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武汉专题】.docx,共(21)页,54.78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84646511e22f40c5d52ffd9ec7b54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年秋季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原始社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绝大部分时间人类处
于旧石器时代B.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人类理想社会C.氏族议事会是氏族全体成年人行使平等表决权的民主集会D.原始社会末期,土地变为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2.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
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①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②一切大事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③不存在人压迫人的现象④氏族长采取强制手段解决氏族内部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到原始社会结束,
人类经历了长达上百万年之久的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人们集体劳动所得到的果实,平均地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其根本原因()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B.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C.
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D.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4.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终年劳动,却陷入饥寒交迫的贫困境地,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的等级制度B.封建的土地所有制C.封建的国家政权D.封建思想和文化5.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是()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④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6.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
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7.原始社会是一个没
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但是它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很大提高。由史实可见,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应当看()A.是否存在着阶级B.是否存在着剥削C.是否存在着私有制D.是否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8.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
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④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①唯物史观②剩余价值学说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④
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0.“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体现了()A.马克思主义传播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第一次国共合作11.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指()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C.进行改革开放D.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
有三个主要的法宝,分别是()A.统一战线、阶级斗争、党的建设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统一战线、马列主义、土地革命D.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党的建设1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一百多年
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①逐步实现社会主义
工业化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15.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
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1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7.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
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A.新中国的成立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改革开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8.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
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
大转折,对“伟大转折”理解错误的是()A.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改革开放的
意义是()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文化、制度③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21.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万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黄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货物贸易和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对此理解有误
的是()A.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C.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D.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积极提
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①③2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4.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
的历史性跨越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5.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届进博会有来
自15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倡议在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中,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由
此可见()①中国主导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③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2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主要矛盾的新
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②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③我国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制约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27.为贯彻落实党的十
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到二〇三五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使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三个阶段的目标依次是()①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A.②①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③①28.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实现共产主义2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
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伟大斗争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30.党的十九大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和创新,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都有着重大理论和战略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③它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④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爆
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期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二战后
,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萧条。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的认识。(12分)33.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
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8分)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
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在中国只实践了几十年的新事物,我们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限。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
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
意义。(12分)黄州区第一中学2020年秋季高一期中考试政治答案1.【答案】B【详解】A:古人类生活时期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期处于旧石器时代,A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都很贫乏,没有摆脱蒙眛野蛮的状态,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B错误但符合试题要求。C: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
同讨论决定,C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D: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由公有转归私有。最早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D正确但不符合试题要求。故本题选B。2.【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氏族制度。①: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
会管理集体事务,①正确。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②错误。③: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③正确。④: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④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
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也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更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3.【答
案】B【详解】A:物质产品不够丰富不是原始社会里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排除A。B: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B符合题意。C: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
始社会里一直奉行“平均分配”的直接因素,C不合题意。D:人们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这是“平均分配”的影响因素,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4.【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封建制生产关系。B:在封建社会,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B正确。A:
封建的等级制度,这对材料进行了概括和升华,不是材料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CD:材料阐释的是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反映的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未涉及封建的国家政权和封建思想和文化,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
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的一点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在封建社会,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5.【答案】C【详解】①: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下,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占有全部土地的说法错误,①错误。②④:根据所学知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表现在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②④符合题意。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是封建制
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6.【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认识,需要考生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一个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内在形式,以此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详解】A:否认了资本
家对工人的剥削,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A错误。B: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却能创造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B错误。C: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工人才是生产者,二者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是团结协作的
关系,C错误。D: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劳动中所创造的一小部分价值,其余大部分,被资本家所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带有隐蔽性,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两种方法: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这就是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创造的价值。另一种就是绝对剩余价值,这就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来实现。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剥削永远不会停止,有剩余价值产生,就必然存在剥削。科技进步了,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可以产生更多的剩余
