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543.859 K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docx,共(8)页,543.85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8be6cb420d63acfe6183e02810403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

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2.(2021广东)右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3.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条件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

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4.(2022江西南昌模拟)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数量变化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会随种群密度的增大

而增大C.在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保持不变D.采用每天定时抽样检测的方法,可研究水体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5.德国小蠊的繁殖力非常强,能传播多种病菌。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A.如果使用更大的容器培养德国小蠊,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增大B.德国小蠊种群在0~4d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是起始数量较少C.在第20天左右是防治德国小蠊危害的最佳时期D.防治德国小蠊的最根本措施是降低其环境容纳量6.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

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是()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是Ⅳ=Ⅰ>Ⅱ=ⅢB.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的开始下降7.(2022广东深圳罗湖区月考)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0~a年,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B.b~d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C.c点时该种群的种群数

量最小D.d~e年,该种群生物数量达到K值8.(2021重庆垫江第五中学月考)阿根廷的一片林地中生活着灶鸟和粉嘴潜鸭等多种鸟类,对灶鸟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发现,种群密度少于15只时,种群数量增加,多于20只时种群数量下降,处于15~20只之间时,种群数量有时增加有时下降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灶鸟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B.灶鸟种群的K值在15~20只之间C.灶鸟种群密度处于15~20只之间时,在20只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该林地中灶鸟和粉嘴潜鸭的环境容纳量相同9.科学工作者为了检测和

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B.田鼠种群一个月内,t天后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

,其中λ为1.5C.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10.(2021江西上饶高二月考)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

可知()时间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B.据第14年的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后续白头鹎

种群数量将下降C.在第6年白头鹎的种内竞争比在第10年时更加缓和D.据表格数据可以预测,白头鹎种群数量在第16年刚好达到K值11.图甲和图乙是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常见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曲线形象直

观,也可以用公式法精确地表示,其公式为,其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该λ主要取决于(填种群特征)。(2)乙曲线的形成原因是,K值表示。(3)在图丙中画出乙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实验就是一个验证过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在营养条件不受限制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J”形。随着培养液中的减少、的增加,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环境的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为“S”形。关键能力提升练12.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t0~t4时间段,甲种群增长符合“S”形曲线B.甲种群在t4时刻数量最大C.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

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D.乙种群的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13.(多选)(2022辽宁六校联考)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培养液和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B.从试

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14.(多选)某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𝑁𝑡+1/Nt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𝑁𝑡+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不是一直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

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1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了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

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1)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2)此实验组设计的变量是。(3)为什么在接种、培养和计数的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4)A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第天的增长速率最大;第

3天后A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5)A试管与B试管中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称为,A试管中该数值比B试管大的原因是。(6)图中缺少C试管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上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

。参考答案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C2.B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此K值对应的种群数量是b。3.D解析玻璃容器是有限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小球藻会呈现出“S”形增长,其增长速

率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减小,直到变为0。4.C解析在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中,其增长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而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C项错误。5.C解析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因素有空间、食物、天敌等,如果生

活空间变大,其他因素有限,环境容纳量也不一定增大,A项正确;迁移到新环境早期,由于生物对于环境不适应或种群起始数量太少,种群数量增长缓慢,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第20天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应控制在K/2(种群增长速

率最大)之前,C项错误;防治害虫的根本措施是通过改变害虫的生活环境或生活资源,降低其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6.A解析由表格可知,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

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小,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7.C解析0~a年,λ=1,种群数量不变,A项错误;b~c年,λ<1,种群数量减少,c~d年,λ>1,种群数量增加,B项错误;0~a年,种群数量不变,a~c年

,种群数量减少,c~e年,种群数量增加,因此c点时种群数量最小,C项正确;d~e年,λ=2,此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J”形增长没有K值,D项错误。8.D解析灶鸟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灶鸟种群密度在15~20只之间时

上下波动,因此灶鸟种群的K值在15~20只之间,B项正确;灶鸟种群密度在20只时种群密度最大,此时种内竞争最激烈,C项正确;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两个不同种群,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9.C解析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J”

形增长,A项错误;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B项错误;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C项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此时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应在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之前进行防治,D项错误。10.C解析由表可知,白头鹎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变小,因此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A项错误;第14年时白头鹎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03,接近0,可预测后续白头鹎种群数量将略有增长后保持相对稳定,

B项错误;由于第2~14年间,白头鹎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因此其种群数量一直增加,故在第6年白头鹎种群数量少于第10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即白头鹎种群在第6年的种内竞争比在第10年时更加缓和,C项正确;由于表格中调查时间间隔较长,故根据表格数据不能判断种群的最大

增长速率,也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在第16年是否刚好达到K值,D项错误。11.解析(1)甲曲线是“J”形曲线,可以用公式Nt=N0λt来精确地表示,其中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其大小取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乙曲线是“S”形曲线,环境阻力的存在导致形成此种

曲线,曲线的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3)乙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在K/2之前是逐渐增大的,在K/2之后是逐渐降低的。(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在营养条件不受限制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J”形。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减少、代谢产物的增加,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环境的

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答案(1)Nt=N0λt出生率和死亡率(2)存在着环境阻力(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环境容纳量(3)(4)营养物质代谢产物12.C解析图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形曲线增长规律,A项正确;

t4时刻对应“S”形曲线中的K值,即甲种群在t4时刻数量最大,B项正确;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防治应该在有害动物数值较少时进行,且越早越好,如图中的t1之前,C项错误;乙种群在t0~t4时间段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所以其数量在t4

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D项正确。13.AD解析实验探究的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其他杂菌对酵母菌数量的影响,在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不是消毒,A项错误;培养过程中

,酵母菌可能会沉在试管底部,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底部,实验数据则会偏大,如果取样取的是试管上部,则实验数据则会偏小,因此制片前要轻轻振荡试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B项正确;由于后期培养液中菌体数量多,不易计数,因而为了便于计数

先要进行稀释再计数,C项正确;应先盖盖玻片,然后再滴培养液,D项错误。14.AB解析题中的𝑁𝑡+1/Nt表示增长倍数λ,若𝑁𝑡+1/Nt>1,则种群数量较上一年增加;若𝑁𝑡+1/Nt<1,则种群数量较上一年下降;若𝑁𝑡+

1/Nt=1,则种群数量较上一年不变。据图可知,甲种群在0~t3段的种群数量先减少再增加,而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直增加,A项正确;乙种群在0~t1段的N𝑡+1/Nt>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项正确;乙种群在t2

~t3段的种群数量仍在下降,C项错误;甲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种群数量增加,D项错误。15.答案(1)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2)温度、营养物质(3)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干扰(4)2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pH的改变,使环境

阻力增大(5)环境容纳量(K值)A试管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6)如下图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