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葫芦岛锦化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图片版)答案.pdf,共(4)页,486.16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2a8bee9c13f22a5c0778b8802ae4ab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答案共4页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答案)12345678910BDBDDCDBBD11121314151617181920DCBCDABABB21222324252627282930CCBDCCACDC3132333435CCBDB1.图中显示,图中①时甲地(10°S)与
乙地(3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0,表明两地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相等,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好处于10°S和30°N正中间,该直射纬线是10°N,不是赤道,因此①不为春分日,A错误;图中显示,图中②时,甲地(10°S)与乙地(30°N
)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最小,表明太阳直射点离乙地最近,离甲地最远,因此此时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回归线,即②为夏至日,B正确;图中显示,图中③时,甲地(10°S)与乙地(3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最大,表明太阳直射点离甲地最近,离甲地远,因此此
时太阳直射点应在甲地所在纬线上,不在赤道上,因此③不为秋分日,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地及以南地区时,甲地(10°S)与乙地(3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均为最大值,因此④可为冬至日前后许多日期之一,不一定是冬至日,D错误。故选B。2
.图中显示,③~④期间,甲地(10°S)与乙地(3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均为最大值,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甲地(10°S)及以南地区,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日落西南,因此在甲、乙两地观察到的日落方向都是西
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3.根据四人所发状态,丁处向北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且在北半球,在最北,A、D错。甲处在夏季来临前,海风温暖,应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乙处冬临近,应是秋季落叶,位于温带地区。丙处入秋不明
显,可能在亚热带。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丁乙丙甲,B对,C错。4.乙地秋季落叶,可能是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丙地四季分明,也是季风气候。丁夜长。乙丙丁同在北半球。甲夏季将到,在南半球。某日最可能是北半球秋
末景观,可能是11月4日,D对。A、B、C错。5.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
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
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7.据图可
知该地12点时,太阳光线从正南方向射来,且与房屋的边线成15︒夹角,推出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也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15︒的位置日出,太阳光线在正东的位置时是6点,则日出时应该是5点,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X2=(12-5)X2=14小时,故D正确。故选D
。8.根据上题分析,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15︒的位置日出,推出太阳直射15︒N,安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应为夏至日,在此期间,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小,故A错,6月22日,安徽各地白昼达最大值,在此期间昼夜
差值扩大,故B正确,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故C错,地球在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慢,故D错。故选B。9.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应当是污染气体最多又不容易扩散的时段。题目中的四个时段中,10-15时和15-19时虽然车辆通过次数多,排放的尾气多,但这两个时段气
温较高,气流上升旺,污染气体容易扩散;0-4时和6-9时两个时段,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但0~4时汽车通过次数少,第2页,答案共4页排放尾气少,而6~9时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故B正
确,A、C、D错误。故选B。10.结合上题分析,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发生在6~10时,冷锋过境,西北风较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降低大气污染,A错误;此时段气温较低,对流较弱,大气比较稳定,B错误;雨雪天气有利于降低大气污
染,净化空气,C错误;冷空气活动减弱,风速较小,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加重大气污染,D正确。故选D。11.根据表格中各省区市的环境问题严重度判断,结合选项提供的环境问题,新疆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最严重,故③土地荒漠化;
广东的酸雨危害最大,说明④是酸雨;新疆的水土流失问题不明显,故①表示的是水土流失问题,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12.据上题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水土流失、寒潮、土地荒漠化、酸雨,可知P省应该为山西省,故C项正确。13.
