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2版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A版训练: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 —模拟 含解析.docx,共(57)页,213.951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49ba28bf5fd4c4351c742341682ee5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现代文阅读Ⅰ·论述类【5年高考】A组统一命题·新高考卷、课标卷题组一、(2021新高考适应卷,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近年来,“人机大战”引起世人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忧虑和争论开始从学术圈进入公众视野。要将这些思考引向深入,就需
拓宽视域,厘清思路,特别要善用底线思维来把握问题。对无限制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后果,可从近期、远期和终极威胁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威胁的一个表现是人工智能开始大批量取代蓝领工人和下层白领。这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中表现较明显,我国一些工厂也开始这么做。从经济效益看,工业
人工智能成本的下降使“取代”变得有利可图。“汽车的出现没有让马车夫找不到新工作”只是以往的经验,这次并非如此:大批工人陆续失业,只要达到某个临界点,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近期威胁的另一表现是军用人工智能的
研发。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等人曾呼吁世人警惕人工智能的盲目研发,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研发,认为这有可能导致比原子弹更可怕的武器出现。因为军用人工智能有可能直接操控武器,一旦失控,后果难以设想;即使没有失控,研发出这类更冷酷、更高效的杀人武器,亦非人类之福。人工智能
的远期威胁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可能的反叛。这点很容易理解,《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对此已做过大量设想。人工智能业界和一些盲目乐观人士常用“人工智能还很初级”之类的说法宽慰公众,但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老虎还小”不能成为养虎的理由。因此,我们对这一威胁必
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更加发人深省。这种威胁并非建立在人工智能反叛的假定之上,而是恰恰相反。阿西莫夫提出的一个很少有人注意的重要观点是,所有依赖人工智能的文明都终将灭亡。他给出的理由之一:“一个完全依赖机器人的社会,因极度单调无趣,终究
会变得孱弱、衰颓、没落而奄奄一息。”这个看法很有见地。这里排除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可能,假定未来人工智能可承担人们所希望的“任何工作”,人类就会变成整天混吃等死的寄生虫了。如果真是这样,用不了多久,人类的机能和智力都将迅速退化,我们的人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是更可
怕的威胁。(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材料二:人类智能不过是文明的成果,源于社会与历史的心智积淀,而文学正是这种智能优势所在的一部分。文学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娱乐(比如下
棋和转魔方),就在于文学长于传导价值观。好作家之所以区别于一般“文匠”,就在于前者总能突破常规俗见,创造性地发现真善美,守护人间的情与义。而技术主义者恰恰在这里严重缺弦。他们一直梦想着要把感情、性格、伦理、文化以及其他人类表现都数据化,收编为形式逻辑,从而让机器
的生物性与人格性更强,使其创造力大增,最终全面超越人类。但他们忘了,人类智能千万年来早已演变得非同寻常——其中一部分颇有几分古怪,倒像是“缺点”。比如,人必有健忘,但电脑没法健忘;人经常糊涂,但电脑没法糊涂;人可以不讲理,但电脑没法不讲理,即不能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
工作。这样一来,即便机器人有了遗传算法(GA)、人工神经网络(ANN)等仿生大招,即便进一步的仿生探索不会一无所获,然而,人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把各种矛盾信息不由分说一锅煮的能力,有时候竟让2+2=8或者2+2=0甚至重量+温度=
色彩的特殊能力(几乎接近无厘头),如此等等,都有“大智若愚”之效,只能让机器人迷糊。在生活中,一段话到底是不是“高级黑”;一番慷慨到底是不是“装圣母”;一种高声大气是否透出了怯弱;一种节衣缩食是否透出了高贵;同是
一种忍让自宽,到底是阿Q的“精神胜利”,还是庄子的等物齐观;同是一种笔下的胡乱涂抹,到底是艺术先锋的创造,还是画鬼容易画人难的胡来……这些问题也许连某个少年都难不住,明眼人更是一望便知。这一类人类常有的心领神会,显示出人类具有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其实不过是依托全身心互联与同步的神经
响应,依托人类经验的隐秘蕴积,选择了一个几无来由和依据的正确,有时甚至是看似并不靠谱的正确——这样做很平常,就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属于瞬间事件。但机器人呢,光是辨识一个“高级黑”的正话反听,可能就会导致全部数据库瘫痪。(摘
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人机大战”这样的事件所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必须拓宽视域,厘清思路,善用底线思维,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要害。B.如果盲目研发军用人工智能,比原子
弹更可怕的武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岀现,即使处于人类控制之中,对人类也是一种威胁。C.阿西莫夫等人所谓人工智能的终极威胁,不是机器人的失控和反叛,而是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最终灭亡。D.同步利用“错误”和兼容“悖谬”的能力,以及同时处理各种矛盾信息的能力,都属于人类智能特有的形式
逻辑。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局部看,工业人工智能取代工人有利于一些工厂提高经济效益;但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可能会危及社会的稳定。B.《黑客帝国》《未来战士》等科幻影片,设想了人工智能反叛人类的情节
,文章以此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远期威胁。C.如果加强机器人的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仿生大招,就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非逻辑、非程式、非确定性地工作,最终超越人类。D.文学中保存了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是与其他领域相比,人工智能在文学领域更难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一群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竟然难以分辨两首写景诗歌中,哪一首是由诗歌游戏软件所生成的,哪一首是宋代秦观的作品。B.某网站售价15元的“写作软件”,简直是最廉价的抄袭助手,已成为时下一些网络
作家的“另一半”甚至“另一大半”。C.文学中的那些“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汤显祖语),字里行间非常微妙,其复杂性非任何一套代码和逻辑可以穷尽。D.“宫斗”神剧总是王痴、妃狠、暗下药,“武侠”神剧总是秘籍、红颜、先败后胜,人机合作能有效支持这些类
型化写作。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一、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②举例论
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答案(示例1)同意。①材料一是悲观的,认为人
工智能将给人类带来威胁,在对待人工智能问题上,必须树立底线思维;②材料二是乐观的,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面超越人类,人类超强的处理价值观的能力是机器人无法比拟的。(示例2)不同意。①两者关注的领域不同,材料一讨
论的是科技发展领域的人工智能,材料二讨论的是文学创作领域的人工智能;②因为关注领域不同,即使两者态度有所不同,也不构成截然相反的关系。(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
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2020新高考Ⅱ,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
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
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
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
。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
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
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
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
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
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
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
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层层叠叠的鳞
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
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
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
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
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
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
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
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二、
1.答案D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三、(2020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
题。(9分)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
,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
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
“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
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
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
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
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
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三、1.答案C2.答案A3.答案C四、(2020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
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疑问。这种反思和疑问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
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
,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
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
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
和空间有关。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
励“近视”的独幅作品。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不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
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
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
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换和变化,使
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B.文章从多个
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
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会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
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四、1.答案B2.答案C3
.答案D五、(2020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
有原因的。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
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
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
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这个选本所选
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
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
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
。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
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不另分类
;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
“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
种并列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
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五、1.答案C2.答案C3.答案D
六、(2019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
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
,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
、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
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
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
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
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
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B.对人民的
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
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
构和本质内容。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D.我国
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六、1.答案B2.答案D3.答案D七、(2019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9分)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
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
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
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
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
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
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
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
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
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
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
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3.根据原文内容,下
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
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七、1.答案B2.答案D3.答案D八、(2019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
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
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
