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56讲:学会写小剧本(二)-初中生作文入门60讲(下).docx,共(17)页,41.64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8071337f5a72bf9797fb7aa62bd35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56讲:学会写小剧本(二)学习目标了解剧本和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不同,能把一些小说改编成短剧剧本。习作要求1.从课本中找一篇小说,将它改编成小型课本剧。2.戏剧要有冲突,有点悬念,有点波澜,才能吸引观众。请以“迟到”为题,展开想像,编一出短剧。【快速审题
】1.用戏剧的形式来改编小说,需要注意小说与剧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在改编的时候要注意按照剧本对人物、场景、冲突等的要求进行编排。特别是要突出矛盾冲突,可以围绕某一矛盾冲突,重新规划小说的情节、人物等,不要圈在小说的框架之内出不来。小说不可能只是一个场
景,我们可以选择小说中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一个场景,作为戏剧改编的依据,而其他场景和情节则可以通过人物语言予以交代。2.“迟到”这个题目本身就给人留下了悬念,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急于解下这个悬念,而要注意波澜起伏,让观众在一波三折中经受感情的律动。当然,不要为
了情节的曲折而忽视了人物,要让人物成为主体,这个“迟到”的“××”不一定是剧中的主角,也不一定要在剧中出现,关键是围绕这一人物的不见而牵动起来的那些人物。【写作技法】潜台词是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是潜藏在台词下面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
表现。潜台词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对于演员来说,找准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真正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也就有了依据;对于剧本的作者来说,根据人物的身份、环境和性格特征,设置人物语言,写好潜台词,则是写
好剧本的基础。一、洞悉人物心底语言研究人物性格,洞悉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底语言,然后方可编拟潜台词。《雷雨》里侍萍熟知“梅小姐”情况,引起周相园的惊恐:你怎么对她如此熟悉?你会不会就是梅小姐?正是洞悉了周朴园的这种心底
语言,所以才有了“你姓什么?”这样一句台词。二、安排个性化语言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身份和环境,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拟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个性化。周朴园在得知侍萍不会敲诈他之后有一句“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轻情而重利,十分准确地表现了其商人2的嘴脸。三、设置多义性的台词拟
写台词,就要让人物的语言内涵丰富,且具一定的朦胧性,以便造成“弦外之音”。侍萍那句“老爷,没事了?”就是如此,它既是问周朴园还有没有事情要吩咐,也是在问自己,就此离去,三十年的怨恨岂能轻易了结!【佳作研习】(一)小说改编○佳作一闰土幕启。室内,迅哥坐在椅子上
看报,闰土身后跟着一个孩子走来。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①迅哥:(异常兴奋地)啊!闰土哥,你来了?②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然后终于恭敬起来)老爷!……迅哥:(打了一个寒噤)……③闰土:(回过头去,对水生)水生,给老爷磕头。(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母亲和宏儿上)闰土: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母亲:
啊,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相称么?还是照旧,叫迅哥儿。(高兴地说)水生:啊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叫水生上来打拱,水生害羞,紧紧地贴在他的背后)母亲: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宏儿和他出去走走。(宏儿招水生,水生同他一起下)闰土
啊,坐,①只截取迅哥和闰土重逢的场面进行构思。②从这里向下,将小说中人物肖像神情描写的语言搬来作为舞台说明,人物语言基本原封不动移植过来。③删除原文中见到闰土后的一段相像的内容。④原文中此话为概3别老站着
。水生:(迟疑了一回,终于就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母亲下)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迅哥:闰土哥,家里景况可好?④闰土:(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
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说话间,不断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默默地吸烟)迅哥:闰土哥,
我们也帮不上你的忙,家里有些东西不打算搬走,你去挑挑吧!⑤闰土:老爷,谢谢你们一家人迅哥:别叫老爷啦,弟兄相称。⑥闰土:老爷,那哪儿成。迅哥:(默然无语)……述,此处变成人物的直撞语言。⑤以上内容在原文是
母亲对“我”说的话,此处将这一情节典型化,并融入会见的场景里,保持场面的单一性。⑥原文无此情节,增此情节,强化闰土的性格。名师点评:该剧本以与闰土重逢这一场景进行改编,保留人物对话,将小说中对人物的动作、神
态描写变为舞台说明,对原文中概括性叙述的内容加以典型化,变为人物的语言,最后增加关于“老爷”称呼的一段对话,突出闰土的人物性格。○佳作二孔乙己咸亨酒店,柜台外站着一群短衣帮的顾客,柜台内伙计正在忙碌着。孔乙己走进来,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
的花白的胡子。穿着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到来,顾客便兴奋起来。①①将小说中对人物的静态介绍放在舞台说明中,以帮读者和演4客人甲: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②孔乙己:(不回答,对
着柜里)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钱)客人乙:(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客人乙: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涨红
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③(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伙计给他一碗酒,一碟茴香豆。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客人丙: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客人丁: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然后,突然转向伙计)你读过书么?伙计:(略略点一点头)读过一点。孔乙己: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
