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A版训练: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 —能力训练 含解析.docx,共(22)页,1.039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fc98e9f8f307273209b668f7a6af4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复习纲要【考情探究】课标解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备考策略考点内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的特定含义词汇知识修辞手法理解能力平时强化定时训练,注重方法技巧的总结,注意题干要求。养
成快速细致阅读的习惯,注意比较选项间的细微差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句子的特定含意,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句法知识修辞手法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对“文中信息”进行拣选提炼和分类概括层次及段落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文章结构,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清行文思路,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联系句法知识逻辑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分析论证方法、论证过程论证知识分析综合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对作者的重要观点进行分
析概括逻辑知识分析综合能力【真题探秘】(2020新高考Ⅰ,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
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
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
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
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
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
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
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
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
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
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
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
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
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
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
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下列对材料相
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
独立的学术空间。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核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审题关键:注意题干要求“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既有理解也有分析。同时要注意“正确”这一信息。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答案A解析B项,强加因果,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的原因是它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C项,曲解文意,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并不能“体现”“发生学原
理的应用”,原文为“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原文只是以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
境和城市环境构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
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答案C解析由材料一第六段可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
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得益于“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扩大研究领域”,选项C缩小了范围。答题技巧:①浏览全文,找准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②逐一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核心考点:分析概括作者
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审题关键:注意从整篇文章的角度来考虑,“不正确”这一信息很重要。答题技巧:注意选项中的范围词、程度词等,与原文进行细致比对,看有无扩大或缩小范围等情况。【教师用书专用】1.真题多维细目表2.命题规律与趋势考查内容选文涉及研究各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文章,包括历史学、教育学、文艺
学、经济学、语言学、美学、天文地理、科技发展等,所选择的文章与时代背景相契合,如传统文化、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等。材料文本来源集中在专家论著、高端期刊发表的论文或者重点课题成果、重要报纸等等。命题规律1.考查的能力相对稳定,即信息的理解、
筛选、整合,对论证的分析,以及根据原文进行推断或者具体运用。2.就近三年的试题而言,字数上是逐年递增的,2018年增加约100字,2019年增加约200字,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字数更是大幅增加。3.三道选
择题的命题层次性非常强,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的分析,第三题侧重对论据的选用。选项不是对原文句子的简单摘取,而是经过高度浓缩和加工改造,且融入了命题人的理解和思考。4.2020年新高考卷新增两道简答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
力和准确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命题趋势1.定位更加清晰,命题难度适中。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上试题难度并不会很大,设题尽可能贴近考生实际,不会过分为难考生。2.命题
形式稳定,调整幅度不大。对于课标全国卷而言,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形式是3道单选题,且考点相对固定。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在高考试题中会有延续性的体现。备考策略1.多关注国家政策变化,多阅读相关文章。2.注重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文本内容。3.注重对文本说理性和逻辑性的分析,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论证角度、论证前提、论证方法、论证目的、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等。4.答题方略:①定位(筛选),②核对(比较),③确认(判断)。3.重要考点纵向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等的考查历年考法分析必备知识【自测自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19分)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的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美,是散落的,不
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各有
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微善,真性情。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
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或心智锐敏,或性格刚烈,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这种女子大
都活得安详,待人谦和,且品性坚韧,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材料二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
,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世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
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在于解热毒,也在于治疗内外分裂。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他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他说:“
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于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
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结局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曾将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地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用一副冷清的面孔
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
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
又不得不戴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材料三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
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