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
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
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
,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
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
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D.录音、录像等
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
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
项目传承中的作用。八、1.答案C2.答案C3.答案D九、(2018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
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
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
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
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
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
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
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
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
部分。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D.文章论证“照着讲”“
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
构。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九、1.答案D2.答案A3.答案B十、(2018课标
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
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
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
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
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
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
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
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
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
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十、1.答案A2.答案D3.答案BB组自主命题·
省(区、市)卷题组一、(2020江苏,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2分)谈诗歌朗诵朱光潜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
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
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我看来,朗诵诗歌
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
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
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
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
不能单是凭习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
认识到诗歌的朗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而且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显然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
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突出地提出来了。(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B.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D.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直接指出了诗歌朗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了全文的论题。B.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
用。C.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D.诗歌朗诵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朗诵者,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非常重要。3.如何纠正诗歌朗诵中“演话剧念台词”的倾向?请简要概括。(6分)一、1.答案D2.答案B3.答案体现出诗
歌语言的音乐美;做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向民族传统学习,借鉴“长言”。二、(2020江苏,18—20)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2分)稻米传奇文慧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
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
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
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
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身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
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
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宋朝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
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
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有删改)1.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B.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C.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D.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2.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B.伴随着
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C.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作文明。3.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6分)二、1.答案A2.答案D3.答案公
元前8500年前,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随后传到印度,后来印度籼稻又传回中国;3000年前开始传到朝鲜;3000年前开始传到越南,11世纪起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2000年前传到日本;随后陆续传到西亚、欧洲等地。[教师用书专用]【5年高考】一、(2019天津,5—7)阅读下面
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
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
、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
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
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
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
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B.心理
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
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C.从注意力资源
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一、1.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理解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
提升的学科素养,倡导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生活理念。D项,“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说法绝对,原文是说“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去掉了限制条件“有效地”“长时间的复杂的”。2.答案B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
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科学精神和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根据文中关于“注意力”这一概念的解释“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
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及有关注意力重要性的表述“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等,判断各项是否体现了“注意力”的重要性。B项,说的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没有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3.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品质。A项,“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等同看待”错误,因为“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而物质、能量资源属于可替代、可分享资源,所以它们不能被等
同看待。B项,“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错误,原文只是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们要学会合理
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二、(2019江苏,15—17)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12分)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
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
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
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有天分、有修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检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
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丝毫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
、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六朝及唐人写经,
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
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
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
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C.二
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写字过程中
,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画,别有风致。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
借口。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3.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二、1.答案B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着重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
树立正确方法论的观念。“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原文说的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经生体”因抄经而来。2.答案C本题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
养,培养敬畏规则的优秀思维品质。“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错,原文为“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3.答案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本题可结合第一段中“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
法”以及第三段“不能各种皆工”“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等内容来回答。三、(2018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
、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
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
、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
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
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
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
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
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
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
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
系。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三、1.答案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
发展失去基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C.偷换概念。“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错误,原文第四段的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曲解文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
本原因”。2.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C.无中生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
”。3.答案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A.说法绝对。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四、(2018天津,5—7)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
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
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载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
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
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
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
,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
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节选自张志宏
《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1.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C.信息与人
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
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
业人士奴役。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3分)()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B.
