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DOC
  • 阅读 1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1.916 MB
  • 2024-12-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共(17)页,1.91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1e7efc98b4208eb5793568d14b4fc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场馆区,现代化的冬奥场馆和古老的长城不期而遇。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因外观造型与中国传统玉如意相似,被称为“雪如意

”。下左图为崇礼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雪如意”赛道图片。完成下面小题。1.“雪如意”赛道的垂直落差约为()A98米B.136米C.168米D.236米2.符合“长城脚下看冬奥、冬奥赛场看长城”的场馆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等高距是50米,“雪如意”赛道最高处大约在1750米,最低处在1600-1650米之间,所以垂直落差在100-150米之间,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2题详解】材料

长城脚下看冬奥说明场馆距离长城较近,地势比长城较低,②③④符合;冬奥赛场看长城,说明场馆与长城之间可以通视,由图可知,②到长城之间有山脊存在,不能看见长城,③④位于山谷,可以看见长城,故③④正确,C正确

,ABD错误。故答案选C。【点睛】凹坡和凸坡、通视问题是地形剖面图的主要应用。我国华北某滨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为缓解土壤返盐问题,该地探索出了结冰灌溉的措施,即冬季抽取地下咸水灌入盐碱地,低温下的咸水在盐

碱地表面结冰,春季冰层融化,对土壤起到淋洗的作用,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一般条件下,土壤在冻结时水分由较高温处向较低温处运动。下图示意该地区某年12月10日至次年3月31日,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表

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表示未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分别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4.咸水结冰灌溉后,冬季地表含盐量的变化及原因是()A.变小;土壤表层温度升高,盐分向上运移减弱B.变小;

土壤表层温度降低,盐分向上运移增强C.变大:土壤表层温度降低,盐分向上运移增强D.变大;土壤表层温度升高,盐分向上运移减弱【答案】3.C4.A【解析】【3题详解】结冰灌溉后,土壤表层的含水量逐渐增加,而含盐量在逐渐减少。春季,气温回升,结冰融化,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加强,含水量快速

减少,随着蒸发加强,土壤表层含盐量上升,故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分别为图示④和①曲线。未灌溉土壤表层随着含水量减少,含盐量不断上升,故未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的变化曲线分别为图示③和②曲线。故选C。【4题详解】冬季

,表层土壤气温低,下层土壤温度高,土壤在冻结时水分由较高温处向较低温处运动,下层水分向上运动,携带下层盐分向上富集,咸水结冰灌溉后,由于表层冰的覆盖,减少了表层土壤热量的散失,表层土壤温度相对上升,上下层土壤温差减小,下层土壤水分和盐分向上运移减弱,所以地表

含盐量有所减小。所以选A。【点睛】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

多,总面积约1亿公顷。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

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的植物。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南引北移,不断扩大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下图表示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P、Q

两类植物表述,正确的是()①P属于长日照植物②Q属于长日照植物③P属于短日照植物④Q属于短日照植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引种时,不但要考虑植物的光周期特性,还必须考虑植物在原产地的具体开花时间。由于北半球绝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夏半年孕蕾,为了保证引种植物的产量,我们一般会的()A.

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要引种迟熟品种B.短日照植物向南引种,要引种早熟品种C.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要引种感光性较弱的品种D.长日照植物向南引种,要引种感光性较弱的品种7.某园艺学家将在厦门正常开花的X植物移至天津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

室则可开花结实。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X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BX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C.X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

夏季无法开花D.X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答案】5.B6.A7.A【解析】【5题详解】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图中,P类植物花期在4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

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随纬度升高昼变长,P类植物的曲线表示花期随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P类植物属于长日照植物,①对,③错。Q类植物花期在10月份前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随纬度的升高昼变短,曲线形态表示Q类植物的花期在此期间随

