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含解析.docx,共(25)页,3.217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76779830063fa1c4de49e932d067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物理科学思想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的定义xvt=,
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此时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小形变,运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2.汽车停
在水平桥面上,关于汽车、桥面受到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桥面向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桥面发生了形变,产生了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桥面受到汽车向下的压力和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2023年9月8日上午9时
零7分,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杭州西湖景区正式开始,上午10时50分许,首日传递收火仪式在“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举行,历时约1小时43分,全程5.2公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小时43分时刻B.5.2
公里是火炬传递的位移C.在研究火炬传递的轨迹时不可以把火炬看作质点D.火炬沿水平直线匀速前进时,运动员对火炬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宣纸的左侧压有一镇纸。在从左至右行笔过程中,宣纸、镇纸均没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A.桌面对宣纸有向左的摩擦力B.宣纸对毛笔有向
右的摩擦力C.宣纸对镇纸有向右的摩擦力D.镇纸对宣纸有向右的摩擦力5.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210202mxt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B.汽车在0-6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48mC.汽车的
初速度大小为10m/sD.汽车在第4s内和第5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16.如图所示,某人游泳时,某时刻手掌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为18N,该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若把该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的两个力,则水平方向
的分力大小为()A9NB.93NC.12ND.203N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t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1t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1t到2t时间内,甲车
速度小于乙车速度D.在122tt+时刻,两车速度相等.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N小球O被夹在两光滑斜面间,斜面AB和A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为3NB.斜面AC对小球的弹力为23NC.两斜面对小球弹力之和为()333N+D.保持斜面A
C倾角不变,缓慢减小斜面AB倾角直至水平,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在小车的运动轨道上安装两个
光电门A、B,为了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在小车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1cmd=的遮光条,现让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20s、0.010s,小车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经过A
的速度为0.5m/sB.小车经过B的速度为1.5m/sC.小车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D.光电门A、B间距离为15cmL=1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
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以弹簧受到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的的A.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测量其长度B.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弹簧自由下
垂时的长度为10.0cm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11.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用刻度尺改造的一把测反应时间的尺子(0刻线在下端,时间刻度已标在尺上)。测量时,被测试者食指和拇指成钳状与0刻线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到尺子下落的同时去捏尺子,通过捏到的刻度可以直接读
出反应时间。若测试者的反应时间为10.2s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29.8m/sg=。关于这把尺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尺子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制成的B.该尺子刻度是均匀的C.10~t之间的距离为1.9
6cmD.如果把此尺子移到地球北极使用,相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间偏大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半圆柱体曲面光滑,与地面接触的平面比较粗糙。小球A置于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整个装置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1O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7°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53°角,已知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A的质量为2mB.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为53mg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gD.滑轮O对轻质细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
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
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14.通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轨迹,可以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是用频
闪照相机拍摄的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照片,A、B、C、D为照片中苹果对应的四个位置,苹果本身的最大直径与图片中的对应直径之比10k=,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07s闪光一次。测得图片中苹果两相邻位置的距离12.12cmx=,22.59cmx=,33.07
cmx=。则苹果下落到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Bv=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2m/s;请说出该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两条主要原因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两个测力计钩住原长08cmL=的轻弹簧两端,用力拉开
,静止时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6NF=,此时弹簧长度110cmL=。如图乙所示他将该弹簧一端固定在质量3kgm=的物体上,另一端施加水平拉力2F物体和弹簧一起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g取210m/s,弹簧均在弹
性限度内。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水平拉力的大小2F;(3)物体匀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2L。16.如图所示,氦气球下方系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释放,氦气球携物体以22m/s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当物体运动到距地面高9mh=
处时绳子突然断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210m/s,求:(1)绳子断裂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物体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17.如图所示,悬挂的物体A透过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连接,物体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已知斜面倾角37=,A的质量A2kgm=,物体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
,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cos370.8=。求:(1)A对绳子的拉力大小;(2)物块B的质量。18.在一段直线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24m/s,相距44.8m。在0=t时刻,甲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一只小狗