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
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四、1.答案C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C.“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法错误。第三段末句说“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第五段末句说“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
息对人的控制”。2.答案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段首为“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选项将主观想法误认为客观现实。C.“公众已经完全被……少数专业人
士奴役”说法错误,结合第五段“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被动接受者”“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等关键信息可知,该项说法过于绝对。D.颠倒是非。“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理解错误,结合最后一段可知,人类是可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的。3.
答案D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倒数第二段在谈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时,突出的是人的“被奴役性”,侧重的是消极方面。而D项中人更为主动,科学技术为人所用,是积极方面,故合乎题干要
求。五、(2017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
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
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
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
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
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
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
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五、1.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
科素养。A项,无中生有。“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这是“气候正义”产
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的“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包括“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包括“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C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颠倒是非,由原文第三段中的“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
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2.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体现了发展逻辑思维的学科素养,培养优秀思维品质。“立足未来”说法错误,原文第三段在阐
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由此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3.答案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
证”的推断过于绝对,原文说“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并不能说落实目标就能保证后代需求。六、(2017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青花
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
,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
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
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
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
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
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
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
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
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六、1.答案A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注传统文化。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上的中国
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
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2.答案A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继承与弘扬古典文化。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
的硕果”的论点。3.答案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品质。据第三段首句“一般来说”可知,文中“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并不是绝对的,但命题人去掉“一般来说”后
,该项说法过于绝对。七、(2017课标全国Ⅲ,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
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
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
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
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
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
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
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3分)()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
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C.文
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
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七、1.答案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引导关注社会现实。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
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村记忆充满活力,“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2.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
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品质。“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
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3.答案B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注重培养发散思维品质。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
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八、(2017山东,6—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
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
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
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
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
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
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
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
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
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秋水》中
,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
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虽然对
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
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3.根据原文内
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
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这是移情中出现
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八、1.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
力。“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误,原文为“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人们体验到的
是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2.答案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种观点不可信”说法错误,属曲解文意。从原文“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可知,谷鲁斯等人的观点是可信的。3.
答案D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错,由原文“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可知,主客体融为一体,既使无情的“青山”有情化,又使“我”在对象中玩味
自我本身。九、(2016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
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
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
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
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
》,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
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
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
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
《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
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
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
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
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九、1.答案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曲解文意。原文:“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
王朝是确实存在的。”2.答案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原文为“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而选项表述为“旧史学”。3.答案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中“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
之法才有所凭依”混淆是非,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汉代以后,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主要凭依小篆;北宋以来,凭依金文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了补充。十、(2016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
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除流
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
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
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
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
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
“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
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
事。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D.当小说家越来越
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
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
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
,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
亡。十、1.答案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第二段中说“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意思是早期小说和故事只是流传形式略有差异,本质并无太大区
别,选项错把形式差异说成本质差异,与原文不符。另外,“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错误,原文第一段的表述为“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选项把“通常”去掉了,属于混淆范围。2.答案C由文章第
四段“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可知,现代小说重视的是一个故事如何来讲,而非“不太注重”。此外“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与“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之间也不存在因果关系。3.答案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
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根据文章第四段内容可知,“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有误,应是“这将降低小说对故事的依赖”。十一、(2016课标全国Ⅲ,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
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
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
“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
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
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
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
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
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下列关
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
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2.下列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
《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使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十一、1.答案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
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C项倒推失当。王国维原话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疑古”,虽然怀疑精神可取,但其实是由于未充分处理古史材料。而该项倒推结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据,说法绝对。2.答案DD项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
能从中发掘史料”,而该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错误。3.答案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B项与文意不符。整体理解第三段的大意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
话传说”“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的原因,一是没有将历史和神话分而治之,二是没有将神话中的历史成分用来证史或补史,而非该项中所说:“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十二、(2016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
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
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
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
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
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
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
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
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
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