怎样写的?”伙计:(回过脸去,不理会他)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地)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伙计:(懒懒地)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伙计:(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哼!⑤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伙计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唉!(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来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
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员增加对人物的认识。②原文中只是一般顾客的闲言碎语,这里将其落实到甲乙丙丁四个顾客身上去,便于演出。③将原文中什么“者乎”之类具体化。④问字的情节未必与前面的情节在同一天发生,这里将其放在同一场景里。⑤原文里是一段心理描写,不便表
现,故删去,增加一“哼”字。⑥分豆的情节也不5孔乙己:(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慌了,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⑥在同一天,这里将其放在同一场景里,情节
更紧凑,便于安排和演出。名师点评:小说《孔乙己》是由若干个场景组合而成的,从活着写到大约死去,头绪较多,本戏剧只取在酒店外与人对话一个场景,将能够并入这一场景的内容,如问字、分豆,明明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事情,现在让它们发生在同一场戏里,故事紧凑,便于演出。○佳
作三叔叔于勒一艘邮轮的包厢里,幕启场上三人: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若瑟夫。①菲利普:(摊开身子坐在一条长凳上,结结巴巴地)是他,真是他。(随后又问)我们怎么办呢?菲利普夫人:(激烈地)教孩子们走开,别在他那里吃牡蛎了②。既然
若瑟夫已经知道,就要他去找他们过来吧。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若瑟夫:让姐夫知道有什么不好,反正他也是我们家的人了。③菲利普:傻瓜,他正是看了于勒的信,以为你叔叔在海外发了大财,才爱上你姐姐的。要是知道你叔叔是个老流氓,穷光蛋,姐姐的这门亲
事还能保得住?菲利普:(像是惊呆了,喃喃地)大祸临头了!菲利普夫人:立刻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一家统统远离他。(说完她站起来,给了若瑟夫5个法郎的银币。若瑟夫下)菲利普:我们盼望早日见到他,简直
到了发疯的程度,想不到见到①从发现那个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写起。②原文只有“教孩子们走开”,添加上“别在他那里吃牡蛎了”有交代情节的作用。③增添若瑟夫的话,引出姐姐姐夫的情节,使改编更完整。6的竟是这样一个人。④菲利普夫人
:现在最怕是被他认出来。菲利普:(有点语无伦次)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弟弟呢?不,不,我们怎么偏偏跟这趟邮轮呢?菲利普夫人:(突然变成怒气冲天)我早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菲利普:于勒啊,你为什么不是一个有钱人?⑤菲利普夫人: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
饭的人认出来,这船上就热闹了。菲利普:我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长时间的寂静。若瑟夫上,把2法郎交给菲利普——)菲利普夫人:(诧异起来)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若瑟夫:我给了他10铜子的小费。菲利普夫人:(吓了一跳,直望着
若瑟夫)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菲利普:(菲利普夫人使眼色)嘘——(一个青年上)⑥若瑟夫:姐夫!⑦④增加这一句话,可以起到概括前半部分情节的作用。⑤增加菲利普夫妇以上三轮对话,等待若瑟夫重新回来,不至于冷场。⑥原文只有菲利普使眼色和看见女婿的叙述,这里将情节典型化。⑦点明
父亲使眼色的原因。名师点评:原文前半部分以叙述为主,场景较多,前后对比鲜明。作者选取于勒身份得到确认之后的场景加以改编,通过对话将前面的相关情节融入所选场景之中,如姐姐与姐夫恋爱之事,一家盼望早日见到于勒的情况等,故事紧凑而完整,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佳作四多收了三五斗万盛米
行,柜台内坐着账房先生,柜台外面晃动着几顶旧毡帽,人群里传出很大有声音:先生,今年米价怎样?①米行先生:(有气没力地)糙米五块,谷三块。旧毡帽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①原文为概括性叙述,只说“到了埠头,气也透不过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7旧毡帽乙: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
米行先生: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旧毡帽丁: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米行先生: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旧毡帽甲:(愤激地)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米行先生:嗤!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
?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旧毡帽乙: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米行先生:嗤!(捻着稀微的短须)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
三块。旧毡帽丙: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②旧毡帽丁:(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米行先生:抬高一点,说说倒是很容易的一句话。我们这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就是说替你
们白当差,这样的傻事谁肯干?旧毡帽丁: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粜价是七块半,今年的米价又卖到十三块,不,你先生说的,十五块也卖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七块半多一点吧。哪里知道只有五块!旧毡帽甲:先生
,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块半吧。旧毡帽丙: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另一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香烟屁股扔到街心,睁大了眼睛)你们嫌价钱低,不要粜好了。是你们自己来的,并没有请你们来。只管多啰嗦做什么!
