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docx,共(20)页,61.75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3babffd0bc57b02be59a53f4461f3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衡阳市八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机器人小冰写的一首诗。人工智能“诗人”小冰经过两
年不断的深度“学习”,如今已具备强大的“创作”能力。在研发过程中,工程师们曾用27个化名,在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的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小冰的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人。后来,小冰研发团队从小冰写成的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结集出版,取名《阳光失了玻璃窗》。据介
绍,为了掌握写诗技能,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被训练了超过10000次。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后来慢慢变得“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如果说“诗人”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的模型
开始基于情感计算框架。换句话说,“画家”小冰不仅具有IQ(智商),还开始具有EQ(情商),并且其“创作”开始基于情感激发。这个模型有这样非常鲜明的特点:会大量使用诱发源,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再转成另外一种风格重新生成,而是要求在诱发源的帮助下,激发人工智能进行独立创作。该
模型通过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已能独立完成100%原创的绘画作品。此前世界上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开发都是围绕着任务驱动型、知识型的路线来架构。但近些年,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
的开发。除了微软的小冰,亚马逊开始希望Alexa能够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体”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个性,更加有“人设”。人工智能的构建已经从单纯的IQ开始向“IQ+EQ演变。从长远看,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
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当人工智能拥有情感,并且能够依靠情感激发来进行文艺创作,那人类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选自韩业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材料二:
现在的人工智能艺术创造活动以其闪电般的创作速度、高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多彩的表现手法、充沛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想象力、自如的风格转换能力、精准的接受者预测、明察秋毫的艺术鉴定判断使众多文学家和艺术家相形见绌。应该说,从之前所进行的图灵测试效果来
看,人工智能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一般作家和艺术家的水准,机器人让文学艺术家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惊慌。悲观主义者甚至认为,艺术家赖以养家糊口的岗位很快就会被这些聪明绝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的文学艺术将会寿终正寝。人工智能让人彻底堕落,失去创造力
,丧失人类的终极理想,它挑战了人类作为智慧生命的尊严。然而,事情并非像悲观主义者所想象的那么糟糕。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并非完全超越了人类。目前为止,人工智能依然没有人类甚至其他一些高级智能动物所具有的自主意识。人类的意识不仅能
反思自己的身体,还能反思自己的思想,考虑人生的计划、情感、信仰、终极命运等。而人工智能就无法像人类一样,它不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思考自己的思想。人工智能依然不具备人类的生理性身体,也就无法拥有人类因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等而产生的情绪和感情。人工
智能无法形成人类天生基因所决定的、独特的后天经历所培育的人格个性,也就不可能具有人类那样因不同的生活经验而积累的人生独特体验、生活常识以及情感蕴藉。机器人小冰只存在于互联网之中,无法像真正的人类一样体
味人生的真谛,自然也创作不出能传世的佳作。人工智能机器人拘泥于所处的环境,不会主动适应环境,拘泥于设计者的单一任务指向,写诗的不能画画,画画的不能弹琴,更无法像人类一样行动自如,应付复杂的环境变化。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
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选自李辉《人工智能文学艺术的多维审视》)材料三: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艺术世界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但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虽
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家能够完全洞察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自我学习机制,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于科学家给它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创作以速度快而制胜,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不计其数的人工智能文学艺术作
