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6)页,12.1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60da6a79e27c4459394d6d6ee19ce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南充高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高2022级期末地理试卷(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刘先成审题人:张技修)第I卷(60分)一、单选题(本题有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
地成功发射,并于11月3日成功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转位。2022年年底前中国将按计划完成中国空间站(ChinaSpaceStation)的整体建设。下图为中国空间站设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天体类别来看
,中国空间站与下列天体中类似的是()A.小行星B.彗星C.火星D.月球2.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期间可以()A.开展高真空、弱辐射、超高温等特殊条件下的实验B.使用健身车、拉力器等进行力量训练,缓解失重生理效
应C.在空间站外安装避雷装置,避免恶劣的雷暴天气D.遭遇超强太阳风产生的高温,干扰太空实验的进行【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围绕地球转动,属于卫星,故类似于月球,D正确;火星属于行星
,故小行星、火星和彗星都不属于卫星,与空间站类别不同,ABC排除。故选D。【2题详解】空间站位于太空空间中,太空环境具有辐射强、温度低、高真空的特点,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期间,可以开展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等特殊条件下的实验,A错;因太空环境接近真空,没有空气对流,
不会发生雷暴现象,C错;太阳风会产生高能带电粒子流,不会带来高温影响实验进行,D错误;为缓解失重效应,航天员会使用健身车,拉力器等进行力量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和骨量流失,B正确。故选B。【点睛】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人造卫
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2022年10月9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夸父一号”的主要作用是监测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3.耀斑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圈层4.耀斑发生时()A.太阳黑子活动较弱B.太阳辐射减弱C.光球层上日珥活动强D.日冕物质抛射较强5.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B.卫星导航全部失灵C.无线电通信受干扰D.地球上出现大海啸【答案】3.B4.D5.C【解析】【3题详解】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表面忽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故排除ACD选项,本题选B。【4题详解】耀斑活动与黑子活动、日冕物质抛射具有相关性,耀斑发生时太阳黑子活动
、日冕物质抛射也较强,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一种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B选项错误;日珥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C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5题详解】日冕物质抛射时地球上
高纬度地区尤其是极夜地区会出现极光,不是地球各地出现极光,A选项错误;卫星导航会受到干扰,但不是全部失灵,B选项错误;无线电通信会受到干扰,C选项正确;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破
坏性海浪,并不是由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点睛】太阳活动现象主要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其中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还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影响。的2018年2月2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如蜂鸟般大小、几乎完整的小鸟标本,这也是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
最完整、最古老的鸟类琥珀。研究发现该古鸟被板状根乔木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古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7.该化石发现地的自然植被应为()A.亚寒带针叶林B.温
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8.该化石至今保存完整的原因是()A.气候寒冷不易腐烂B.死后快速被泥掩埋C.植物分泌物的保护D.没有发生地壳运动【答案】6.C7.D8.C【解析】【分析】6题详解】注意材料“距今约一亿年”,该地质
年代应属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C正确。前寒武纪在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以前,AB错。新生代为距今6600万年至今,D错。故选C。【7题详解】注意关键词“板状根乔木”,属于热带雨林的特点,D正确。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等均较少见到板状根,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由于被树脂包裹,在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所以可以保存至今,主要是受植物分泌物的保护,C正确。并非气候寒冷,也不是死后快速被泥掩埋,而是被树脂包裹,AB错。也不是没有发生地壳运动,D错。故选C。【点睛】各地质年代
的时间:前寒武纪:距今5.41亿年以前;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下图示意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地壳B.b表示地幔C.c
表示内核D.乙表示横波10.图中X表示()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地壳与上地幔交界面④下地幔与地核交界面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9.C10.D【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震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处消失,应为横波,乙地震波传播速度
