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267.500 KB
  • 2025-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共(17)页,267.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d4fa6f73b4bfba86276ba35f0b26b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填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近几年,遂宁市着力打造“圣莲岛”、“中国红海”、“中国死海”等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C.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D.焚烧落叶

,减少垃圾运输量【答案】D【解析】A、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既可以节约重复使用,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故不符合题意。D、焚烧落叶,减少垃圾运输量,会造成空气污染,该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故符合题意。故选D。2.日常生活现象中

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A.菜刀生锈、牛奶变酸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玻璃杯摔碎、米饭变馊【答案】B【解析】A、菜刀生锈,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有新的物质生成、牛奶变酸也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故A错误;B、酒精挥发由液态变

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是指衣服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掉了,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玻璃杯摔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米饭变馊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2化,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组成物质,原子构成物质。“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元素。因此选项是A。考点:考查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的知识。4.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

子里的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答案】A【解析】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故选A。5.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B.滴

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C.药品取用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C【解析】【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3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

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要到放在桌子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

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

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故属于氢元素,则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正确;B、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

的种类,氢元素的名称有“气”字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错误;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核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故选A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软水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高铁酱油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答案】B【解析】【详解】A、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软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水和冰混合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正确;C、生锈的铁钉、高铁酱油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都属于混合物,故错误;4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中都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

纯净物,故错误。故选B。【点睛】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8.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答案】A【解析】试

题分析:A选项烧杯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B选项量筒只能做量器使用;C选项集气瓶只能收集气体,或作气体反应的反应器;D选项试管不能加热较多液体溶液,故选择A考点:仪器的名称及使用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

+氧气→水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C.水→氢气+氧气D.镁+氧气→氧化镁【答案】C【解析】【详解】A、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

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10.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

可表示一个原子的是A.Cu2+B.SC.O2D.H【答案】B【解析】【详解】A、该符号是铜离子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S属于固体非金属元素,可表示硫元素,表示一个硫原子,还能表示硫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5C

、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H属于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

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铁、氯化钠B.水、干冰C.氢气、氦气D.氧化镁、金刚石【答案】B【解析】【详解】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

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C、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氧化镁是由氧离子和镁离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

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12.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大,原子小B.体温计汞柱随温度变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其分子数目也不会变化D.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的体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银温度计中汞柱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

误;6C、通电分解水时,水分子分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酒精分子是运动,巷子内有酒,在

巷子外就能闻到酒精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13.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一定是单质【答案】C【解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详解】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例如氧气是纯净物,只含有氧元素;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也可能是单质,例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这是因为

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故选C。【点睛】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③氧气用于医疗急救④干冰用作制

冷剂⑤稀有气体做保护气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①甲烷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甲烷的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密度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③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7④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⑤稀有气体用于保护气,是利

用了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15.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

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形成稳定的液体,该液体是溶液,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功能【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A错;B、饱和溶液是指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不

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其他的溶质,故B错;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正确;D、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动后形成稳定的液体,该液体是乳浊液,故D错。故选C。16.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甲图所示,乙图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B.由甲图推知,锂原子的中子数一定为3C.x=8时,图乙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x=7时,图乙所示的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答案】D8【解析】【详解】A、锂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锂原子的中子数为:7-3=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x=8时,图乙表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x=7时,图乙所示原子是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

形成Cl-,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7.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未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为25.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0.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15mLB.<15mLC

.=15mL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用俯视法量取,读数为25.0mL,实际体积小于25.0m

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10.0mL,实际体积大于10.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5mL。故选B。18.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哪种物质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A.冰块B.硝酸铵C.食盐D.氢氧化钠【答案

】D【解析】由于试管与瓶子里面是不相通的,所以使气球鼓起来的原因只能是使瓶内气压增大,而使瓶内气压增大只能考虑热胀冷缩造成该现象,冰块溶于水使试管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试管温度降低,这两种情况导致气球变瘪,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气球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