品总是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揣摩学习任何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的风格,甚至可以创作出鱼目混珠的作品。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始终无法突破人类文学艺术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形成自己别具一格、境界高超、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而这恰恰是人类艺术家所能实现的,也是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人工智能对于
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
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
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基本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文化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
代的。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
人类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选自《社会科学报》等)1.下列对机器人小冰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小冰经过多次训练后能快速写出“风格独特、有偏好
和行文技巧”的诗作,其作品艺术成就超越真人。B.“诗人”小冰创作的数万余首诗歌中,被挑选出一百多首结集出版,这些诗歌的创作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C.“画家”小冰已有智商和情商,其创作除了可以把已有的视觉元
素复制、拼接,还能大量使用诱发源进行独立创作。D.机器人小冰存在于互联网中,不具备人类艺术创造的情感,其文艺创作能力只能处于“低幼”阶段。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具有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自主意识、人生独特体验、
艺术鉴定判断力和文化艺术创造性思维等。B.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可以在丰富表现手法和想象力、自如转换风格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C.人工智能可帮助艺术家提高学习和创作效率,并促使人类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D.两则材料对文艺创作要有人类情感的看法、人工智
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均是一致的。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之下,艺术世界的边界将会重塑。B.百度提出“智能体”的概念,要求人工智能更加有个性,更加有“人设”。C.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其创造出的“艺
术作品必定基于人的参与和设计。D.基于主观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多持抗拒和排斥态度。4.从三则材料的整体论证严谨性的角度来看,材料三的第一段是否可以删去?请加以分析。5.三则材料针对“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这一问
题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B2.A3.C4.观点一:不可以删去。这一段强调了“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这一负面影响,既是对材料二观点的进一步佐证,也能更好地体现文章标题中“人工智
能文学艺术的多维审视”,同时也为下文论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文艺创作做了铺垫。观点二:可以删去。这一段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的局限和不足,在材料二中已多有论述,有重复之嫌,如果删去,论述会更加紧凑、集中。5.材料一认为人工智
能将会对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形成极大的挑战。材料二认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还无法与人类相匹敌,还不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材料三认为不应一味排斥人工智能,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服务。【解析】【分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其作品艺术成就超越真人”是错误的,由原文“一开始,小冰写出的诗句毫不通顺,后来慢慢变得‘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可知,原文并没有信息指出其作
品艺术成就超越真人。C.“可以把已有的视觉元素复制、拼接”是错误的,由原文“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可知,并不是让“画家”小冰将已有的视觉元素复制、拼接。D.“其文艺创作能力只能处于‘低幼’阶段”是错误的
,由原文“尚处在‘低幼’阶段”可知,机器人小冰的创作尚且处在“低幼”阶段,但并不是只能处于这一阶段。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艺术鉴定判断力”是错误的。由原文“现在的人工智能艺术创造活动以闪电
般的创作速度、高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多彩的表现手法、充沛的情感表达、丰富的想象力、自如的风格转换能力、精准的接受者预测、明察秋毫的艺术鉴定判断使众多文学家和艺术家相形见绌”可知,“艺术鉴定判断力”也是人工智能具备的。故选A。【3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结尾的“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C.突出了人工智能的“理性”这一缺陷和不足,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化的表现形式,人工智能的“理性”特点
