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8)页,1.27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54d4a5e2897bde588a8c206a5e9cfc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考试时长:90分钟)班级:_____姓名:_____考查目标:知识: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能力:运用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型
,阐明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一、单选题(1-20题,1分/题;21-35题,2分/题,共50分)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
期提供物质基础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个细胞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准备。【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A错误;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错误;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
才有细胞周期,成熟的生殖细胞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B.摩尔根做出的假设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
因型个体之比接近1:2:1D.摩尔根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由此判断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
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
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实质)。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是应用了假说-演绎法。【详解】A、孟德尔通过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结果,提出问
题,A正确;B、摩尔根所做的果蝇杂交实验的子二代中,白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于是做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的假设,B正确;C、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
类型,比例为1:1,C错误;D、摩尔根让F1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红眼既有雌果蝇又有雄果蝇,但白眼全部是雄性,由此判断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3.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
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相对性状分别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对应由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体细胞中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显性基因或者只有隐性基因的个体是纯合子;体细胞中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时出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个体是杂合子。【详解】A、两纯合子杂交(如AA×aa)后
代(Aa)就不是纯合子,A错误;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B错误;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错误;D、纯合子自交(如AA×AA)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都是纯合子(AA),D正确。故选D。4.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
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F1,则F1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A.白色:粉色:红色=4:3:9B.白色:粉色:红色=5:3:
4C.白色:粉色:红色=4:3:5D.白色:粉色:红色=6:9:1【答案】C【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基因型AaBb的个
体自交产生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考虑含有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根据“棋盘法”可知A_B_个体会减少4份,即A_B_:A_bb:aaB_:aabb变为5:3:3:1,再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A_B_表现为红色,A_bb表现为粉色,aaB_和aabb表现为白色,即白色:粉色:红色=4:3:5,ABD错误,C正确。故选C。5.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
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答案】B【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
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
法。【详解】①由于兔子是动物,所以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子适宜用测交的方法;②由于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所以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淘汰性状分离
的个体;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适宜用杂交的方法,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各项试验中应采用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测交、自交、自交、杂交,ACD错误,B正确。故选B。6.下图为某种动物有性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发生基因分离和自由组
合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基因的分离和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实现,即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①过程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番茄中红色果实(R)对黄色果实(r)为显性,两室果(D)对多室果(d)为显性高藤(T)对矮藤
(t)为显性,控制三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红果两室高藤植株甲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占1/2: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占1/4;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
占1/2。植株甲的基因型是()A.RRDdTtB.RrDdTtC.RrDdTTD.RrDDTt【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则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甲表现型为
红果两室高藤,对应的基因型为R_D_T_,甲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占1/2,说明R_D_有对是纯合子,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占1/4,说明甲的基因型为RrDDTt,甲与RRddtt杂交,子代中红果两室高藤植株占1/2,D正确,
ABC错误。故选D。8.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B.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C.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D.黑毛牛×白毛牛→黑毛牛【答案】A【解析】【分析
】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解】
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紫花豌豆+白花豌豆,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非甜对甜为显性,B正确;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后代只出现了一种亲本的性状,说明盘状是显性性状,C正确;黑毛牛×白毛牛→
黑毛牛,后代只出现了黑毛性状,说明黑毛是显性性状,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明确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方法很多,如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同一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等。9.粳稻(WW)与糯稻(ww
)杂交,F1都是粳稻.纯种粳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红褐色.F1的花粉粒经碘染色后()A.3/4呈蓝色,1/4呈红褐色B.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C.都呈蓝黑色D.都呈红褐色【答
案】B【解析】【分析】纯种粳稻的花粉W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w经碘染色后呈红褐色.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其基因型为Ww。【详解】粳稻(WW)与糯稻(ww)杂交,F1都是粳稻,其基因型为Ww,则形成的花粉有两种,W或者
w各占1/2,F1的花粉粒经碘染色后1/2呈蓝黑色,1/2呈红褐色,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某植株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的该植株自交两代
