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447.500 K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省连云港市石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4)页,44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2385129fc0ea8349483191590042d8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石榴高级中学高一历史月考测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1.1843~1860年全国出口的茶叶,1843年为132958担,1853年为788127担,1860年达到910638担。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A.日益

卷入国际市场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C.农产品日趋商品化D.茶叶产量急剧增加【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到186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着国际市场

的扩大而茶叶需求量日增,故A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1843~1860年全国出口的茶叶量,这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无关,并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于19世纪60年代兴起,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茶叶不断对外销售,导致了产品商品化,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茶叶出口量

,没有体现茶叶产量急剧增加,同时,这也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2.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已认识到国防强大的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为此,洋务派A.创办军事工业B.创办民用工业C.创建近代海军D.发展留学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洋

务派已认识到国防强大的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为洋务派主张发展经济,即创办民用工业,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

通州、海门一带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表明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手工纺织部门日益萎缩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答案】D【解析】【详解】从“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存在洋纱

洋布畅销,土纱土布滞销的现象,可知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生变化,D项正确;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A项错误;洋纱洋布属于商品输出,不是资本输出,B项错误;手工纺织部门日益萎缩只是材料的一部分,C项不符合题意。4.19世纪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C.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的大力支持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

弱性【答案】A【解析】【详解】由中国“买办”经营近代企业,“惧怕官吏”,“依附于日本人”;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悬挂英国和中国旗帜,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在夹缝中,其根源在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A项正确;

资本主义先天不足不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根源,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外国侵略,C项不正确;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是表现不是根源,D项错误。5.这一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

潮”。这一局面的出现A.源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B.得益于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C.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消除的影响D.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导致的,C选

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民族工业发展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B选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原因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排除。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选项排除。6.“自工矿调整委员公迁汉以后,时局复有改变。嗣奉军事委员公委员长蒋电令,筹建战时工业,以川、黔、湘为主

。当经遵将各厂继续内迁,以策后方生产之安全。”下列对“内迁”的说次正确的是A.内迁合理调整了全国工业布局B.保障了后方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C.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D.内迁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

材料“时局复有改变”、“筹建战时工业”可知,当时为了支援抗战,民族企业由沿海内迁,适应了抗战的需求,即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内迁主要目的是保护民族工业,工业布局仍存在不合理性,A项错误;民族企业发展的目的是“支援抗战”,根据国家需要进行调整,保障后方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与

材料无关,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民族工业于19世纪60-70年代兴起,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错误。7.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实行法币公告,其主要内容为: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拥有货币发行权。以后市场上的一切交

易均以法币为限。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在当时A.导致中国银更紧缺,工商企业大量倒闭B.促进物价回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引发严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更加贫困D.使中国的货币完全摆脱国际货币的影响【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拥有货币发行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通过币制改革统一货币发行权,有利于国家对金融货币的统一管理,同时一定程度上防止白银

外流,有利于市场的稳定,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通过币制改革,统一发行法币有利于防止白银的外流,而不会导致中国银更紧缺,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时期引发严重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的是与国民政府的通

货膨胀政策直接有关,而不是币制改革,故C选项错误;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有利于市场稳定,而不能使中国的货币完全摆脱国际货币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8.1952年3月,南京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召开,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村互助

合作组发展到2442个,农户达到17983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组。这表明南京地区A.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B.探索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劳动组织C.是全国农业改造运动的开端D.彻底地变革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

村互助合作组发展到2442个,农户达到17983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组”可知,南京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了农村互助合作组和乡乡有互助组,这说明南京地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积极探索农村迅速发展的新路径,B正确;据上分析可知,

1952年南京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了农村互助合作组和乡乡有互助组的发展新模式,而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出现,是南京地区积极探索的结果,A不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全国农业改造运动开始于1953年,C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据材料体现

的是农业的经营模式,未涉及变革土地所有制形式,D错误。【点睛】1949-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阶段;1953---1956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三大改造阶段。

9.下图为1958年的一幅漫画(画中字:“肥料”“丰产”“肥料堆积比山高,秋后变成金粮山”)。该漫画反映了A.人民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愿望B.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突破C.社会主义建设以农业为中心D.民众对农业高产的欣喜【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的显著标志就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对当时社会生产力产生灾难性的破坏,忽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但是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面貌。根据材料“肥料堆积比山高,秋后

变成金粮山”结合大跃进运动的分析可知A选项符合题意。漫画本身就有曲解现实的特点,且材料与农业科技成就取得无关,B选项排除。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C选项排除。1958年农业高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10.武汉钢铁公司于1955年3月开始施工。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铁道部专门改造车皮,为武钢运输直径为4.8米的高炉炉顶大钟。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B.工业落后面貌初步改