决定了其创作要受人的控制支配,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其文艺创作水平难以与人类匹敌。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材料三第一段主要强调了
“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这一负面影响。而材料二论述了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并非完全超越了人类,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而材料三后面是三段是在说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
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如果观点为不可删去的话,材料三第一段既是对材料二的进一步佐证和补充,又为下文论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文艺创作做了铺垫。如果观点为可以删去的话,材料三第一段是和材料二的论述相重复,删去的话论述会
更加紧凑、集中。【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三则材料中筛选出与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相关的内容然后加以概括即可。由材料一“从长远看,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那人类
独有的文艺创作能力的确会受到极大的挑战”可概括出“人工智能将会对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形成极大的挑战”。由材料二“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可概括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还无法与人类的相匹
敌,还不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由材料三“从积极的角度看,……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可概括出“不应一味排斥人工智能,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
力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服务”。(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奇人与奇石谈歌于瑞军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但在观赏石这一个行当里,他却极不普通。2008年国庆长假,于瑞军去内蒙阿左旗看望
几个哥们儿。吃饱喝足后,准备打道回府前,他决定去阿左旗的古玩街逛逛——阿左旗是个出产奇石的地方。游逛了几家店铺,都没什么惹眼的物件,他信步踱进了一家“徐家古玩店”。小店不大,只见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正束身站在柜台里,埋头写毛笔字,见于瑞军
进来,点头道:“欢迎光临。”说罢又埋头写字。于瑞军四下里打量,目光黏在了东墙货架上的一块石头,心下悄然一动,走近细看,果然是一块奇的石,外形酷似红烧肉,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馆藏珍品“东坡肉”极为神似。于瑞军的心开始咚咚急跳。
他稳了稳神儿,走上前去,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与老板搭讪:“这块石头有点意思呢,卖多少钱呢?”徐老板抬头看了看于瑞军,浅浅一笑:“对不起,这块石头不卖。”“为什么不卖呢……”徐老板拱拱手:“这块‘东坡肉’是我多年的收藏。今天早上,
我心血来潮,拿出来把玩了一下,就顺手摆在货架上了。”“既是放在货架上了,那您不妨说个价钱。”“八十万。”于瑞军呆住:“能不能让让价钱呢?”他问得很无力。八十万,即使让出一半,他也买不起。徐老板摆手笑道:“不好再让啊,它就值这么个价钱。”于瑞军绝望地“哦”
了一声,又呆呆地打量了一下那块石头,告辞离去。坐在最后一班长途汽车上,他回头望去,阿左旗越来越远,那块“东坡肉”也越来越远了……一个月后,于瑞军借用一个休息日,又来到阿左旗。上次回来后,他茶饭不香,那块“东坡肉”,总在他眼前晃动。他此次再来,别无它念,只是想请求徐老
板,给这块石头拍个照,留个念想。但徐老板一口回绝,没有八十万,啥都不行。回家后,他心里总怏怏不乐,日甚一日。自古知夫莫若妻。妻子忧郁地说道:“你若总是苦思苦想,你就买下来吧。”于瑞军仰天叹道:“哪里有钱呢?”妻子轻轻叹息一声:“咱们有两套房子呢,卖一套吧。”于瑞军惊奇地打量着妻子,妻子本是个精
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冬天过去,大地回春,于瑞军第三次去了阿左旗,带着卖掉房子的四十万和他收藏的两块鸡血石。徐老板却不在。那块石头也不在店里,看店的是徐老板的儿子——小徐老板。于瑞军便问那块石头。小徐老板嘿嘿讥笑道:“我爸呀,天天把那块石头看得跟宝贝似的,锁着。那石头看着像是块肉,可
它毕竟不是肉啊。怎么能值那么多钱呢?我看不懂呢。你等我老爸回来吧。”于瑞军等了几天,徐老板仍没有回来。因为还要上班,于瑞军不好再等,正无奈欲走,有人叫住他,是徐老板。徐老板笑道:“不急走,我带你到我家看看。”徐老板家住在郊外,一个很古旧的宅子。院中三棵苹果树,高高低低,错落得别致。进了屋子,徐老
板的家人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吃着饭,又说开了那块石头。于瑞军把那两块鸡血石掏了出来:“这两块石头跟了我多年,如果徐老板能让让价钱,这两块石头,再加上四十万块钱,我想换先生那块石头!”徐老板目光盯着于瑞军:“于先生呀,我看得出,您是真喜欢这块石头。”于瑞军苦笑:“徐老板呀,我为此
跑了三趟了,也赶得上刘玄德了。”徐老板点头说:“您说得不错,这样吧——这块石头,我就送给您吧。”于瑞军听得一愣:“您是说……您可以让让价了?”徐老板摇头,说:“您没有听明白,我是说,我白送您了。”于瑞军大吃一惊:“这怎么行呢?于某断然不做这样的事情。”徐老板想了想,叹道:“
于先生,这块石头,我就送您了。咱们交往了这些日子,我看得出,您是一个诚实君子。”徐老板顿了顿,又叹道:“其实这里边,已经没有钱的事儿了。您和这块石头有缘。宝剑赠英雄,玉脂馈美人。这点古训我还是懂的。您见过我儿子了,您一定看得出,他不好这个行当。我能想得出,一旦我不在了,他肯定拿这东西随便就换了
钱花了。那时,真不知道这块石头落到什么人手里,我到了地下也不会心安。所以,我决定把这块石头送给您了。这样吧,两块鸡血石,我收下了;这块‘东坡肉’,就随您去吧。你我之间,互不欠了。”于瑞军彻底懵了,他没有想
到会是这个结果,登时口吃了:“徐老板……这……”徐老板仰天叹道:“六十年前,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落难到我家门前,当时我才七岁,给了他一顿吃食,他把这块石头送给了我。六十年了,我一直想找一个与它有缘的人。其实,我摆在店里
