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x,共(5)页,28.223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89fbb9adb10e0688316fc04bb3dd1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时铭秋审题人:王海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美德伦理学是当代伦理学最重要的前沿理
论之一。尽管这一学术概念的创立源自英美学界在20世纪中叶的讨论,但是,其中蕴涵的问题和思想旨趣却是当代伦理学理论亟待应对的内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讨,美德伦理学至今已衍生出幸福主义、情感主义、多元主义等主要分支。同时,借助与知识论、心理学、法理学的融合
,它进一步发展出美德知识论、美德心理学和美德法理学等交叉前沿领域。总之,美德伦理学以美德概念作为核心,重新理解伦理生活与伦理知识的经验本质,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然而,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美德伦理学的
状况感到困惑。比如,很多人认为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堪称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可是,麦金太尔本人却拒绝承认自己是“美德伦理学家”;又比如,很多人因为看到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在古希腊悲剧中挖掘出不少有关美德的议题,便认为她开
出一条新的美德伦理学路径,却没有注意到她认为“美德伦理学”这个概念多余。另外在内容上,我们不得不认真区分“历史形态的美德伦理学”与“理想形态的美德伦理学”,区分“作为思想运动的美德伦理学”与“作为思想观念的美德伦理学”;我们
还需要认真对待美德伦理学的全球性,在中国、印度、拉美等文明类型中,在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类型中探寻不同的美德伦理学形态。承认上述的美德伦理学的复杂性与丰富性,需要我们对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外延、主要阶段、基本观点予以如实描述。尽管这种描述是美德伦理学
思想的一部分,但它却并没有充分解释美德伦理学究竟具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因此,对美德伦理学来说,一项必需甚至紧迫的研究任务就是,针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形态进行完整梳理与详细阐述。这意味着,我们要把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以美德概念为核心的伦理学说筛选出
来,加以如实地概括和连贯地叙述。我们不仅有必要回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休谟、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的美德理论,考察印度文明、中东文明的美德观念,更有必要引入孔子、孟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关于美德问题的思考与反思
。他们当然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家,但他们的思想却可以被视为针对美德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从而有助于为美德伦理学的当代建构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不仅如此,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宗旨在于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从而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因此,对美德伦理学的历
史渊源的讨论还可到文学经典和史学经典中去探求,甚至直接到史实和现实中去把握。在那里,我们反倒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的高贵或卑劣,更加具体地看到美德或恶德的演绎方式,也更加完整地看到伦理思想同整个人文知识系统的交互影响。一旦打开思路,不
仅可以在西方的史诗或戏剧中有所收获,更可以在中国的各类文献——如《史记》这样的纪传体史书、《世说新语》这样的人物品评记录集,抑或《西游记》这样的通俗小说文本中发现关于美德的历史意识。作为一种重视道德行为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语境的伦理学,美德伦理学还拥有更加饱满的现实关怀。比如,在涉及
生物医学、人工智能、航天探索等科技前沿领域时,美德伦理学发挥着巨大影响力。比如,美德伦理学会关注在医药研发和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行为者的道德推理与情感反应;会关注在人工智能的研制和运用过程中,开发者与被开发者之间的道德地位与行为模式;还会关注在太空科研乃至星
际开发的条件下,人类面临的全新道德环境及其人性表现。概言之,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方向。然而,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指向不仅仅限于现实场域,它能否提升自身的知识含量,同样也影响到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参与度。因此,美德伦理学需要进一步完善论证,提高自己的哲学思辨性。这意味着
要将伦理学的讨论同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的研究结合起来,将道德哲学的命题同心灵哲学、行动哲学、政治哲学的发展结合起来。用美德的概念视角,贯穿伦理学内部的主要板块,打通哲学不同部门之间的深度联接。作为一种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方法,美德伦理学
对人类生活的未来样式的总体理解,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它能否在未来的思想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在这个意义上,中华文明传统以及我们目前正在推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会通过美德伦理学的视域而获得更大的普遍意义与未来价值。(选自李义天《面向历史与未来的美德伦理学》)1.下列对
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当代伦理学前沿理论之一的美德伦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衍生出多个分支,发展出多个交叉前沿领域。B.重新构造道德行动与道德反应的心灵模式和重新确立人类本性与共同生存的自然样态,属于美德伦理学的任务。C.柏拉图、阿奎那、尼采等西方哲
学家和孔子、朱熹、王阳明等中国思想家的思想都可成为建构美德伦理学的资源。D.美德伦理学影响着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同时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指引着美德伦理学的未来方向。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对美国哲学家麦金太尔及其《追寻美德》和美国哲学家纳斯鲍姆的认识,不能流于简单和肤浅,需要进一步分析。B.在史实和现实中,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人性,由此美德伦理学可通过完美人格的刻画,揭示积极的人生状态。C.美德伦理学具有现实关怀性,重视关注各类现实场域
中的行为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情感反应及人性表现等。D.中华文明传统和我国目前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将为美德伦理学在未来的思想舞台占有一席之地而贡献力量。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主要观点的一项