变C.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D.工业总体布局日趋合理【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各地各个行业都在积极配合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体现了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信息,故A不正确;工业落后面貌的改变是一五计划的成果,不是武汉钢

铁公司的意义,故B不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工业布局是否合理的信息,故D不正确。11.下图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线型图,促使a到b段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八字方针”的

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发生于1960年,到1965年调整工作基本完成,而且从材料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a到b段明显上升,主要是1960年实行“八字方针”的调整导致,D

正确。一五计划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此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农业科技并未有取得明显进步,故排除B项;大跃进运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错误的实践,不利于经济发展,故排除C项。12.1980年9月30日,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内,挂起了编号为001的

北京首家个体餐饮工商执照,刘桂仙的“悦宾餐馆”开张了。70多家国内外媒体蜂拥而至,连续好几天半条胡同都排满了到这里吃饭的人。“悦宾餐馆”的开张营业见证了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揭开序幕B.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松动D.市场经济

体制已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所述为第一家私营餐厅的产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开始松动,故C正确;1981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故A不正确;材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故B不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目标,故D不正确。13.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A.克服企业管理混乱B.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积极

发展国有企业D.废止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由“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价格、工资改革”等结合所学可知,这加强了企业的自主权,B项正确;材料给出的信息显示了企业在生产、经营、分配等方面

的权力扩大,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国企的投资和规模,C项与材料不符;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废止,D项错误。14.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884万亩,总产

量却增加了674亿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的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举措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粮食产量大丰收,故答案为C

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是1953—1956年,排除A项;人民公社的建立是195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排除B项;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始于1984年,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点睛】1978年安徽、四川一

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从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广和普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

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15.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

,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一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B.新航路开辟C.黑奴贸易开始D.工业革命发生【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西班牙人通过海路沟通菲律宾马尼拉和美洲之间的贸

易联系,结合“1565年”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因为当时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专指当时中国政府从海路向西的探索,与西班牙的航海贸易无关;C

选项错误,黑奴贸易发生于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与亚洲特别是中国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6.17世纪威尼斯的羊绒年产量从29000卷下降到了2000卷:在佛罗伦萨,17世纪前50年间,羊

绒的产量也从20000卷减少到5000卷;在热那亚港,货物成交量由每年900万吨减少到300万吨,而且,因为城市里丝绸业遭受重创,整个意大利的海运业都面临类似的情况。以上意大利相关经济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意大利

经济发展缓慢B.航运业遭受重创C.商业革命的影响D.价格革命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市场扩大,同时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海地区,即出现了商业革命,材料中17世纪意大利经济发展面临

挑战的主要原因就是商业革命的结果,故C选项正确;这时期地中海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路、贸易中心由以往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意大利经济发展缓慢不是主要原因,故A选项错误;这时期意大利等地区的航运业遭到重创

是现象而不是原因,主要原因是商业革命的影响所致,故B选项错误;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后,随着大量的金银流入欧洲市场,导致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材料中的现象主要原因不是价格革命,故D选项错误。17.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

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这规定反映了A.西班牙丧失了海外殖民地B.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C.英国与荷兰商业竞争激烈D.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规定……”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为打击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C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殖民霸权的角逐中,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仍保留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B错误;据所学可知,17世纪晚期,荷兰丧失了海

上霸主地位,故D错误。18.有学者在论及西欧某国时说,它于17世纪初“组建了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城的统治地位;它完全征服了印度尼西亚群岛,对该地的殖民统治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它还是唯一能合法地与日本进行贸易获活

动的欧洲国家。”它是A.法国B.英国C.荷兰D.西班牙【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荷兰在17世纪海洋贸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荷兰组建的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故C项正确;

法国为欧洲大陆国家,在18世纪与英国殖民角逐中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即日不落帝国,排除B项;西班牙于1588年与英国海战中失败,海上殖民霸主地位衰落,排除D项。19.“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工厂手工业时代的迟缓的发展过程变成了生产中的真正的狂飙时代。”下列出现在“狂飙时代”的历史现象应是A.英国人霍金斯将第一批黑奴贩至美洲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C.最早的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B【解析】【详解】

由材料“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大工业”,反映以蒸汽机为动力,实行机器大生产,造成此“狂飙时代”的历史事件是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故B符合题意;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是发生在工业革命的黑奴贸易,故A不符合题

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出现了垄断组织,1900年成立的美孚石油是最早的托拉斯组织,故C不符合题意;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19世纪40年代,口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囗口关税,并与法国等签署了口口关税的双边协议。”材料中,

口的部分应该填上的词是A.英降低减免B.美提高商定C.英降低增加D.美提高减免【答案】A【解析】【详解】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扩大商品输出,打破贸易壁垒,因此降低关税,也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故A正确,排除C;第一次工业革