放热,会使试管内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故气球鼓起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溶于水热量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从而使气球鼓起来,还是缩进去,要熟记常9见物质溶于水吸热还是放热情况: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1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B.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过滤速度C.蒸馏时温度计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温度,二是搅拌液体D.过

滤时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蒸馏时水变为蒸汽,是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蒸馏才能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而降低水的硬度,使水软化,故正确;B、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只能用于测量温度,不能用于搅拌,

故错误;D、过滤时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蒸馏时水变为蒸汽,也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20.根据你对溶液组成的认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B.20mL浓硫酸与80mL水混合后得到100mL稀硫酸C.20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0%D.20mL酒精放入盛有80mL水的烧杯中,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答案】A【解析】【详解】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和,故A正确;B、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两者之和,故B错误;C、20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20g100%20%20g100g+,故C错误;D、溶质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而非体积之比,计算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20%,故D错误。故选A。21.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有相

同的核10外电子排布.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a﹣b=n﹣mB.b﹣d=2nC.c﹣d=m+nD.a﹣c=0【答案】B【解析】【详解】解: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再相等,就变为离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8(He是2),所以离子Xm+、Yn+、Zm-、Qn-的电子层数相同说明它们的

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m=b-n=c+m=d+n,整理得a-b=m-n,a-d=m+n,b-d=2n,c-d=n-m,a-c=2m,其中只有B选项正确。故选B。22.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

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②④①D.③⑥⑤②④①【答案】B【解析】【详解】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先进行计算:需

要氯化钠:100g×20%=20g,需要水:100g-20g=80g,用托盘天平称量20g氯化钠,放到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80g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溶解,即可得到所配溶液。所以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选B。23.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

液①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溶液②,溶液②再蒸发5g水,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溶液③。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溶液②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③一定是饱和溶液C.②和③溶液浓度可能相等D.将溶液③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一定是2g【答案】D【解析】【详解】A、蒸发5g水,无晶体析出,得到②溶液

,所以②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B、析出2g晶体,过滤,得到③溶液,所以③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C、如果②溶液是饱和溶液,而③溶液也是饱和溶液,且温度相同,所以②和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C正确;D、如果②溶液是

不饱和溶液,如果将③溶液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大于2g,故D错误。故选D。1124.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食盐水80g,在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g以下用游码),其他各步骤操作均正确,那么他实际配制的食

盐水的质量分数为()A.4.1%B.6.0%C.14.3%D.3.2%【答案】A【解析】【详解】配制6%的食盐水80g,则需要的食盐质量为:80g×6%═4.8g,在称量食盐时,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

由1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上食盐的质量为:4-0.8═3.2g,水的质量为80g-4.8g=75.2g。实际上所配制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3.2g75.2g+3.2g×100%=4.1%。【点睛】正确计算天平实际称量的固体质量是解题关键。25.在20C时,向质量均为50g的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

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12345加入氯化钾的质量/g510152025溶液的质量/g5560656767A.在°20C时,实验3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B.在°20

C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C.在°20C时,实验1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D.在°20C时,实验5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答案】C【解析】【详解】20℃时,向50g水中加氯化

钾到溶液为67g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加,所以50g可溶解氯化钾17g,故实验3只溶解15g为不饱和溶液,实验4、实验5为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B、D错误,12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23分)26.按要求作答:(1)钡元素_______(2)2H表示___________(3)a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4)S2-中右上角数字2的含义______(5)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6)C

l的意义______,(7)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8)食盐水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符号)(9)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写化学符号)【答案】(1).Ba(2).2个氢原子(3).aOH-(4)

.1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5).Ar(6).氯元素、1个氯原子(7).(8).NaCl(9).H2O【解析】【详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钡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a;(2)2H表示2个氢原子;(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