我们有的是洋钱,不买你们的,有别人的好买。你们看,船埠头又有两只船停在那里的命运”,此处改为具体的语言,作为背景来处理。②原文里卖粮农民是群体,没有典型人物,此处作者分出甲乙丙丁四人,并取名曰“旧毡帽甲”“旧毡帽乙”“旧毡帽丙”“旧毡帽丁”,人物具体
,便于分配台词。③增加旧毡帽甲的叹息,扣合“多收了三8了。旧毡帽甲:多收了三五斗,还不如去年呢?什么世道?唉——③众旧毡帽们:(相继发出叹息,一声连一声)唉……五斗”的标题,突出农民的哀怨。名师点评:○佳作五变色龙街头
一角,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叶尔德林、受害者赫留金、将军家厨师普洛诃尔以及观众若干。奥楚蔑洛夫:(厉声地)这是谁家的狗?(转向巡警)叶尔德林,你去调查清楚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就办,别拖!①观众甲:这条狗象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奥楚蔑洛
夫:日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天好热!大概快要下雨了……(转向赫留金)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会咬你的?难道它够得到你的手指头?②观众乙:长官,他用雪茄烟戳到它脸上去,拿它开心。赫留金:你胡说,独眼龙!你眼睛看不见
,为什么胡说?长官是明白人,看得出来谁胡说……不瞒您说,我弟弟就在当宪兵……奥楚蔑洛夫:少说废话!叶尔德林:不,这条狗不是将军家的,(深思地)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奥楚蔑洛夫:你拿得准吗?叶尔德林:拿得准,长官。奥楚蔑洛
夫:我自己也知道。将军家里的狗都名贵的狗,这条狗毛色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下贱呸子。……赫留金,受了苦,这件事不能放过不管。③叶尔德林:不过也可能是将军家的狗……观众丙:没错儿,是将军家的!①略去被
咬的情节,直接从奥楚蔑洛夫。原文此处200余字,此处只有51个字②此处原为170余字,现在不足70字。③原文180余字。9奥楚蔑洛夫:哦!叶尔德林,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你带着这条狗到将军家里去问问,你就说
这条狗是我找着,派你送去的……你,蠢货,把手放下来!用不着把你那根蠢手指头摆出来。④观众丁:将军家的厨师来了——喂,普洛诃尔!你过来,你看看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普洛诃尔:瞎猜!我们那儿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狗!奥楚蔑洛夫:那就用不着费很多工夫去问了,弄死它算了。
普洛诃尔:这条狗不是我们家的,可这是将军哥哥的狗,他前几天到我们这儿来了……奥楚蔑洛夫: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来了?(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可了不得,主啊!他要来住一阵吧?普洛诃尔:住一阵。奥楚蔑洛夫:你
把它带去吧。这条小狗怪不错的。挺伶俐,一口就咬破这家伙的手指头。⑤(转向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④原文170余字。⑤原文130余字。名师点评:本文改编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截取小说的高潮部,而略去前面的起因交代,二是对人物语言进行重