是()(3分)A.《红楼梦》中,贾府败落后,凤姐的哥哥王仁竟将凤姐女儿巧姐卖入烟花巷,幸好被感恩凤姐的刘姥姥所救。B.史学家认为,《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杀掉刘邦,除了刘邦的巧饰,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羽不完全相信刘邦会背叛自己。C.2023年6月13日,浙江杭州的外卖小哥
彭清林,为救跳江轻生的女子,从十余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女子救起。D.《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书中设计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曲折取经过程,想告诉读者成功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4.为什么说“我们越深入地了解美德伦理学的历史和形态,便越会对
美德伦理学的状况感到困惑”?请依据相关内容,简要概括。(4分)5.假如你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李义天,将在世界伦理学论坛上就如何建设美德伦理学的问题发表主题演讲。请结合材料内容,列出演讲主体的内容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走,去山里看海苏沧桑这里的每一朵莲,至死都保持着盛放的姿势。深秋的径山,径山寺所在的径山。一壶鹅黄色的香莲茶递给我们一行七人第一声问候。我想起多年
前第一次见它时的情景:“透过玻璃壶底,我们与莲面面相觑。片片花瓣,比宣纸更薄,更透,更淡。①细软如珊瑚的白色花茎花蕊,随着水的微流齐齐摇曳。一朵莲,仿佛一条绝世独立、自在游弋的鱼。”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运回来,种下
去。最后几朵不动声色盛开着的莲,紫色的,黄色的,与这个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样,淡定而诱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莲藕种子,圆滚滚地倾泻进千里之外同样大小的荷塘,安静如一群离开母体的胚胎,蜷缩进临时胚胎管。冬天过后
,它们回到母体,春分时节抽出第一枚新叶,开出绝美的一朵莲,两朵莲……然后,它们被一双手两双手采下,送进机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颜色和姿态。最后,在一注热水里,它们活过来,盛放如初开,释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为此时此刻我们七个人眼前的这七杯香
莲茶。②这是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空灵,绝伦。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黄昏,五分之四轮月亮照见径山脚下一个叫“径茶”的地方,一位未施脂粉、身着铁锈红中式对襟衫的女孩为我们分茶。没有音乐,没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做着茶,仿
佛忘记了我们七个人正眼巴巴盯着她把一小盏抹茶分给我们。但她用茶笔搅动茶沫时,速度极快,手机都无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签,在茶碗里作起了画,一枝梅树,两只飞鸟。大家都说,第一次见。“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
传了回来,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花种子。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晚餐时,我共起身三次,舍下无比美味的农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没
有,消失了没有。趁四下无人,我拿起牙签,学着她的样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画上加点梅花。我点了七下,为每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她说,你把屋檐也点成了一树梅花的样子。哦,原来那是屋檐。对于茶道,我懒,便不太喜欢那种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
如一个玻璃杯、一把茶叶、一壶热水,随便一靠、一躺,多简单自在。径山茶道尤其是“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具有禅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有击茶鼓、设茶席、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想想都繁复得要命。而此时
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可亲近之感,觉得它与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
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唐代天宝元年,江苏昆山高僧法钦遵师嘱“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行脚至径山,于喝石岩畔结庐修行,是为径山禅脉开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间,径山寺被钦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并日渐成为儒释道三家精神融
汇之处,源远流长。苏东坡与径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临终前作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答径山琳长老》,参透生死、物我两忘的他两日后便驾鹤西去。此刻,我们坐在法钦、紫柏等大德僧人坐过的地方,坐在“茶圣”陆羽、苏东坡、吴昌硕等坐过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我问眼前为我们泡
茶的年轻出家人,是否去过很多庙宇,为什么在这里落脚。他说,也没有去过特别多的地方,但这里静。他说话时,语调很静,③正往茶盏里续着的茶水也如他的语调,没有一丝一毫晃动。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
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海,是心海。从径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时,天阴了下来。云雾渐起,翠竹环绕。径山绿茶在一个通透的玻璃杯里,收拢了整个山林,影影绰绰的。记得那个更早的深秋,我回家乡待了十天,刻意体验了一次故乡的“劳作”——我十八岁
离开家乡前和离开家乡后均从未做过的事情:和渔民们一起剥虾、补渔网、酿桂花酒,做番薯圆……这所谓的“寻根之路”,让我不由想,家乡还有多少人在从事着古老的劳作呢?如果不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女子,我的人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
概是这样吧:到海涂上捡海螺蛳、抓弹涂鱼,不会剥虾半小时就手指发白;在海岸边补网,时时向着海平线眺望,右手穿网孔,左手把重叠的部分展开,周而复始,而不会织了两眼网就手痛;在太阳下山后用小铲铲下晒在篾席上的鱿鱼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饭,
然后在灯下继续补网;我应该会有一个皮肤黝黑、酒量惊人的丈夫,他们叫他“酒雕”或“酒刹”。只要没有遭遇不幸,日子虽苦也甜。但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还有最初的一丝纯真和羞涩吗?我们像不像