纬度升高而提前,说明Q类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②错,④对。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6题详解】.跨大纬度引种时,不但要考虑植物的光周期特性,还必须考虑植物在原产地的具体开花时间。北半球由于绝大多数植物都是在夏半年孕蕾的,

所以一般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时会提早开花,要引种迟熟品种;短日照植物向南引种时会提早开花,要引种迟熟品种。对于一些孕蕾时间在冬半年的植物(如菊花、梅花等),因冬半年的日照时间是越往北越短,向北引种,要引种感光性较强的品种;长日照植物向南引种,由于春季降水多,光照弱,要引

种感光性较强的品种。据此判断,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某园艺学家将在厦门正常开花的X植物移至天津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天津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较长,从夏季到秋冬季,当地白昼时间变短,在这样的情况下,X植物才开花,表明X植物是每天日照时间短于临界

日长才开花的植物,根据材料信息判断,X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B、D错误;将在厦门短日照植.物X移至天津栽培时,夏季白昼太长,不可能开花,秋冬季节昼长变短,可以满足开花的日照时间要求,但气温太低,不适宜X植物生长,因此应移

入温室即可满足日照时间和温度条件,才可能开花,A正确;X植物向北引种不会导致其临界日照时间变化,C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睛】长日照植物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如果每天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小时以上,花芽会形成

更快,光照时间越长,开花越早。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可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养老资源承受能力。一般该比重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提高。延长退休年龄被普遍认为是补偿养老金缺口的最优方案。下图示意四个国家的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养老金

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国家分别为()A.中国、美国、德国、日本B.美国、中国、德国、日本C.中国、日本、美国、德国D.美国、日本、德国、中国9.延迟退休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增大年轻人赡养压力B.加剧大学生就业困难C.加剧人口老龄化程度D.加重国家养

老金压力【答案】8.C9.B【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曲线1980年占比最低,到2017年占比逐年上升,且近年来上升比重较快,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深,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符合中国的国情,①为中国;②曲线1980年占比较低,到2017年占比逐年上升,反映人口老龄

化程度在加深,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5%,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符合日本国情,②为日本;③曲线1980年占比超过5%,占比较高,到2017年占比波状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小,反映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接近15%,符合美国的国情,③为美国;④曲线1980年占

比最高,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到2017年占比变动不大,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符合德国的国情,④为德国,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9题详解】延迟退休,老年人的就业人口多,可以减轻年轻

人赡养压力,A错误;加剧大学生就业困难,B正确;老龄化程度是依据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来划分的,与退休年龄无关,C错误;延迟退休,国家支付的养老金数量减少,可以缓解养老金压力,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一个国家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

以上即称为老龄化社会;达百分之十四即称深度老龄化社会;达百分之二十则称超老龄社会。共享住宿是指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整合共享海量、分散的住宿资源,满足多样化住宿需求的经济活动。Airbnb是一个在线共享短租服务平台,下图示意北京市功能分区,下表示意2010年以来各功能区Air

bnb房源数量的变化(单位: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分区2010—2013年2013—2016年2016—2019年首都核心功能区405361035城市功能拓展区12023244232城市发展新区125721884生态涵养发展区8308

197910.影响北京市Airbnb房源总体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交通发展C.城市发展D.信息技术11.受Airbnb平台冲击最大的行业可能是()A.房屋中介B.房地产C.旅游业D.酒

店业【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市Airbnb房源总体数量变多,市场需求决定产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短租服务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房源数量增加,A正确;交通发展、城市发展、信息技术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Airbnb属于短租平台,提供的房源为满足客户短租服务,其服务范畴与酒店业相似,因此成为酒店业最大竞争对手,D正确;房屋中介、房地产一般出售固定房源,受Airbnb平台冲击小,A、B错误;Airbnb平台可以为游客提供廉价住房,有利于

促进其发展,C错误。故选D。【点睛】在中国,近年来“互联网+共享经济”的新型消费模式驱动了共享住宿的发展,共享住宿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住宿服务方式,它还演变为一种新时尚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一部分,共享住宿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住宿服务市场的日益繁