后获得F2,则F2中花粉败育个体所占的比例()A1/2B.1/3C.1/4D.1/6【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亲本的基因型为Bb,自交产生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由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不能自交,所以F1个体中能完成自交的个体种类和比例为2/3Bb、1/3bb,F1个体分别自
交产生F2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2/3(1/4BB、1/2Bb、1/4bb)、1/3bb,因此F2中花粉败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为()A.4/16B.6/16和9
/16C.9/16D.6/16或10/16【答案】D【解析】【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
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详解】设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受A、a和B、b
的控制.由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有两种可能:(1)P:AABB×aabb→F1:AaBb→F2:9A_B_:3A_bb、3aaB_、1aabb,则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为3A_bb、3aaB_,概率为6/16。(2
)P:AAbb×aaBB→F1:AaBb→F2:9A_B_:3A_bb、3aaB_、1aabb,则F2中出现的重组性状为9A_B_、1aabb,概率为10/16。故选D。.12.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2中与图1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A
.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进行自由组合。【详解】分析图1可知,形成该细胞的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因此图1和③可能是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图1和①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因此图中①②③④,可能是①③与图1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故选C。13.将基因型为AABbCc植株自交,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应有几种()A.2种B.3种C.4种D.8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
的植株中共含两对等位基因,所以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2×2=4种;基因型应有3×3=9种;故选C【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解决本题需要学生明确三点基本知识:一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二是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三是含一对等位基因Aa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3:1
;基因型有AA、Aa、aa3种,比例为1:2:1。的14.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牵牛花杂交获得F1,F1与“某植株”杂交,其后
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例依次是3:1:3:1.“某植株”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
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牵牛花杂交获得F1,F1基因型为AaBb。F1与“某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
:1,阔叶:窄叶=3:1,据此可知“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故选A。15.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B.1/8C.1/16D.0【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
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可以分解成aa×AA、Bb×Bb、CC×CC、Dd×dd四个分离定律问题。根据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0×1/2×1×1/2=0。故选D。16.马蛔虫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A.始终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联会现象B.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也有联会现象C.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以没有联会现象D.一开始有同源染色体,但是后来分
离了,所以之后没有联会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马蛔虫受精卵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没有联会现象,A错误;B、有丝分裂没有联会现象,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B错误;C、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过程,有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以没有联会现象,C正确;D、有丝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C。17.有性生殖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基因重组而形成多种类型的配子B.有性生殖产生
的配子种类多样化有利于生物的进化C.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过程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产生了多样的子代【答案】C【解析】【分析】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具
有多样性,导致了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进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了多样的配子,A正确;B、有性生殖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以及受惊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进而产生了多样的后代,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因而有利于生物的进化,B正确;C、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过程的随机性使得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有多种表现型,有利于生物进
化,但该过程中没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D、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产生了多样的子代,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正确。故选C。18.同源染色体是指()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
染色体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姐妹染色单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
对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B正确;C、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但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D、分别来自父方
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本的2号和来自母本的3号染色体,D错误。故选B。19.果蝇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其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A.染色体进行复制B.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同源染色体分离D.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答案】C
【解析】【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和极体中均无同源染色体。【详解】A、染色体进行复制的结果是DNA数目加倍,A错误;B、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导致一对同源染色体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最终使得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D、非姐妹染色单体教材互换使配子种类增多,D错误。故选C。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质(体)数目加倍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
的排布与细胞内;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质(体)数目不变,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配对,形成四分体,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错误。故选B。21.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
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丙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在雌性动物体内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答案】B【解析】【详解】甲图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现象,且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
