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兰亭集序》课件30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pptx,共(27)页,36.1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560605a98dbdf04d8c60452e305d0b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作者作品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现存张溥辑录的《王右军集》2卷。王羲之所处的
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
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背景资料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
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生词注音❖癸丑(ɡu
ǐ)❖会稽山(kuàijī)❖禊事(xì)❖激湍(tuān)❖流觞(shānɡ)骋怀(chěnɡ)放浪形骸(hái)一契(qì)嗟悼(jiēdào)彭殇(shānɡ)乐痛悲(1-2)点叙宴集盛况(乐)
(3)抒发人生感慨(痛)(4)交代作序目的(悲)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找出文中三个词语,概括作者情感变化过程。2、结合注释感知文意,探究作者情感变化之由。•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1
)读第一、二段试分析作者“乐因何而生”?提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四美具,二难并”,“四美具”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并”指主客难得在一起,指人才聚集。那么我们在这里套用这句话,分别指出“乐”之由。重点:乐因何而生乐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一觞一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人贤美景乐事良辰赏心鉴赏乐情作者是如何把乐之情表现出来的,这叫什么手法?借景抒情鉴赏乐情小结:第一段——时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事由:修禊事;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活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第二段——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感慨;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鉴赏痛情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
么,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第三段思路•人生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态度: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人生本质: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
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追求快乐欲望无限)•时光易逝: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命运难测: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感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痛之三: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痛之一:追求快乐欲望
无穷痛之二: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鉴赏痛情作者是如何把痛之情表现出来的,这叫什么手法?直抒胸臆鉴赏痛情小结:作者之痛: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在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命运
难测之痛。鉴赏悲情分析“悲”的三个方面:悲古人、悲今人、悲后人。(1)悲古人: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释“喻”“一”“齐”的用法,翻译这一句子。(2)悲今人:故列叙时
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解释“录”“所以”“致”的用法,翻译这一句子。(3)悲后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翻译这一句子。东晋士大夫:生死观:一死生,齐彭殇原因: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
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士大夫的思想消极,选择出世入仙或逃避现实,他们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更有许多人及时行乐
、纵情声色。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①当时的东晋士大夫们持什么样的生死观?王羲之又是什么看法?王羲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
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鉴赏悲情作者是如何把悲之情表现出来的?直抒
胸臆。鉴赏悲情小结:作者之悲:悲古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今人——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悲后人——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之悲是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经常会
产生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曹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主旨❖文章描写了兰亭宴集的欢乐情景
,抒发了对人生无限感慨的情怀。虽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伤感情绪,但有力批判了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这在崇尚玄学、老庄的东晋时代有其现实意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作者对“死生”的理性思考,激发了我们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去思考在有限的
人生中如何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千古同悲人生苦短命运难测良辰美景赏心悦事乐痛悲写作特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句式整齐,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延伸拓展1、学生齐读下面的优美段落,感悟增加人生的密度。怎样生和
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怎样的活着更精彩,怎样的死更厚重!面对生死,屈原毅然赴死,爱国之心铸就中华之魂,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司马迁忍辱而生,《史记》光耀千秋,这种生,像日月般生辉!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于是就设法增加它的密度。花开花落生死沉浮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今人浮躁的心灵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
抒写新的兰亭华章结束语练习:每人写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2.文章的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有感于斯文。”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
是怎样认识王羲之的人生感悟的,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