快,地球内部各处均能传播,应为纵波,D错误;图中显示,a表示地表至2900千米处,应为地壳和地幔,A错误;b位于2900千米处至5000多千米处,横波不能传播,应为外核,B错误;图中c位于5000多千米以下,且纵波速度明显加
快,因此应为固态的内核,C正确。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X处地震波纵波(乙波)大幅减速,地震横波(甲波)消失,且位于2900千米处附近,因此该不连续面为古登堡面,②正确;古登堡面之上为下地幔,之下为地核,因此X面是下地幔与地核交界面
,④正确;莫霍界面位于地下平均17千米处,且地震波穿过该面波速明显增加,与X面特征不同,①错误;地壳与上地幔交界面为莫霍面,不是古登堡面,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把
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厚度不均,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平均厚度约2900千米,由固态物质构成,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外核为液态,地震横波传播至此会消失,内核一般认为是固态,可能由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
镍组成。2021年我国能源局印发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十点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全国掀起整县光伏试点推进浪潮。图为皖南某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景观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11.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A.占地面积小B.发电效率高C.受天气影响小D.环境污染小12.从发电角度,分布式“宜建尽建”的地区是()A.贵州B.安徽C.重庆D.西藏【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屋顶太阳能发电不占用土地,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
比,占地面积小,A正确;太阳能分布广泛,与集中式光伏发电相比,屋顶太阳能分散布局,发电效率低,B错误;太阳能来自太阳,是以光与热的形式体现的能源,受天气影响大,C错误;太阳能清洁可再生,无论是集中式光伏发电还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环境污染都小,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
】最适宜推广光伏发电的地区,应是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光伏发电的地区。贵州、安徽、重庆、西藏四个地区中西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日数多,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宜推广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主要受纬度(影响
太阳高度角)、天气,海拔、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坡向(阴阳坡)、坡度(影响坡面单位面积太阳辐射量)等因素的影响。地面冷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的气压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风。下图示意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中箭头表示该地风向及受力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大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A.甲B.乙C.丙D.丁14.图中代表地转偏向力的箭头是()A.甲B.乙C.丙D.丁15.该地为()A.北半球高空B.北半球近地面C.南半球高空D.南半球近地面【答案】13.B14.C15.B【解析】【13题详解】根据图片,
图中乙与等压线垂直,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甲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夹角为30°左右,是近地面的风向;丙与风向甲垂直,是地转偏向力;丁与风向甲方向相反,是摩擦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根据图片,图中乙与等压线垂直,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甲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夹角为30°左右,
是近地面的风向;丙与风向甲垂直,是地转偏向力;丁与风向甲方向相反,是摩擦力,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由图中的风向可知,风向甲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的风,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地转偏向力可知,风向右偏,为北半球,故为北半球的近地面,B正确,ACD错误
,故选B。【点睛】高空的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2010年土
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该地冬季夜晚山坡上吹()A.山风B.谷风C.海风D.陆风17.冬季夜晚,河谷②地柑橘树比山坡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原因是()A.冬季夜晚,河谷②地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B.坡顶冷重空气沿山坡下沉到河谷②地堆积而降温C.河谷②地的暖空气因热上升导致近地面气
温下降D.冬季白天,河谷②地获得太阳辐射少而气温较低18.冬季低温进而致害,其对柑橘造成的不利影响是()A.减少虫害,利于生长B.减少光照,不利生长C.促进柑橘微生态更新D.冻死冻伤,减少产量【答案】16.A17.B18.D【解析】【16题详解】冬季夜晚,坡顶
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河谷而形成山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空气沿山坡下沉到河谷②地,使②地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冷,山坡①地暖,因
此②地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低温致害导致柑橘冻死冻伤,影响柑橘生长和产出,D正确;减少虫害和促进柑橘微生态更新为有利的影响,AC错误;低温冻害不会使光照减少,B错误;故选D。【点睛】地
形逆温: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发生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暖空气被冷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发生在晚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冬半年冷空气在向低纬度地区运动过程中,因冷空气较冷重,把地势较低盆地
