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第一一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份阶段练习 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3)页,550.71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4143d94e67f19800f34c2525bc71bf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阶段练习高一化学本试卷共3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A.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数法B.乙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A.交叉分类法含义:根据物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
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式;树状分类法含义:对同一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从图形看甲应属于树状分类法,A正确;B.从图形看乙应属于交叉分类法,B正确;C.从乙图可以看出,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正确;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例如NO
、CO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故选D。2.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CO+O2点燃2CO2B.CaO+H2O=Ca(OH)2C.C+H2O高温CO+H2D.CO2+Ca(OH)2
=CaCO3↓+H2O【答案】A【解析】【详解】A.2CO+O2点燃2CO2是化合反应,反应中C、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CaO+H2O=Ca(OH)2是化合反应,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C+H2O高温CO+H2属于置换
反应,反应中C、O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CO2+Ca(OH)2=CaCO3↓+H2O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故答案为A。3.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3KClOKCl3O+−−=++B.()2333FeNOFe3NO+−=+C.33CHCOOHCHCOOH−++D.233NaHCONaHCO++−=++【
答案】C【解析】【详解】A.氯酸钾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得到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33KClO=K+ClO,A错误;B.硝酸铁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得到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3333+FeNO=Fe+3NO,B错
误;C.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C正确;D.碳酸氢钠为弱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得到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33NaHCO=Na+HCO,D错误;故选C。4.下列各组内物质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完成的是A.H2SO4→H2B.CuO→Cu(O
H)2C.CO2→CaCO3D.CaO→CaCl2【答案】B【解析】【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不符合题意;B.氧化铜不和水反应,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B符合题意;的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C不符合题意;D.氧化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D不符合题意;故选B。5.下列物质对应的
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KNO3、NH3、不锈钢化合物B金刚石、石墨、C60单质C烧碱、纯碱、熟石灰碱DNaNO3、NH4Cl、BaSO4可溶性盐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不锈钢是性能优良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化
合物,A错误;B.金刚石、石墨、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B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不属于碱,C错误;D.硫酸钡为难溶性盐,D错误;故选B。6.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FeCl2→FeCl3B.3HCO−→CO2C.I2→
I-D.227CrO−→Cr3+【答案】A【解析】【分析】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表明选项中物质的转化是还原剂发生的转化,反应物中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详解】A.FeCl2→FeCl3中,Fe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FeCl2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A符合题意;B.3HCO−→C
O2中,不含有化合价变化的元素,B不符合题意;C.I2→I-中,I元素由0价降低到-1价,I2作氧化剂,C不符合题意;D.227CrO−→Cr3+中,Cr元素由+6价降低到+3价,227CrO−作氧化剂,D不符合题意;故选A。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认识物质的方法。N
aCl溶于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水合b离子为水合氯离子B.NaCl晶体溶于水前不能导电是因为无Na+和Cl−C.NaCl溶于水的电离过程为:NaClNaCl+−+通电D.熔融态NaCl
含有可自由移动的Na+和Cl−【答案】D【解析】【详解】A.氯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且靠近氯离子一侧的氢原子,靠近钠离子一侧的是氧原子,则水合b离子为水合钠离子,水合a离子为水合氯离子,A错误;B.氯化钠固体中存在Na+和Cl-,但Na+和Cl-不能自由移
动,故固体NaCl溶于水前不能导电,B错误;C.由图可知,NaCl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aClNaCl+−=+,C错误;D.NaCl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发生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故熔融态
NaCl含有可自由移动的Na+和Cl−,D正确;故选D。8.某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Na+、Cl−、K+、3NO−B.Na+、K+、23CO−、Cl−C.Na+、Cl−、Ag+、3NO−D.2Cu+、Na+、C
l−、3NO−【答案】A【解析】【详解】A.给定的各离子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A符合题意;B.碳酸根和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不共存,B不符合题意;C.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共存,C不符合题意;D.铜离子溶液为蓝色,D不符合题意;故选A。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l-B.氧化钙固体与盐酸反应:O2++2H+=H2O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D.
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Cu(OH)2+2H+=2H2O+Cu2+【答案】D【解析】【详解】A.三氯化铁是易溶性的强电解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应该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B.氧化钙是固体,应该写化学式,不能拆写为离子形式,B错误;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Fe2+和H2,不符合反应事实,C错误;D.