期,A项正确;乙图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项错误;丙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项正确;根据丙图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生物为雌性动物,在雌性动物体内可能
同时出现图示三种细胞,D项正确。22.图Ⅰ为某动物细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增殖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图Ⅱ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Ⅰ中乙和
戊时期的细胞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Ⅰ中处于戊时期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C.图Ⅰ中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D.图Ⅰ中乙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处于图Ⅱ的BC段【答案】A【解析】【分析】某动物体细胞染
色体数为2N。分析题图1,甲可以代表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乙可以代表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丙可以代表体细胞或者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的细胞,丁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戊可以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或者减数分裂Ⅰ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分析题图2,BC
段可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者减数分裂Ⅰ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减数分裂Ⅱ前期、中期。【详解】A、图Ⅰ中乙是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图Ⅰ中戊可能是减数分裂Ⅰ的细胞,该时期的细胞会发生基因
重组,B正确;C、图Ⅰ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戊可以是减数分裂Ⅰ或有丝分裂前、中期,这些时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图Ⅰ中乙和戊时期含有染色单体,一定处于图Ⅱ中的BC段,D正确。故选A。2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A.4对、8个、16条B.8条、8个、16条C.4对、4个、16条D.8条、4个、8条【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详解】初级精母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致,为8条,即4对同源染色体;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故有4个四分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此时细胞内含有16条染色单体。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4.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体内发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甲、丁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乙、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B.若A基因在图甲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4号和8号染色体上C.乙细胞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D.甲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
,乙、丙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甲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染色单体可确定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确定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分离现
象确定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有染色单体可确定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错误;B、甲细胞中1号染色体与5号是姐妹染色体,含有相同基因,与1号同源的染色体为4号或者8号,相应区段含有等位基因,B正确;C、初级卵母细
胞的应出现分裂不均等的现象,C错误;D、甲细胞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丙细胞有两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25.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羽的芦花性状(B)对非芦花性状(b)为显性。用非芦花公
鸡(ZZ)和芦花母鸡(ZW)交配,F1代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鸡羽的芦花性状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F1代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或ZBZBC.芦花性状可用于淘汰某一性别雏鸡D.F1代随机交配子代芦花鸡约占1/2【答案】B【解析】
【分析】用非芦花公鸡(ZZ)和芦花母鸡(ZW)交配,F1代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详解】A、由分析可知:鸡羽的芦花性状
遗传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B、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F1代公鸡的基因型为ZBZb,B错误;C、由于F1代的公鸡都是芦花鸡,母鸡都是非芦花鸡,故可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芦花性状来淘汰雄鸡还是雌鸡,C正确;D、F1代公鸡的基因型为ZB
Zb,母鸡的基因型为ZbW,F1代随机交配子代芦花鸡约占1/2,D正确。故选B。26.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C.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D.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卵细胞=1:1【答案】C【解析】【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A、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A错误;B、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不等于1∶1,含
X染色体的配子既有雌配子也有雄配子,B错误;C、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与父本XY产生的雄配子X结合,导致后代下XX(雌)∶XY(雄)=1∶1,C正确;D、卵细胞没有含Y染色体的,
D错误。故选C。27.果蝇的红白眼色为伴性遗传,其中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则亲代中红眼果蝇
的基因型是()A.XRXrB.XRXRC.XRYD.XrY【答案】A【解析】【分析】雄性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方,因此雄性果蝇的眼色决定于母方X染色体上所含有的颜色基因。【详解】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雄果蝇(XRY)∶白眼雄果蝇(
XrY)∶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XrXr)=1∶1∶1∶1,说明母方的X染色体同时含有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亲代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XRXr,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28.某种罕见单基因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如图为
该遗传病的家系图,经基因检测I2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B.Ⅱ2与Ⅱ3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4C.若Ⅲ3与患该病男性婚配生了XaXaY的男孩,则由Ⅲ3卵细胞异常导致D.Ⅲ2与正常男性婚
配,后代男孩发病率低于女孩【答案】C【解析】【分析】由系谱图可知,Ⅰ1和Ⅰ2都患病,生出Ⅱ1表现正常,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且Ⅰ2为纯合子,因此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系谱图可知,Ⅰ1和Ⅰ2都患病,生出Ⅱ1表
现正常,判断该病为显性遗传病,且Ⅰ2为纯合子,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则不可能出现Ⅰ1为表现正常,因此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A错误;B、Ⅱ2与Ⅱ3后代出现表现正常的个体,说明Ⅱ2为杂合子,Ⅱ2与Ⅱ3基因型分别且XAXa、XAY,则再生育一男孩患病(XaY)的概率是1/2,B错误;C、Ⅲ
3(1/2XAXA、1/2XAXa)与患该病男性(XAY)婚配,生育男孩XaXaY,是由XaXa的卵细胞和Y精子结合形成的,XaXa的卵细胞是由于Ⅲ3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的,C正确;D、Ⅲ2(1/2XAXA、1/
2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无论后代是男性还是女性,患病率相同,都是1/4,D错误。故选C。29.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已
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