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径山的每一朵莲花,至死都被定格为盛放的姿势,的确绝美,而人非莲花,还是自然地开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样慢慢暗下去,最后熄灭在土里的好吧?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刚刚收割完,斜阳与它相视而笑,如两位老
人。夜深了,茶凉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国外回来后整整两个月的失眠,终于沦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
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普遍情愫。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亲近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心生疏离之感。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
过的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的传统文化韵味。7.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拟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
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内心的震撼。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静,耐人品味。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
“如两位老人”的比喻是说画面温馨舒适,平易近人。8.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多重意蕴。(4分)9.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
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十二月,丁未,朗陵公何曾卒。曾厚自奉养,过于人主。司隶校尉东莱刘毅数劾奏曾侈汰无度,帝以其重臣,不问。及卒,博士..新兴秦秀议曰:“曾骄奢过度,名被九域。宰相大臣,人之表仪,若生极其情,死又无贬,王
公贵人复何畏哉!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乱肆行曰丑宜谥缪丑公。帝策谥曰孝。绥,曾之孙也。初,何曾侍武帝宴,退谓诸子曰:“主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汝辈犹可以免。”指诸孙曰:“此属必及于难。”及绥死,兄嵩哭之曰:“我祖其殆圣乎!”
曾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子劭,日食二万。绥及弟机、羡,汰侈尤甚,与人书疏,词礼简傲。河内王尼见绥书,谓人曰:“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人曰:“伯蔚闻卿言,必相.危害。”尼曰:“伯蔚比闻我言,自己死矣。
”及永嘉之末,何氏无遗种。臣光曰:何曾讥武帝偷惰,取过目前,不为远虑,知天下将乱,子孙必与其忧,何其明也!然身为僭侈,使子孙承流,卒以骄奢亡族,其明安在哉!且身为宰相,知其君之过,不以告而私语于家,非忠臣也。(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
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节选自司马
光《训俭示康》)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字母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3分)谨A按B谥C法D名E与F实G爽H曰I缪J怙K乱L肆M行N曰O丑P宜Q谥R缪S丑T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爽”,意为违背,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中的“爽”意思不同。B.“殆”,意为大概,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中“殆”意思相同。C.“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
》)中“相”的意思相同。D.“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曾生前生活奢侈无度,多次遭到弹劾,但皇帝都因其已然去世而不查问追究
。B.何曾子孙后代更加奢侈,且为人十分傲慢,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直至子孙灭绝。C.河内王尼断言何绥的德行有亏,必定命不长久,自己直言批评也不可能被何绥伤害。D.司马光认为何曾缺乏真正的智慧,同时私德不检,缺乏作为一个
臣子的忠正品格。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伯蔚居乱世而矜豪乃尔,其能免乎!(2)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14.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与《训俭示康》中均对“侈”发表议论,但论述方法有异,请简析之。(3分)(二)古代
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春日怀秦髯李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快晴”揭示春日乍雨还睛的天气变化,“萧萧”点明山雨的凄清寒冷,体物细腻。B.颔联写雨后春花、春草的生机勃勃的动人姿态,正是对首联“郊园物物”的具体展开。C.颈联诗人自伤老病,“病躯
却怕酒壶倾”与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D.尾联“日边”一语双关,既指春日暖阳,又暗用典故,喻指国都、京师,含蓄蕴藉。16.论者评价此诗“波澜起伏,抑扬映衬,用尽其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波澜起伏,抑扬映衬”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
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写
出祠堂春色无人欣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望海潮》一文中,“_____________”描写杭州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描写居民住宅的雅致。三、语言文字
运用(本题共6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如果有人问,__________?北方人的答案绝对是——任何节日。没有什么节日、重要的日子,是一顿饺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顿。北方人对饺子可能有一种特殊的刻在基因里的执念:逢年过节要吃饺子,出远门要吃
饺子,冬至要吃饺子,头伏也要吃饺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送行的饺子接风的面。仿佛任何节日如果没有饺子,就不配叫做节日。这在许多南方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为什
么总是饺子?饺子之所以能深刻影响北方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的原因,与历史和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且深刻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中国的饮食版图中,南米北面、南甜北咸是最常见的格局:秦岭——淮河线以北降水相对较少,主要种植粟、麦等旱地
作物,__________,主要种植水稻等水田作物。更有意思的是,吃饭经常是一项集体活动,___________,而饺子的咸鲜口味就成为了一项共识选择。另外,饺子还可以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梁实秋在《饺子》里描述的“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