反应符合事实,遵循物质拆分原则,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0.分别将6滴饱和3FeCl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中:①5mL20℃蒸馏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少量0.1molL的NaOH溶液。下列
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③>②>①B.分散系稳定性:③>②>①C.用激光笔照射分散系,仅①中观察到光亮的通路D.向三种分散系中加入酸性3AgNO溶液后,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分
析】分别将6滴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①5mL20℃蒸馏水中;②5mL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适量0.1mol•L-1NaOH溶液,①形成的是溶液,②形成的是胶体,③形成的浊液,据此判断。【详解】A.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为浊液>胶体>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
①<②<③,故A正确;B.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分散系稳定性:①>②>③,故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则用激光笔照射分散系,仅②中观察到光亮的通路,故C错误;D.①、②、③中均含有氯离子,氯化铁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滴入胶体中胶体聚沉生
成红褐色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银沉淀,5mL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适量0.1mol•L-1的NaOH溶液加入酸性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各选项最后的物质是要制取的物质,其中不可能得到的是A.()223HO32NaCOCaCOCaOCa
OHNaOH→→→高温过滤溶液溶液B.224OHSO4CuCuOCuSO⎯⎯→⎯⎯⎯→溶液2NaOHCu(OH)→过滤溶液沉淀C.2HOS42224KMnOOSOHSO⎯⎯→⎯⎯⎯→⎯⎯→D.32BaCOBaCl⎯⎯⎯→盐酸溶液24HSO稀⎯⎯⎯⎯→HCl溶液【答案】C【解析】【详
解】A.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A正确;B.铜在氧气中加热能生成氧化铜,CuO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正确;C.高锰酸钾加热会生成
氧气,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C错误;D.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D正确;故选C。1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
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的ACO2气体CO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BKOH溶液Ca(OH)2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CCaCO3固体CaO将固体混合物高温充分煅烧,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DNa2SO4溶液MgSO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滤液中加稀硫酸至中性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CO、二氧化碳和铜单质均不反应,A错误;B.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氢氧化钠新杂质,B错误;C.煅烧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碳酸钙被除去,C错误;D.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硫酸镁转化为氢氧化
镁沉淀,过滤,滤液中加稀硫酸至中性中和掉过量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中相应的横线上...............。13.现有如下物质: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熔融MgCl2④
NaOH⑤液态HCl⑥KMnO4⑦石墨⑧蔗糖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3)⑤和⑥溶于水可发生反应制备Cl2,其中4MnO−转化为2Mn+,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答案】(1)②③⑦
(2)①③④⑤⑥(3)24222MnO10Cl16H2Mn5Cl8HO−−++++=++【解析】【小问1详解】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的是
②食盐水、③熔融MgCl2、⑦石墨;【小问2详解】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的是①纯碱、③熔融MgCl2、④NaOH、⑤液态HCl、⑥KMnO4;【小问3详解】⑤和⑥溶于水
可发生反应制备Cl2,其中4MnO−转化为2Mn+,反应中氯化合价由-1变为0、锰化合价由+7变为+2,结合电子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4222MnO10Cl16H2Mn5Cl8HO−−++++=++。14.某兴趣小组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微观探析。(1)图1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2)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微观示意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反应的微观实
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3)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电离的部分微观示意图,请补充完整___________(在图3中画)。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既能升高该溶液
的pH又能生成沉淀。(4)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答案】(1)①.Na+Cl−②.2HO
HHO+−+=(2)①.()4242CuSO2NaOHCuOHNaSO+=+②.()22Cu2OHCuOH+++=(3)①.②.Ba(OH)2的(4)①.有气泡产生②.无明显现象(5)生产沉淀、水、气体【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1反应前后的微粒变化,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Na+、C
l-,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即H++OH-=H2O;【小问2详解】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4242CuSO2NaOHCuOHNaSO+=+
;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表示为:()22Cu2OHCuOH+++=;【小问3详解】从图3可看出,溶液中存在3种离子:H+、Na+、2-4SO,图示为:;降低溶液酸性,即与H+反应,可以加入碱;要生成沉淀,应是与2-4SO
反应,所以可加入Ba(OH)2溶液;小问4详解】碳酸钠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看到有气泡产生;硝酸钾和硫酸氢钠不反应,不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故无明显现象;【小问5详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气体、有沉淀或有水生成。15.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实验
室制备氢气___________;(2)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___________;(3)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氨水,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___;(4)将鸡蛋放入食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中,一