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30.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杂合子A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一定是3:1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C.非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是由精、卵的随机结合所致D.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详解】杂合子A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理论上是3:1,但是由于统计的数量有限等原因,该比例不一定等于3:1,A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B正确;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31.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示意图,下
列与图示一组基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雌雄果蝇体内都有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B.在X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遗传过程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后代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答案】C【解析】【详解】雌雄果蝇体内都含有X染色体,所以都
有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A项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项正确;图示基因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过程符合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D项正确。32.用纯种的黑色
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狗。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雌性4219146雄性4712155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
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狗,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短毛对长毛为显性性状。分析表格中F2的四种表现型,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的比例接近9
:3:3:1,且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系,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应该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符合两对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且该比例在后代雌雄性中没有差异,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够运用它,明确伴性遗传中后代的表现型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进而根据表格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及与性别的关系确定两对等位基
因的位置。33.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Dd,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则分别是()
A.ABd、AbD、AbDB.ABd、abD、abDC.abD、ABD、aBDD.AbD、aBD、abd【答案】B【解析】【分析】一个AaBbDd的精原细胞在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可以产生4个精子,2种类型;一个AaBbDd的卵
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1种类型。【详解】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Dd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且不同种的精子中含有体细胞中相应的等位基因。故与ABd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Bd,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子均为ab
D,即与该精子同时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d、abD、abD,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34.—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当
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后,子女都正常。而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后子女有50%的发病率。这种遗传病最可能属于: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Y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B【解析】【分析】1、决定性别的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2、伴X性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
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为携带者;③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④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3、伴X性显性遗传病特征:①人
群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一倍,前者病情常较轻;②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名是该病患者;③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④女性患者(杂合子)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是该病的患者;⑤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
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详解】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说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又因为患有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正常女人的性染色体XX都是正常的,提供给女儿的一个染色体X是正常的,而
父亲提供给女儿的性染色体X却是患病的,所以后代女儿的性染色体组成XX一个是正常的,一个使患病的,而女儿又表现出患病的症状,所以这种遗传病属于显性遗传病。综合以上可以分析出:牙齿珐琅质褐色病症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正确。故选B。35.关于下图细胞中两对
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每个细胞都有两对等位基因B.图丙细胞是纯合子,没有等位基因C只有图甲细胞具有两对等位基因D.减数分裂时,图甲和图乙细胞都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细胞中,A/a和B/b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图乙中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丁中Aa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详解】A、图中只有甲和乙细胞中有两对等位基因,A错误;B、图丙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取自纯合子,B正确;
C、图甲和乙细胞中都具有两对等位基因,C错误;D、减数分裂时,图甲细胞中的两对等位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而图乙细胞中不会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B。二、简答题(共50分)36.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
,曾选择子叶颜色作为研究对象,已知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图表示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豌豆适于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从花的角度来说,豌豆花自花闭花传粉;从种子的角度来说
,(请.答出两点原因):①_____;②_____。(2)从右表看,子叶颜色与子一代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①②③)。(3)假设F1中雄性个体产生的含y的精子缺乏受精能力,则F.2.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表示为_____。(4)假设F1中雄性个体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
的含y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只有一半可以存活。请补充遗传图解......,展示F1自交结果。表现型及比例......:_____。基因型及比例......:_____。【答案】(1)①.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①②(3)YY∶Yy=1∶1(4)①.YY∶Yy∶
yy=2∶4∶1②.子叶黄色∶子叶绿色=6∶1【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豌豆适于遗传学研究的原因有: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②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即从种子的角度来说,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小问2详