和谷地地的区填满(形成冷空气湖),而盆地上空是暖空气,在盆地上空暖空气与盆地内冷空气交界的大气层形成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发生在冬半年。水量平衡,是指在特定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中水体收入量和水体支出量大致
相等的现象。我国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水循环各环节的水量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下图),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从水量平衡的角度来看,当地将原始生态林改造为橡胶林后,地表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量增加②灌溉量增加③下渗量减少④植被生长
耗水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由原始生态林变为橡胶林,对当地地表径流产生的影响是()A.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弱B.泥沙挟带量减少C.水质下降D.流速变慢【答案】19.D20.C【解析】【分析】【19题详解】结合图示可知,当地将原始生态
林改造为橡胶林后,降水量减少,①错误;没有灌溉,②错误;由水平衡原理,原始生态林下渗量=1534-(969+205)=360mm,改造成橡胶林后下渗量=1454-(1037+267)=150mm。下渗量减少,③正确;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植被的丰富度降低,植被生长耗水量减少,④正
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由原始生态林变为橡胶林,植被丰富度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A错误;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泥沙挟带量增大,
B错误;水质下降,C正确;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粗糙度下降,地表径流的流速变快,D错误。故选C。【点睛】森林的生态功能:1、河流中上游是水土保持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2、农牧交错带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3、沿海地区,保护海岸。4、城市绿化带具有吸烟除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美化环境的作用。2021年3月23日,一艘重型货船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卡住了双向航道。2021年3月29日(农历十七),经多艘拖轮和挖掘机等多日救援和“神秘力量”的帮助,在未卸货减轻自重的情况下使该船成功重新上浮摆正船身。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据《纽
约时报》报道,3月28日晚上,该巨型货轮得到了“神秘力量”帮助,进而使得船体慢慢恢复了浮力。此“神秘力量”最可能来自()A.海啸B.潮汐C.洋流D.地震22.邮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现象及原因()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变化B.吃水变深;海水温度变化C.吃水变浅;海水密度变化D.吃水变深;海水
盐度变化【答案】21.B22.D【解析】【21题详解】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该重型货船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是由于船舶吃水深度大,而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深度较浅造成的。船在未卸货减轻自重的情况下使该船成功重新上浮摆正船身,最终成功获救主要是由于运河水位大涨。因
为获救这一天,正是农历二月十七,即出现满月现象以后,此时日地月三者接近同一直线,海水受到的天体引力最大,出现天文大潮,使苏伊士运河水位上涨,帮助船舶获救,B对;而海啸、洋流和地震不是该船最终获救的原因,排除ACD。故选B。【22题详解】读图结合已学知
识可知,红海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因而其密度比阿拉伯海高;邮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后由于密度变小,浮力减小,邮轮吃水线会变深,综上所述,邮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现象吃水变深,原因是海水盐度变化,D对,排除AB
C。故选D。【点睛】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潮汐主要是由月
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决定的。月球虽比太阳质量小,它的引潮力却比太阳高约2.17倍。每当月球移动到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两天体的引潮力就会起重叠作用,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初一、十五涨大潮”的原因。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
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写江潮的诗文。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钱塘江大潮是江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B.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
使海水迅速上涨C.每年中秋节前后西北风加剧潮水上涨形成大潮D.游客在晚上观看到的海水涨落现象,称为“潮”24.苏轼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图中四地中最佳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23.B24.B【
解析】【23题详解】钱塘江大潮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A错;杭州湾外宽内窄的形状,使海水迅速上涨,B正确;每年中秋节前后东南风加剧潮水上涨形成大潮,C错;游客在晚上观看到的海水涨落现象,称为“汐”,D错
,故选B。【24题详解】图中②地处于喇叭口的顶部,水道较窄,潮水涌入,潮水抬高,气势更壮观,B正确;①距海较远,海水影响不到,A错;③④处海面较宽,潮水抬高不如②处明显,CD错,故选B。【点睛】中秋节前后钱
塘江大潮“壮观天下无”的原因。①中秋节前后,日月地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的天体引潮力最大。②杭州湾至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口大内小,海潮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③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风向与潮水前进方向大体致,助长了潮势。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
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湖底沉积物,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5.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D.风力侵蚀26.推测“水上雅丹”