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是“奸淫狗盗”,固
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
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出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之
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女子之美是各美其美,美得适度,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B.红楼女子的美是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的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C.材料
二表示曹雪芹《红楼梦》中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D.“冷香丸”对宝钗治疗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理由阐释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一项是(3分)()A.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C.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3.下列各项中,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之念。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寻黛玉
,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C.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
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一、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①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②主体部分运用例证法,论证了“薛宝钗‘奸’这种说法有待商榷”这一观点,进而证明曹雪芹塑造宝钗这一形象的
特点与成功。③主体两段都运用让步思维和转折思维来证明论点,先承认对方观点有道理,再转而阐述其观点的不合理性,以退为进,说理严密。④文章论证时有破有立,既批驳了“宝钗为人‘奸’”这一不合理的观点,又树立起“宝钗性格是复杂的”“作者塑造宝钗这一形象是成功的”的观点。5.答案①从创作原则看
,《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薄、样板化。②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③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
而拓宽了其审美的艺术空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材料一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布局在空间处理上是十分灵活的。中国山水画的天和水往往不着颜色,画面上常常留有一块空白,虚实相生,使人产生仍然有水有天之感。人物画、花
鸟画也不画背景而留出空白,观画人也并不因此而产生没有背景的感觉。中国画的这种画法能使所画的对象鲜明突出,把所画对象的本质特征、形象神韵真实地表现出来,画面的空白给人一种“朴素”的美感。中国画的这种以空白表现所画内容的作法,是朴素美的表现形式之一。如唐代山水画家王维的画作
《江干雪霁图》,以水墨的浓淡渲染山水,形成了朴素淡远、韵味高清的风格。我国绘画艺术中表现朴素美的另一种特殊方法是对墨的运用。墨在中国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国画的画家眼里,墨就是色,绘画要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使人产生不同色彩的感觉。不管自
然界的色彩如何绚烂斑驳,我们的国画家们,特别是文人画派,总是用单一的颜色——墨来表现大自然中的一切。例如中国画的墨竹,通体只是墨色,却能令人产生绿竹挺拔、栩栩如生的感觉,形象表达出异常强烈的个性,笔墨情趣浓烈,生动多姿,朴
素洒脱,《墨竹图》为其典型代表。此外,中国画中也有的以墨为主,适当运用别的颜色,如画花卉,花朵用红色,而枝叶则用墨来画。花朵突出,整个画面也十分淡雅。中国画对墨的运用,是朴素美的重要体现。这种画法是以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
为基础的。所谓“神”指的是精神状态,如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所云“形具而神生”。画家不论画人物、山水,还是画花卉、翎毛,都要鲜明地把对象的本质特征、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让它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写神。按照中国
画的理论,神是物的命脉,没有神的形是死的形;反之,离开了形也就没有神,神是依靠形来表现的,形神达到统一。画家在艺术上所苦苦追求的,就是要突破形似,达到神似。他们在作画时,首先要对所画的对象十分熟悉,然后紧紧抓住对象特征,因而能使画上的事物生意盎然,气韵生动,收到“以
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中国画重视笔墨,善于利用空白,“计白当黑”,以显现画面上的精华部分,使所画的主要部分突出,从而产生审美趣味。这好比站在齐白石画的虾、吴作人画的金鱼的画幅前,自己并不觉得是在看画,而是观赏真虾真鱼在水中游动。这时观赏者的灵魂已为画上传神的美的形象勾引
到真实的意境中去了。这也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以及朴素美的魅力所在。材料二我国戏曲也有“朴素美”的因素。我国古代是以贤淑温婉、举止端庄、容貌姣好、言谈朴质作为女性美的标准。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这种女性美的是旦行中的青衣。对青衣的造型则有一套独特的规定,而其服饰则是非常朴素的。
一般是用青色的褶子或颜色素雅的花帔来装扮,脸上的脂粉、头上的簪环也十分淡雅简单。在我国古代戏曲家的眼里,只有这种朴素的装扮才能表现出最高标准的女性美。我国戏曲艺术重视朴素美的另一方面则是不追求舞台道具的豪华,而是采用朴素的虚拟程式。所谓虚拟,
就是把生活的细节通过演员的模拟动作表演出来,它是我国戏曲舞台独特的造型艺术,也是戏曲理论的重大成就。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家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在舞台上,生活则是通过艺术来表现。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作是由实生虚的过程。基于这种理论,在戏曲舞台上通常是没有布景和道具的,很多戏剧情节是依靠演
员的动作或极简单的物件来表现。如以手势表现门窗的存在,用鞭子代表马、牛,等等。由于不用布景,舞台上的狭小空间可以表现无限丰富的内容。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就是在小小的舞台上展现的。另如以桌代表高山,以摆动船桨表示行船,以鼓声更点表现时间的流逝
,以灯烛象征黑夜的来临等等——无不是用虚拟的程式反映真实。这种以实生虚、以虚代实就构成了舞台设计、表演方式上的朴素之美。戏曲表演艺术家正是用这种虚拟的程式来丰富戏曲的主题,创造美,加深戏曲的感人力量。另外,戏曲艺术还通过严格的戏曲语言表现朴素美。戏曲语言必须是朴素的、生动的、明快的、简练
的,要和人物的性格、身份高度统一。曹禺认为好的戏剧语言是朴素的、自然的。俄国剧作家契诃夫早期剧作《海鸥》,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现了新的内容。茅盾创作的唯一剧作《清明前后》,内容丰富而深刻,语言简洁而朴素。作家、戏曲家们提倡戏曲语言必须简练朴素,并不是从形式
出发,而是要求戏曲语言要能真实地、生动地把人物的性格、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明代王骥德的《曲律》要求戏曲作家写人物应该“以自己之肾肠,代他人之口吻”“我设以身处其地,模写其似”,强调语言不要浮游于人物之外,反对雕琢藻饰,这对今天的戏剧创作仍然
不失其现实指导意义。材料三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
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道德观。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
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如《论语》引《诗经》中所描绘的那位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如苏轼所云“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四是精诚观。《庄子》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以诚为尊,以信为美。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
美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
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
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虽然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
、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因而可以说,朴素美的灵魂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是低碳的,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那么这种生活方式就
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生态自有其规律,人类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
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的留白能使所画的对象鲜明突出,产生不同色彩的感觉,将对象的本质特征、形象神韵真实地表现出来。B.以东晋顾恺之的美学理论为基础,中国画对墨的运用,就是要抓住对象特征
,强调“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C.戏曲家们提倡简朴的戏曲语言,强调戏曲语言既要重形式,又要能真实生动地将人物的性格、气质体现出来。D.道家首创的朴素观在融入儒墨等学派的观点,并在现实中与墨儒两家的节俭观结合后,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
行的价值观。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画中,墨就是色,画家一直通过单一的墨色的深浅表现绚烂斑驳的自然色彩,《墨竹图》为其典型代表。B.在古代戏曲中,青衣一般用青色的褶子或颜色素雅的花帔来装扮,其
他装饰也淡雅简单,代表最高标准的女性美。C.基于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作是由实生虚的过程。戏曲舞台常依靠演员的动作或简单物件表现情节。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是建构在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的历史使命中的,它又反过来促进