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
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
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
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十二、1.答案DA.无中生有。对应区域在第二段“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文中并没有说近体诗
具有“生命力”,选项中“逐渐走向衰微”更是无从谈起。B.强加因果。“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之间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C.说法绝对。“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错,因为后文有“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
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2.答案C无中生有。第二段中只是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并没有说“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3.答案C以偏概全。不仅帮助读者把握古体诗,也帮助读者把握近体诗。十三、(201
5课标全国Ⅰ,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
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渡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
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
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
,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
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
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专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货物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
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
的顺利结算。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摘
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
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渡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D.赊买赊卖的信用
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B.茶引、盐引等
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
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收息的机构。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
随之兴盛。B.在宋代,出典人将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
障商品交易中货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十三、1.答案A“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
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2段“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知,只有“典”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解题关键阅读时要勾画圈点,标注关键词(如关联词、表范围的词等)、关键句(如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以便答题时快速
找到答题区间。2.答案C“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不符合原文意思,根据原文第3段第二句可知,这些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而出现的。方法技巧立足全篇,整体把握,在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时,务必准确
把握问题,明确目的。有的问题要提取的信息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可采用直接摘取法,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捕捉、
区分信息,略过无关信息,提炼出有效信息并概括。3.答案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说法过于绝对。十四、(2015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
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
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
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
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
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
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
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
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
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
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
成。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
创作的一部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
思和批判而实现的。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3.根据原
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
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
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十四、1.答案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不正确,参看原文第一段“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答案C“由于……,所以……”属强加因果。3.答案B“
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有误,属无中生有。十五、(2015安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
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
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
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
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
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
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
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
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
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
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
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
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十五、1.答案C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据原文第一段中“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可知。B.“中国经典的核心
思想是‘三教合一’”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核心思想”。D.“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表述不全,由原文第二段“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可知中国经典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2.答案B原文没有说“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3.答案CA.“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错,据原文第三段可知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
理解”是作者对我们重新阅读经典所提的要求,可由原文第三段“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判断。D.“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说法绝对,原文最后表述是
“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十六、(2015湖北,6—8,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
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
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
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其次是“二”。“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
湿燥、尊卑、贵贱。再次是“五”。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
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沟通天地人神的权力仍然被少数术士所掌
握。大多数人相信,他们由于有某些特殊的禀赋与训练,拥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他们与天、与神灵、与祖先交流。当时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有以下几类。一是生命。铜镜铭文这样的考古资料透露了秦汉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看来当时的人们相信人是可以不死的,
不过也相信人之永恒极其困难。如果说铜镜铭文、帛画、画像石中的神仙内容及秦汉方士的求仙寻药炼金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期望和想象,那么很明显,他们也努力地探索过人体的奥秘与医疗技术,张家山汉简中的《脉书》、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等,就反映了人们的焦虑和忧患。正是在这种期望和想象、焦虑和忧患中
,人们逐渐形成了生死观念。二是幸福。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富贵”与子孙“繁衍”成了更现实的追求,铜镜铭
文中那么多的“富贵”和“宜子孙”的字样就是明证。三是国家。当诸侯国家日益消亡或削弱,各种文化区域日趋混融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人们开始彼此认同。“天下”一词在当时是一个较纯粹的政治概念,当人们逐渐有了
更广泛的地理知识之后,人们认识到自己所熟悉的地域只是天下的一部分,于是又常常使用“海内”一词。“海内”一词在当时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疆域的代名词,凡是生活在海内的人,凡是有共同语言、习俗、观念与服饰的海内人,都是“文化意义”
上的“中国人”,文化意义上的共同体已经在人们心目中确立了。(本文有删改)1.关于秦汉时代人们对“天”的认识,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让普通人敬畏
。B.人类的社会秩序、伦理关系都是以“天”为依据来建立的,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C.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权贵,都把“天”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依据,认为遵循“天”的规则,效法“天”,能够获得思想和行为的合法性。D.“天”是自然
的法则,一切知识都与之相关,秦汉时代的人们以“天”为根本法则认识外部世界,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因为“天”等同于“一”,意味着绝对和神圣,所以,秦汉时代皇宫
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B.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的表述显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五行、五声、五色、五方、五祀等实际上都体现了“天”蕴含的自然法则与宇宙秩序。C.秦汉时代,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有少数被认为有特殊禀赋与训练的术士
才能与天、神沟通,并非人人都具有与神秘世界对话的能力。D.“一”“二”“五”等数字概念表达了“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这些概念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牵连着中国古代的思想传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汉时代,人们
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B.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C.秦汉时代,人们相信永生可以
实现,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对于“富贵”和“宜子孙”的追求即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重要表现。D.秦汉时代,与“天下”一词作为政治概念不同,“海内”是“文化疆域”的代名词,“海内”的人于文化层面能够彼此认同。十六、1.答案CA.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让
普通人敬畏”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天’”。B.据原文第三段倒数第三句可知,“如果发生紊乱,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调节……”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
,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D.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以神仙信仰为终极依据认识自我”的信息。2.答案A据第二段可知,“以显示对唯一的神的崇敬”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仿效‘天’的构造……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3.答案DA.无中生有,“所以‘五’也
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原文中并无体现。B.据第五段关于“幸福”的论述可知,“秦汉时代……,中国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为“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退居次要地位”。C.据第五段关于“生死”和“幸福”的
阐述可知,“这样的生死观导致了神仙信仰的世俗化”错,“这样的生死观”与“神仙信仰的世俗化”并没有因果关系。十七、(2015四川,5—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两汉经学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
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
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
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
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
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
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
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
深远的影响。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以五经为研习对象,标志经学的真正确立。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
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B
.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确立以后,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明确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3.
根据原文,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C.古文经学一直未
能立于学官,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推动了经学的发展。十七、1.答案C“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有误,由原文第2段的第5、6两句可知,古文经的篇目与
内容相对较丰。2.答案BA.“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有误,原文第1段倒数第2句的论述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C.“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有误,今文经学“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古文经学
“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D.原文写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没有“代表”汉代“古文经学最高成就”之意。3.答案C“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有误,文中没有提到“民间研究力量”。十八、(2014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
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
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
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
,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
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
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
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
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
化成蝴蝶。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
绝之后,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
,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D.