的演化顺序()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②→④→③D.②→④→③→①【答案】25.D26.B【解析】【分析】【25题详解】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而“水上雅丹”是在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因此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故选D。“水上
雅丹”和流水、冰川侵蚀及风力沉积作用无关,故ABC错。【26题详解】“水上雅丹”的演化是由于湖区面积不断缩小,湖底干涸裸露,在干涸湖底的基础上,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干涸的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湖底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鲫背形垄
脊和宽浅沟槽,逐渐形成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形成之后,湖水汇入,进而形成“水上雅丹”,因此形成的顺序为④→②→①→③,故选B,ACD错。【点睛】陆地的雅丹地貌很多,但是水上雅丹却极为少有,离大柴旦240公里左右,位于315国道旁2公里左右的鸭湖是这片特殊地
貌之中的特殊,是世界上唯一一片在水上的雅丹地貌。因为吉乃尔湖面抬升,逐步淹没北缘的雅丹群,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就像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凭空而出了一片”汪洋“。27.广西七百弄乡的乡村多散落在峰林洼地中,村旁常建有众多蓄水池(如下图所示)。推测当地修建众多蓄水池的主要
原因是()A.森林茂密,火险等级高B.岩溶广布,地表水短缺C.年降水少,蓄水防旱灾D.污染严重,河湖水质差【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峰林洼地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岩溶广布,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短缺,所以需
要建设蓄水池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B正确。修建众多蓄水池并非为了防火,A错。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多,C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植被覆盖率高,聚落人口数量不大,污染并不严重,D错。故选B。某地理研究小组同学做一实
验:在河道模型中均匀铺上一层细沙,在塑料瓶中装满水,然后对淮河道中央,迅速地将水倒入河道中。下图为该小组同学绘制的简易实验装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关于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流
速比乙处快B.甲处积沙比乙处多C.丙处流速比丁处慢D.丙处积沙比丁处多29.对于现实中该类河段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多见于河流上游B.河床多呈V形C.甲适宜布局河港D.丁易出现河漫滩【答案】28.B29.D【解析】【分析】【28题详解】此
题考查河流凹凸岸位置及特征。读图可知,乙和丙两地位于凹岸,都是受到河水直接冲刷的地方,由于河水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形成侵蚀岸,而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河水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堆积岸。因此B正确,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故选B。【29题详解】此类河流属于河曲,蜿蜒曲折,多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由
于地势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凹凸岸,凹岸水深适合建河港,凸岸水浅多形成河漫滩。读图知,甲、丁两地由于位于凸岸,多形成河漫滩,因此C错误,D正确;河流上游多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较强,多形成V形谷,因此A、B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地貌总结:①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
成“石漠化”。②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③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
此完成问题。30.下列关于洪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裸露,风化侵蚀形成B.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C.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小,边缘颗粒物大D.坡度大,滑落崩塌形成31.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不显著B
.坡度缓,坡长长C.河流流量小D.坡度陡,搬运能力强32.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答案】30.B31.B32.B【解析】【分析】【30题详解】据地
形图可知,贺兰山山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沟口泥沙堆积形成密集冲积扇,故B正确,冲积扇不是风化、侵蚀地貌,也不是滑落崩塌形成的,故AD错,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大
,越往边缘颗粒物越小,故C错。【3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河流流程较长,而且流域内地势起伏小,这样水流速度和缓,流水在上游侵蚀、的搬运能力弱、在甲地的堆积物颗粒较小,砾石较少,故B正确,D错,和风化作
用无关,不是因为河流流量小,故AC错。故选B。【3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说明土层薄,不适合耕作,耕地少,故B正确,位于山麓地带海拔不高、该区域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临近河流,水源条件好,故ACD错。
故选B。【点睛】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也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体积较大而坡度较小者称为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
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图左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向正东拍摄的某地新月形沙丘照片,图右是某人工防沙治沙促进自然修复的梭梭林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3.据图中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风向最可能是()A.东