新改写,压缩字数,控制篇幅。相对来说,这篇改写要容易一些,主要功夫用人物语言的压缩上。这也说明将小说改编成戏剧,要选择矛盾冲突鲜明、场面较为集中、人物语言描写较为突出的篇目,这样改定起来方便些。(二)迟到○佳作一迟到一张办公桌,班主任坐着,阿明站着——①班主
任:(温和地)昨天怎么迟到啦?阿明:(吞吞吐吐地)我……家里有点事。①一桌二人,一师一生,一坐一站,舞台说明简洁明了。10班主任:有事也应该托同学代个假吗?阿明:我……班主任:赵强离你家不远。阿明:我……我……②班主任:你呀,我
不知怎样说你,前几天和人打架,今天又迟到。阿明:那是他仗着家里有钱欺侮人。班主任:别人欺侮你,你就打人家,还要法律干什么?阿明:是他先动的手。班主任:他先动手又怎样?你没听说过解放军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故事?阿明:我……
我……③班主任:再看看你的成就,你进过前10名吗?也难怪,俗话说品学兼优,品和学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的。你看人家赵强,就是比你强,这次考试又是全班第一。阿明:他……他……④班主任:什么他他,你想说他考试作弊,偶一为之嘛。你呀,自己不行还不知道反省,总是强词夺理,上一次还和数学老师吵起来。阿明
:那是争论问题。班主任:你看,你看,至今你还是执迷不悟,我看你简直没救了。算了,不谈以往,就说昨天迟到的事,你究竟干什么去了。⑤阿明:我……我……家里有事。班主任:我就怕你出事情,你们这些问题生总是教人不放心,一旦出事,连老师还要跟着倒霉。阿明:这你放心,我决不会出事的。班主任:昨
天早上,好几个小区连续发生盗窃事件……阿明:老师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会是这种人吗?⑥班主任:不是就好,不是就好,要是……要是……(一民警上)民警:老师好。班主任:(吓得脸色发黄)民警……同志……民警: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景德镇路口发生车祸,有一个同学上学路上②一问一答,初显冲
突。③顺理成章,扩大冲突。④再扩大冲突⑤一再扩大冲突⑥回到迟到事件上,胡乱猜疑。11经过这儿,停下来救人,不是他,那几条生命就全报销了。班主任:(脸色恢复正常)哪会是谁呢?民警:(一抬头)就是他,就是他
,高平头。⑦班主任:(惊愕)他?阿明?⑧⑦民警登场,情节突转。⑧。名师点评:一名学生偶尔迟到,因为他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于是竟然怀疑他去干偷盗之类的事情,民警上门,事情真相大白,原来是上学路上遇见车祸,停下自行车
救人了。故事颇有戏剧性,也有现实意义,它告诫人们不要用陈见看人。在写作上,作者利用学生的不事声张,一再让老师叙说学生的不是,一再扩大冲突,将悬念一直保持到最后,很见写作功底。○佳作二迟到这是操场的看台,空荡荡的,座椅上并排坐着一对师生——①老师:昨天下午迟到,怎么回事?学生:(迟疑了一
下)我……睡过了。老师:这你昨天就说过。学生:(欲言又止)我……老师:我知道你是很警醒的人,一般不会睡过的。学生:我……我……②老师:一个女孩子,远离父母,住在外面,有些让人不放心。学生:老师,我不会出事的。③老师:你是希望老师把你当敌手呢,还是朋友?学生
:当然是朋友。老师:你是希望老师对你坦诚些呢,还是玩点花招呢?学生:当然是坦诚些。老师:是的,我也喜欢做自己学生的朋友,对年轻人坦诚相待。学生:其实你就是这样的老师。①将场景设置在操场的看台上,而不是办公室里,颇见匠心。②连续三处使用“我……”的句子
来回答,其中必有原因,暗设悬念。③一说不会出事,却守口如瓶。12老师:你被假象蒙蔽了,我许多时候言行不一。比如今天找你来谈迟到的事,就是因为有老师告诉我,说你昨天下午在人武部,而我开头就没有对你说实话。学生:(一楞)老师,对不起,我说
假话了,但是请老师放心,我没有做坏事。④老师:是的,你不会做坏事,但是,你究竟为什么去人武部,总还有点让人不放心。学生:老师,我……我没有做坏事。⑤老师:老师不宜打听学生的隐私。但是,你们的父母把你们交给我,我就要对你们负责,也要对家长负责。你不告诉我实情,我不怪你,我感到要