,就是想找一个与它有缘的人,后来遇见您,您与它的缘分胜过我呀。快带着它走吧,我怕一会儿后悔。”徐老板说罢,便起身:“您还得回去上班呢。我送你。”二人走出院子。四野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轮明月。(有
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老板本来无意出售“东坡肉”这块奇石,他故意提出高价难为于瑞军,目的是为了看于瑞军是否对奇石真心诚意。B.于瑞军的妻子本是精打细算的人,却愿为奇石卖掉房子,可见她对丈夫爱石
的理解与支持,体现出她的爱夫之心。C.徐老板埋头写毛笔字,住在古旧的宅子里,收下两块鸡血石等细节均体现了他富有雅趣、不流于俗的特点。D.奇石由六十年前的前辈赠送给徐老板,又在六十年后被转赠给素不相识的于瑞军,体现了奇人与
奇石的缘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于瑞军普通又不普通作为开头,引出下文“奇人与奇石”的故事,耐人寻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三次到访时,于瑞军的表情从”苦笑”、“一愣”到“一惊”的变化,反映了他从无奈、出乎意料到惊喜的心理转变。C.小徐老
板虽为次要人物却很重要,不仅和爱石懂石的于瑞军形成对照,而且使徐老板送石的情节更合情合理。D.小说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于瑞军获赠“东坡肉”的过程,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情节更为集中紧凑。8.小说结尾处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小说标题是“奇人与奇石”,请结合文本分析“奇”在哪里?【答案】6.C7.B8.①从结构上看,以无人四野、水流花开、长空明月等景物描写作结,含蓄蕴藉,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的联想)。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于瑞军终于得到奇石后的复杂心情,也突出了
徐老板超然洒脱的人物形象。③从主旨上看,这段景物描写重在写意,构筑了一个幽静开阔的艺术世界,寄托了于瑞军与徐老板两位奇人因石结缘,互为知音的惺惺相惜之情。9.①奇石:这块石头形似东坡肉,天然珍奇。②奇人:奇在买家于瑞军的爱石成痴。他为了奇石三次拜
访古玩店,甚至不惜卖掉了房子,充分表现了他对奇石的喜爱。③奇人:奇在卖家徐老板的任情洒脱。他不重钱财,最终将价值不菲的奇石赠送给于瑞军,充分表现了他的大气超然。④奇遇:奇在于瑞军一次无心的闲逛却遭遇奇人奇事,卖掉房子后又得到
徐老板赠送的经历,也奇在徐老板六十年前因帮助他人而获得奇石的传奇。【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C.“收下两块鸡血石等细节均体现了他富有雅趣、不流于俗的特点”错误,文中徐老板收下两块鸡血石是为了让于瑞军心安理得
地接受赠石,这是一种礼尚往来,体现了徐老板对他人的尊重与友善。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B.“……到惊喜”错误,文中于瑞军“大吃一惊”中蕴含的心理不是惊喜,而是震惊和意外。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
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作为结尾段的景物描写,考生可以从结构、形象以及主旨等方面分析作用。首先从结构角度考虑,小说结尾二人走出院子之时,“四野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轮明月”,作者用这一画面收束全篇,至于之后如何,任由读者
想象,这样的结尾属于戛然而止式,意味深长,给人以含蓄、深沉的感觉。然后从形象角度考虑。“四野”“水流”“花开”“长空”“明月”,画面幽静开阔,结合上文可知,于瑞军仅凭两块鸡血石就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奇石,他的内心震惊而意外,这环境
描写烘托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上文徐老板仅仅收下于瑞军两块鸡血石就把价格昂贵的奇石赠给了于瑞军,因为他要找有缘之人,这展现了徐老板任情洒脱、不看重金钱的形象,结尾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他这一形象特点。最后从主旨角度思考。无人的四野,万古的长空,水流花开,明月当空,这样的画面静谧而开
阔,而文中的于瑞军为了奇石不惜卖掉房子,徐老板因为于瑞军是懂石之人而赠石于他,这二人可谓知音,结尾在这景物描写之中寄寓了二人互为知音的惺惺相惜之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分析文中“奇”的地方。先看“奇石”。结合“果然是一块奇石,外
形酷似红烧肉,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馆藏珍品‘东坡肉’极为神似”“不好再让啊,它就值这么个价钱”可知,这石头奇在形态,奇在价值。再看“奇人”。文中主要塑造两个奇人,一是于瑞军,他极为爱石,为了一块石头不惜“三顾茅庐”,最后卖掉
房子,并愿意搭上两块鸡血石来买这石头;二是徐老板,当于瑞军携带四十万块钱和两块鸡血石第三次来买这奇石的时候,他竟然只收下两块鸡血石就把价值不菲的奇石赠送给了于瑞军,因为于瑞军是懂石之人,是有缘之人。前者奇在爱石成癖,后者奇在任情洒脱。最后看“奇遇”。从于瑞军的角度来看,“他信步踱进了一家
‘徐家古玩店’”就看到奇石,之后携带四十万块钱和两块鸡血石来买奇石,结果徐老板把奇石赠送于他;从徐老板的角度来看,他“六十年前,有一个无儿无女的老人,落难到我家门前,当时我才七岁,给了他一顿吃食,他把这块石头送给了我。六十年了
,我一直想找一个与它有缘的人”。这些都能体现“奇”。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
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公胡不复遗冠乎?”或曰:管仲雪桓公之耻于小人,而生桓公之耻于君子矣。便桓公发仓囷而赐贫穷、论囹圄而出薄罪,的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桓公宿义,须遗冠而后行之,则是桓公行义非为遗冠也?是虽雪遣冠之耻于小人,而亦遗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囷仓而赐
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罪者,是不诛过也。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安可以雪耻哉?(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材料二:贞观七年,太宗谓侍臣曰:“天下愚人者多,