,于是马上采取措施,以下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1)甲车的在0=t到6st=内发生的位移大小;(2)甲、乙两车的最小距离。高一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物理科学思想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根据速度的定义xv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此时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
小形变,运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A正确;B.根据速度的定义xv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
以表示物体在此时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C.玻璃瓶受力会变形,但变形较小不能直接观察,通过细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可以直观显示瓶子的形变,采用的是放大法.故C错误;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
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2.汽车停在水平桥面上,关于汽车、桥面受到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桥面向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桥面发生了
形变,产生了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桥面受到汽车向下的压力和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详解】A.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能说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选项A错误;的BD.桥面对汽车向上的支
持力和汽车对桥面向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BD错误;C.桥面发生了形变,产生了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选项C正确;故选C。3.2023年9月8日上午9时零7分,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杭
州西湖景区正式开始,上午10时50分许,首日传递收火仪式在“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举行,历时约1小时43分,全程5.2公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小时43分是时刻B.5.2公里是火炬传递的位移
C.在研究火炬传递的轨迹时不可以把火炬看作质点D.火炬沿水平直线匀速前进时,运动员对火炬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详解】A.历时约1小时43分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5.2公里是火炬传递的路程,
故B错误:C.在研究火炬传递的轨迹时可以把火炬看作质点,故C错误:D.火炬沿水平直线匀速前进时,竖直方向合力为零,且火炬有向下移动得趋势,所以运动员对火炬的静摩擦力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宣纸,宣纸的左侧压有一镇
纸。在从左至右行笔过程中,宣纸、镇纸均没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宣纸有向左的摩擦力B.宣纸对毛笔有向右的摩擦力C.宣纸对镇纸有向右的摩擦力D.镇纸对宣纸有向右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详解】AB.毛笔相对宣纸向右运动,所以宣纸对
毛笔有向左的摩擦力;宣纸相对毛笔向左运动,所以毛笔对宣纸有向右的摩擦力,在此摩擦力作用下,宣纸相对桌面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桌面对宣纸有向左的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如果镇纸受
摩擦力,镇纸将会运动,就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宣纸对镇纸没有摩擦力,则镇纸对宣纸也没有摩擦力,故CD错误。故选A。5.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210202mxt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B.汽车在
0-6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48mC.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0m/sD.汽车在第4s内和第5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1【答案】D【解析】【详解】AC.根据匀变速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12xvtat=+,与题干中已知道的公式对比,发现有初始
位置010xm=初速度020m/sv=加速度24m/sa=−故AC错误;B.根据速度时间公式0vvat=+,当汽车停下来的时候00020s5s4vta−−===−所以汽车在0-6s内发生的位移就是0-5s内的位移00205m50m22vxt
+===故B错误;D.由于汽车停下需要5s,使用逆向思维,可以认为汽车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原来第5s内和第4s内,就相当于逆向思维的第1s内和第2s内,根据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同时间里位移之比为1:3:5:...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某人游泳时,某时刻手掌对水
的作用力大小为18N,该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若把该力分解为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的两个力,则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A.9NB.93NC.12ND.203N【答案】B【解析】【详解】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3c
os3018N93N2xFF===故选B。7.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t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1t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1
t到2t时间内,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D.在122tt+时刻,两车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在1t时刻两车斜率不同,故在1t时刻两车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B.在1t时刻两车相遇,0=t时刻,两车的初始位置不同,则从0到1t时间内,两车走过的位移不相等,由图可
知从0到1t时间内,两车运动方向不发生变化,且为直线运动,则两车走过的路程等于两车走过的位移,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故B错误;C.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从1t到2t时间内,两车位移相同,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D.从
0到2t时间内,对甲车有21112xat=22212xat=甲车的加速度为2122212()xxatt−=−在122tt+时刻,甲车速度为2112212221212()2xxttxxvattttt−+−===−−甲在122tt+时刻,乙车速度为2121xxxvv
ttt−===−乙甲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N的小球O被夹在两光滑斜面间,斜面AB和AC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为3NB.斜面AC对小球的弹力为23NC.两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之和为()333N+
D.保持斜面AC倾角不变,缓慢减小斜面AB倾角直至水平,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B.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力分析分析图如下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sin306N3N2BFmg===
3cos306N33N2CFmg===故A正确,B错误;C.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两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之和等于小球所受重力,即两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之和为6N。故C错误;D.画出小球受力的动态分
析图,如下缓慢减小斜面AB倾角直至水平,即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逐渐变小,由图可知斜面AB对小球的弹力一直增大。故D错误。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在小车的运动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A、B,为了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在小车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1cmd=的遮光条,现让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20s、0.010s,小车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小车经过A的速度为0.5m/sB.小车经过B的速度为1.5m/sC.小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D.光电门A、B间距离为15cmL=【答案】AD【解析】【详解】AB.时间非常短可认为
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故有2AA110m/s0.5m/s0.020dvt−===2BB110m/s1m/s0.010dvt−===故A正确,B错误;C.根据速度时间公式0vvat=+可得22BA10.5m/s2.5m/s0
.200vvat−−===故C错误;D.根据速度位移公式2202vvax−=可得2222BA10.5m0.15m222.5vvxa−−===故D正确;故选AD。1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
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质量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以弹簧受到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长度L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测量其长度B.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弹簧自由下垂时的