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34.判断图中梭梭树的生长习性及其主要生态环境功能是()A.根系发达,耐旱耐盐B.枝叶繁茂,喜光惧寒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防风固沙,调节径流【答案】33.B34.A【解析】【33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月形沙丘具有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
特点,照片中左下方向为其迎风一侧;再结合材料可知,拍摄沙丘照片时镜头朝向正东,故可判断出其余三个方向,图中左为北,右为南,可判断出该地盛行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34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梭梭树种植在沙漠中,具有防沙治沙的生态效益,故应能够适应沙漠环境:干旱少雨,土地含水量
低、含盐量高,故梭梭树具有根系发达,吸收地下水的能力强,耐旱耐盐的特点,A正确;该地气候干旱,生长环境较恶劣,梭梭树枝叶较为稀疏,B错误;该地降水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调节径流均不是梭梭树的主要生态环境,CD排除。故选A。【点
睛】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同一个地区,气候要素基本相同,地下水对植被类型和群落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潜水水位的埋深、土壤含盐量以及潜水的矿化度等因素对植被类型和群落分布的影响。山东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森林覆盖率为81.5%,植被覆盖率在90%
以上,2015年获得首批“中国森林氧吧”称号。泰山植被是中国温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拥有高等植物189科768属1553种,陆栖野生动物1373种。泰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群落稳定,极具观光游览、科学考察和休憩娱乐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36.以下属于泰山山麓森林植被特征的是()A.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B.森林
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C.各月都有花,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D.以松、杉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寒抗旱37.下列不属于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意义的是()A.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B.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地区的知名度
C.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D.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答案】35.C36.A37.B【解析】【35题详解】山东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排除ABD。故选C。【36题详解】植被特征可从高度、叶片等角度分析;泰山山麓森林植
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植被多为乔木,较为高大;叶片宽阔,呈纸质;春季发叶,夏季翠绿,秋冬季节落叶,A正确。B为常绿阔叶林,C为热带雨林,D为亚寒带针叶林。故选A。【37题详解】B选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地区的知名度,为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经济意义,不属
于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意义,B符合题意;ACD均为生态意义,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温带季风性气候,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植被多为乔木,较为高大;叶片宽阔,呈纸质;春季发叶,夏
季翠绿,秋冬季节落叶,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山东省某地进行实地考察研学。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8.通过考察可知()A.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B.山峰目测高度915米C.甲地不能观测到乙地植被D.该
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9.图中()A.乙坡为可种植的缓坡B.甲地径流速度小于丙处C.丁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D.桥梁海拔可能是320米40.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接近()A555米B.585米C.615米D.655米【答案】38.C39.A40.C【解析】【38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海拔大
多在500-1000米之间,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以低山为主,A错误。目测无法得出山峰精确的海拔高度,B错误。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自东北流向西南可知,该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D错误。甲与乙之间有山脊的阻挡,所以无
法观测到乙地植被,C正确。故选C。【39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等高线比丙地密集,所以甲地径流速度大于丙处,B错误。乙坡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可发展种植业,A正确。丁坡为西北坡,我国夏季风为东南风,所以丁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C错误。根据
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桥梁所在地海拔为300-400米之间,瀑布的海拔也在300-400米.之间,但瀑布的高差约为52米,桥梁在瀑布更上游,所以桥梁的海拔至少为352米以上,400米以下,D错误。故选A。【40题详解】瀑布的海拔在300-400米之间,但瀑布的高差约为52米,所以区域最低海
拔范围在300-348m之间,区域最高海拔915m,故区域的高差范围567~615m之间,最大高差接近615米,C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等高距和山脉的高度判断等高线的数值分布,结合瀑布的落差,找到最低点,在进行相对高度的计算即可。第Ⅱ卷(40