成一团,然而亦趣在其中”,说的正是这个道理。18.下列句子中的“要”和“小康之家要吃顿饺子”中的“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要动员全家老少,和面、擀皮、剁馅、包捏、煮,忙成一团。B.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我要是老待在家里,结果会更糟。C.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D.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
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今年三月,有机会随同文化部的几位领导同志以及茅以升先生重访阔别三十年...的赵州桥,还到同样阔别三十年的正定去转了一圈。地方,是旧地重游;两地的文物建筑,却
真有点像旧雨重逢了。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①;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这却是变化多么大--②的三十年...呀!这些文物建筑在这三十年的前半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摧残、破坏。但在这三十年的后半——更准确地说,在这三十年的后十年
,也和祖国的大地和人民一道,翻了身,获得了新的“生命”。其中有许多已经更加健康、壮实,而且也显得“年轻”了。它们都将③,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最辉煌的典范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2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横线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号啕大哭起来。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C.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D.你怎么会姓赵!——
你那里配姓赵!23.“三十年”一词多次出现在材料中,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三处加点的“三十年”的不同含义。(3分)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理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智。——罗素材料二:今天的中国人,尤
其是像你们这样的当代中国青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血性”来浇铸与锻造自己的意志与灵魂。——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理性”和“血性”,一个理智冷静,客观审慎;一个正气浩荡,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和“血性”。请结
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2367101112151822CBDCADJPBAABC4.(4分)①美德伦理学的状况很复杂;②美德伦
理学的内容太丰富;③美德伦理学的形态多样。(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5.(6分)①要对美德伦理学的内涵外延、主要阶段、基本观点予以如实描述。②要对美德伦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历史形态进行完整梳理与详
细阐述和讨论。(筛选概括并连贯地叙述历史各种以美德概念为核心的伦理学说)③要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对美德伦理学的指引。④要提升美德伦理学的知识含量,进一步完善论证,提高哲学思辨性。(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8.(4分)①品径山第一、二道茶时,作者感受到茶道的繁复深广如海
;②品第三道茶时,作者领悟到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能涵养宽广沉静的心海;③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9.(6分)①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
前文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增强了文章的“寻根”意味;②写家乡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引发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深化主题;③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
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每点2分,三点6分)10.(3分)DJP.句意:我恭敬地根据《谥法》所说‘名称与实际违背叫作缪,乘乱肆意妄为叫作丑’,应当为何曾定谥号为缪丑公。”13
.(8分)(1)伯蔚身处乱世却还这样骄傲豪奢,难道能免除祸患吗?(4分)(2)普通人(平民百姓)少欲就能自我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4分)14.(3分)①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例证法:举何曾侈奢
亡族之事来说明何曾“不明”。②在《训俭示康》中,采用对比论证:将“俭”与“侈”的影响对比,证明了“侈,恶之大也”。(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16.(6分)①诗歌前两联写清明雨后放晴的明媚春光,这是“扬”;颈联自伤老病,一变之前的明丽欢愉而为寂寞愁郁,由“扬”而“抑”;②尾联在“苦忆旧交
友”之时,想象友人此时在京师倾听莺啼、陶醉于美好春光,由“抑”而“扬”;③诗人先以明媚春景烘托其忧郁愁闷和相思之苦,后以自己愁郁寂寥的心境再反衬想象中友人阳光下的明丽形象,虽为短篇,却多见曲折,多方映衬,妙不可言。(每点2分,三点6分)17.(6分)(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
坐长叹(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每空1分)19.(6分)①什么节日吃饺子②而秦岭——淮河线以南降水量丰沛③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每点2分)20.(2分)饺子之所以能深刻影响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
饮食文化,与历史和现实中的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且深刻地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改对一处得1分)21.(3分)①此处说对于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时间很短,可填“白驹过隙”。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②此处解释变化巨大,可填“天翻地覆
”“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③后文有“继续发出光芒,受到我们子子孙孙的敬仰”,可知此处说它们有活力,寿命长,可填“延年益寿”“生机勃发”。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生机勃发:生命力极其旺盛。(每空1分)23.(
3分)①表现阔别赵州桥时间之久;②与千年文物相比,强调阔别赵州桥和正定的“三十年”时间之短;③突出一代人经历的国家巨大变化的时间。(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