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历史(广东深圳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443.000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历史(广东深圳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历史(广东深圳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历史(广东深圳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历史(广东深圳卷)精编word版(原卷版).doc,共(9)页,443.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563daa92984d3542c0b1aac1fec34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墨子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他主张()A.“无为而治”B.

“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制天命而用之”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4.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

大致走向,贴切的是()A.B.C.D.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A.政治清明B.科举兴盛C.民族融合D.经济繁荣6.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

题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2史料反映的是()A.造纸术B.火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8.图中所示建筑曾设有清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里面

的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这一机构是()A.中书省B.内阁C.东厂D.军机处9.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文字狱B.闭关锁国C.八股取士D.不抵抗10.1860年1

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1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在1862年创办了()A.京师同

文馆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北洋海军12.“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被阐发为()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主主义D.民生主义14.1919年,北京学生走出校门游行抗议,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罢市风潮,并促进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重

庆谈判15.为纪念建军90周年,同学们计划前往人民军队诞生地参观学习。他们前往的“英雄城”是()A.长沙B.武汉C.广州D.南昌16.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3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17.193

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A.八一三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九一八事变18.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指挥者战役时间死伤俘日伪人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战斗次数彭德怀3

个半月40000多人2000多千米近3000个1800多次A.贺胜桥战役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上甘岭战役19.1948年10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截断了敌人撤向关内的退路,对敌人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这一经典战例

发生在()A.辽沈战役期间B.淮海战役期间C.平津战役期间D.渡江战役期间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结束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现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

人民公社D.实行一国两制22.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A.担任祭司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C.掌握军权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23.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4A.B.C.D

.24.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A.道家思想、佛教B.法家思想、基督教C.儒家思想、佛教D.儒家思想、基督教25.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曾思考天为什么是蓝的,山顶上为什么会有化石,还预言了潜水艇和蒸汽机的发明。这位画家是()A.达•

芬奇B.莎士比亚C.达•伽马D.瓦特[来源:Zxxk.Com]26.《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认为世界近代史的开始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从那时起,“世界各地区……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按照这一观点,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郑和下西洋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新航路开辟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27.1765年10月,英属殖民地的代表在纽约召开大会,会议的精神得到了积极响

应,殖民地人民的反英运动此起彼伏。这些反英运动后来发展成为()A.启蒙运动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28.“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宣示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出自1789年颁布的()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29.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5A.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B.五六十年代罗斯福实行新政推动经济发展C.70年代中期增长率

最低D.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90年代的经济增长30.戈尔巴乔夫启动政治改革后,苏联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A.两极格局形成B.德国分裂C.苏联解体D.苏俄建立二、非选择题3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

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

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

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三: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1950年,邓稼先(见图1)在美

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2)在

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问题一:①根据材料一,张骞“毅然应募”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什么?②文中的“陆路通

道”指的是什么?它的开通有何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问题二:①材料二中的“十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②材料反映出李大钊在中国传播了什么思想?该思想的传播,为中国哪一政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问题三:①材料三中,邓稼先回国

时,中美关系处于怎样的状态?[来源:Z+xx+k.Com]②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有哪些重大意义?问题四:①材料四中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哪一次会议的伟大决策?②根据材料,袁庚被誉为“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原因是什么?③结合所学知识的,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目的是什么?问题五:综合上述材料,从精神品质方面,归纳以上“时代梦想家”的共同点。32.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递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互联互通】材料一:图1、图27【相学相鉴】材

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村【群策群力】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

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

经济的。﹣﹣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共建共享】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构建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变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一:①材料一中,图1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是什么?②图2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③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次发展趋势。问题二:①试列举出一位材料二中提到的“启蒙思想家”。②“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在20世纪初掀起哪一思想解放运动?③指出材料二和图3反映的价值理念有哪些相通点?[来源:学,科,

网Z,X,X,K]问题三:8①写出材料三中“宣言”的名称。②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③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问题四:①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

的发展趋势?②“中国方案”体现了我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③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一个,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33.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是从解决社会矛盾出发,理顺社会关系,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来源:学&科

&网]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

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材料三:苏联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工业方面,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把一万多家中央直属企业交给地方管理

;扩大加盟共和国的经理管理权和企业厂长的经营权。﹣﹣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材料四: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

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问题一:①材料一中,商鞅变法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②从土地政策方面分析,导致“民以殷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③“孝公用商鞅之法”表明商鞅变法成功的原

因是什么?问题二:①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②明治维新实现了日本社会性质的哪一重大转变?9问题三:①材料三中,赫鲁晓夫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做法是什么?其改革针对的是哪一模式的弊端?②这一时期,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问题四:①

根据材料四,我国城市改革侧重的是什么?②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比较两国的改革在具体措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