分)二、综合题(40分)41.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大气受热过程简图材料二: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下图为柴达木盆地简图。(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层(填大气分层)大气
气温的变化,该层大气气温的变化与上图____(在ABCD中选填)过程有关。(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阴雨天气,____强,夜晚温度较____,不易出现霜。(3)柴达木盆地内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人类影
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人类通过____(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水量的空间分配。(4)柴达木盆地此处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请分析所在的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答案】(1)①.对流②.B(2)①.大气逆辐射②.高(3)①.陆地内循环②.地表径流③.跨流域调水(4)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青藏高原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解析】【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和柴达木盆地简图为资料,涉及了大气分层、大气的保温作用、水循环和太阳辐射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地球的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对流层气温的变化,反映的气温变化特点是对流层的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成因是对流
层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少,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与图中的B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过程有关。【小问2详解】“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吸收地面辐射多,返还给地面热量较多,即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小问3详解】柴
达木盆地内河流位于身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参与的主要是陆地内循环;人类通过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来影响水循环,因此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人类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调节水量的空间分配。【小问4详解】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少,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多晴朗天气,日照时数多,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4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福建省位于沿海地区,海岸属于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破碎。材料二:台湾省物
产丰富,位于西南沿海有一大型盐场,年产海盐量可达45万吨。材料三:下图为我国福建省和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示意图。(1)形成福建省海岸线曲折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该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被称为____。(2)福建省最典型的自然土壤类型为____,土壤厚度较大,影响其厚度的主导因素为____,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劳作,改良形成的土壤是____。(3)从福州港出发前往印度孟买的轮船,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____(季节)出发,原因是
该季节出发可以____(顺风顺水或逆风逆水)。(4)请分析我国台湾省西南部大型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答案】(1)①.海浪侵蚀②.风暴潮(2)①.红壤②.气候③.水稻土(3)①.冬②.顺风顺水(4)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地形平坦开阔;海水盐度高【解析】【分析】本
题以福建省和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的形成原因、土壤、洋流、盐场形成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设问关键词“海岸线”“曲折破碎”可知,主要外力作用为海浪侵蚀。该地区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夏秋季节
易发生台风灾害,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被称为风暴潮,当海水运动过程中遇到喇叭口形状时会形成较高的潮差,形成较强的风暴潮。【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福建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土壤类型为红壤。由于该地区
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呈现红色。经过长期的淋溶氧化作用,土壤厚度增大。故影响其厚度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福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其土壤为水稻土,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劳作,改良形成的土壤。【小问3详解】我国东南沿海
地区冬季吹西北风,风向为西北向东南,受风向影响,海水向南运动,此时轮船往南航行可顺风顺水。【小问4详解】盐场形成的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海水盐度等角度分析。台湾省西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台湾省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西南部位于
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所处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利于晒盐。西南部入海河流水量少,海水盐度高,晒盐效率高。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流域雨量丰沛,但季节分配不均,6月到8月为旱季,12月到次年3
