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docx,共(3)页,18.70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7953b7368d27444f275d8f78a94b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DBDDABBCBD1112131415BABDC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61718192021AADDC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其中22题8分,23题12分,24题20分,25题12分,共52分)22.(8分)观点:元朝在地方行政治理上,既坚持维护大一统,也注重因地制宜,因俗而治。(1分)背景:元朝版图辽阔,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1分)评价:“变”——开创了行省
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必须点出行省制,笼统写地方行政制度变革不得分);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云南、东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边疆管理更多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3分,答出吐蕃、西域、台湾等
地区管理可给分,但总体不得超过1分)“不变”——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3分,任答3点)23.(12分)(1)功能:经济、文化功能。(2分)现象:长途贸易的发展;商帮形成规模;工商业市镇的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商业分工日趋繁细,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任答3点3分)(2)原因:洋务派创办天津机器局等近代企业,引进
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是早期近代化的尝试;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广阔腹地;商品经
济发展,天津开埠前自然经济有所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任答3点6分)贡献:范旭东于1917年筹建的天津永利碱厂是中国最早的制碱厂。(1分,写出“天津永利碱厂”即可)24.(20分)(1)类型:①②属于实物史料(2分),③属于文献史料。(1分)价值:瓶画中的唱票场景体现出古希腊政治制度包
含一定的民主因素;民众法庭的水漏有助于研究当时司法程序的计时规则;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有助于了解古希腊的不同政体;三则材料共同反映出古希腊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的情况。(4分)(2)特点:政治上,王权与贵族的对抗,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或世俗王权与基都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2分)经济上,
乡村与城市的对立。(1分)表现:经济上,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任答2点2分);政治上,天主教会衰落,王权强化;现代民族国家兴起。(2分)(3
)表现:第一层次——机器生产;第二层次——工厂制度;第三层次——城市化、交通运输进步、乡村改变、时间观念增强、初等教育推广、文化素质提升等(3分)影响: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工厂制带来生产
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3分)25.(12分)(一)论题(2分)层次1:论题不明确或价值导向不正确层次2:论题比较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层次3:论题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二)史料实证(8分,能从背景、内容、
影响三个角度分析,史论结合6分,总结提升2分)背景内容影响革命式外交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
、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同时,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
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巩固新生政权;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两极格局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参与式外交改革开放后,中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根据国际形势
的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
“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
合作提供重要平台。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引领式外交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影
响力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真实亲诚
”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或贡献了中国智慧)等。中国积
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三)层次要求层次1:观点正确,但史实零散,或运用不恰当,或史论未结合,未涉及中国外交思维与逻辑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层次2:观点正确,能结合比较充分、恰当的
史实进行比较深入的论证,史论结合较好,能突出中国外交思维与逻辑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层次3:观点正确,能结合充分恰当的史实,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史论结合好,能突出中国外交思维与逻辑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四)历史表述(2分,结构1分,表述1分)层次1:思路不清,词不达意,表述不成文。
层次2:思路基本清晰,逻辑基本合理,语句通畅,表述成文。层次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述成文。示例:参与式外交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美苏关系走向缓和。同时,中国改革
开放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并对以往的革命式外交作出调整,向参与式外交转变。在这一外交思维的指引下,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进入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
首要任务,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中国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参与式外交一方面为改革开放
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际合作,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