段时间后,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鸡蛋壳逐渐变软的【___________。【答案】(1)22Zn2HZnH+++=+(2)2232COCa2OHCaCOHO+−++=+(3)()23242Cu2NHHOCuOH2
NH+++=+(4)233322CaCO2CHCOOHCaCHCOOCOHO+−+=+++【解析】【小问1详解】锌和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22Zn2HZnH+++=+;【小问2详解】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232COCa2OHCaC
OHO+−++=+;【小问3详解】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氨水,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铵,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拆,反应为:()23242Cu2NHHOCuOH2NH+++=+;【小问4详解】碳酸钙,不溶于水,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里碳酸钙和醋酸都不能写成离子,2+-33322
CaCO+2CHCOOH=Ca+2CHCOO+HO+CO。16.粗盐中含有泥沙及2Ca+、2Mg+、24SO−等杂质,其分离提纯过程如下:某兴趣小组按上述方案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实验室提供了粗盐样品、稀盐酸、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等药品以及必备的实验仪器
若干。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2)步骤③中,按a、b、c顺序依次加入试剂。若a为NaOH溶液,则c为___________。沉淀的成分是__
_________。(3)步骤⑤中,加盐酸调溶液为酸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4)步骤⑥中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答案】(1)漏斗、玻璃棒(2)①.Na2CO3溶液②.BaSO4、BaCO3、Mg(OH)2、CaCO3(3)2HOHHO+−+=
、2-+322CO+2H=HO+CO(4)蒸发结晶【解析】【分析】由实验流程可知,①为粗盐加水溶解得到悬浊液,②为悬浊液过滤得到泥沙和含有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杂质的氯化钠滤液,③为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镁离子、加入氯化钡除溶液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
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及过量钡离子,故加入碳酸钠必须在加入氯化钡之后;④为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的沉淀和含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的滤液,⑤为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⑥为蒸发结晶得到只含有氯化钠的精盐。【小问
1详解】步骤②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③为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镁离子、加入氯化钡除溶液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及过量钡离子,则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氯化钡溶液、c为
碳酸钠溶液,沉淀的成分是生成的BaSO4、BaCO3、Mg(OH)2、CaCO3;【小问3详解】为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调节溶液pH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杂质,反应为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为:-2H+OH=HO+、2-+322CO+
2H=HO+CO;【小问4详解】步骤⑥蒸发结晶得到只含有氯化钠的精盐,故答案为:蒸发结晶。17.向盛有Ba(OH)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匀速、逐滴加入H2SO4溶液,滴加过程中测得溶液电导
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逐滴加入H2SO4溶液,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2)用离子方程式说明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3)b点为拐点,此时烧杯内的物质
是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解释b点的电导率不为0的原因___________。(4)若用Na2SO4溶液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混合体系红色变浅,直至
褪色(2)22442Ba2OH2HSOBaSO2HO+−+−+++=+(3)①.BaSO4、H2O②.2244BaSOBaSO+−=+2HOHOH+−+(4)不同【解析】【分析】氢氧化钡中加入硫酸溶液发生反应:22442Ba+2OH+2H+SO=BaSO+2H
O+−+−,钡离子生成沉淀,氢氧根离子生成水,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恰好反应后电导率几乎为0,再加入过量的硫酸溶液,加入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导率逐渐增大。【小问1详解】加入硫酸溶液产生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小问2详解】据分析,电导率下降时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
Ba+2OH+2H+SO=BaSO+2HO+−+−。【小问3详解】b点电导率最小,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烧杯内的物质是硫酸钡和水;电导率不为0的原因是水和硫酸钡的电离:2244BaSOBaSO+−=+、2HOHOH+−+【小问4详解】若用同浓度的Na2SO4溶液
代替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存在钠离子和氢氧根,电导率不会减少到几乎为0,电导率变化与原实验不相同。18.现有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2CO3、Fe2(SO4)3、K2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a.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b.向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物质中肯定没有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2)写出步骤c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3)固体物质中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已知Ag2CO3是白色沉淀,Ag2SO4是白色微溶物)。【答案】(1)Fe
2(SO4)3、K2SO4、CaCl2(2)2322BaCO2HBaCOHO+++=++(3)①.NaCl②.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固体中含有NaCl【解析】
【分析】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无Fe2(SO4)3;取部分此溶液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中可能含K2SO4或Na2CO3,由于K2SO4或Na2CO3可与CaCl2反应生成沉淀,而固体混合物样品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所以混合物
中一定不含CaCl2;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含Na2CO3,一定不含CaCl2、Fe2(SO4)3、K2SO4,实验中未涉及到NaCl的检验,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固
体物质中肯定没有的是Fe2(SO4)3、K2SO4、CaCl2;【小问2详解】步骤c碳酸钡溶于稀硝酸,离子方程式为2322BaCO2HBaCOHO+++=++;【小问3详解】实验中未涉及到NaCl的检验,所以固体物
质中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NaCl;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的方法是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固体中含有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