价值,因此劳动强度的减轻并不影响剩余价值的榨取。另一方面,劳动强度的减轻和工资的提高,可以缓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7.【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D: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是看这一制度
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符合题意。ABC:是否存在着阶级、是否存在着剥削、是否存在着私有制,都不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ABC排除。故本题选D。8.【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
容。①:《共产党宣言》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正确。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②错误。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错误。④:《共产
党宣言》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因而深刻阐述了马克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④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
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无产阶级领导人民群
众为实现之而奋斗。2.《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
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9.【答案】C【详解】①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根据所学知识,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
产生和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答案】A【详解】A:根据材料信息,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可知这反映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它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传播,A符合题意。BCD: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均不符合北方、十月、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等关键信息,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答案】D【详解】ABC: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不符合题意。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指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2.【答案】B【详解】B: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B符合题意。C:马列主义
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不符合题意。AD:阶级斗争和土地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有三个主要的法宝,A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答案】D【详解】AB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
了国家的主人,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说法正确,但是题干要求选择认识不正确的,ABC不符合题意。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
答案】A【详解】①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故①②正确。③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后的基本路线,而不是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故③④不选。故本题选A。15.【答案】C【详解】②③:从1953年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这一时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的社会革命,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②③说法正确。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①说法错误。④:在过渡时期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答案】C【详解】A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都是三大改造后,AB不符合题意。C:据所学可知19
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C符合题意。D:1960年冬党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定“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方针,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答案】B【详解】B: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
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B符合题意。A: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但没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
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排除A。C: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但没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排除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但没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18.【答案】C【详解】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此时农村正在进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C项符合题意。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年至19
56年的三大改造,A不符合题意。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是在1958年以后,B不符合材料时间和信息。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D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答案】D【详解】D: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D对“
伟大转折”理解错误,符合题意。ABC: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新时期,ABC均是正确的,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20.【答案】D【详解】①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③正确。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文化、制度”,这句话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没有说明改革开放的意义。②与题意不符。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该说法正确,但是没有表明改革开放的意义。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1.【答
案】A【详解】A: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A错误,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说明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B正确,不合题意。C: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C正确,不合题意。D: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积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D正确,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22.【答案】C【详解】①: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错误。②③: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③正确。④: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故本题选C。23.【答案】B【详解】B: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
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故B正确。ACD:“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ACD不选。故本题选B。24.【答案】B【详解】A: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A说法错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B说法正确。C: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C说法错误。D: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5.【答案】C【详解】①:中国积极推
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不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①错误。②:从进博会的举办,以及参展的国家和企业来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②符合题意。③:中国“倡议在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中,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
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说明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符合题意。④: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出发点,④错误。故本题选C。26.【答案】D【详解】①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①③符合题意。②: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②错误。④: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制约因素,④错误。故本题选D。27.【答案】C【详解】①: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排第三位。②: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排第二位。③: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③排第一位。故本题选C。【点睛】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
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
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8.【答案】A【详解】A: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人民幸福。故A正确。BCD: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不是实现共产主义,故BCD不选。故本题选A。29.【答案】B【详解】B: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
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故B正确。ACD: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不是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故
ACD不选。故本题选B。30.【答案】A【详解】①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而非共同理想,也不能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③④错误。故选A。31.【答案】①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
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衡,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个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本题以经济危机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史上重大的经济危机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推理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教
材有明确而具体的阐释,分为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考生依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直接书写即可: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衡,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个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点睛】本题看
似属于分析说明题,实则为简答题的变式,但要对试题关联的教材知识进行整合,考生结合试题关联的知识要点直接书写作答即可。试题难度不大,作答时,力求准确,简洁精炼,不能拖泥带水。32.【答案】(1)“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是指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
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
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分析
】本题以五四运动为背景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焕然一新”的认识。设问属于认识类主观题,知
识范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生先回忆课本中知识,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分析。由材料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故可以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的角度分析。【点睛】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
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3.【答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本题以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话题,考查
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题比较简单,考生可依据教材知识,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作答。【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1.题型特点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
说法(做法)。(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2.解题方法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
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
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
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34.【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
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
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分析】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
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详解】设问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
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教材和党的十九大文件对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有完整的阐述,学生只要记忆并默写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
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