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
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
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十八、1.答案B甲午海战是史实,而不是文艺作品中的事
件。据原文第三段首句“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和第四段首句“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可知,B项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2.答案C根据选文第四段的内容可知,“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
感”不符合原文意思。3.答案D“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不正确,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悲剧的原因应是“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
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十九、(2014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
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
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
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
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
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上述朝代对食
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
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D.《唐
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
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
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十九、1.答案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不正确,原文是“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2.答案B“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不正确,“行会”不属于政
府机构。3.答案B宋代政府“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错,“把关”的实施者应为“行会”。二十、(2013课标全国Ⅰ,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
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
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
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
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古书中有关
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
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
“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
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3分)()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
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道家
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
.《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二十、1.答案B参看第一段第三句,原文“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中的“其”并非指代《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该项改变了原意。2.答案D“或曰……”整个引文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
,而“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才是对《老子》的批评。3.答案C“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不正确,从第四段可知,引用阐发的目的是论证《黄帝书》产生的时代,进而推知《
老子》一书形成的时代。二十一、(2013课标全国Ⅱ,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
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
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
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
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摘编自何丹《试论
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
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
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
的神庙。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二十一、1.答案B根据首段“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可知,
“跟凫一般大”不正确。2.答案A根据原文第二段“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以推知该项不合文意。3.答案B据原文最后
一段“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可知“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不正确。二十二、(2012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
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
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
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
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
、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
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
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
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
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
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
杂和重要。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
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
,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二十二、1.答案C据第一段“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可知,该项“进行了修正”不正确。2.答案B强加
因果,原文以计算机天才、黑客、神童为例,意在证明“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一观点。3.答案D据末段最后两句可知,“滥用”科技黑箱,其直接结果只能使“科技”这把双刃剑“不好”的那一刃变得更加锋利。【3年模拟】A组20
19—2021年模拟·基础题组每篇建议用时:20分钟一、(2021届江苏连云港上学期一模,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史前中国从距今一万多年开始出现农业的苗头,中国的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率先出现了谷物农业,形成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华南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与新的资
源机遇,走向了一种依赖根茎种植、水生资源利用与狩猎采集结合的低水平食物生产。与之类似,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农业条件不佳,而全新世气候变暖变湿带来利用水生资源的机会,这里发展出一种依赖渔猎的复杂的文化适应。最适合狩猎采集的是西南地区,这里地形变化大
,资源多样,狩猎采集持续的时间最长。北方草原地带发展出来一种新的农业形式——游牧经济,解决了如何有效利用草原地带的问题。中国的西北半壁采用的基本都是游牧经济方式,在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辅之以谷物农业生产。从考古材料中可以看到,中国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选
择并不相同。其中北方的粟黍农业、南方的稻作农业,影响最大,周边地区逐渐接受农业,或与之形成稳定的交换关系。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史前时代温带区域,具有农业起源条件的地方并不多,旧大陆以西亚和中国为代表。中国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历史上面对游牧民族冲击时,南方
可以作为缓冲,这也是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所在的这片土地,雨热同季,尤其是稻作的产量比较高,能够支撑更高的人口密度。当然,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力也非常惊人,挖掘沟渠、平整土地、翻耕移栽……习惯上说,农业是靠天吃饭,而在农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能有好的收成。唯有
勤俭,才能发家。勤劳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第一美德。应该说,生活于当代的所有人类群体都是吃苦耐劳者的后裔,否则他们是不易渡过历史上一次次的生存挑战的,中国文明因为经过漫长的农业文化熏陶,稍稍显得突出一点。中国文明还有一个文化基因比吃苦耐劳更突出、更稀有,那就是包容。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完成了这一过程。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局面远多于分裂,其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无疑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冲突,但最终都为文化包容所化解。两千多年前中国开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宗教信仰、阶级出身、血缘世系、地域乡
土,还有族群认同上的限制,把差异巨大的社会统合起来。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斯·韦伯、弗朗西斯·福山都把中国视为最早的现代国家。漫长的农业生活还塑造了中国人偏好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即整体性思维。整体性思维使我
们在思考问题时有较好的宏观把握能力,而较为忽视微观、中观方面。这一思维的根源就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生活史,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实质并不是人类在生产,而是人类让动植物生产,农业的成功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与动植物的习性一致,与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体性
是生存的保证。相比而言,西方所继承的希腊文明,其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谷物农业与畜牧经济存在固有的矛盾,还需要通过远距离贸易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对抗与外求。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是合群,换个说法,就是喜欢扎堆。在国内时,这一特点很少有人会注意,但是一到国外,
就会特别引人注目。上万年的农业生活,强烈的家乡、宗族观念形成一个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不合群的人是难以把基因传递下去的。也正因为合群,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会性的存在,因为有社群存在,所以文化不容易丧失。
合群影响到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那就是集体本位(与整体性思维一致),与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形成特别鲜明的对比。家庭是最小的集体,单位是基本的集体,集体是个体行动的目的,大的可以为国家、为民族,小的可以为家庭、为单位。不过,这一点目前变化
比较大,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个人经济能力与地位的提高,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合群性弱了许多。作为融于个人生活和思想最基层的信息单元,文化基因是历史的产物,如果你不喜欢“基因”这个词,也可以称之为传统、习惯或偏好,这和生物基因完全不同。文化不仅仅是人
适应的产物,还是人自身选择的结果。中国古人很早就走上了农业的道路,很早就过着人口稠密的生活,很早就生活在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的环境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不得不,部分原因是主动选择甚至是追求。中国文化的至高梦想就是“天人合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后面的许多选择
也就顺理成章了。追求人与物的和谐,自然也追求人与人和谐,包括一个人内心的圆满与平衡,也包括在与不同群体或文化交往时的包容与和平。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时代追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摘自《史前中国的文化
基因》(《读书》2020年7期),有删改材料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数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培育着共同的精神,并通过交融、聚合、凝练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不可分
割且相互依存,生产生活方式相互融通,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文化类型。同时,由于各民族人口迁徙并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通婚、联姻和血脉交融又使各民族情感上相互亲近,促使民族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认同意识不断加深,历史上的胡服骑射、