本题考查“绿桥”上面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的主要目的。由材料可知,“绿桥”是野生动物通道,该通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符合题意。ACD错,B对。故选B。14.本题考查班夫
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结合图示可知,该森林公园同纬度的西部沿海平原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自然带内的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AB错;该森林公园纬度高于50°N,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
木的主要类型最有可能是针叶林,C对,D错。综上所述,ABD错,C对。故选C。15.河流发育在山谷中,两岸附近海拔比两侧等高线数值低,因此c、d点的海拔在50米以下;依据“凸高为低”原则及图中0米等高线可判定河流从d点流经c点入海,可知d点海拔
高于c点;阅读地图,a点的海拔在0米以下,b点的海拔在200米以上。故四点的海拔b>d>c>a,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河流为澳大利亚的墨累河,入海口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地位于南半球,12月—次年2月处于夏季,炎热干燥
,降水稀少,河流流量最小,最不可能是河流的主汛期,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国家为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地形整体呈盆地状,东部是山地(大分水岭),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海拔比东部低),中部是平原,地势最低。A错误。澳大利亚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
较稳定,B正确。澳大利亚为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农业以大型机械为主,C错误。澳大利亚人口稀疏,自然增长率低,D错误。故选B。18.材料信息表明,欧洲白鹤一般利用各种人造建筑来造窝,不喜欢在树上安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刚果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
林气候,热带雨林茂密,不适宜白鹤安家造窝,因此甲地不属于白鹤越冬区,A符合题意;降水丰富、土壤贫瘠对白鹤越冬没有负面影响,排除B、D;甲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生物多样,各种鸟类食物比较充足,因此甲地不存在食物缺乏问题,排除C。故选A。19
.欧洲白鹤翱翔时,要克服自身重力而飞行,比较费力,白天温度较高时,空气膨胀上升,上升气流有助于欧洲白鹤克服重力,飞行时比较省力,因此欧洲白鹤选择白天温度较高时飞行,B符合题意;蒸发旺盛、水汽充足,与欧洲白鹤飞行关联性不大,排除A;白天温度较高时,风力不一定
较大,风力较大不一定利于飞行(如逆风等),排除C;光照强烈、能量充足,与欧洲白鹤飞行关联性不大,排除D。故选B。20.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运河开通后会增加奥尔巴尼的水位,进而减少该区域到河流上游的纵比降,会降低河流的流速,因此B正确;而奥尔巴尼附近上游河段降水和流
域面积没变,水量和含沙量也不会变化,A、C错误;结冰期的长短与气候有关,D错误,故选B。21.根据材料可知,伊利运河的开挖,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联系,改善纽约与西部之间的交通状况,扩大纽
约的经济腹地,D错误,C正确;而大气降水的多少与气候有关,该区域气候并没有改变,A错;该运河只是连接了纽约,并没有增加纽约市内的水域面积,故B答案错误。所以选C。22.该运河在伊利湖取水的主要原因是伊利湖较安大略湖海拔高(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形成了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落差超过50米),
能够实现水体自流,②正确;而伊利湖与纽约的距离大于安大略湖到纽约的距离,开挖成本较高,①错误;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纬度较高均有结冰期,③错误。由图可知从伊利湖开挖运河联系范围更大,经济腹地更广,④正确。故选C。23.图中①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温≥10℃日数比同
纬度多,是因地势低,温度高;②处等值线的弯曲,表明日平均气温≥10℃日数比同纬度少,是因地势高,温度低。故选B。24.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海拔高度相差不大,但是甲地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严寒,而乙地冬季受西第3页,答案共4页风带的影响
,从海洋上带来温暖气流,所以使本区冬季气温较高。故选D。25.③地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较低,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气温较高,而①地夏季晴朗天气较多,气温高,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低,所以③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①地;③地冬季气温在0°C以上,所以没有结冰期;①地夏季
降水多,冬季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而③地全年受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所以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于③地;但两地均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C。26.读右图可知,垛田被水域划分成一块一块的,A错。当地水域面积大,交通运输工具为小船,水运便利,B错。读文字材料可知
,垛田为“高出水面1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故C对。因是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故热量、生长期相同,D错。27.甲地区春季还未受到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利于清淤,选A。伏旱多为7月、梅雨多为6月、台风多为夏秋季节,故B、C、D错误。28.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贝尔与拉
萨相比,呼伦贝尔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夏季气温较低,故C正确。而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气稀薄,云量少,故A、B错。呼伦贝尔离海洋更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故D错。29.据材料可知,拉萨往年夏季较为凉
爽,从气候学上划分属于无夏区,突然入夏,说明气候异常,气温突然升高,是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异常影响,形成强烈的气流下沉使增温和辐射增温,故D正确。西南季风对拉萨气温几乎没有影响,故A错。拉萨地处河谷地带,不易散热,不会导致气温异常,故B错
。太阳活动对气温异常没有影响,故C错。30.拉萨在短期内出现气温达到入夏标准的情况属异常现象,不具有普遍性,拉萨仍属于气候季节划分的无夏区。短暂的气温升高,属于气温异常,对农作物及牧草长势会有不利的影响。故A错,不会每年都出现这种异常,故B错
。高温会使对流增强,上升流多降水,雨季到来,故C正确。短暂气温升高,不会使林线上升,故D错。31.造成澳大利亚此次森林火灾持续时间长过火面积大的自然原因是春季(澳大利亚在南半球,与我国季节相反)气温回升,气温高,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风高物燥,易
