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doc,共(11)页,980.865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6d6d5b3e448f260efde278d81216b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如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
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其中“?”处应为A.西晋B.隋朝C.宋朝D.元朝2.隋朝大运河开通后,隋炀帝多次从洛阳出发沿此河巡游余杭,他不可能经过的运河路段是: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3.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隋、唐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B.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负责审核政令的机构是A.皇帝B.中书省C.尚书省D.门下省5.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
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B.重视人才C.勤于政事D.善于纳谏6.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请问这种机制是A.分封制B.科举制2C.重文
轻武D.君主专制7.下组图片是学校历史长廊新一期展览中的插图,由此判断本期展览的主题是()A.民族交融B.经济发展C.文化成就D.中外交往8.“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A.安史之乱使
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C.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D.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9.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览”。下列人物作品
可以参展的有①颜真卿②文成公主③吴道子④阎立本⑤欧阳询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10.下列图片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主题,下列选项合适的是A.开放的社会风气B.开明的民族政策C.开放的对外关系D.繁荣的商品经济11.关于五代十国,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3B.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部分统治者注意保境安民,社会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隋朝最后终结了这一分裂局面,中国重新统一12.“一场大戏,由黄袍加身开始;一段往事,由崖山之役沉沦;手中权柄,消
失在杯酒释兵权;盛世繁华,凝固在清明上河图。”这段材料描述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代得以强化,为加强对地方知州的监督,北宋设立的官职是A.刺史B.通判C.转运使D.节度使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
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A.强干弱枝B.分解相权C.民贵君轻D.重文轻武15.如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A.①北魏②南宋③元B.①北周②陈③西晋C.①辽②
南宋③元D.①辽②东晋③元16.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4A.卫青北击匈奴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17.“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描述了哪一民族的兴衰史?A.契丹B.党项C.女真D.蒙古18.如下图呈现了西汉至
南宋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A.政治中心南移B.城市生活繁荣C.中央集权加强D.南方经济发展19.宋朝为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的商业场所是A.瓦子B.早市C.夜市D.草市20.“每当人们在中国义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
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观点的是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A.①②5B.②③C.②④D.③①21.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秦朝圆
形方孔钱B.汉朝五铢钱C.唐朝开元通宝D.北宋“交子”2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A.开封B.景德镇C.苏州D.泉州24.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A.中书省B.六部C.枢密院D.御史台25.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
该是6A.唐朝疆域图B.北宋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26.毛泽东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南宋B.统一蒙古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27.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
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28.宋代,乡村地区兴起的集市被称为A.瓦子B.早市C.夜市D.草市29.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A.社会
动乱,战争频繁B.城市发展,商业繁荣C.中外交流日益增多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30.一位南宋书生每当看到妙语佳句时,总喜欢摘抄下来。在他的“摘抄本”中不可能收录的是A.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731.依据材料内容,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蔡侯纸”问世之时,中国的纸由商人、使臣沿着丝绸之路传往西域诸国和阿拉伯地区
。8世纪初,造纸术传到西班牙。到16世纪,植物纤维纸取代了欧洲的羊皮纸和埃及的莎草等书写材料。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宋元时期,中国商船和波斯阿拉伯商船,在海上都很活跃。波斯和阿拉伯的航船可能就在这个
时候采用了指南针,而后来,指南针又传到欧洲。中国的印刷术十三世纪传到波斯的伊儿王国再从那里传入欧洲,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知识的普及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火器传入西方,跟蒙古人的西征有关系,那是在十三
世纪初叶……阿拉伯人通过跟蒙古人作战,从而掌握了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技术。后来又在跟欧洲人的战争中,把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1)中国的纸张由商人、使臣沿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地区。()(2)波斯、阿拉伯的船航配备了水密隔舱设计。()(3)造
纸术、印刷术的出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巨大发展。()(4)中国的火药和火器由蒙古人传入欧洲。()(5)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2.历史图片,如地图、人物画像、文物照片等,比较客观的记录了人类历史活动,正确解读历史图片,有助于还原真实的历史图景。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
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请阅读以下历史地图,按要求回答相应问题。阅读《1127年政权对峙形势图》,将图中ABC与以下题干正确匹配(1)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党项族(2)
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8(3)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赵构(4)这一政权的建立者是元昊(5)“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形容的是这一政权偏安江南的状况。图中A-F表示大运河的河段和经过的城市,请与以下选项正确匹配。(6)
余杭(7)永济渠(8)通济渠(9)邗沟(10)江南河(11)涿郡33.历史课上老师为以下人物写了介绍词,但不小心被小明打乱了顺序,请同学们将历史人物匹配到相应的卡片位置。9(1)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统治时期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继
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开拓,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2)他是北宋政权的建立者,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和武将专权问题,他从“夺其权、收精兵、制钱谷”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宋朝的皇权大大加强。
(3)他是唐朝鼎盛时期的皇帝,在他统治前期政治繁荣、经济发展、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史称“开元盛世”。但在他统治后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爆发了“安史之乱”(4)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即位后注意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勤于政事、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革新,且重视农业生产
,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34.以下图片为历史探究课上“古代文明我探寻”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文物/文物模型照片,请从图二、图三、图四中任选两幅,结合所
学,按照所给范例,完成表格内容。文物/文物模型对文物/文物模型的说明10范例:图1“曲辕犁”是唐代的耕作工具,反映了唐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高超。三、材料分析题(16分)35.(1)图一中唐代都城长安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什么区域?同图1相比,宋代商
业活动有何变化?材料一:唐朝时,集市在中午以二百下鼓声而告开张,在日落前七刻以三百下铜锣声而告结束。——《唐会要》材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2)材料
一说明唐代商业活动有何特点?阅读材料二,思考同唐朝相比,宋代的商业活动出现了什么新交化?11(3)宋朝海外贸易最远到达的地区是什么?宋代海船远洋航行中能够不迷失方向、畅行无阻,得益于哪一当时尖端科技的配备?材料三宋元时期,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
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四宋朝首次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而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大海船达300吨,
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鼎盛》(4)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归纳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