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岁再赦,善人喑哑。凡养根莠者伤禾稼,惠奸宄者贼良人。昔蜀先主尝谓诸葛亮曰:‘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之间,每见启告理乱之道备矣,曾不语赦
。’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长孙皇后遇疾,渐危笃
..。皇太子启后曰:“医药备尽,今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祜。”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者;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上每示存异方之教
耳,常恐为理体之弊。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不能依汝言。”(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夫谋
小仁者A大仁B之贼C故我D有天下E以来F绝不G放赦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耻,指感到耻辱,“越国以鄙远”的“鄙”指作为边界,两者用法相同。B.发,指打开,与《促织》“窥
父不在,窃发盆”中的“发”意思不相同。C.危笃,指非常危险,多指疾病而言,与现代汉语中的“病危”意思相同。D.入道,指皈依宗教,出家为僧尼或道士。古人认为度人入道会有福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公酒醉后丢失了帽子,三天不上朝,管仲建议他通过处理好政事来洗
雪耻辱。齐桓公非常赞同,于是赏赐贫穷的百姓,赦免轻罪的囚徒。B.有人认为,如果齐桓公的行为合乎道义,那么他以前不做这种合乎道义的事情,偏要等到丢失了帽子后才来做,他实行道义的动机就有问题。C.蜀国先主常听陈元方、郑康成讲说治乱之道,但未听他们说到赦免。诸
葛亮赞同先主之见,又有鉴于梁武帝的教训,因此治理蜀国十年不赦。D.长孙皇后患病,医药未能治好,皇太子准备请求皇帝赦免囚徒,并度人入道,来为皇后祈福。皇后认为死生自有天命,不能因为自己一人而乱了国家法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
望于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2)今四海安宁,礼义兴行,非常之恩,弥不可数。14.齐桓公和唐太宗对赦免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10.ACF11.B12.C13.(1)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民众就存在侥幸心理而希望在君主那里得到意外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犯了罪不受惩罚就容易
为非作歹。(2)如今四海安宁,礼义盛行,特殊的恩典,数不胜数。14.(1)齐恒公认可赦免,认为赦免可以得民心,洗刷自身问题。(2)唐太宗反对赦免,认为赦免是小仁,让小人受益,伤害好人心,导致混乱朝纲,四海不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
:这种谋求小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大仁的损害,所以我取得天下以来,绝不颁发赦令。“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为判断句,其中的“者”除了表示判断,还表示句中停顿,“之”是结构助词“的”,“大仁之贼”是偏正关系,“大仁”为修饰限制语,与“贼”关系紧密,之间不能断开,“故”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引出结果句子,可见AC两处需要停顿;“我有天下以来”时间状语,之间不能断开,“来”后停顿,“绝不”修饰限制“放赦”,之间不断开,F处断开。故选AC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用法的
能力。A.正确。均为意动用法,感到羞耻/把……看作边疆。句意:丢了帽子,感到羞耻。/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B.错误。意思相同,均为揭开、打开。句意: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C.正确。句意: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D.正确
。故选B。为【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又有鉴于梁武帝的教训,因此治理蜀国十年不赦”错,原文是“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逻辑关系不成立,文中梁武帝的事情并非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赦的原因。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
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偷幸”,心存侥幸;“上”,君王;“诛过”,惩罚有错之人;“民不惩”,被动句;“非”,坏人坏事。(2)“兴行”,盛行;“非常”,不同寻常、特殊;“弥”,更加、越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管仲曰:‘此非
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胡其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可知,齐恒公认可赦免,所以多次实行了赦免。齐恒公认为,赦免是一种体现仁爱的方式,可以安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洗刷自己的耻辱。由“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
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岁再赦,善人喑哑。……惠奸宄者贼良人。……故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以来绝不放赦”“将恐愚人常冀侥幸,惟欲犯法,不能改过”可知,唐太宗反对赦免,称帝后绝不赦免,认为赦免是小
仁,受益的是图谋不轨的小人,让他们心存侥幸,而且会伤害好人的心,最终导致法律失去威严,社会混乱,甚至亡国。参考译文:材料一:齐桓公喝酒喝醉了,丢失了帽子,感到羞耻,三天不上朝理事。管仲说:“这是国君的耻辱,您为什么不用搞好政事来洗刷它呢?”
