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223.000 KB
  • 2024-09-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5)页,223.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b1696d47d5de1f1fa201b4bfd08f1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命题范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包括选修四第一章)2.试卷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将答案按照题序用黑色水性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某原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A.13AlB.13AlC.13CD.13C【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原子含有6个电子,则质子数为6,即为C元素,质量数为6+

7=13,则该原子为13C,故选C。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4019K与3919KB.T2O与H2OC.4019K与4020CaD.金刚石与石墨【答案】A【解析】【详解】A.质子数均为19,中子数分别为40-19=21、39-19=20,则二者互为同

位素,故A正确;B.均为化合物,且为同种物质水,故B错误;C.质子数不同,为不同元素的原子,不是同位素关系,故C错误;D.均为单质,为碳的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A。【点睛】本题考查同位素的判断,为基础性习题,把握同位素的分析对象为原

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概念的辨析,题目较简单,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3.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Rb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

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整的第7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6周期相同。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A.它的中子数是118B.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C.它

是第8周期元素D.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答案】D【解析】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93-118=175,故错误;B、118号位于第七周期0族,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错误;C、是第七周期,故错误;D、位于0族,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正确。4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Ba(OH)2B.CaCl2C.H2OD.H2【答案】A【解析】【详解】A、B两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且A中含有氢氧极性共价键,故答案选A。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放热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放热,以此解答。【详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X的能量与M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A项错误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Y的能量与N的能量关系无法确定,B项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项正确;D.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

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C。【点睛】1、放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如本题中C项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而像A、B项无法比较。吸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反应的

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如Ba(OH)2∙8H2O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这是学生们的易错点。6.

XY2是离子化合物,X和Y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Y分别为()。A.Ca和ClB.K和SC.Ca和FD.Mg和F【答案】D【解析】【详解】能形成XY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选项A、C、D,但Ca2+、Cl-的结构与氩原

子相似,只有Mg2+、F-的离子结构才与氖原子相似,选项D正确。7.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O2(g)=CO2(g)ΔH=-393.51kJ/molC(金刚石,s)+O2(g)=CO2(g)ΔH=-395.

41kJ/mol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的能量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比金刚石的

能量高【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①C(石墨,s)+O2(g)=CO2(g)ΔH=-393.51kJ/mol;②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

1kJ/mol,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1,则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高稳定,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

反应的热效应与物质能量的关系。8.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Li、Na、K、Rb

、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故A正确;B.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金属还原性增强,故B正确;C.随核电荷数递增,金属性增强,氢氧化物碱性增强,故C正确;D.按照Li、Na、K、R

b、Cs的顺序,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密度增大,故D错误;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碱金属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以碱金属族、卤族元素为例熟记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知道规律中的异常现象,题目难度

不大。9.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C.原子序数:X>Y>Z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答案】C【解析】【分析】同周期

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X、Y

、Z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X>Y>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X>Y>Z。【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X<Y<Z,故A错误;B.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酸性元素,所以其非金属性X>Y>Z,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X>Y>Z,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H2Y>H3Z,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明确元素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I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

生成离子键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答案】D【解析】【详解】A.ⅠA族和ⅦA族原子化合时,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故A错误;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

合物,如KOH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故C错误;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D正确;正确答案是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根据

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注意不能根据是否是金属元素判断化学键,C选项是为易错点,会利用反例法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1.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B.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化学键越活泼。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答案】A【解析】【详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键能越大越不容易拆开,就越稳定,故B错误;C.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

热到着火点,故C错误;D.1mol硫酸完全中和生成2mol水,着火点是生成1mol水时释放的能量,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A。【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虽然基础,但是回答时必须注意关键字。1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的

反应B.铝与稀盐酸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Ba(OH)2•8H2O与NH4Cl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错误;B.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炭与二氧化碳反

应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

的是()A.Na2OB.H2SC.H2O2D.N2【答案】C【解析】【详解】A.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阳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的电荷,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H2S为共价化合物,硫原子

中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H-S键,电子式为:,故B错误;C.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D.氮气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氮气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C。14.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表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5

O2(g)=4CO2(g)+2H2O(g)ΔH=-4bkJ·mol-1B.C2H2(g)+52O2(g)=2CO2(g)+H2O(l)ΔH=-2bkJ·mol-1C.C2H2(g)+52O2(g)=2CO2(g)+H2O(g)ΔH=

+2bkJ·mol-1D.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kJ·mol-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详解】A.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

氧化碳气体和1mol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乙炔燃烧热可燃物的系数要求必须是1mol,故A错误;B.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1mol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H=-2bkJ/mol表示放出

热量,故B正确;C.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可知,生成2mol二氧化碳气体和1mol液态水,并放出热量2bkJ,△H=+2bkJ/mol表示吸收热量,故C错误;D.由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

量成正比可知,生成4mol二氧化碳气体和1mol液态水,并放出热量4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

点睛】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关系,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5.已知①2C(s)+O2(g)=2CO(g)ΔH=-221.0kJ·mol-1②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则制备水煤气的反

应C(s)+H2O(g)=CO(g)+H2(g)ΔH为()A.+262.6kJ·mol-1B.-131.3kJ·mol-1C.-352.3kJ·mol-1D.+131.3kJ·mol-1【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据盖斯定律,把已知两个反应相加减,可求得制备水煤气反应的ΔH。①

-②,得2C(s)+O2(g)-2H2(g)-O2(g)=2CO(g)-2H2O(g)ΔH=-221.0kJ·mol-1-(-483.6kJ·mol-1),即2C(s)+2H2O(g)=2H2(g)+2CO(g)ΔH=+262.6kJ·mol-1;C