荣。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蓝莓品质优但产量低。近年来,该地区在引种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低温,但在极端天气下可能会出现超低温

和冻害,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图a、b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的气温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当地蓝莓主要种植在山谷、洼地的自然原因()A.气温日较差大B.冬季气温较高C.水源丰富D.土层深厚13.下列选项中不是当地果农采用人工

堆雪而不是人造烟幕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是()A.蓝莓植株低矮B.冬季降雪多C.秸秆不丰富D.雪较蓬松,孔隙多【答案】12.B13.C【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山谷和洼地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冬季气温较低,B表述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谷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A表述正

确;山谷和洼地因河流和丰富的地下水,土壤湿润,C表述正确;山谷和洼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表述正确。本题选择不是种在山谷的自然原因,故选B。【13题详解】东北地区冬季降雪量大,当地蓝莓植株高度较矮,约0.3~0.8米,更易

于人工堆雪覆盖,A正确;积雪较蓬松,孔隙多,孔隙中的空气对地面和树体具有保温作用,冬季时堆雪覆盖,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又可阻隔冷空气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从而减少了冻害发生,BD正确;东北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区,秸秆丰富,C表述错误;本题选择不是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防止蓝莓冻害的原

因,故选C。【点睛】积雪的作用:阻止地面热量散失,阻挡冷空气,起到保温作用;积雪融化,可以补充水分;含有氮化物,可以补肥;低温,冻死病虫,减少病虫害。漳河,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上游由清漳河和浊漳河汇流而成。其泥沙输移集中在汛期。1970年在漳河上建成岳城水库,总库容13亿m3,控制漳河流域面积的9

9.4%。2021年10月上旬,在新一轮降水影响下,入库流量增大,10月10日,水位最高涨至152.30米,创建库以来最高值。下图为2010—2021年岳城水库上游的漳河干流河道、清漳河和浊漳河交汇处附近的泥沙淤积厚度变化。据地完成下面小题。14.与图中清漳河段相比,2010—2

021年图中浊漳河河段泥沙淤积厚度()A.浊漳河各地泥沙淤积厚度变化差异小B.大部分河段淤积较少C.越靠近水库,淤积越深D.泥沙淤积厚度大于清漳河段15.甲区域2010—2021年河床的变化及原因是()A.升高,靠近水库库尾,泥沙多B.降低,大坝

附近流速快C.升高,侵蚀较弱D.降低,侵蚀量小于淤积量16.2021年10月10日岳城水库水位达建库以来最高水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0月上旬,流域内降水增加,入库水量增大B.防洪需要,水库泄洪量有限C.库区长期侵蚀,库容

量增加D.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答案】14.D15.B16.C【解析】【14题详解】图中清障河河道中间小部分河道存在泥沙淤积,厚度在0-4m之间,浊漳河则是大部分河道存在厚度在0-4m之间和5-8m的泥沙淤积,与清障河相比浊漳河各地泥沙淤积厚度变化差异大,泥沙淤积厚度大于清漳河段,D正

确,A错误;浊漳河大部分河道存在厚度在0-4m之间和5-8m的泥沙淤积,小部分河段淤积较少,B错误;淤积最深的地方并非靠近水库,而是位于水库上游,C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15题详解】甲区域在2010—2021年泥沙侵蚀量大于淤积量,河床降低,甲区域临近水库大

坝,远离水库的库尾,泥沙来源少,ACD错误;大坝附近河流落差大,水库放水,水流急,搬运能力强,导致泥沙搬运大于堆积,河床变深,B正确。故选B。【16题详解】2021年10月上旬,在新一轮降水影响下,上游来水量增加明显,入库水量增大,不符合题意,A错误;为保证下游地区防洪需要,水库泄洪量有限