齐桓公说:“您的意见多么好啊!”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审查狱中的囚犯放掉罪轻的人。这样办了三天以后,民众就唱着说:“齐桓公为什么不再丢失帽子啊!”有人说:管仲在小人中洗刷了齐桓公的耻辱,却在君子中滋生了齐
桓公的耻辱。假使齐桓公打开粮仓把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审查狱中囚犯而放出罪轻的人,是不合乎义的,就不能够洗刷齐桓公的耻辱;假使这样做就是义,齐桓公不及时行义,要等到丢失帽子以后才去做,那么齐桓公行义不就是因为丢失了帽子的缘
故吗?这虽然在小人中洗刷了耻辱,却在君子中滋生了耻辱。况且打开粮仓把粮食分赐给贫穷的人,是赏赐没有功劳的人;审查狱中囚犯而放出罪轻的人,是没有惩罚有过错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民众就存在侥幸心理而希望在君主那里得到意外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犯了罪不受惩罚就容
易为非作歹。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怎么可以用来洗刷耻辱呢?(节选自《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材料二:贞观七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天下无知的人多,聪明的人少,聪明人不会做坏事,无知的人却屡屡触犯法律。大凡国家赦免宽恕的恩典,只是惠及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古话说:‘小人的幸运,
就是君子的不幸。’一再赦宥罪人,好人都不想再发表意见了。凡是侍养杂草会伤害禾苗,施恩惠给犯法作乱的人会伤害好人。从前蜀先主刘备曾对诸葛亮说:‘我曾和陈元方、郑康成往来,常听到他们讲说治乱之道,他们已经讲得很齐全了,但从来不曾讲到赦宥。’因此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赦,而蜀国大治。
梁武帝每年几次赦宥,终于导致倾覆败亡。这种谋求小仁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大仁的损害,所以我取得天下以来,绝不颁发赦令。如今四海安宁,礼义盛行,特殊的恩典,数不胜数。只怕赦宥会使无知的人常存侥幸之心,只想犯法,而不能改正过错。”长孙皇后生了病,日渐危重。皇太子对皇后请求
说:“所有的医药都用遍了,现在母后的尊体仍不能痊愈,请奏知父皇赦免犯人,超度一些人入道,以求上天保佑母后痊愈。”长孙皇后说:“生死都是命里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涵养福气能延长寿命,那么我向来没做过坏事;如果做善事都没有效果,那么又
去乞求什么福分呢?赦免犯人是国家的大事,佛道不过是皇上有意识保留的一种外来宗教罢了,常怕做出有违事理体统的事情。现在怎能因为我一个妇人而乱了国家的法度,不能按你说的办。”(节选自《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出此
门有悲往事[注]杜甫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注]安史之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从金光门逃出投奔肃
宗,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次年,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题目,从“悲往事”写起,交代诗人逃归时叛军作乱、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B.颔联“至今”既承上文又暗转下文,追昔抚今,写出昔日危急形势仍让自己心有余悸。C.尾
联作者承认自己日渐衰老、没有才华的事实,在自伤自叹中表达对朝廷的眷恋之情。D.全诗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手法;结构谨严,衔接自然;情感复杂而深婉。16.前人论此诗,颈联蕴含着“不怨之怨”,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5.C16.
