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蜀相》课件27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9.422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7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3.2《蜀相》课件27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共(27)页,9.42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263b554b327a049d6ad6272044ad5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蜀相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掌握近体诗的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诗中借景抒情和借古伤今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的景与情,

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导入新课⚫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作者简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

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经历坎坷,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开始后,他便杜甫诗风的特点为沉郁顿挫,即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沉郁”说的是其内容,“顿挫”说的是其形式。他的诗歌讲究语言的精练,兼具“形式美”和“内在美”。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他虽然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中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虽然杜甫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35岁以前优游漫游开元19年(时20岁)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杜甫一生历程➢35至44岁仕途不顺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44至48岁战乱流离期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fū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

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guǎn事被贬华洲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48至58岁西南漂泊、江舟长逝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

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zǐ州、阆làng中。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漂泊,在夔kuí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郞》《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初唐之后形成的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包括绝句和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绝句(4句):分五言绝

句、七言绝句。绝句只四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第1、2、4句要求押韵。⚫律诗(8句):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

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第2、4、6、8句要知识链接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源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继之产生的两汉乐府也是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此后,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层出不穷,如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诗人们,遵循着现实主义创

作方法进行文学创作,因而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1)真实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诗人大都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来揭示生活的本质。(2)在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文题解读《蜀相》是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为杜甫游成都诸葛武侯祠时所作。公元221年,刘

备在成都称帝,定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之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

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背景探寻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

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

徨。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诵读悟情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

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思考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诗作内容逐句分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寻”字表明这是诗人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表达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强

烈景仰和缅怀之情,显示出诗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和执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指明朗),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

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是此联之诗眼,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满院萋萋碧草,无人光顾,便觉寂寞之心难言;数声呖呖黄鹂,无人倾听,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英雄长逝、遗迹荒落,先贤的功绩被人遗忘,这是何等的

凄凉伤感!本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英雄早逝以及祠堂荒落的深沉悲痛之感,把诗人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忧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

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而怀古是

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与赞扬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jī志以殁(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

量。安史之乱后,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杜甫感时伤世,忧国忧民,借痛悼诸葛亮的遭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叹。◼怀古往往是为了伤今,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人物角度战争频频,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

,一统天下。致君尧舜上,志在匡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统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才情不同结果付出理想时代诸葛亮杜甫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

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在仕途上大展宏图。他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杜甫自己壮志难酬

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杜甫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文本小结本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

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伟略、鞠躬尽瘁、忠心报国的形象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

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李白和杜甫由于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各异,两人的诗歌在艺术特色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请结合本课两首诗,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对比鉴赏①诗歌风格的不同。李白的诗歌风格主要是飘逸俊美,而杜甫

的诗歌风格主要是沉郁顿挫。如李白的《蜀道难》:“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场景,具有非凡阔大的气势。而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则借祠堂的荒落,反映了诗人的悲痛之感。②诗歌思想的不同。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但是

在仕途中又都是不得志的,这种壮志难酬的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是两者又是不同的:李白的诗除了抒发壮志难酬的苦闷外,还流露出及时行乐、赞美祖国山河的积极情绪。杜甫的诗歌则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悲痛之情。如《蜀道难》,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

局面的不满和担忧,还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而《蜀相》则通过刻画忠君爱国、济世扶危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形象,寄寓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③诗歌意境不同。李白的诗歌意境雄奇壮观,大气磅礴。而杜甫的诗歌意境却是幽静、寂寞和阴冷的。如《

蜀道难》,以现实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任意驰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物都是想象的媒介。《蜀相》择取繁盛茂密的柏树、映阶的碧草和隔叶的黄鹂,营造了祠堂肃穆的氛围,整体是比较压抑

的。④表现手法的不同。《蜀道难》通过写实与想象交织,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想象来表达他的情感,写出蜀道之“难”。《蜀相》以历史人物入诗,借乐景写哀情,借古伤今,谢谢欣赏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