,不符合题意,B错误;岳城水库1970年修建,水库长期蓄水防洪防旱,泥沙淤积严重,库容量减少,符合题意,C正确;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水位上升迅速,不符合题意,D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泥沙淤积厚度的差异需要结

合流量和流速进行分析;河床深度需要结合河水流速和泥沙堆积速度进行分析;岳城水库水位达建库以来最高水位的原因需结合降水、泥沙堆积和泄洪量进行分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覆盖

率高,面积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是发生森林火灾最多的国家之一。2016年5月3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森林大火,失控的山火包围了麦克默里堡。该地区是加拿大油砂生产中心,火灾干扰了当地的石油生产。麦克默里堡以油砂矿丰富

著名。当地石油产量几乎高达加拿大全国石油产量的1/3。油砂不是以液态形式存在,而是渗透于泥沙之中,由黏土、水、石油和沥青混合而成,是一种胶状的黑色物质,对油砂的分离与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热水与蒸汽,多排放14%-17%的二氧化碳,此外,每提炼1桶油砂原油需要5桶

水。(1)说明加拿大森林面积大的原因。(2)每年4到9月是加拿大林火多发季节,分析加拿大4月起林火多发主要自然原因。(3)研究表明低强度的森林火灾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测其原因。(4)油砂是加拿大人的财富,但也给加拿大带来不少的烦恼。环保组织则直呼它为“脏油”。分析

这种说法原因。【答案】(1)国土面积大;气候冷湿(适合针叶林生长);地广人稀,人为活动破坏少,合理采伐。(2)气温回升、降水少,气候干旱(天气干燥);季节性积雪融化,地面可燃物增多;雷电气象多发,容易引发林火。(3)

促进森林物种自然更新(维持物种多样性);抑制病虫害的大爆发;增强土壤肥力。(4)需大量矿物燃料;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尾矿危及生物物种、污染环境;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大。【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加拿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加拿大的森林资源、火灾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以及矿产资

源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区域综合认知的素养。【小问1详解】森林面积要从国土面积、气候以及人为因素来分析;加拿大国土面积大,居世界第二,气候冷湿(适合针叶林生长),森林覆盖面积大;加拿大地广人稀,人为活动破坏少,合理采伐,森林面积保存率高。【小问2详解】

加拿大森林面积大,林区内腐殖层堆积较厚说明可燃物充足,4月正值春季,降水量不足,空气干燥,同时季节性积雪融化,覆盖的落叶裸露,导致枯枝落叶缺水极易燃烧;且春季雷暴天气和人为用火不当,加大了火灾频率,容易引起森林火灾。【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低强度的森林火灾作用表现在:有计划、低强度、

可控的森林燃烧可以把枯枝叶烧成灰,减少林地可燃物,降低森林大火的发生概率,同时使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形成物质再循环的无机肥料,成为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开始;大火能够减少与耐火树种竞争的物种,烧死虫卵,控制病虫、鼠害;还可以促进森林天然更新;火清除地面的杂物之后,有利于根伸入矿质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促进

灌木生长,并能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油砂开采是挖掘石油,而不是抽取石油;其开采和使用需大量矿物燃料,排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污染空气;同时尾矿会危及生物物种、污染环境,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大,对生态影响较大。1

8.城市洪涝是城市化发展中面临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金奈是印度的第三大商业和工业中心,是印度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是金奈平均海拔160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基础设施落后,洪涝多发。的(1)简述金奈的地理

位置的特点。(2)自然地理角度,分析金奈洪涝多发原因。(3)比较金奈1980-2010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并分析其对洪涝影响。【答案】(1)金奈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位于南亚孟加拉湾附近;是印

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而且降水量大,且集中在10到11月;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地形: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

文大潮,受海水顶托,排水不畅。(3)变化: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影响:湿地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是增加的,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特征描

述、洪涝灾害发生原因及人类不合理的带来的洪涝加剧问题等知识点,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小问1详解】据图2知,金奈地处8°N--16°N的低纬度热带地区;东临孟加拉湾,位