月为雨量特别大的雨季。该河流因盛产沙金而远近闻名,地质学者在其河道的河床底部、边滩、河漫滩等位置均发现了沙金颗粒,河流两侧被牛轭湖围绕的古河漫滩是沙金的高富集区。经考察研究发现其沙金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下图为圣母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含金河漫
滩及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1)圣母河流经上游山区河段剖面形态呈____形,主要是由流水____作用形成。(2)结合材料二完成:圣母河下游牛轭湖的发育过程。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以____作用为主,流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____(左/右)岸侵蚀强烈,形成河曲;河曲____(凸岸/凹岸)堆积,____(凸岸/凹岸)侵蚀,促使河曲不断发育;洪水期,狭窄的曲流颈被冲开,河流____,原有的河曲被废弃,最终形成牛轭湖。(3)推测圣母河的淘金者选择淘金的最佳季节
并说明原因。【答案】(1)①.V(字)②.下切侵蚀(2)①.侧蚀②.左③.凸岸④.凹岸⑤.改道##截弯取直(3)旱季(或6~8月)。旱季河流水位低,含有沙金的沙滩出露较多;降水少,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秘鲁东南部的圣母河流域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
河流侵蚀、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牛轭湖发育的过程、河流水文特征、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圣母河流经上游山区河段即甲以上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流速大,以下蚀作用为主,下蚀会使河道不断加深,河谷呈“V”字形。【小问2详解】根据已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图可见,①→②:圣母河下游地形平坦开
阔,河流进入平坦区域,河流因为地转偏向力、地质结构、土壤岩石质地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通常难以保持一条直线流动,会产生弯曲,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在南半球,流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左偏,左(北)岸侵蚀强烈,形成河曲;②→③:河流在河道弯曲的地区,会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由此,河流的
弯曲度就会越来越大;③→④:当河流弯曲度特别大时,拐弯处水流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易淤塞河道,如果水量较大(洪水期),河流很可能会将弯曲处狭窄的地峡冲开,与对面的河道相连,河流按直线路线流动,这种现象被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河流截弯取直后,原本弯曲的河道因为泥沙淤塞、水位下降,逐渐
与主河道分离,渐渐被废弃,成为遗留在原河流凹岸边一段弯曲积水的湖泊,形状如牛轭,从而形成了牛轭湖。【小问3详解】读圣母河流域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12月~次年3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较强的
地表径流侵蚀南部山区含金矿的岩石(经考察研究发现其沙金颗粒主要来源于南部山区的岩浆岩),将沙金搬运到河流中沉积,此时河流水量较大,不适宜开采;6~8月受东南信风影响,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此时最利于沙金的开
采。同时旱季降水少,多晴天,河流流量小,流速慢,开采沙金安全性高。44.A市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春季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下列为该组同学调查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第一站来到大连大黑山,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下图)示意图。(1
)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对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2)该组同学在森林地区采集了土壤标本,并绘制了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土壤剖面中甲为____层。大黑山分布大面
积的野生杜鹃花,引起了研学小组的注意,推测____(南、北)坡的杜鹃花率先绽放。(3)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回实验室测量发现,对耕作而言,该地区土壤较南方地区的土壤肥沃,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的原因。(4)砂土、壤土、黏土,哪一种土壤更适合耕
作,它有什么优点?【答案】(1)①.生物②.成土母质(2)①.淋溶②.南(3)该地区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多;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降水量小,淋溶作用弱;有利于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因此该地区耕作业区土壤肥沃。(4)壤土。壤土所
含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能良好,排水性较好,保水保肥性能强,土壤的肥力比较高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壤结构、土壤肥沃形成原因、不同土壤
类型比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提供有机质,同时也是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对土壤的质地起决定性作用。【小问2详解】根据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位于腐殖质层和淀积层之间,颜色较浅是淋溶层。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大
连,属于北半球中纬度,南坡为阳坡,光照、热量条件好,杜鹃花先开放。【小问3详解】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该地区位于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属于落叶林,枯枝落叶多,生物量大;纬度高,较南方地区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中的
有机质含量多;相对比南方地区,这里降水量少,淋溶作用弱,对土壤的侵蚀弱,最终使得养分在土壤中积累,因此该地土壤较南方肥沃。【小问4详解】砂土、壤土和粘土是根据土壤质地而划分的。壤土适宜耕作的主要原因是其特点介于砂土和黏
土之间,壤土中所含的砂砾、粉粒、黏粒的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壤士松而不散,因此通气、透水性能良好;因为壤土中含有黏土,所以保水保肥性比较强;含有沙所以土壤的排水性也比较好。并且壤土中含有一定的淤泥,所以土壤
的肥力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类型为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