①“移官岂至尊”用反问语气写出诗人相信自己被贬绝非皇帝的旨意,是为“不怨”;②“近得归京邑”“移官”写出自己艰难逃回却又很快被外贬,委婉表达出诗人对皇帝的抱怨与不满,是为“怨”。(意思对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尾联作者承认自己日
渐衰老、没有才华的事实”错误,尾联是在自伤自叹中抒写眷恋朝廷不忍遽去的情怀。感情复杂而深婉,写得很含蓄,实际是在埋怨肃宗。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颈联“移官岂至尊”是说“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用反
问句,是说诗人相信自己被贬绝非皇帝的旨意。诗人满腔忠心却遭外贬,本是皇帝刻薄寡恩,是皇帝自己疏远他,可诗人却偏说“移官岂至尊”,表达诗人决无埋怨皇帝之意,是为“不怨”;而“近得归京邑”是说“我最近得拜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
”,强调诗人刚刚艰难逃回朝廷被授予左拾遗不久,就遭“移官”贬斥,诗人内心的怨望很深,却以“不怨之怨”的委婉笔法写出内心的“怨”,抒发自己眷念京国的深情,更加衬托出统治者的黑白不辨、冷酷无情,是为“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
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在《登泰山记》中,“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对仗严谨,点面结合,描写金陵山水静态图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①.舳舻千里②.旌旗蔽空③.道中迷雾冰滑④.磴几不可登⑤.千里澄江似练⑥.翠峰如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舳、舻、蔽、磴、练、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
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要求中小学校及幼托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那么,减糖A?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①人们需要控制摄入量的“糖”是
游离糖,而非传统认知里的食糖——②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取的糖。相比于食糖,游离糖的范围更广。简单来讲,③游离糖指的是游离状态的糖。因此,④游离糖通常不包括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糖。主要原因在于,⑤完整食物中的糖由植物一层细胞壁
包裹,在人体中消化起来相对缓慢,⑥不易在长时间内产生较高热量以致形成多余脂肪,⑦因而对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食用天然食物还有不少好处。⑧比如水果、蔬菜对唾液流动的机械刺激的影响,⑨有助于减少糖对人体带来的潜在风险。与游离糖相接
近的一个概念是添加糖,它指的是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B。添加糖与游离糖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鲜榨果汁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果糖,这部分糖的摄入量只占日常游离糖摄入量的一小部分。因而,添加糖和游离糖的概念通常可以被视为是等同的。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19.文中第二段带序号的小分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示例:A.到底该减什么糖B.被添加进去的糖19.示例:②修改:以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取的糖
;⑤修改:完整食物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⑥修改:不易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热量以致形成多余脂肪。【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此处提出“减糖”的概念,而且针对这个概念提出了一个问题,由后文“人们需要控制摄入量的‘糖’是
游离糖,而非传统认知里的食糖”可知,这是对“糖”的理解,可推知答案是:到底该减什么糖?B.此处也有一个概念是“添加糖”,“它指的是”是对概念的解释,顾名思义,就是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被加进去的糖。可推知答案是:被添加进去的糖。【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甘蔗或甜菜为原料制取的糖”成分残缺,缺少与“为”搭配的介词,应在最前面加上“以”;⑤“由植物一层细胞壁包裹”语序不当,“植物”应放在“一层”后面;⑥“不易在长时间内产生较高热量”不合逻辑,“长时间内”改成“短时间内”。(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
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
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①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
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②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
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擦擦、谈谈、咯咯罗罗”,请说说它们和“擦、谈、咯罗”相比,在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21.对文学作品来
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22.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结构大体相同,请简要分析二者在修辞手法上的异同。(1)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2)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答案】20.①“
擦擦”与“擦”相比,显得程度要轻,说明额头的汗不多,劳动的强度不大;②“谈谈”与“谈”相比,显得更为随意,表达出谈话时的轻松心情;③“咯咯罗罗”与“咯罗”相比,显得更为热闹,说明交谈时气氛较为活跃。21.示例一:①两个
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②“暮春”“中午”成为独立成分,更能突出时令的美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愉悦之感。示例二:②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②“夏天”
“夜晚”成为独立成分,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夏夜的凉爽和劳动后的轻松之感。22.①同:两句都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一棵新芽”比作“一颗珍珠”,将“一畦菜”比作“一首诗”;②异:第一句只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二