解】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表格中的①②③的基因型分别为Yy、Yy、yy,而子一代的颜色为黄色,因此①②子叶颜色与子一代相同。【小问3详解】假设F1中雄性个体产生的含y的精子缺乏受精能力,则F1中雄性个体产生的具有受
精能力的精子(雄配子)的基因型为Y,雌性个体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Y和y,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1:1。【小问4详解】假设F1中雄性个体产生的含y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含y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
卵只有一半可以存活,则基因型为Yy的F1自交产生的F2中,1/4YY∶1/2Yy∶1/4×1/2yy=2∶4∶1,即基因型比例为YY∶Yy∶yy=2∶4∶1,表现型及比例为子叶黄色(YY、Yy)∶子叶绿色(yy)=6∶1,相关遗传图解可表示如下:。37.白菜是我国主要蔬
菜之一,各地广泛栽培。为研究白菜的花色遗传规律,育种人员将三种花色的白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杂交组合亲本F1F2一白花×黄花黄花黄花:白花=3:1二桔花×黄花黄花黄花:桔花=3:1三白花×桔花黄花黄花:桔花:白花=9:3:4(1)亲本白菜的三种花色互为___,F2中出现不同花色的
现象称为___。(2)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白菜花色受___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组合一亲本黄花及组合三F1黄花的基因型分别是___和___。(3)理论上,组合二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组合三F2黄花中杂
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4)将组合三F1与其子代白花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则白花为隐性纯合子。【答案】(1)①.相对性状②.性状分离(2)①.两②.AABB③.AaBb(3)①.1/2②.8/9(4)黄
花:桔花:白花=1:1:2【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根据组合三,F2中黄花:桔花:白花=9:3:4,为9:3:3:1的变式,可推测白菜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并且黄花为双显,桔花为某种单显,白花为另外一种单显和双隐。【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亲本白菜的三种花色互为为一对性状
中的相对性状。F2中出现不同花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根据组合三,F2中黄花:桔花:白花=9:3:4,为9:3:3:1的变式,可推测白菜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黄花为双显,桔花为某种单显,白花为另外一种单显和双隐。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那么组合三中F1黄
花基因型为AaBb(双杂)。组合1中F2为黄花:白花=3:1,说明F1黄花为单杂,并且由于白花为一种单显或双隐,只有亲本黄花为AABB才满足题意,F1黄花为单杂。【小问3详解】组合二中,F2为黄花:桔花=3:1
,说明说明F1黄花也为单杂,单杂自交后代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组合三F2黄花(A_B_)中,只有一份的纯合子AABB,另外8份均为杂合子,故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小问4详解】组合三F1(AaBb)与子代白花杂交,若白花
为隐性纯合子,说明这是双杂的测交实验,后代为1:1:1:1的变式,结合对应的表现型,可推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花:桔花:白花=1:1:2。38.下图①—⑥的图像是某生物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请根据问题用图中序号作答
。(1)将上述细胞图像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_____。(2)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_____。(3)正在联会的细胞是_____,其中含有_____个四分体。(4)细胞内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是图_____所示的细胞,与细胞②中1号染色体同源的是__
___号染色体。【答案】(1)④→①→②→⑤→③→⑥(2)①.③⑤⑥②.③⑥(3)①.④②.3##三(4)①.②②.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
细胞中着丝粒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⑤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⑥细胞中染色体减半,形成新的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①细胞
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着丝粒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⑤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⑥细胞中染色体减半,形成新的细胞核,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上述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为:④→①→②→⑤→③→⑥。【小问2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⑤③⑥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⑥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NA,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小问3详解】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3个四分体。【小问4详解】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即细胞内
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是图②所示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与细胞②中1号染色体同源的是4号染色体。39.下图中,甲图为某雄性动物体细胞某时期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图
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动物的基因型是_____,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是_____。(2)乙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将要进到同一个子细胞的基因是_____。(3)丙细胞的名称是_____,子细胞的基因型
是_____。(4)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终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配子,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染色体组成和行为,并标注..其上的基因_____。(5)丙细胞和丁细胞_____(可以/不可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得到。【答案】
(1)①AaBb②.AB、Ab、aB、ab(2)①.有丝分裂后期②.A、a、B、b(3)①.次级精母细胞②.aB、aB(4)(5)不可以【解析】【分析】甲图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排布,处于有丝分裂
前期;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据图甲分析,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减数分裂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能产生的配子类型是AB、Ab、aB、ab。【小问2详解】乙图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是相同.基因,因此将要进到同
一个子细胞的基因是A、a、B、b。【小问3详解】丙图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题干表明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因此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结合图甲中的基因分析,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小问4详解】丁细
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最终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配子,且该动物是雄性动物,因此胞质均等分裂,含A和B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含a和b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小问5详解】由丙细胞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a和B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而丁细胞是含A和B
的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因此丙细胞和丁细胞不可以由同一个精原细胞分裂得到。40.请根据下面的遗传系谱图回答问题:(1)若该病为白化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Ⅲ3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他不是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致病基
因用b表示),则Ⅰ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1不是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3)若Ⅲ2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则Ⅱ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答案】①.AA或Aa②.1/3③.XBXb④.1/2⑤.