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a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aOH-;(4)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右上角数字2表示1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5)氩气是由原子构成的,能保持氩气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氩原子,可以表示为Ar;(6)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因此元素符号“Cl”的意义是表示氯元素,还能表示1个氯原子;13(7)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硅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8)食盐水的溶质是氯

化钠,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9)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故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水的化学式是H2O。27.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

_____,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答案】(1).BD(2).CF(3).AE(4).A【解析】【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

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详解】A、只含有一种原子,属于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有两种原子混合,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

于化合物。D、含有两种分子,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E、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F、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所以表示混合物的是BD,表示化合物的是CF

,表示单质的是AE,可以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是A。28.(1)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_个质子;(2)钠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______个中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3)NH4+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核和____

__个电子.【答案】(1).10(2).12(3).11(4).5(5).10【解析】【详解】(1)根据氢原子中有1个质子,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所以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1×2+8=10质子;14(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钠相对原子质量

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有:23-11=12个中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核外有11个电子;(3)一个铵根是由1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铵根中有5个原子核,含有的质子数=7+1×4=11,铵根离子是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铵根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11-1=10。2

9.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A、B、C、D所示粒子中有______种元素(2)C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3)A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4)若E中x=11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

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答案】(1).3(2).3(3).得到(4).阳离子【解析】【详解】(1)元素种类是由原子内的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种元素,因此BC是同种元素,因此四种粒子共表示

三种元素;(2)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元素C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元素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3)最外层电子数≥4的易得到电子,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容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4)若E中x=11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属于阳离子。三、我会实验(共17分)

30.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观音湖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I.为了测定一定量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操作:15(1)甲图操作中除还应补充玻璃棒外,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

①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②_________。(2)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II.乙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1)图中试管2中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2)生活中

,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答案】(1).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2).滤纸破损(合理即可)(3).O2(4).H2O⎯⎯⎯→通电H2+O2(5).硬水【解析】【详解】I.(1)由过滤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图

示可知,该图存在的明显错误是: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的边缘,应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应紧靠烧杯内壁;(2)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都可

能使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滤液浑浊;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也能使滤液浑浊;II.(1)由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可知,试管2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试管1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H2O⎯⎯⎯→

通电H2+O2;(2)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硬水泡沫少、易起浮渣。3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欲配制一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g。下

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填序号)。项目实验操作目的分析16A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节约药品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大氯化钠的溶解质量C称量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D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准确无误(2)若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盛有氯化钠的烧杯,若左盘上放有一个10g的砝码,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则烧杯和氯化钠的总质量为_____

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答案】(1).4.5(2).D(3).6.7(4).B(5).氯化钠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6).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解析】【详解】(1)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0g×0.9%=4.5g;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故错误;B、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错误;C、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

同的纸,并不是为了整洁美观,而是因为防止避免污染天平,故错误;D、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准确读数,故正确;(2)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0g-3.3g=6.7

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样品质量偏大,他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氯化钠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读取量筒中水的体

积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多。四、计算题(共10分)32.有200g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7(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_____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_____g;(3)与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

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溶液质量为_____g.【答案】(1)25;(2)100;(3)400【解析】【详解】(1)设继续加入的食盐的质量为x,则200g×10%+x=(200g+x)×20%,x=25g;(2)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根据蒸发前后溶

质的质量不变得,200g×10%=(200g-y)×20%;y=100g;(3)设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为z,则10%的溶液中的溶质与25%的溶液中的溶质之和等于20%溶液中的溶质,200g×10%+z×25%=(200g+z)×20

%,z=400g。33.用36%的盐酸(密度为1.18g/cm3)配制1000g18%的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分别为多少毫升_________?(精确到0.1)【答案】浓盐酸423.7mL、水500mL【解析】【详解】设需要36%的盐酸的体积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

量不变,则1.18g/cm3×x×36%=1000g×18%,x≈432.7cm3=432.7mL;需要水的质量=1000g-432.7mL×1.18g/cm3=500g,即500mL。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