茶马互市、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就是生动的写照。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同仇敌忾,为争取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在百年抗争中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在此过程中自觉凝聚成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
体。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概言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
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摘编自《中华文化基因的特点探析》(《文化软实力》2017年04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和生活在当代的其他所有人类群体一样,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农业
文化熏陶,所以在文化基因中凸显出了吃苦耐劳的特点。B.马克斯·韦伯、弗朗西斯·福山等把中国视为最早的现代国家,是由于两千多年来中国科举制度完备而严谨。C.西方早期时代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与畜牧经济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能依靠战争加以解决。D.茶马互市、唐蕃古道、昭
君出塞等史实,真切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民族因迁徙和通婚等而经济联系密切、文化认同意识加深的情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着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形式,进而决定着那里文明的文化基因。
B.中华文明中“包容”这一文化基因对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国家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想要纵向了解我国文化,切实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非常有必要的。D.随着时代的演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其内涵在不断丰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
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项是(3分)()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给“文化基因”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
行文脉络。(6分)一、1.答案D2.答案A3.答案C4.答案文化基因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活动、文化认同等原因而形成的、融于个人生活和思想的、区别于生物基因的信息单元。5.答案①首先点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价值;②
接着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的过程;③最后总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点出其重大意义。二、(2021届河北邯郸摸底,1—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要敬畏
自然,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最初的成果又消除了。”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
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
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发出预警,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人
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生命教育要给学生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泪水擦亮我们的眼睛、净化我们的灵魂。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这种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
能力。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
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生命。二是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
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是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
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要课题》)材料二:音乐能够表达人类最丰富的情感。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很多,例如人具有思维意识、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工具等,但尤为重要的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将各种情感运用于艺术创作中。音乐作为听觉
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本质是情感表达。音乐是表达人类思想意志的载体,不仅能够表达情感的内容,还能表达情感的强度;不仅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情感,还能融入音乐表演者和欣赏者的内心,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音乐能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最大的满足。贝多芬说:“
音乐能使人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幸福感的获得却越来越难。同样是为了代步,曾经买一辆自行车便能获得的满足感,如今买一辆汽车也得不到了。物质世界越来越富有,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这或许是许多人不幸福的根源。音乐倡导感恩的心,歌颂生
命的延续。音乐作品,对于爱的传递、爱的歌颂是不遗余力的。这并不是强加于音乐创作者的任务,而是源于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每当唱起或听到这首《母亲》,谁能不感受到母爱的温暖,继而生出报答的情思?“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这样的歌曲,总能引起情感的共鸣,总能唤醒一颗感恩的心。人类的生命得以延续,靠的就是爱的传递、爱的接力。“我要飞到无尽的夜空,摘颗星星做你的玩具,我要亲手触摸那月亮
,还在上面写你的名字……”在《亲亲我的宝贝》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是满满的爱意。经常有这样的音乐陪伴,经常用心聆听这些歌曲,怎能不感受到人间的美好呢?音乐催人奋进,鼓舞人与命运抗争。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中的沟沟坎坎,一时的失败不可怕,怕的是萎靡颓废、不思进取。“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人心。当厌烦了说教式的励志鸡汤,听听这些催人奋进的歌曲,一定会在身体中注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摘编自吴洪彬《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B.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所有人是一个整体,这种观点在某种意义上与我国提出的“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概念有相通之处。C.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具有高级复杂的情感,并且能够将各种情感运用到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D.世人越来越难以获得幸福感,原因是在物质世界日趋富有的情况下,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同步跟上,心理出了
问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如今认识到“竭泽而渔等于自掘坟墓”,这也印证了恩格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话。B.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在钟南山、李兰娟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
得到了完美体现。C.音乐倡导感恩的心,不遗余力地传递爱、歌颂爱,让人感受到人间的美好,这引发了音乐创作者自觉的生命意识。D.听那些歌词和旋律都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曲,身体中必能注入正能量,这比去接受厌烦了的励
志鸡汤更有效。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孔子闻韶乐很长时间之后仍不知肉味,伯牙和子期因《高山流水》之曲成为知己。B.介绍贝多芬、聂耳等音乐家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感受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C.在音乐课上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懂得
感激和报答长辈的关爱。D.抗疫MV《阳光总在风雨后》用音乐感谢和鼓励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一部分的行文脉络。(4分)5.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音乐是怎样拓展生命的维度的。(6分)二、1.答案B2.答案C3.答案B4.答案①首先提出论点,指
出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②然后分三个分论点进行阐述。5.答案①音乐能慰藉和滋养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温度。②音乐倡导拥有感恩的心,强调爱的传递,提倡爱人以德,拓展生命的宽度。③音乐催人奋进、抗争,鼓舞人不
断修炼、开拓、超越,拓展生命的深度。④音乐能够让人爱惜生命,延长生命,增加生命的长度。三、(2021届河北衡水二中期中,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
泥沙的历史河床。端午节是除秽袪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回娘家探亲,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
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执着刚毅如黄钟
大吕,穿越漫长的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词人苏轼写道,“虎符缠臂,佳
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
度与美感。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
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
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
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化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美好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
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
的企望。(摘编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
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
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
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
际竞争力。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程序依次展开,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
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1.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审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
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
日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
统的要求。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活体验可以帮助人们领悟节日真意,让人们体悟到节日中天人和谐的态度和美感,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B.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有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的企望等等。C.西方节日让人们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而中国传统节日充分挖掘内涵同样可以做到。D.我们不断地挖掘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
信和国际竞争力。4.请概括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产生冲击的具体表现。(4分)5.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6分)三、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①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②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
渐不为人所重视。5.答案①文化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②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③国家层面的意义: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B组2019—2021年模拟·提升题组每篇建议用时:20分钟一、(2021届湖南长沙一联,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
古代一门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在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