AaXBY【解析】【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图中Ⅱ-1、Ⅱ-2正常,Ⅲ-2有病可知,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患病的是男孩,所以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据此答题。【详解】(1)若该病为白化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
则Ⅲ-2为aa,则Ⅱ-1、Ⅱ-2都是Aa,所以Ⅲ-3的基因型为AA或Aa,他不是携带者(纯合子)的概率为1/3。(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Ⅲ-2为XbY,其母亲Ⅱ-2和外婆Ⅰ-4的基因型都是XBXb
,Ⅲ1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2,不携带的概率也是1/2。(3)若Ⅲ2同时患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则Ⅱ1的基因型为AaXBY。【点睛】根据系谱图分析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分析解答本题的突破口。41.学习科普短文,请回答问题。精原干细胞的命运在雄
性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SSC)的命运分两种,一种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新;另一种是在维甲酸(RA)的刺激下启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精子发生的关键。SSC在睾丸内各种胞
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结合SSC胞内关键基因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对SSC命运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图1)。研究者发现,gdnf基因表达的GDNF蛋白是维持SSC数量的重要因子,该基因广泛表达于睾丸内多种细胞。缺失一个gdnf等位基因的小鼠出现SSC耗竭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的小鼠SSC
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并且无法响应RA的刺激进入减数分裂。表明GDNF能维持SSC的有丝分裂,并拮抗其进入减数分裂。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前,睾丸内的支持细胞可以表达RA降解酶来降低睾丸内的RA水平,使减数分裂无法启动。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
(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如:黏连蛋白复合体R
EC8和RAD21L,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作用效果如图2。SSC的分裂是人和动物繁衍的重要一环。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相继发现了众多与SSC分裂相关的调控基因和功能蛋白,这些基因的作用机
制及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以完善其调控网络。(1)减数分裂过程中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是______分裂,该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是______。(2)根据REC8和RAD21L两种黏连蛋白的功能推测,Rec8和Rad21L两种基
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达的时期和两蛋白质降解的时期可能的是______。选项Rec8基因表达REC8蛋白降解Rad21L基因表达RAD21L蛋白降解的AMI中期MII后期之前MII前期之后MII后期之后B间期MII后期之前MI前期之前MI后期之
前C间期MI后期之前MII前期之后MII后期之后DMI中期MI后期之前MI前期之前MI后期之前注:MI为减数分裂I;MII为减数分裂II(3)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对GDNF存在剂量依赖性,原文中的依据是:_
_____。(4)哺乳动物性成熟之后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SSC启动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随着该过程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请从稳态平衡的角度利用文中信息分析原因______。(5)你认为对哺乳动物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调控
机制的研究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______(答出一点)【答案】(1)①.减数第二次②.有丝分裂细胞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没有(2)B(3)缺失一个gdnf等位基因,小鼠出现SSC耗竭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小鼠
SSC的数量较野生型过量(4)促性腺激素不仅促进SSC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的精子,还可以作用于睾丸的支持细胞,促进GDNF等因子的分泌,促进SSC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使SSC的含量保持稳定。(5)解决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治疗;优良畜禽品种的开发;濒
危动物的种质资源保存等实际问题有重大意义。【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
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小问1详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相同,都是着丝粒断裂,染色单
体分开后进入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裂前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而细胞数量增加一倍。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是有丝分裂细胞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没有。【小问2详解】据题意可知,REC8有利于姐妹染色单体的黏连,而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此Rec8基因表达于此时期,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因此REC8蛋白降解于MII后期之前;RAD21L介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片段的交换,只发生于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交换完成即降解该蛋白,因此Rad21L基因表达MI前期之前,RAD21L蛋白降解亦发生于此时期,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3详解】据题意可知,SSC在睾丸内各种胞外生长因子和激素作用下,结合SSC胞内关键基
因的表达,形成了一个对SSC命运精细而复杂的调控网络。研究者发现,gdnf基因表达的GDNF蛋白是维持SSC数量的重要因子,该基因广泛表达于睾丸内多种细胞。缺失一个gdnf等位基因的小鼠出现SSC耗竭
的现象,gdnf基因过表达的小鼠SSC的数量多于野生型,并且无法响应RA的刺激进入减数分裂,因此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对GDNF存在剂量依赖性。【小问4详解】雄性哺乳动物性成熟后,促性腺激素(FSH、LH等)水平上升,作用于支持细胞,促进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
泌,同时还可以促进RA的合成与释放,提高睾丸内RA的水平。RA能诱导多种减数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合成减数分裂所需蛋白质,随着减数分裂的发生,而GDNF、FGF、CSF等因子的分泌促进SSC有丝分裂的进行,同时抑制RA对减数分裂的促进,因此随着
减数分裂的持续进行,并不会出现SSC耗竭的现象。【小问5详解】在哺乳动物的精子发生中,精原干细胞的命运分为两种,一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自我更新,二是通过减数分裂分化为精子,SS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平衡与转换的有序进行是雄性动物精子发生的关键,该题将对精子发生中SSC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关键调控因子与影响因素展开综述,重点关注从有丝分裂到减数分裂的转换过程中维甲酸mRNA甲基化修饰,激素类物质的调控作用,加深我们对于雄性哺乳动物生殖机理的了解,以期为人类不育症的防治、提高优良种公畜的繁育率
和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保存等实际问题有重大意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