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3.下列材料中的“科”,可以作为论据来体现材料二戏曲中的虚拟程式的一项是(3分)()《窦娥冤》第三折【鲍老儿】……(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
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A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B正旦跪科)(C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
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D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A.刽子做喝科,云B.正旦跪科C.刽子开枷科D.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4.材料二是如何论证戏曲中的“朴素美”观的,请简要说明。(4分)5.根据材料三,比较农业社会的朴素观与生态文明时代朴素观的异同。(6分)二、1.答案B2.答案A3.答案D4.答案①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观点“我国戏曲也有‘朴素
美’的因素”;②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分段论证了朴素美体现在青衣造型上,朴素美体现在舞台道具采用虚拟程式上,戏曲艺术通过严格的戏曲语言表现朴素美三个分论点;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5.答案农业社
会朴素观主要由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精诚观构成;生态文明时代朴素观批判工业文明中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又回归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同:尊重自然,以自然为美。异:农业社会的朴素观以自然为本位,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观以生态而不是自然为灵魂。[教师用书专用]【自测自
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
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
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
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
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
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
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
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
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
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
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
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
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材料
三: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
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
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
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
,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C.科幻作品
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科幻小说定义的
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
臆测。”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一、1.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A
项,“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的说法错误。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后半部分:“作家一旦将笔墨……细致不足。”“细致不足”是读者的感受,不能据此说科幻小说“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B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误。原文说的是
“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并非随意。C项,“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错误,属于无中生有。2.答案C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C项,“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错
误。原文没有把“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和“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作比较。3.答案B本题考查围绕观点选取论据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B项,从科幻文学题材的丰富的角度,支撑材料二的观点。和原文“
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相印证。A项,可以作为材料三的论据。C项,只能论证科幻文学作家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D项,与原文内容不符,不能支撑文本的观点。4.答案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
;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本题的设问形式比较新颖,更有利于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从论证形式、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三个角度作答。材料二以《三体》为例,属于例证法;“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是引证法;材料二第二自然段中科幻小说和一般小说的对比属于对比论证。5.答案(示例)观点一:不合理。①传统意
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审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
思维的一种文类;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短。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文本特色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这道题完全是开放性试题,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关键是要自
圆其说,有明确的观点,有可信的理由;而不是简单地从材料中选择信息组成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材料一在一些地方,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美味。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
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鼠疫、H7N9禽流感,再到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野生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决不能掉以
轻心,决不能忽视其严重危害。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刻不容缓。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单是私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一小
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疾病,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这警示我们必须把个人乃至区域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
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负责任的基础上。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
价值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证实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时,研究团队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但即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绝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
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必须严厉打击、坚决取缔。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
查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大家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加强市场的规范和管理要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防范病从口入,守护全社会的健康与安全。(摘编自彭飞《舌尖之“鲜”别成社会之“险”》,《人民日报》2
020年2月7日)材料二在我国,有着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在“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美丽诗句中,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兼爱动物的主张里,都体现出这种传统文化理念。同时长期以来,也存在着
在“野味”名义下捕捉、饲养、销售、食用野生动物等顽固陋习。科学研究表明,食用野生动物并没有神奇养生功效,反而会带来病毒、寄生虫感染等健康安全风险,甚至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不仅要有集体认同,更要见诸持久的人人行