命期间美国等发展较慢,因此与美国无关,排除BD。21.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A.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B.以运用经验积累突破

为特征C.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D.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革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C选项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A选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突

出的是科学理论的重要性,B选项不符合题意。对传统科技成果的更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22.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货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

年约有70%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这一措施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B.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C.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D.阻止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反映的是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根,A

正确;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错误;据所学可知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不是实际消费能力,C错误;据所学可知,分期付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D错误。【点睛】,23.被赞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大坝于1931年3月开工,时任美

国总统的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这表明,胡佛政府A.放弃自由放任的政策B.开始部分干预经济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奉行“凯恩斯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通过有利可图的

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可知,胡佛总统面对经济危机,试图通过修建向胡佛大坝这样的建设工程来解决部分的失业问题,这表明胡佛开始对经济进行部分干预,故选B。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能力,总体上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建立社会保障体

系和奉行“凯恩斯主义”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CD。24.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一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在当时的形式下,美国的这一做法A.缓解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

崩溃C.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征D.有效转嫁了经济危机造成的危害【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这一做法旨在转嫁经济危机,很快这一做法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各国纷纷高筑贸易壁垒,这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故选B。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只会加剧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排除A;罗斯福新政还未开始,还未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C;美国企图通过提高关税的方式转嫁经济危机,但并未成功,故才有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解题的关键信

息是“1930年”“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学生可用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来验证选项的正误。25.如图是一幅漫画。其中罗斯福被视为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是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据此可知,此时的美国A

.国会成了总统的附庸B.总统已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总统行政权有所增强D.找到了消除“病因”的药方【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国会是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可以得出国会成为罗斯福的助手,听从罗斯福总统的吩咐,表

示总统行政权有所增强,答案为C。虽然材料显示总统行政权的增强,但是也不能说是附庸关系,因为总统和国会是相互制衡的,A错误。美1787年宪法就规定了B的内容,排除。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削除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26.有人形象地说,高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

会主义的分配”。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连失业者的地位都很高,导致了有些人不愿意去干活。“主动失业现象”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向深广发展C.“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D.高福利国家劳动者道德品质低下【答案】C【解析】【详解】“主

动失业现象”说明在完善社会保障之下有人选择不进行劳动和工作,说明“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故选C;“主动失业现象”反映的是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不是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干预政策的发展,排除AB;D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C。27.从1991年3月起,在随后

的9年零9个月中,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7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5%,创造了2500万个新就业机会,年增长率达2%,失业率大幅下降,从扩张期开始时的7%以上下降到最低为3.9%。促使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放任政策的实行B.福利国家规模的扩大C.经济

全球化趋势放缓D.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的推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大幅降低,创造了美国的经济奇迹,故选D。自由放任政策在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即已被放弃

,排除A;福利国家会产生懒人经济,很多人不愿意出去工作,只愿接受国家救助,失业率不会大幅降低,排除B;从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一直在增强,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8.据相关文献显示,1977年完全受管制的产业创造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17%,这一比例在1988年下降到6

.6%,运输、电信、能源和金融等行业得以摆脱经济法规的制约得到迅速发展。这一变化说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B.对工业实行国有化C.加大社会福利开支D.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从1977年到1988年,美国完全受管制的产业比例

下降,说明完全受管制的产业减少,即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美国是减少了国家干预,而非对工业实行国有化和加大社会福利开支,排除BC;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D。故选A。29.苏俄的俄欧

地区(苏维埃政权一直控制的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1921年与1916年相比,下降了25%以上。导致该地区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B.三年国内战争所带来的破坏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广

泛开展D.余粮收集制的持续强力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苏俄农作物下降的原因在于余粮收集制的继续推行,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故AC均不正确;三年内战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30.据统计,苏俄(联)的农业播

种面积从1920年的0.97亿公顷增加到1925年的1.04亿公顷,同期粮食产量增加了17亿普特。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A.余粮收集制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D.斯大林体制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苏俄实行余粮收集

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这一时期农业播种面积较少;但是1921年之后,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余粮收集制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A选项排除。农业集体化时间是从1930年大规模推行的,C选项排除。斯大林模式

建立时间是1936年,D选项排除。31.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据此可以看出,

当时苏联(俄)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D.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指出“建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

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说明这时期推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是非常时期的

非常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等,不会强调个人利益,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因此材料内容不涉及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不是列宁时期,故D选项错误。32.截至1953年,苏联牛、马、绵羊的头数仍未达

