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 语文 专题一 练案一 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 Word版含解析.docx,共(7)页,30.8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1bc7e5981f1936f9a1f01455c7d75a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专题一信息类阅读练案一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姓“民
”,意味着它以民为本,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全面保障人民的权利,这是民法典的特色所在,也是民法典立法宗旨和目的所在。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保障为核心,围绕着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而展开。可以说,民法典以民
事权利的确认为经,以民事权利的保护为纬,编制了细密的民事权利保护屏障。民事权利的保护既是民法典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民法典总则编提纲挈领,通过抽象民事领域的共通性规范,构建了民事权利体系,并为各分场的展开奠定了基础。而民法典分则完
全是以权利为主线展开的,形成了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并以侵权责任编对权利的救济为民法典的结尾,通过对各项民事权利提供立体保障,发出了民法典权利保护的最强音。民法典确认并建立了内容全面、体系周延、层次清晰的民事权利体系。民法典不仅广泛确认了各类主体的财产权,以满足
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广泛确认了人身权,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民法典不仅紧扣财产权的突出问题,完善了财产权制度,还强化了对个人生命、身体、健康等各项人身权益的保护,有力维护了个人的人身安全。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也使其成为与物权法、合同法等并列的民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落实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任务,改变了传统民法存在的“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这既是民法典回应时代需求的集中体现,也为世界各国有效应对人格权保护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民法典对民事权益的保护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
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性。为适应互联网、高科技发展的需要,民法典人格权编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引入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并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对侵害私生活安宁的各种典型方式做出了规定。民法典禁止行
为人实施发送垃圾短信、垃圾邮件等侵扰他人私人生活安宁的行为,禁止非法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为适应大数据发展的需要,民法典承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民法典不仅保护各项民
事权利,而且也将各种新型的合法利益纳入保护范围,保持了权益保护范围的开放性。民法典提供了完整、多样、便捷的权利保护方式。权利的救济应当先于权利,民法典为多样的民事权利提供了多样的保护手段。从为恢复权利人对其权益圆满支配状态的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到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继续履行请求权
与违约损害赔偿请求权;从针对人格权侵害的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到适用广泛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从补偿性的损害赔偿,到特殊情形下的惩罚性赔偿,民法典为所有民事权利的保护提供了足够的“武器”。民法典在保护民事权利的同时,也有效协调了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冲突。例如,妥当处理人格权保护与新闻报道、舆
论监督的关系等。民法典确认了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法律原则,对民事权利的行使进行必要的限制,从而妥当平衡权利的冲突,有利于纠纷的解决。法治的核心是规范公权与保障私权。私权的保障彰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确保人
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促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民法典通过保障民权,旨在实现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这也为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摘编自王利明《民法典开启权利保护的新
时代》)材料二民法典是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典,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新时代,我们与民法典如约相见,可以说是一种水到渠成。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民法典孕育生
长提供了肥沃土壤。编纂民法典,完善民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各类民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具有现实紧迫性。一方面,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民法典,对立法提出了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多年稳定运行中一些基本原则共识的形成,也为制定民法典提供了条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和落实,为民法典赋予
了鲜活生命。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继承民法通则中有关人身权的规定,回应了人格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
是十分先进的,使我国民法典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人格权独立成编,疫情期间监护责任、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电子合同、旅客霸座、高空抛物坠物等一系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民法典中都有回应。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
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摘编自李焱《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1.(筛选文中信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以民
为本,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通过保障民权实现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B.民法典民事权利体系层次清晰,完全满足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并创造性地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改变了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缺陷。C.民法典与时俱进,加强民事权益保护,适
应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正面而翔实的解读,在我国立法上首次明确规定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D.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坚持和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关人身权的规定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是
首创。2.(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法典以民事权利的保障为核心,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为了保护民事权利。B.民法典权益保护范围具有开放性,比如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新型的合法权益不断被纳入保护范围。C.民法典确认了诚实信用等法律原则,主要内容就
是协调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间的冲突,解决纠纷。D.民法典回应了如旅客霸座、高空抛物等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特点、人民意愿。3.(理解文中的概念)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的一项是(3分)()A.不得侵害他人的健康权B.不得侮辱,诽
谤他人的名誉C.未经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D.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4.如何理解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并分析其特点。(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6~10题。(19分)材料一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
产品。根据其公共性程度和受益范围的差异,可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前者指具有完全意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的社会共同消费的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如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