长度为10.0cm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答案】CD【解析】【详解】A.由于考虑弹簧本身重力的作用,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竖直悬挂后测量其长度,A错误;B.根据F−L图像不过原点可知,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不成正比,B错误;C.根据胡克定律有F=k(L−L0)可知图乙中的横轴
截距表示弹簧自由下垂时的长度,即L0=10.0cmC正确;D.F−L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有()28.0Nm40.0Nm30.010.010FkL−===−D正确。故选CD。11.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用刻度尺改造的一把测反应
时间的尺子(0刻线在下端,时间刻度已标在尺上)。测量时,被测试者食指和拇指成钳状与0刻线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到尺子下落的同时去捏尺子,通过捏到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反应时间。若测试者的反应时间为10.2s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29.8m/sg=
。关于这把尺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尺子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制成的B.该尺子刻度是均匀的C.10~t之间的距离为1.96cmD.如果把此尺子移到地球北极使用,相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间偏大【答案】AD【解析】【详解
】A.尺子松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212hgt=解得2htg=根据刻度计算出时间,标上时间刻度即可,故A正确;B.由于2htg=,h是均匀的,故t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故B错误;C.根据2
10.196m19.62hgtcm===可知10~t之间的距离为19.6cm,故C错误;D.如果把此尺子移到地球北极使用,重力加速度增大,根据2htg=时间的实际值偏小,故相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间偏大,
故D正确。故选AD。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半圆柱体曲面光滑,与地面接触的平面比较粗糙。小球A置于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整个装置处于
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1O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7°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53°角,已知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质量为2mB.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
为53mgC.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mgD.滑轮O对轻质细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BC【解析】【详解】AB.对两球受力分析如图,的由几何关系可知FN与TOA与竖直方向夹角相等,则FN=TOA2cos37OAATmg=对B分析可知cos53OBTmg=TOB=TOA
解得83Amm=53NFmg=选项A错误,B正确;C.对半圆柱体和小球A整体分析可知,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的大小为sin37OAfTmg==选项C正确;D.因滑轮两边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但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等,
则两边细绳拉力的合力不是竖直向下,则滑轮O对轻质细线的作用力也不是竖直向上,选项D错误。故选BC。三、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60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
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
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答案】①.3.6②.D【解析】【详解】(1)[1]由图中可
以读出示数为3.6N。(2)[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C.拉线
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故选D。14.通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轨迹,
可以测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所示,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照片,A、B、C、D为照片中苹果对应的四个位置,苹果本身的最大直径与图片中的对应直径之比10k=,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07s闪光一次。测得图片中苹果两相邻位置的距离12.12cmx=,2
2.59cmx=,33.07cmx=。则苹果下落到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Bv=______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_____2m/s;请说出该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两条主要原因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的【答案】①.3.4②.9.7##9.6##9.8③.存在空气阻力、测量距离发生误差、测量苹果直径产生误差等【解析】【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则苹果下落到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212()10(2.122
.59)10m/s3.4m/s220.07BkxxvT−++==[2]根据231()2kxxgT−=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223122()10(3.072.12)10m/s9.7m/s220.07kxxgT−−−==[3]该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存
在空气阻力、测量距离发生误差、测量苹果直径产生误差等。15.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两个测力计钩住原长08cmL=的轻弹簧两端,用力拉开,静止时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均为16NF=,此时弹簧长度110cmL=。如图乙所示他将该弹簧一端固定在质量3kgm=的物体上,另一端施加水平拉力2
F物体和弹簧一起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g取210m/s,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水平拉力的大小2F;(3)物体匀速运动时弹簧的长度2L。【答案】(1)300N/m;
(2)15N;(3)13cm【解析】【详解】(1)图甲两个弹簧秤拉弹簧时,根据胡克定律有11Fkx=110xLL=−解得300N/mk=(2)对物体,根据平衡条件有215NFmg==(3)对图乙中弹簧,根据胡克定律有22Fkx=220LxL=+解得213cmL
=16.如图所示,氦气球下方系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释放,氦气球携物体以22m/s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当物体运动到距地面高9mh=处时绳子突然断裂。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210m/s,求:(1)绳子断裂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物体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答案】(1)6m/s;(2)10.
8m【解析】【详解】(1)氦气球匀加速竖直上升过程22vah=解得6m/sv=(2)物体匀减速上升过程2102vgh−=−解得11.8mh=物体距地面的最大高度110.8mHhh=+=17.如图所示,悬挂的物体A透过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连接,物体B恰好静止在斜面上。
已知斜面倾角37=,A的质量A2kgm=,物体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370.6=,cos370.8=。求:(1)A对绳子的拉力大小;(2)物块B的质量。【答案】(1)20N;(2)2kg或10kg【解析】【详解】(1)以A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
可得A2N0gTm==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20N。(2)当B物体恰好不上滑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受力平衡可得BmsinTmgf=+又BmcosmfgN==联立解得B2kgm=当B物体恰好不下滑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沿斜面向
上,根据受力平衡可得mBsinTfmg+=又BmcosmfgN==联立解得B10kgm=18.在一段直线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24m/s,相距44.8m。在0=t时刻,甲车司机发现前方有一只小狗,于是马上采取措施,
以下甲、乙两图分别是甲、乙两车的运动图像,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1)甲车的在0=t到6st=内发生的位移大小;(2)甲、乙两车的最小距离。【答案】(1)96m;(2)16m【解析】【详解】(1)甲车减速过程10118m/svvat
=−=发生的位移为011132m2vvxt+==2s~6s甲车加速过程212224m/svvat=+=发生的位移为122264m2vvxt+==甲车在0=t到6st=内发生位移大小为1296mxxx=+=甲(2)设2s=t后,再经过时间0t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根据题意得:对甲120vvat=+同对乙030vvat=−同其中22324m/s6m/s4vat===解得14.4m/sv=同01.6st=甲车发生的位移为11049.92m2vvxxt+=+=同甲乙车发生的位移为001078.72m2vvxvtt+=+=同乙甲
、乙两车的最小距离min016mxxxx=+−=甲乙的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