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虚静态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
对的创作心态。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也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明末清初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
专神应,心平手随。”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与此相对,炽情态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
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怀素在《自叙帖》中也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这是一种酒神式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心态。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
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韩愈曾说“不平则鸣”,书法就是一种“鸣”的工具。正因为如此
,现代心理学家和医生常常劝某些患者从事书法活动,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塑造形象,从而表现书法家的个性,抒发其感情。书法之“象”是取象异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均可作为书法之象的原型,如山峦河流、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古人认为,想象的作用,就是把自
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表象材料进行转换、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书法之象。还需指出的是,古人将取象异类而形成的“象”分为抽象之“象”和具象之“象”。抽象之“象”是追求神似,具象之“象”是追求形似。前者如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
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船夫荡桨而得笔势,等等;后者如所谓点如怪石、龙爪、杏仁、梅核、蟹目、菱米等,竖如悬针、垂露、曲尺、铁柱等。前者是创造想象的功能,后者是再造想象的功能。总而言之
,在古代的书论家看来,书法活动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无论是虚静态创作还是炽情态创作,都离不开动机、想象情绪、灵感等重要因素。(摘编自王柏松《书写》)材料二: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二者又交叉发展。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宋代木板书籍
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为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近代流行的印刷所用的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
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自个人行为。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对应楷体书法的,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且楷书的笔法在
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摘编自沈鹏《书法回归“心画”本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是中国一门普及度很高的艺术形式:书法论著,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
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最丰富的艺术论著。B.对于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书法心理方面的问题,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书法创作与之息息相关。C.在古人看来,虚静态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虚静态和书法创作中另外一种心态即炽情态是截
然相反的。D.由东汉蔡邕的《笔论》、东晋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明末清初宋曹的《书法约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等例子,可以知道他们对书法创作的心态都有共同的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名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创作心态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兰
亭集序》B.虞世南《孔子庙堂碑》C.颜真卿《祭侄文稿》D.岳飞《还我河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船夫荡桨而得笔势,足以说明书法
活动中想象的作用。B.韩愈曾说“不平则鸣”,书法就是一种“鸣”的工具。因此,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C.书法与印刷体在要求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比如楷书的笔法就与仿宋字有区别,仿宋字是不能称作书法的。D.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二
者又交叉发展,不同的字体体现了不同的书写者的个人意识,也体现出书写者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倾向。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书法创作”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一、1.答案D2.答案B3.答案D4.答案书法创作就是以篆、隶、楷、行、草等某种书体为载体,以虚静态或炽情态塑造形象,从而表现书法家的个性、抒发其感情的创作过程。5.答案①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最”“多有”“常常”等。②论证思路上,论证分析逻辑严密,有条理。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段落
中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词语。③论证方法上,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等,使文章论证有力。二、(2021届福建福州联考,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
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
范式是: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用聚落形态的演进来标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国文明起源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由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不平等和初步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的“万邦”形态。中国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其多元性的源头可以概括为两大河流
域——黄河与长江。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下游都发现了上述三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始自夏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它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奠定根基。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考据中发现,夏朝和商朝都有迁都情况,但其王都
均在黄河中游地区。《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原地区,这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
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密不可分。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
汉,先后经历了三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尧舜禹时代与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色彩的“天下一统”观念,夏商西周与“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秦汉以后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这三种背景指向、三个层次
的大一统观念,是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标识。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一直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性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费孝通把中华民族
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两个阶段,古代属于“自在”阶段,近代以来进入“自觉”阶段。民族类型与国家结构形态有对应关系。中国从秦汉开始,国家结构形态变为“中央—郡县”制,大一统的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一统的王朝内,有两个层次的民族:一个层次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另一个层次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相当于费孝通所说的作为自在民族的中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出现是与从秦汉开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形态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一种中央一元化统辖的郡县制结构。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国家结构本身使大一统的国家至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强化了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既是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同心圆的圆心。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也因此而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摘编自王震中《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材料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
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立新谈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战略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要挖掘其时代价值,以文化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黄河文化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游业高度融合,形成历史文化展示带、旅游观光休憩带,建设人们感受黄河、亲近黄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地。”李立新
补充道。(摘编自余璐、丁亦鑫《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材料三: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
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新时代,我们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要我们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用好这笔财富,就能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摘编自李贵成《让黄河成
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般认为,虽然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实现了形式上的一统,但我国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B.在研究文明起源时,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的原因之一是聚落
形态的演进可以反映社会复杂化进程。C.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黄河流域,故而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D.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现了多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向世人展现了整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今,我国面对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依然能保持高度稳定,这与我国中央一元统辖的治理结构不无关系。B.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中心和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C.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挖掘
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其与产业相融合,让黄河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D.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二者实现共赢。3.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黄河流域新发展理念的一项是(3分)()
A.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清淤工作启动,临河公园即将开放。B.郑州市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初步确定。C.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启动。D.三门峡市举行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会。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上有何异同?