还草、荒漠化防治、自然保护区设置等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项目;后者介于纯生态公共产品与生态私人产品之间,如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把握好以下原则取向: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生产,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让生态产品的生产者切实感受到生态产品生产的社
会价值;有利于推进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要通过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使以生产良好生态产品为重点的地区获得应有受益或补偿;有利于在全社会树
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原则取向,我国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程中,开展了诸多有益工作,例如,在生态产品的产权上,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产权制
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产品市场生产、供给主体;在生态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上,创设生态产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建设有效的价格发现与形成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但与此同时,一些因素也影响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以此为抓手,在
实践中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价值估算体系。目前,科学评价生态产品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使得生态服务市场交易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机制的建立缺乏科学依据。在实践中,一些学者曾分别对我国陆地水生态系统、红树
林生态系统、藏北高寒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过测算,但这些测算还没有形成体系,进而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现行立法缺乏综合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以及可操作性的程序法,特别是生态产品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等尚未制定实施,难
以以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健全市场体系。一方面,当前尚未建立产权归属清晰、开发保护权责明确、监督管理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所有者缺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
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导致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偏低、生产开发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大量生态产品被免费、无约束地过度使用。(摘编自陈青《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材料二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
殊产品,需要梳理其消费属性特征,即属于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公共政策选择和消费理性显然不同。以自然属性产品生物多样性为例,各类生物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是全世界的,不仅是当代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因而必须由国家提供
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表明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拓展,不仅是对自然创造价值的学理认可,也是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意味着自然也应该参与分配,人类不能占有自然的全部产出,还应留一部分给自然。而人类社
会财富,也应该有一部分回馈自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测度,生态产品与物质、文化产品既有关联的一面,即提升或贬损物质和文化产品的质量或成色;也有独立的一面,即与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兼容。一些生态产品的生
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可谓“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于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生物多样性
保护、民生普惠的天蓝地净水清,显然应该由纳税人共同承担。对于准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可以由消费者承担部分费用。对于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例如山耕、山居、野生动物狩猎配额等,源自自然或因自然而升值,
应由市场调节供求关系。(摘编自潘家华《科学梳理生态产品的消费属性》)6.(筛选文中信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生态产品分为纯生态公共品和准生态公共品,纯生态公共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B.想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最主要的
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C.自然是重要的价值源泉,也应参与分配,人类应适量占有自然的产出,也要回馈自然。D.目前,生态产品的价值估算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暂时还无法纳入政策制定和应用中。7.(分析概括观
点态度)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B.生态产品具有完全意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C.把握好一定
的原则取向,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有利于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D.一些生态产品的生产具有市场刚性,没有替代品,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生态产品的一项是(3分)()A.茶园
的茶叶B.清新的空气C.宜人的气候D.清洁的水源9.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生态产品”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10.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专题规范练答案与解析第一板块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阅读专题一信息类阅读练案
一信息筛选与文意理解1.A解析:B项,混淆时态,“完全满足了人民的精神生活”错,依据材料一第三段“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追求”可知,未然表述为已然;C项,曲解文意,“通过正面而翔实的解读”错,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民法典人格权编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引入了私生活安宁这一权利,并
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可知,“正面而翔实”无中生有,原文是“通过反面列举的方式”;D项,以偏概全,“有关人身权的规定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是首创”错,依据材料二第三段“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在世界各国民法典中也是十分先进的”可知,应是“国内重大创新,
世界上十分先进”,而不是“都是首创”。2.C解析:“主要内容就是协调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间的冲突”错,依据材料一第五段“也有效协调了民事权利与其他利益之间的冲突”可知,“主要内容”说法有误。3.D解析:依据材料二第三段“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坚持和落实,为民法典赋予了鲜活生命。民法本质上是‘人’法,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可知,“侵害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不属于民法典中人格权范畴,和人格
没有关系。4.(1)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说,民法典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为中心,强化了个人生命、身体、健康等人身权益的保护(或:社会生活的具体问题,如旅客霸座、高空抛物、垃圾短信、拍摄他人私密空间、侵害私生活安宁等问题)。(2分
)(2)“百科全书”是比喻的说法,是说涉及的法律内容多,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2分)5.(1)材料一行文呈总分总形式。(2分)先概述民法典制定的意义;后分说,用段首
句的形式,分别阐述民法典中民事权利、民事权利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再阐述民法典的时代性以及权利保护方式多样性;最后总结。(2分)(2)文章论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点明确,前后照应。(2分)6.C解析:A项,“
纯生态公共品比准生态公共品更有价值”无中生有,文中并无比较之意。B项,“最主要的是要充分地调动生态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分析错误,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并非最主要的因素。D项,“还不是十分完善”说法错误,从材料中的“技术和核算体系还未形成”“还没有形成体系”可知。7.B解析:“对全国范围乃至全球
生态系统都有共同影响”属于扩大范围,选项说的是纯生态公共品。8.A解析:“茶园的茶叶”是物质产品,是农产品,不属于公共产品属性生态产品。9.生态产品是有别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公共产品。