句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擦擦”,可以理解为“擦一擦”,暗含所擦之物不需要大规模清理之意,与“擦”相比,显得程度要轻,此处说明额头的汗不多,劳动的强度不大;“谈谈”接近口语,与“谈”相比,显得更为随意,表达出谈话时的轻松心情;“咯咯
罗罗”反复呈现声音,与“咯罗”相比,显得人多,更为热闹,说明交谈时气氛较为活跃。【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第一句,从语境上看,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从
表达效果看,“暮春”“中午”各自单独成句,能引起读者注意,更能强调表达的意思,突出时令的美好和气候的宜人,给人愉悦之感。第二句,从语境上看,两个逗号使长句变为短句,与整个语段以短句为主的句式特点相符;从表达效果看,“夏天”“夜晚”各自单独成句,代入感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夏夜的
凉爽和劳动后的轻松之感。【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同:两句都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一句本体是“一棵新芽”,喻体是“一颗珍珠”,比喻词是“是”;第二句本体是“一畦菜”,喻体是“一首诗”,比喻词是“是”。异:第
一句只运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句“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还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
声响,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末”。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养得深根,终成枝繁叶茂树根深埋地下,寂静无华,却称之为“本”;树枝葱茏繁盛,花香弥漫,却称之为“末”。人生亦是如此,正如《论语》所记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行
于世,理应固本强基,砥砺深耕,壮大自己的根系,方能有源源不断的给养,使人生之花始终摇曳于岁月的枝头。林逋于《省心录》中有言:“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成长之路如木之生长,非一日之功,唯有脚踏实地,静心沉淀,方能有所成就。养得深根,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人生是
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一时的长短快慢并不意味着什么,最终决定胜负的是看谁更有力量跑得最久、跑得最远。然而纵观当下社会,许多人却是“本末倒置”。尤其是现在的部分年轻人,为了敲开理想工作的大门,过度包装自己的简历,摇身变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却最终在实践中暴露自己的“华而不实”,从而陷入
信任危机,甚至面临辞退。所以我们不妨在开始时就放慢脚步,扎根地下,踏实躬耕,沉淀自己,厚积“勃”发。古往今来,脚踏实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唯有拒绝浮华,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方能踏出坚实的人生。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伯礼院士幼年时便潜心研究中医药学,他翻遍中医古
方,熟记每一味中药的药性药理,在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领域砥砺深耕,于武汉疫情严重之际,采用纯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病救人,创造性实现“三个零”的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用百倍心血,开一剂良方,数十年的潜心钻研为他积蓄了蓬勃的力量,
终在古稀之年,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彰显人生价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也应远离喧嚣,扎根地下,涵养力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这个风云变幻、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年一辈当日积跬步,以致千里。东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终成“草书
之祖”;天才少女武亦姝,高中时诗词储备量便已惊人,最终斩获《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外卖小哥雷海利用工作之余,读书背诗,最终惊艳众人。他们无一不在启示我们,青年立身于世,应当戒骄戒躁,沉淀自我。脚踏实地,则根本固,大事可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身为新青年的我们
,更应明白其中的真谛。我们当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涵养根本,使民族复兴的大树枝繁叶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对比鲜明的两段内容组成。一是树枝和树根特点的对比,树枝美丽、喧嚣,树根朴
实、沉稳。二是古人对树枝和树根的不同态度对比,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本”,寄寓了古人对树枝、树根的褒贬之情。理清了两则材料的内涵,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立意。从树枝与树根的关系切入。二者既是统一的关系,树根长年累月默默输送养分,带来了树枝的繁华热闹,由此,可
以隐喻“厚积‘勃’发”、“台前幕后”;二者也可以是对立关系,树根朴实,树枝招摇,究其原因是树根成熟稳重,树枝喧嚣浮动。由此,可以隐喻人生应该沉稳踏实,固本强基。从古人对树枝、树根的不同态度切入。古人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本”,可以看出古人贬树枝,赞树根,究其本质,则是启示我们为人要踏实稳重。
而当今社会,许多人却是“本末倒置”,尤其是现在的部分年轻人,一味追求光鲜亮丽的人生,忽视踏实勤奋的工作。由此,可以针砭时弊,探究其背后的根源。行文过程中,可以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
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国家非遗传人数十年潜心躬耕,终成大器,也可结合当今社会现象,指出舍本逐末的危害,亦可将二者综合运用,形成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论证得更为严密。立意:1.固“本”强“末”。2.厚积才能“勃”发。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4.沉稳人生,拒绝浮华。5.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华。6.养得深根,终成枝繁叶茂。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