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课练22 城镇化及其影响(含大都市的辐射与带动).docx,共(5)页,21.09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7751c312d32d9de619b9f5c092a29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练22城镇化及其影响(含大都市的辐射与带动)最新单选一扫光1~2.答案:1.A2.D解析:第1题,城镇化的上半场指我国城镇化初期阶段,我国城镇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启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率先开放的东部沿海地
区,A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处于萌芽阶段,B错误;21世纪的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快,并不是刚起步的阶段,C错误;21世纪的东部沿海处于快速发展时期,D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A。B、C、D错误。第2题,为了让城市走向繁荣,不仅要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且更要关注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
要以人为本,“人城”和谐发展,D正确;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动工业化是城市发展初期的策略,A、B错误;不能因为城市发展降低资源要素成本,C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D。A、B、C错误。3~5.答案:3.A4.D5
.B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与大城市群的分布相比,俄罗斯的超大城市群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的影响较大,气候条件较好,因此适合超大城市群分布,A正确;俄罗斯东部地区资源最为丰富,B错误;俄罗斯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并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C
错误;由图例和图可知,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河流较多,D错误。故选A。第4题,由材料可知,沙俄时期为城市兴起与发展阶段,属于城镇化发展初期,A错误;苏联时期城市膨胀,说明城镇化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高,B错误;俄罗斯时期城镇化水平较高,已经进入后期,其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会比较慢,C错
误,D正确。故选D。第5题,俄罗斯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急需做的是统筹规划城镇体系,合理布置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格局,B正确;优化城镇内部结构和鼓励人口向东迁移并不能解决城镇体系不稳定的问题,A、C错误;俄罗斯当前的问题是城市体系不稳定,大力建设中小城镇不能解决该问题,D
错误。故选B。6~7.答案:6.B7.C解析:第6题,由材料信息“将几个临近自然村整合起来,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建筑”可知,可以节约耕地资源,控制农村的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B正确。“合村并居”农村的服务范围、服务等级、人口规模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居住地由分散变得集中,A、C
、D错误。故选B。第7题,“合村并居”的实行,可以实现土地综合整治,使土地集中连片,实现土地综合整治,C正确。“合村并居”的实行农民居住地由分散变得集中,对平衡城乡人口比重,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缓农村人口老龄化作用不大,但可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A、B、D错误。故选C。8~10.答案:8.
B9.C10.B解析:第8题,城市水体建设增加城市蓄水,减轻城市内涝,涵养绿地,①对;吸收热量,降低气温,②错;水质难以保证,不能提供居民生活用水,③错;水域与建筑区的温差增大,形成对流净化空气,④对。故选B。第9题,我国人口众多,城市
市区用地紧张,没有更多的土地用来建设水域,C对;每一个城镇都要进行规划,A错;城市内涝灾害严重更应该增加城市水体建设,B错;城市环境质量低下也要求城市水体建设,D错。故选C。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城市水体在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中的作用称为“蓝化效应”,
因此,城市水体面积越大,“城市蓝化”效应越明显,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因此夏季北京“城市蓝化”效应最明显。选择B。11~12.答案:11.D12.B解析:第11题,结合材料分析,旱溪一般没有水(不放水可步行),仅是模仿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这里并没有大量植被和水域存在,所以它
并不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A错误;也不能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C错误;更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但由于其地势较低,可以汇集雨水,这样可以减少暴雨带来的内涝,D正确。故选D。第12题,从生态效益来说,防水材料和混凝土不
利于雨水的下渗,A、D错误;建筑残渣虽然可以让废物得到充分利用,但有的建筑残渣中包含一定可产生污染的物品,所以也不符合生态效益,C错误;而天然沙土,由于来自于大自然,未经过任何处理,既有利于水下渗,且在其上可以生长植
物,也和周边生态自然环境相适应,故只有天然沙土的生态效益最好,可用作铺设旱溪溪床,B正确。故选B。13~14.答案:13.C14.C解析:第13题,根据图示可知,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势较平坦,城市沿河谷而建,呈条带状,因此是受地形影响大,影响攀枝花市建成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与资源、气候
、政治无关,故选项A、B、D错误,正确选项为C。第14题,旅游业的发展对攀枝花城市等级的提高不大,攀枝花的发展主要靠的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水源),故说法①错误;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很多相关产业