引发山火,C正确。地表水少与山火关系不大,A错误。多大风会助长火势,但不是引起山火的主要原因,B错误。植被茂密导致山火难以扑灭,不是起火的原因,D错误。故选C。32.澳大利亚山火期间,正值南半球的春夏季节,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部沿
海受较强的东南信风影响,风助火势,火势更加猛烈;东部以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山火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材料信息表明,黄河小北干流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导致河道宽浅,说明
河道越宽,小北干流对两岸冲刷越强,在①—②断面、②—③断面、③—④断面、④—⑤断面中,②—③断面所示河段河道最窄,表明该河段是小北干流两岸抗冲刷能力最强的河段,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34.材料信息表明,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
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这就是“揭河底”。河床淤积较高,才有“揭河底”现象的物质来源,因此①符合题意;夏季降水集中,才可能产生冲击力巨大的高含沙洪水,才有“揭河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如果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上就不可能有大量河底淤
积物,不可能产生“揭河底”现象,③不符合题意;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才有可能具有大量河河底淤积物,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35.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各支流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因此河流流量季节变
化大,A错误。由于黄河小北干流各支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汇入的泥沙量季节变化大,且流速变化大,导致该河段洪水期时河水含沙量大,枯水期时河水含沙量较小,因此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B正确。黄河小北干流河段虽然有结冰期,但
该河段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符合凌汛产生的条件,因此该河段很难产生凌汛现象,C错误。观察图中指向标,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水由北向南流,由于纬度变化,结冰期随水流方向变短,D错误。故选B。36.【答案】(1)地处西风带,风力强劲;西部安第斯山山口增强西风风力(狭管效应)
;高原上台地平坦开阔,风阻小(以上3点,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4分);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候干燥,荒漠广布,地表裸露,风沙大(2分)。(2)安第斯山脉尚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2分);火山
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厚厚的火山灰埋没,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排挤掉纤维质,最终将整棵树、整片林都变成第4页,答案共4页化石(2分);板块运动使这里地形抬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将火山灰剥离,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2分)。(3
)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营养物质含量低(1分);下游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1分);冰川融水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1分)。【解析】(1)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要从
海陆位置和地形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地形原因,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高原上台地平坦开阔,风阻小,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候干燥,荒漠
广布,地表裸露,风沙大,风力作用明显。(2)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的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启动有关地质作用的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火山喷发导致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
化石;后经板块运动,使这里地形抬升,接受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3)巴塔哥尼亚地区气候干旱,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河水清澈,杂质少,营养物质含量低;下游流经荒漠地区,植被稀少,营
养物质来源补充少;以冰川融水为主,水的温度过低,不适合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37.【答案】(1)分布于天山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冲积扇上,其中北侧数量多于南侧(2分);新疆气候干旱,山麓有冰雪融水,水源相对充足(2分)。(2)新疆气候干燥、日
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色素含量和单产都较高(2分);昼夜温差大、干燥的气候,也减少了病虫害和霉菌的发生率(1分)。(3)新疆土地面积广、气候等条件适宜番茄种植,原料丰富且品质高(2分
);新疆番茄制品生产和加工成本较发达国家低,市场竞争力强(2分);国家政策的扶持(2分);便利的交通,使得番茄制品可以快速便捷地运输到世界消费市场(2分)。【解析】(1)根据图1不难发现,新疆番茄种植分布在天山南北两侧,且北侧比南侧多,结合种植业对地形、土壤和水源的要求,可以
得出具体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区,再结合新疆的地理环境便可推测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2)设问中的“说明、气候、优势”等是关键词和限定词,在理解这些关键词与限定词后,结合文字材料中的“新疆种植的番茄具有‘三高二少’的品质优势”等有效信息,以及新疆番茄种植区气候资料,从光照、昼夜温差、降
水等气候要素角度,对新疆番茄“三高二少”展开具体的说明即可。(3)新疆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说明新疆生产和加工的番茄制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结合材料不难发现新疆的番茄制品具有“物美价廉”的优势,说明有很强
的市场竞争力,再结合材料信息发现新疆的番茄制品是大量出口的,出口到世界各地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一带一路”的建设,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加速了新疆物资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和往来,为新疆番茄制品远销世界各地提供了保障。结合材料信息和新疆的地理特征,并调用产业活动的相关地理知识,理清
因果关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