(s)+H2O(g)=CO(g)+H2(g)的ΔH为1+262.6kJmol2-=+131.3kJ·mol-1。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6.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回答:族周期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二①②三③④⑤⑥⑦⑧四⑨⑩(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2)⑦的黄绿色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⑩的单质在常温下的

存在状态为____________(3)①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_______性⑥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4)用电子式表示②与④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5)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呈两性的是__(6)写出⑤与

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答案】(1).(2).Cl2(3).液体(4).碱(5).Si(6).(7).KOH(8

).Al(OH)3(9).2Al+6HCl=2AlCl3+3H2↑(10).Al(OH)3+OH-=AlO2-+2H2O【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N,②为F,③为Na,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Cl,⑧为Ar,⑨为K,⑩为Br。【详解

】(1)以上元素中只有Ar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性质不活泼,最稳定,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由分析可知⑦为Cl,其黄绿色单质的化学式为Cl2;⑩为Br,其单质Br2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为:液态;(3)①为N,其氢化物为NH3,溶

于水生成一水合铵,一水合铵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⑥的元素符号为Si;(4)②与④形成的化合物为MgF2,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所以MgF2的形成过程是:;(5)以上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为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

为Al(OH)3;(6)⑤为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⑤的氢氧化物为Al(OH)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

表和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用语的使用来解答。17.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T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YM

层比K层少1个电子Z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2)元素T与X相比,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3)T、X、Y、Z中有两种元素能形

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该化合物与水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a.Y单质的熔点比Z

单质低b.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c.Y的化合价比Z低d.Y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5)元素T和氢元素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也能按原子个数比为1∶2形成一种18电子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

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二(2).VIA(3).N(4).(5).2Na2O2+2H2O==4NaOH+O2↑(6).Na(7).b、d(8).N2H4+

2H2O2===N2↑+4H2O【解析】【分析】T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所以,次外层是K层,最外层是L层,K层排2个电子,L层排6个电子,所以是氧元素;X元素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

对共用电子对知,该元素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其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是氮元素;Y元素原子M层比K层少1个电子,则Y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所以是钠元素;Z元素是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金属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离子半径减小,阴离子得电子后比金属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都比金属离子半径大,所以Z是Al元素。【详解】(1)由分析可知T是氧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2)由分析可知T是氧元素,X是

氮元素,同一周期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它们的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就越小,故原子半径较大的是N;(3)上述元素中,由其中两种元素形成的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常见的是Na2O2,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4)Y、Z分别是钠、铝元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较强的是Na,比较金属强弱的方法有: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等,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金

属性强弱,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难易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或化合价高低)多少无关,故ac错误,bd正确,故答案为:Na;bd;(5)依题意可知T为氧X为氮,元素T和氢元素可形成一种18电子的化合物Q为H2O2,元素X与氢元素也能按原子个数比为1∶2形成

一种18电子化合物W为N2H4,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为N2H4+2H2O2=N2↑+4H2O。18.已知:在25oC101KPa时①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②2CO(g)+O2(g)

=2CO2(g)ΔH=-566kJ/mol③Na2O2(s)+CO2(g)=Na2CO3(s)+21O(g)2ΔH=-226kJ/mol在相同条件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书写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CO的燃烧热为ΔH=_____。(3)请写出Na2O2(s)与CO(g)反应生成Na2CO3(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计算CO(g

)与Na2O2(s)反应放出1018kJ热量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H2(g)+O2(g)==2H2O(g)△H=-483.6KJ·mol-(2).-283kJ/mol(3).Na2O2(s)+CO(g)=Na2C

O3(s)ΔH=-509kJ/mol(4).4mol【解析】【分析】(1)根据“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计算出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热化学方程式;(2)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据此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燃烧热;(3)根据盖斯定律及题中热化学方程式写出Na2O2(s)与CO(g)反应生成Na2CO3(s)的热化学方程式;(4)根据放出的热量计算出消耗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化合价变化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详解】(1)1g氢

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的热量,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83.6kJ,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483.6KJ·mol-1,故答案为:2H2(g)+O2(g)==2H2O(g)△H=-483.6K

J·mol-1;(2)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二氧化碳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2×566kJ=283kJ,△H=-283kJ/mol,故答案为:-283kJ/mol;(3)②2CO(g)+O2(g)=2CO2(g)ΔH=-566kJ/mol;③Na2O2(s)+CO2(g)=Na2CO3(

s)+21O(g)2ΔH=-226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③+②÷2可得:Na2O2(s)+CO(g)=Na2CO3(s)ΔH=-509kJ/mol,故答案为:Na2O2(s)+CO(g)=Na2CO3(s)ΔH=-509kJ/mol;(4)CO(g)与Na2O2(s)反应放出1018kJ

热量,消耗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018kJ509kJ/mol=2mol,CO转化成二氧化碳,化合价升高2价,所以反应消耗2mol一氧化碳失去了2mol×2=4mol电子,故答案为:4mol。【点睛】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盖斯定律的应

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能够利用盖斯定律求算热化学方程式。19.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图

中环形搅拌棒能否用铜质用品代替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一次平行实验至少需要观察

记录几次温度数值______(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

验相比,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答案】(1).不能(2).铜导热,热量损失较大(3).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4).3次(5).偏小(6).相等【解析】【分析】(1)根据金属棒是热的良导体,易传热;(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根

据温度计要测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测反应前碱溶液的温度,混合反应后测最高温度;(4)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5)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详解】(1)铜质搅拌棒的导热性好,易传热,散发热量,会使测出的温度偏低,所得中和热的测定值比理论值偏低,故答案为:不能;铜导热,热量损失较大;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温度计要测反应前酸溶液的温度,测反应前碱溶液的温度,求出两者的平均值,混合反应后测最高温度,最后求出温度差,一共记录3次温度数,故答案为:3次;(4)大

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5)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

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相等;故答案为: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中和热测定,保温工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实验原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