动。这就需要在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力度之外,以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强力加持。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立法到执法、司法,各方面各环节齐发力,依法保护野生动物,声音响亮,行动坚决。国家层面,立法上,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火线列入今年立法计划;执法上,疫情防控期间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将顶格处罚;司法上,严惩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战疫中这些保护野生动物的系列举措,迅速显著地彰显了法治的力量。“徒法不足以自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场全民法治课,也是一场人与文化陋习的持久战。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人人积极主动走在依法保护野生动物的前端,就会缓冲末端惩戒
治理的压力,减小末端惩戒倒逼的成本。达此,不仅要学法,更要守法用法,不做清谈客,争当行动派。(摘编自茅亩《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人人当做“行动派”》,“南方网”2020年3月12日)材料三在卫生健康领域,有研究表明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尽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源于野
生动物的致病风险始终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确凿无疑的。在实践中,对一些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繁育、人工饲养,原本目的是挽救濒危物种,其中一些却进饭馆上餐桌成为“野味”。有些动物制品难以辨别是来自野外生长
还是人工驯养的动物,这就为市场上鱼目混珠、欺骗牟利的现象提供了条件,甚至出现将偷猎的野生动物拿到饲养场“洗白”后高价出售的情况。这些乱象不仅危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而且存在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听之任之后患无穷,确实已经到了不能置之不理的时候了。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必须发挥法律制度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保护闸”“安全阀”的作用,坚持以法治手段管源治本,紧紧抓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个突破口,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
染源,把公共卫生安全的这一道至关重要的关门筑牢守好。(摘编自王晨《依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人民日报》2020年3月19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用野生动物不仅会让个人面临感染病毒、寄生虫等健康风险,更可能会引发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B.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应当得到足够的尊重与鼓励,但必须以不对公共卫生和生命
健康安全构成威胁为基本前提。C.如果人人都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会缓冲法律末端惩戒治理的压力,还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人类健康与安全问题。D.保护野生动物是关乎人类重大公共性安全的要事,只要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就能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2.下列对材料
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由食用野生动物现象入手,接着指出潜在风险,然后指出专家学者的权威论断,具有很强的说服力。B.文章指出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的存在,但更主要的是指出其存在的巨
大隐患,体现出客观、理性的态度。C.文中以对SARS病毒自然宿主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后放归自然为例,证明人类不应利用自然,而应学会顺应自然规律、敬畏自然。D.文章立足于保障全民生命健康安全,以非典型性肺炎的防疫为
依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证明我国自古就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的一项是(3分)()A.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B.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伐檀》C.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王制》D.毋覆窠,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礼记·月令》4.三则材料都围绕保护野生动物展开,但其侧重点却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当前,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我们需要在哪
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1.答案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A项,食用野生动物“更可能会引发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理解错误,原文是“有研究表明超
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C项,“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人类健康与安全问题”说法绝对。捕食野生动物只是威胁人类安全与健康的因素之一。D项,“只要……就能……”错误,通过原文“紧紧抓住‘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这个突破口,切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传染源”可知,选项表达过于绝对。2.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思路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C项,“证明人类不应利用自然”错误,通过原文可知,它证明的是“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轻易端上餐桌”,不是“不应利用自然”
,况且人类是可以合理利用自然的。3.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B项,意思是“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的庭院挂满猪獾?”此项是揭露统治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的,
无法作为论据证明我国自古就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4.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大众的生命健康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倡导拒食野生动物,打击相关违法行为。②材料二侧重说明由谁来保护野生动物的问题,强调保护野生动物
需要人人行动起来,打“持久战”。③材料三侧重探究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强调要以法治手段管源治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要点、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材料一关键句为“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价值和态度”。材料二关键句为“保护野生动物,
不仅要有集体认同,更要见诸持久的人人行动”等。材料三关键句为“为有效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筑牢守好”。5.答案①公民层面,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抵制贩卖野生动物,将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义务与责任。②社会层面,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力度,让人们敬畏自然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国家层面,逐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通过梳理三则材料可知,要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需要个人、社会、国家三个方面共同努
力,通过材料一“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材料二“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等内容
可知,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抵制贩卖野生动物,将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义务与责任。通过材料二“这就需要在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力度之外”等内容可知,社会层面上,应该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力度。根据材料二“国家层面,立法上……法治的力量”可以概括归纳出:国家要逐步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的
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力度,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关键能力【能力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9分)材料一: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第四
通”。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其中部分人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
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常会以“台湾人”自称。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