自责的是,我跟你们交往一学期了,可还没有得到你们的信任……学生:(略感震惊)老师,这是我的不是。事情是这样的。在初三的时候,一个男生对我很好,我考上了重点高中,他落榜了,最近应征入伍,昨天启程,我去送送
他。⑥老师:噢,妹妹送哥进军营。学生:老师,我们不是那种关系了。他中考落榜,情绪一直不好,现在当兵去了,我去看看他,趁机鼓励鼓励他,没想到违反纪律了。老师:你的做法没有错。其实你不必说谎,你可以堂堂正正地请假……学生:我也这样想过,可是一是怕你不肯批假,二
是担心让你知道了会生出许多闲话。老师:(略作沉思,站起来,面对空旷的操场,自言自语)是的,一个女同学请假送一个男同学去当兵,我会准假吗?我们时刻在提防学生踏进早恋的芳草地,对这段主动暴光的“恋情”,我能置若罔闻吗?实话
实说非但不会准假,还会生出闲话,这不是逼人说谎吗?谎话是学生说的,根子却在我的身上。事实上,昨天的朋友当兵了去送送他,这并没有错,④再说不做坏事,依然守口如瓶。⑤三说不做坏事,还是守口如瓶。⑥老师的坦诚终于打开封闭之口。13甚至它还是人性美的一种表
现,难道分手了立刻如同路人,这才正常吗?正处青春期的男女少年生活在一起,产生好感甚至恋情,固然不可纵容,但也不别大惊小怪,更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为师者要有得法的引导啊。⑦学生:老师,您怎么啦?像个诗人似的。⑧老师:(转
过身,拉住学生的手)谢谢你,谢谢你让我看到自己思想上的偏差,说谎不是你的错,送行正是你的美,希望你今后仍像今天一样,用理智处理情感问题,祝你成长,愿你平安。⑦借用旁白来抒发自我检讨之情,把情节推向高潮。⑧借学生的惊异来反衬老师的真诚。名师点
评:因为送往日的同学去当兵而迟到了,老师知道我说谎而用坦诚打动了学生,说出真情,老师没有责怪学生说谎,而是真诚地检讨自己。这个迟到的故事颇新鲜,而颇有意义,它是对猫鼠型师生关系的批判,也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呼唤。
先是老师和学生说不说实情的冲突,而后是老师自我灵魂的冲突,文章的戏剧冲突安排得自然巧妙,耐人寻味。○佳作三迟到(两幕剧)第一幕人物:代理班主任李老师(简称老师)、班长、学生甲、学生乙。地点:教室。老师:怎么只有三个人?①班长:张明还没有到,老师:集合的时间快到了,
他怎么到现在还没来?班长:看来他要迟到了。老师:学校组织迎春长跑竞赛,规定每个班级四名人选。我这个代理班主任上任第一天就出问题,学校领导会怎样看我。②班长:这到是。老师:(焦急地)怎么办呢?这时候到哪里去找人呢?③①开幕迅速点明迟到,便于引出故事。②交代情节,说明事态
对代理班主任来说之“严重”。14学生甲:老师,你上。老师:我上?学生乙:反正你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运动服一穿,谁还在意呢?班长:这倒也是一个办法。老师:要是被领导发现了怎么办?④班长:未必就被发现,万一被发现了,就如实说明情况,作个检讨吧。老师: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忽然地)张
明啊张明,你给我添麻烦!第二幕人物:同上。地点:操场。老师:(吧口气)唉,人家领奖我挨批。学生甲:老师,竞赛时有人发现你了吗?老师:唐副校长似乎向我瞄了一眼。⑤学生乙:那老头岁数大了,眼睛不管事。班长:老师,不用怕,我们永远在一起。老师:你们是学生,我是实习老师,那
实习鉴定可关系到我的分配,我的前途啊!学生甲:要不,把老班主任找来,他可是个好人,让他承担责任,反正他也需要什么实习鉴定。老师:那不更丢人?(忽然感叹起来)李明啊,李明,你的一次迟到将毁了我一生的前途。⑥班长、学生甲乙:(一起上前搂住李老师)老师,我们永远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学生甲:
