往情深。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D)A.“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去年今日的情景,一派欢快、美好。B.“桃花依旧笑春风”是今年今日的情景,却透出惆怅、无奈。C.“人面不知何处去”是全诗情感更替转换的关键。5D.“桃花依旧笑春风”表明诗人始终沉浸

在美好的回忆中。(“依旧”表达了诗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6.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前面两句忆去年寻春偶遇的美好和难忘。B.后面两句写今年重寻不遇的无奈和惆怅。C.全诗用“去年”和“今日”的映照时比。D.整首诗以“人面”“春风”为写作线索。(以“

人面”“挑花”为写作线索。)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