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亲身感受,但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
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面对“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
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材料二: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
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其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本稳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
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就必须既与族群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文化认同也与一定的地域相关,即使是同一个族群,它
在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这种认同不是族群的,而完全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属感。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
的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叠。当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而自豪,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现在仍然存在认同危机的是台湾,这是由内战所造成的
分治产生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就出现复杂的现象。很多台湾人虽认同中国,但对中国的表述出现多种形式;也有部分人选择“台独”的立场。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体”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中国国家认
同的文化基础。为了国家统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从而扩大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交叠内容。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会强化公民的归属感。(摘编自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材
料三: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国家,就必须由具备族体意识的人开展积极行动,各种局部的、游离
的族群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局部性的民族认同本身不等于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们是国家认同的血肉,如果没有这些局部性的群体意识,国家认同就会形同空壳。对于国家认同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往往强调血缘、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例如,在确立对“中华民
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关注的是肯定“我们”的存在,而国家认同关注
的是“我们”为什么存在。单纯的自我肯定的局限性反映在民族认同的被动性上,它使人的自我意识束缚在诸如血缘、语言、宗教或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一体制的重要性,因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只能借助主权国家的作用而得以实现。(摘编自
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义”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多元文化的内核,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B.对多民族国家来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需保持平衡
,否则容易爆发某些始料不及的危机,导致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C.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民族认同就会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没有共同的文化信念,就难以构建统一的国家。D.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注点
不同。只有民族认同上升到国家认同,才能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2.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践行存在差异,只要知行合一,就能消除危机,促成
国家和平统一。B.材料一所做调查反映出的问题,能印证材料二“海峡两岸民族文化认同基本重叠,国家认同现象复杂”的观点。C.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表述的要义虽有不同,但是都明确强调了文化认同对维系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重要性。D.中国谋求和平统一和发展,必须正
确处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国家认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A.巩固和不断强化国家认同,会对民族认同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B.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中,共同的民族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合法化
作用,是意识形态动员的主要途径。C.族群的相互承认与社会生活语境相联系,社会成员通过走向他们共同目标的构想,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D.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多民族国家非常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国家凝聚力。4.为使多民族国家实现“多元一体”格局,你认为其民族认同、文化认
同、地域认同分别和国家认同应该具有什么关系?请综合三则材料加以说明。(4分)5.2019年香港持续动乱,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香港青年缺乏国家认同,请结合材料,说明该怎样加强其国家认同。(6分)一、1.答案D2.答案A3.答案A4.答案①民族认同先于国家
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②文化认同是纽带,能固化各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从而强化国家认同;③地域认同从属于国家认同;④国家认同是目的,同时又是其他三种认同的有力保障。5.答案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其文化认同、民族
认同,增强香港公民归属感;②通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促进香港市民对大陆近距离、深层次的了解;③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增强民族自豪感;④推进教育改革,清除殖民思想,严厉打击“港独”势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9分)材料一: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
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
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作“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乐者,天地之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
,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材料二: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
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
,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鼓舞干劲。人们通过欣赏音乐,释放出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上的宁静和安乐。就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安定。音乐是思想的载体,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
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进的信念?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
的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
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节选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材料三: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
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
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
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曲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歌者以
自身对民族音乐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当下一部分人更看重节目制作
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等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
经典的重任。(节选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熏陶感发,“乐”比“礼”更为重要。B.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与中国礼乐文化传统