于印度半岛东侧沿海,属于印度东部沿海城市;是印度洋东部航线的交通要道,交通位置比较重要。【小问2详解】据图2分析可知,金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11月降水量大且集中;夏季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带来大量降水。地形:“金奈平均海拔160

米,中心城区海拔仅6.7米”,说明海拔低,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河流:据图1可知,该地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广,容易造成短时水量增加;夏季受季风影响,沿海地区容易造成天文大潮,受海水顶

托,排水不畅,加剧涝灾发生几率。【小问3详解】对比1980年、2010年湿地、已开发区域面积可知,湿地不断减少,已开发区域不断增加。湿地和已开发面积变化对洪涝影响表现在:湿地减少,蓄洪区面积减少,调洪蓄洪能力减弱,洪涝加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开发区域增加,造成地面硬化,下渗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汇水速度快,增加了洪涝发生的概率。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

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

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2)交通更

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

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发展交通运输的意义,区域发展的措施。【详解】(1)根据材料,厄勒海峡地区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

。有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2)修建跨海大桥,厄勒海峡地区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有利于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读图,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

比,A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所以赞成。若从经济效益角度看,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所以不赞成。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沱沱河河段在特殊的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育了特殊的冲积型河床

“辫状水系”。冬春季的午后,该河段风沙活动频繁,飞扬的风沙威胁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图示意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1)简要描述图示“辫状水系”的河道特点。(2)分析图示流域范围内地形对沙洲形成的作用。(3)从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两方面分析该河段冬春季午后多风沙活动原因。(4)试提出能抑制该

河段风沙活动对铁路运输威胁的工程措施。【答案】(1)河道宽;河床浅;河道分叉(多沙洲);河道侧向迁移迅速。(2)河道南北两侧为坡地,起伏大,植被少,洪水期坡面径流冲刷作用强,大量泥沙汇入干流;中部河道流经平

坦的宽谷和冲积扇平原,水流快速放缓,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沙洲。(3)物质条件:冬春河流水位低,沙洲裸露面积大(或较干燥),沙源丰富,易起沙;的动力条件:峡谷地带(或冬春河面结冰,风阻小)风力强,午后气温升高,上升气流旺盛,易扬沙。(4)建防沙网;建挡风墙;用粗碎石覆盖沙洲等。【解析】【分析】本大题

以长江源头沱沱河“辫状河道”局部地形和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荒漠化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

详解】据材料可知,沱沱河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河流两岸地势陡、落差大,雨季时降水量大,形成季节性洪水,流速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泥沙来源丰富,河床为高原冲积型河床和丘陵坦谷河床,地形平坦开阔,流速减慢,两

岸侵蚀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床内,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河流水量大,水流易分叉,枯水期时,河流的径流量小,沙洲裸露,所以受地形、降水,冰雪融水等影响,发育了“辫状水系”。由此可以总结出“辫状水系”水流多分叉,河道宽浅,河道侧蚀迁移明显。【小问2详

解】由图片可知,图示区域为河谷地貌,南北两侧山坡地势较高,起伏较大,山体风华碎屑物较多;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坡面径流,对坡面冲刷严重,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中部河道,由于河谷等高线稀疏,宽阔平坦,水流速度大大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河道中形成沙洲。【小问3详解】“辫状河道”冬季气温低,

河流封冻,冰面光滑,摩擦力小,阻力小,风力增大,冬春季河流为枯水期,水位低,沙洲裸露,沙源丰富,沙体中水分少,抗风力和侵蚀能力都较弱,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大气对流运动较旺盛,气流不稳定,利于扬沙。【小问4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防风沙的措施

主要是通过固沙、阻沙工程达到。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不适宜种树,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阻沙措施是可以在铁路两侧设立高立式沙障,建挡风墙,建防沙网,阻挡风沙,达到阻沙的目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

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40717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