老师,你听,主席台上好像报到你的名字。老师:(故作悲壮地)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忽然情绪又变了)张明啊张明,我好恨你!⑦学生乙:不,台上好像在表扬你。③写焦虑,以便突出代替学生参赛之无奈。④增加“危险感”。。⑤这一眼理增添了读者的“焦虑”。⑥反复写焦虑
,便于“获奖”的意外。⑦紧张中带点滑稽。15老师:表扬我?(谛听)什么?特别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和学生打成一片?⑧班长:老师,暴风雨过去了!老师:(露出笑容)暴风雨过去了,迎来了艳阳天。张明,你的一次迟到成全了我,谢谢你,谢谢你的迟到!⑨⑧意
料之外,情理之中。⑨从恨到谢,鲜明的对比,极具讽刺意味。名师点评:全校举行迎春长跑比赛,比赛时间到了,学生却迟到了,代理班主任无奈之下只得冒名顶替,自己冒充学生上阵,结果收获特别奖。这个迟到的故事颇有多重讽刺意味,它似乎告诉人们人世间偶然
性太多,阴差阳错的事情太多。就写法而言,值得借鉴的地方也不少,特别前面对“恐惧”的描写,越恐惧越显出“获奖”的意外,更便于突出讽刺的主题。○佳作四迟到(三幕剧)①第一幕人物:阿成、阿智。地点:上学路上。时间:早读课前。(两人一同走路)阿成:(急切地)跑快点,要迟到了。阿智:(不紧不慢
地)反正迟到了,何必跑那么快?阿成:(惊讶)这是什么逻辑?!迟到了居然不必着急!阿智:(从容不迫地)敲掉一块是破碗,敲掉两块还是破碗,迟到一分钟和迟到半小时有什么区别?阿成:荒唐!敲一块是破碗,敲两块是破碗,再敲下去连碗
都不是,那就是碎片。②(说完丢下阿智一人匆匆走了)第二幕人物:阿成、老师。①无法在一个场景里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就用三幕剧来表现,构思恰当。②两人对话的语言精巧,有哲理意味。16地点:教室门口。时间:早读课上。(老师站在教室门口,阿成急冲冲走来)老师:(看表
)七点三十分零五十八秒,阿成,你迟到了。③阿成:早读的铃声刚响过,还不到一分钟。老师:一分钟还短?早一分钟就能乘上车,晚一分钟车就开走了。兵贵神速,早一分钟就能抢占山头,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晚一分钟就要被
动挨打,直至被对方消灭。④阿成:说的是,以后注意,保证早到一分钟。老师:再说,迟到就是迟到,迟到一分是迟到,迟到半小时也是迟到,这有什么可争辩的?哲学上怎么说来的?噢,想起来了,叫度。七点三十分之前到校正常,七点三十分零一秒到校迟到。⑤你已经过了临界点,没话可说,罚站!阿成:(无
奈地)好,好!认罚!(站在教室门口)第三幕人物:阿智、老师。地点:教室门口。时间:早读课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阿智从容地背着书包上)老师:(看表)八点二十分,快上第一节课了,你才来?阿成:老师,我缺课了,早读没有上。老师:怎么啦?家里有事?让
同学带个假嘛!⑥阿智:老师,我这里补交请假条。(从书包里掏出请假条,双手恭恭敬敬地送到老师手上)老师:(感动地)多好的同学啊!不是老师不讲道理,做人就是要像阿智这样,懂规矩,守界限!⑦阿智:(向老师一鞠躬,跨进教室的大门)阿成——阿成——⑧③精确到秒,漫画笔法,有趣。④貌似有理,其实是思维僵化。
⑤与阿智的敲碗论如出一辙,故意将思维引向哲理的方向。⑥迟到不如缺课!⑦讽刺,绝妙的讽刺!⑧喊阿成,用意深刻,引人深思。17名师点评:早读课迟到罚站,缺课的补交请假条即可,还被称赞为“懂规矩,守界限”,这是一篇绝妙的讽刺小品。
文章写法也很独特,全剧由三幕构成,第一幕写上学路上,展现两人截然不同的“迟到”观,二、三两幕写两人不同的“遭遇”,阿成迟到不到一分钟罚站,阿智迟到一节课,美其名曰“缺课”,补请假手续即可。鲜明的对比和反差突出了讽刺韵味,强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