的内在要求一致,这是音乐成为当时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路径的原因。C.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音乐作为思想的载体,可以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砺心志。D.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音乐表演中,体现了歌者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坚守,也是对西方元素主导流行音乐的有力回击。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广为传唱的经典名曲、令人印象深刻的个别旋律、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可以满足娱人和自娱的需求。B.恰如其分的音乐,无论简洁与否都能对人产生影响,如两军阵前
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就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C.好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削弱其商业效应和娱乐大众的作用,使音乐表演融入更多民族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的守正、创新。D.在文化市场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思索探究如何守住“中国味”、
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3.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音乐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一项是(3分)()A.《孝经》有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B.司马迁《史记》云:“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C.《晋书·乐志》语:“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
而好义……”D.《管子·内业篇》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4.请简要说明材料三论据的典型性。(4分)5.请结合材料,从不同角度谈谈当下应如何更好地发挥音乐的功能。(6分)二、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两档节目,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在将民
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融入音乐表演的尝试中大获成功,既兼具商业效应和娱乐作用,又反映了一些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它们为例来证明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和优秀传统艺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5.答案①音乐工作者应将中国本土艺术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
音乐媒介,守正创新,承担起引导大众娱乐审美的责任;②大众应该自觉了解和感受优秀民族文化,多听好的音乐,愉悦身心,舒缓情绪,陶冶情操,砥砺心志;③社会应该营造好的氛围,鼓励民族音乐的发展,倡导具有时代性和正能量的音乐,促进社会发展、团结、和谐。[教师用书专用]【能力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
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
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
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
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血肉相连的纽带。(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材料二: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
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
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
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
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贴合受众的期待。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
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
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
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摘编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材料三: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
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
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
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后果。”(摘编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
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将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的做法意义不大。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经过作者再创造的生活。D.以上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
不同,但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后者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B.作者在创作历史
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象,但是必须遵循“现实逻辑”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C.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
的内容,还要依靠各种表达技巧,如夸张、想象等。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3分)()A.祥林嫂遭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
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D.林冲被高俅多次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夜杀死仇人,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6分)1.答案DA项,
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文学存在想象和虚构,不必“如实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但不能脱离现实。B项,原文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可见“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说法错误。C项,原文说“现实经验
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可见现实生活的真实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说法片面。2.答案C强加因果。“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是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
“真实性”的原因,而不是它们流行的原因。3.答案B项羽的结局是历史上真实的结局,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是“历史真实”。不能体现“文学的真实性”。4.答案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②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严谨周密;③运用了例证法,论据典型,有说服力。(答出一点得
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解析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第二段从“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
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述,并举了《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这些例子来证明。第三段从“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述。第四段从“艺术逻辑虽然是
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的角度论述,并以杜丽娘、孙悟空、贾宝玉为例来论证。第五段回扣论点,指出“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
”。可见,材料二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采用例证法,使论证严谨周密,有说服力。5.答案《孔雀东南飞》结局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双飞,这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
们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6分)解析要回答《孔雀东南飞》的结局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首先要知道“文学的真实性”指什么。通过材料可知
,“文学的真实性”可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真”,但一定能够反映“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而《孔雀东南飞》的结局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
双飞,这种处理“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是一种“文学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