的发展,使得城市服务种类增多,故②说法正确;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迁入,导致常住人口增多,故③说法正确;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的保护,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
的资源和环境本身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会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故说法④正确。故选C。15~17.答案:15.A16.C17.B解析:第15题,石家庄为省会城市,而保定是三级城市,石家庄城市等级高于保定,因此石家庄比保定的服务等级要高,A正确;天津为直辖市,为一级城市,石家
庄城市等级比天津低,因此服务种类少于天津,B错误;唐山与邯郸均为三级城市,对周边辐射作用差异不大,C错误;沧州与衡水之间的人口流动并不是最小的,邯郸与衡水之间的人口流动也较小,D错误。故选A。第16题,北京距离廊坊要比与天津的距离近,北京与廊坊的人口迁移热度高,北京与天津
的人口迁移热度较低,因此,廊坊与天津的地理位置不同是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热度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三个城市之间迁徙热度由距离远近即地理位置决定,与城市等级、管辖范围和经济水平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选C。第17题,北京至张家口的高铁开通后,主要是方便两地之间人口流动对物流业的影响不大,A错误;高铁开通后,张家口与北京的联系更加密切,受北京辐射影响更大,可以提升张家口的城市中心强度等级,B正确;高铁开通后对于推动北京的郊区城镇化影响不大,张家口距离
北京较远,并不属于北京市管辖范围内的郊区,C错误;高铁开通后可以促进两地之间的流动,但是并不一定会促进两地之间的人口迁移热度的提升,因此也不一定可以降低北京与天津的人口迁移热度,D错误。故选B。18~20.答案:18.B19
.B20.C解析:第18题,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人口往郊区迁移,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而城市中心区的夜晚“空巢”现象也是说明中心区人口数量少,所以B正确。郊区城镇化和大城市化指的是城镇化,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由乡村迁入城市,郊区成为城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不易出现中心人口衰退现象,A、D错
误。再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区衰弱之后中心城区再次繁荣,不易出现中心衰退现象,C错误。故选B。第19题,题目中说受气候影响,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室外较寒冷,冬季夜晚外出人口少,冬季夜晚的消费能力较弱,D错误。夏季高温,相对来说晚上气温下降,外出乘凉、购物、餐
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比较旺盛,故B正确。春季和秋季介于冬、夏之间,A、C错误。故选B。第20题,发展夜间经济,活跃商业活动,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①正确;发展夜间经济,流动人员增加,会增加交通压力,
②错误;发展夜间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增强竞争力,③正确;夜间经济,顾客多为消费者,不一定是中心区居民,购物活动具有阶段性,并不能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④错误。故选C。21~23.答案:21.B22.D23.A解析:第21题,根据材
料信息“潭门镇位于海南琼海市东部沿海……深远海捕捞生产为重点”可知,潭门镇主要产业类型为渔业,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为捕鱼,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与渔业文明相关的传统文化,B正确;政策、交通、气候都不是其传统文化形成的原因,A、C、D错误
。所以选B。第22题,根据材料信息“潭门镇以深远海捕捞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可知“三不一就”城镇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①正确;会导致城镇用地规模受到限制,②错误;不能原封不动的
保留“老房子”,会有适当的开发利用,③错误;会增加第二三产业比重,农业产值比重下降,④正确。所以选D。第23题,根据材料信息“潭门镇以深远海捕捞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旅游业”可知,该模式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正确;美
丽乡村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民俗文化的吸引是该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不是其驱动力,B、C、D错误。所以选A。24~25.答案:24.C25.D解析:第24题,由题干以及图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
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C正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城市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不是发展“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A错误;对居民的生产方式改变较小,且不是主要目的和意义,B错误;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也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如增加绿地等,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意义,D错误。故选C
。第25题,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A错误;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C错误;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
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