到集体化前的水平,粮食产量甚至还低于1913年沙皇年代的水平。虽然搞了工业化,工业上去了,但市场供应非常紧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赫鲁晓夫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果B.苏联工业化速度过急、规模过大C.计划经济限制了苏联与欧美的交流D.片面发展重工业

的弊端日益显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工业上去了,但市场供应非常紧张”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苏联实行的斯大林模式片面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了与民生有关的轻工业,说明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日益显现,

故选D;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非由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排除A;BC是苏联片面强调重工业的表现,排除。故选D。33.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相当数量的农产品,其

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付给的价格却低于生产成本。这一规定说明A.余粮征集制的实施破坏了农业发展B.一五计划期间政府加大了农业投入C.工业化建设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D.农业集体化运动提高了粮食的产量【答案】C【解析】【详解】从“1933年”苏联“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对农业苛刻

的规定,结合所学可知,这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C项正确;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征集制不是一回事,A项错误;该项规定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而不是加大了农业投入,B项错误;这一规定不是农业集体化改造,也不能说明粮食产量提高了,D项错误。34

.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图是1953至196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对该图信息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冲击斯大林模式,初期取得一定成效B.承认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经济混乱C.强化部门管理体制,降低生产积极性D

.与美国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模式开始寻求突破,其执政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苏联的GDP平均增长率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A。赫鲁晓夫实行的依然是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排除B;降低生产积极性的说法显然不符合苏联195

3年到1958年的经济发展形势,排除C;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致使经济全面滑坡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D。35.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文化古迹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尼泊尔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下

图中反映的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B.C.D.【答案】A【解析】A项是世界银行,其主要职能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灾后重建尼泊尔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应向世界银行提出申请,故A项正确;C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排除;B项是

关贸总协定,D项是世界贸易组织,两者主要职能是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不符合题意,排除B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灾后重建尼泊尔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结合所学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分析解答。36.20世纪40

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相继成立,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对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C.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D.向各国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

金组织通过为会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进行磋商与合作提供必要的机构,促进国际的合作等宗旨调节各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世界银行通过为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和开发等宗旨促进国际贸易,而关贸总协定通过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逐步降低关税并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提高各国的生活水

平等宗旨,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因此这三大支柱对世界经济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故B选项正确;消除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侧重于关贸总协定,不是共同的作用,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

三大组织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故C选项

错误;向各国贷款促进各国经济恢复属于世界银行的作用,不是共同作用,故D选项错误。37.下面为“英国脱欧”的漫画,对其解读合理的是A.欧盟内部利益矛盾不可调和B.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C.欧洲联合违背历史发

展潮流D.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减弱【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脱欧一体化的曲折,说明欧洲一体化并非一帆风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严重受挫,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度明显夸大,排除。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人的利益,也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故排除C。D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排除

。38.如图所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肆意挥舞贸易关税大棒,最终必然反噬自身。之所以说特朗普的贸易战难以达到目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经济实力下降B.美国缺乏盟友支持C.全球化进一步发展D.中国强有力的反制【答案】C【解析】【详

解】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贸易保护主义是逆潮流而动,它只能增加世界经济的混乱和不确定性,也会给挑起贸易保护主义的美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困难,故C符合题意;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依然强大,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缺乏盟友支持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D是重要原因而非主

要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9.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反全球化”运动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来自全球化的发源地欧美。“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在于全球化A.导致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B.造成了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加剧了世界利益分配失衡D.使发达国家

处于有利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答案为C。ABD表述正确,但是在材料中表现不出来,排除。40.“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

,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首脑会议C.中国正式加人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发起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登上经济大舞台,它有

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未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排除。APEC首脑会议是区域性经济合作论坛,排除B项。D项,“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组织,不能体现全面融入了世界经

济主流,排除。二、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41.近代以来,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也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支柱的、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应运而生。——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

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

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主要来源于外围国)。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摘编自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出现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贸易政策变动的主要经济背景。这一政策的推行对英国的国际经

济地位有何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末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答案】(1)依据: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关贸总协定(2)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影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变化:工业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国人口的增加;消费能力的增强【解析】【分析】【详解】(1)联系所学可知,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的主要依据

是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出现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2)联系所学可知,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政策的推行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根据材料中的“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

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等信息可知,19世纪末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发生的变化是工业国从不依赖到依赖外围国的原料。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国人口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增强。42.经济体制与

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

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

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1991~1995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对外开放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王炳文《新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回顾》请回

答:(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7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和科技因素是什么?(3)据材料三,指出

“八五”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趋势?【答案】(1)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或答开始改变工业落后局面,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快速发展。推

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人们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开放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4)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解析】【详解】(1)根据“主要是

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可知一五计划的特点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1978—19

87年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态势是快速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一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根据“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可知“八五”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人

们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开放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4)综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经济体制上的变化主要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