(6分)二、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①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组织全文。②首段总述“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提纲挈领地指出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的三个方面;然后分别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对黄河文化的丰富
内涵展开具体论述。5.答案同:二者都属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范畴。异: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而材料三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三、(2021届湖南衡阳联考,1—5)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左图右史”,古已有之。中国也不乏图像研究的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带来对影像的革新性认识,影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综观近40年来的发展状
况,虽然国内整理出版了大量以“影像”“图像”冠名的作品,却不过是影像史料的汇集;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利用了影像史料,或者发表了一些有关影像的研究成果,但严格来说,尚未有一部具有学术意义的影像史著作出现。中国影像史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下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略作分析,以期促进相
关研究的深入发展。国内学界对影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实际上受到西方有关影像史学及图像研究理论的双重影响。二者虽然有相通之处,但所涉领域并非完全重合。影像史学所指视觉材料,基本上是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而西方图像研究,特别是视觉文化研究所指视觉材料,范围却广泛得多,不仅包括传统
艺术史研究中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品,也包括摄影、电视、服饰、广告、景观等一切当代社会的视觉产品,涉及当代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些视觉产品又可通过摄影等技术手段转化为供学术研究的影像。自20世纪80年代影像研究
兴起,近40年来,国内学术界与出版界对影像史料进行了广泛的发掘,出版的影像资料可谓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此外,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综观目前出
版的影像史料,张冠李戴、解读错误的问题较为突出,粗制滥造、重复出版的不在少数。这一方面反映出相关整理者的学术功力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影像史料搜集整理中缺乏严谨求实的态度,缺乏学术目的,为图像而图像,甚至于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现象普遍存
在。另外,虽然大量影像史料的出版为学术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史料基础,但目前真正将影像资料引入历史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影像史料出版呈现火爆之势的背后是学术研究的贫乏,影像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究其原因,除了对影像的意义认识不足,更主要的是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和
操作原则,面对作为异质的影像史料,无论是解读还是书写,历史研究者尚无法像对待文献材料那样游刃有余。在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对西方相关影像理论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盲目炒作概念;二是在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及相关理论研究薄弱的情况下,
急于建立影像史学学科。这些无疑是学术研究的大忌。影像史学是否能够成为一门学科或何种意义下的学科,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研究的特点制约,另一方面受影像史料的特点制约。人类历史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留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包括文献档案,也包括遗迹遗存、口头
传说以及绘画影像。历史研究的目的,即全面利用这些资料,最大限度地逼近或还原历史的真实,任何单一的史料均无法真实地反映历史或还原历史。这是所有以史料类别冠名的史学,如影像史学、口述史学等所面临的难题。更何况人类历史的记录还是以文字为主,摄
影技术的出现也不过一百多年,所留存下来的影像数量难以与文字史料的数量抗衡。再从史料学的角度考察,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虽然能够抓住历史的细节,但能够提供给读者解读的信息毕竟有限。所以,影像必须与其他类别
的史料连在一起,才能构成较为全面的史料系统。总之,影像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具体而言,应规范影像史料搜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加强影像史学的学科理论建设及实际研究。同时,应加强影像数据库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术之外,也应制定
对影像的整理研究成果的认定标准和办法,并呼吁更多刊物发表影像研究的成果。(摘编自刘萍《中国影像史学研究任重道远》)材料二:通过影像呈现历史的方式,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文献形式,但在利用影像呈现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的局限性
,也会影响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作为一种新兴的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影像史学在“求真”方面兼具优越性和局限性。几千年以来,历史一直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如今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历史还可以通过影像图片呈现在人们眼前,这无疑丰富了史学的内涵。
但是,影像史学仅仅是史学“求真”的途径之一,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既不能埋没其在史料记载和呈现方式上的多元化优势,也不能忽视其在技术和主观上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影像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史学的记载和表述方式,使历史学得以多元化发展
。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专业化,影像史学无疑会成为史学“求真”的推动力量。(摘编自郭蔚然《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辅相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新史学”的传入,革新了史学研
究领域对影像的认识,影像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影像史学”也随之成为热词。B.国内除了学术界、出版界发掘、出版多种影像史料,网络媒体也公布了大量影像史料,后者极大地拓展了史料的范围。C.从数量上看,影像史料要远远少于文字史料,因此历史研究者目前无法像解读文献材料
那样熟练地解读影像史料。D.影像史学作为一种历史研究和记载方法,在“求真”方面具有其他史学完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有其局限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影像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切实解决面临的问题,才能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B.西方的影
像史学和图像研究理论,有其相通之处,二者在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着部分交叉的情况。C.尽管影像史料出版火爆,但学术研究却很贫乏,影像史料的学术价值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应减少出版影像史料。D.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影像史学较难成为一门学科,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史学研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3.根据材
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像史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王冕《墨梅图》研究B.偷袭珍珠港照片研究C.香港回归记录片研究D.九八年洪水视频研究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影像史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三、1.答案B2.答案C3
.答案A4.答案影像史学是指利用历史影像即历史记录片和历史照片来开展史学研究的一门新学科。5.答案①首先引出论述对象“中国影像史学研究”,②然后分析中国影像史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③接着指出影像史学的局限性,④最后对影像史学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